我給孩子的是保護還是限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著 #餵藥 新聞的最新進度,讓我決定不再點開各家新聞了。

與其花時間去追蹤,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跟自己的孩子溝通。
大環境失去了保護孩子的屏障,還能期待什麼?
自己的孩子,終究只能靠自己保護。
餵藥加上me too的各種爆,讓家長們無一不揪心,自然也多了許多焦慮及不信任。
很多媽媽在育兒社群裡,詢問著「何時該開始對孩子們的性教育」「如何去進一步暸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真實情況」

身為兩個女孩兒的媽,我不擔憂是不可能的。

小Q自上週六起,開始了她第一個不用家長陪同的畫畫才藝課。
坦白說,如果沒有同學的陪同,我從來沒想過讓她報名這種家長可以不用在旁陪伴的課程。即使不能進教室坐在一旁,我也想要坐在教室外透過玻璃看著。
我覺得我不該不放手,可是大環境的紛亂,讓我不敢也不想放手。
我知道自己會變成過度保護,但是我更不敢想像孩子可能遭受到的危險。
我就像是在她的人生路上,擺放了無數交通錐來當作保護罩似地限制住了她的自由。
我以為給她的保護,是不是反而限制住了她的發展。
送她進畫畫教室後,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跟隊友討論要購入哪種類的追蹤器。
在同學媽媽跟隊友的安撫下,我才冷靜下來,不過就是一個半小時的課程,而且還有好朋友陪伴著,上課過程老師也會盡量拍照來讓我們看。

我擔心的到底是什麼?

下課回家的小Q,開心的跟我分享著今天畫了什麼,也表示要繼續上課的意願。
雖然她興奮的其中一個原因,竟然是因為如果她上畫畫課,媽媽可以騎摩拖車載她,很像媽媽跟她的兩人小世界,她非常喜歡。
孩子自己都如此努力著,去適應一個新環境了,而我怎能不支持。
就像一隻已經羽化成功的蝴蝶,正在用力破繭而出了,我怎能再去蓋個網把它繼續保護起來呢?
與其把孩子關在自己身邊,倒不如讓她們提早學會怎麼保護自己、規避危險,好像才是唯一的方法。
道理說起來很簡單,但是那種沒來由的擔心,卻始終在心頭縈繞著。
-----
📌https://portaly.cc/DPhoebe
各大Podcast收聽平台搜尋《童心燕語》即可找到我的聲音喔
歡迎收聽與訂閱(每週一固定上架新集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60內容數
愛笑愛聊天的燕燕醫師,在探索自己人生的路途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卻也收穫良多。想用正向意念的方式感染每一個看到我的文字的你/妳,陪我一起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吧!享受人生要為我們帶來學習的課題。體會、接納、並勇往直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燕燕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知道她可不可以遵守她的約定。 我也不知道還要提醒她幾次、經歷過幾次戰爭,她才能真正明白「尊重對方」的定義。 但我只能確定的是,我明白了我跟她之間,想法的落差,而這也是親子之間溝通的最大縫隙。 其實很多時候,我真的忘了她還只是個孩子。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最近台灣的教育環境,因為時事新聞的爆發,變得氣氛不如以往。 幼兒園的餵藥事件,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事件仍舊偵察中,希望能盡速獲得解決,杜絕孩子們成長的煉獄,還給人民一個安心的空間。 這件事裡面,勾出了許多的案外案。 其中讓我在意,也特別擔憂的,就是在於昨日的一篇新聞報導。
我著實不能明白她們遊戲的邏輯在哪裡,但也是因為這樣才可愛。 輸贏完全取決於姊姊的心情,但妹妹卻因為姊姊的回應而覺得自己真的很棒。 她們的世界真的單純的好美,每一個小小的遊戲都會讓她們心滿意足、開心了好久。 我默默的說了一句,妳們要珍惜現在每一分每一秒的快樂喔~ 姊姊似懂非懂的追問著,為什麼?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爸媽的試卷,等待我們填空,並交卷(放手)。 朋友A的答案,在朋友B的試卷上,不一定能拿到分數。 雖然教科書有建議的解題方式,但絕非放諸四海皆準。 老話一句,沒有絕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與不合適這個孩子。 我們總是在對自己充滿著疑惑中,就跟著孩子一同成長了。
跟隊友其實討論了很久,要怎麼教育孩子的 #金錢觀 在看完 #我有自己的薪水了 這本書之後, 我們決定了要在小Q滿五歲開始,每天給予5元的 #零用錢 所以小豬撲滿就開工囉!
我不知道她可不可以遵守她的約定。 我也不知道還要提醒她幾次、經歷過幾次戰爭,她才能真正明白「尊重對方」的定義。 但我只能確定的是,我明白了我跟她之間,想法的落差,而這也是親子之間溝通的最大縫隙。 其實很多時候,我真的忘了她還只是個孩子。
我們總是得生活在一個群體裡,不管是家庭、校園、職場、甚至是短程公車上的一個相遇。 不同的場合裡,我們忙著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之間的互換,可以是相輔相成,也可以是相愛相殺。 我想要給孩子們的典範是什麼? 每次我問自己這一個問題之後,就立刻平息了剛剛遇到挫折的衝動想法,反而能靜靜地重新讓自己再出發。
最近台灣的教育環境,因為時事新聞的爆發,變得氣氛不如以往。 幼兒園的餵藥事件,搞得大家人心惶惶。 事件仍舊偵察中,希望能盡速獲得解決,杜絕孩子們成長的煉獄,還給人民一個安心的空間。 這件事裡面,勾出了許多的案外案。 其中讓我在意,也特別擔憂的,就是在於昨日的一篇新聞報導。
我著實不能明白她們遊戲的邏輯在哪裡,但也是因為這樣才可愛。 輸贏完全取決於姊姊的心情,但妹妹卻因為姊姊的回應而覺得自己真的很棒。 她們的世界真的單純的好美,每一個小小的遊戲都會讓她們心滿意足、開心了好久。 我默默的說了一句,妳們要珍惜現在每一分每一秒的快樂喔~ 姊姊似懂非懂的追問著,為什麼?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爸媽的試卷,等待我們填空,並交卷(放手)。 朋友A的答案,在朋友B的試卷上,不一定能拿到分數。 雖然教科書有建議的解題方式,但絕非放諸四海皆準。 老話一句,沒有絕對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合適與不合適這個孩子。 我們總是在對自己充滿著疑惑中,就跟著孩子一同成長了。
跟隊友其實討論了很久,要怎麼教育孩子的 #金錢觀 在看完 #我有自己的薪水了 這本書之後, 我們決定了要在小Q滿五歲開始,每天給予5元的 #零用錢 所以小豬撲滿就開工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對於兒子使用網路社群軟體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放手」跟「關心」之間學習。 ​ 孩子平時不是跟我生活,與前伴侶教養不同理念,如果介入,反而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所以通常我的優先選擇是以關心孩子為主,除非孩子想說,否則我不太會過問他在社群媒體上的事情。 ​ 最近兒有建立IG帳號,之前我有追蹤他。最近我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眼界決定孩子的世界 前言 對幼童來說不存在怕不怕?難不難?要不要等問題,有這些問題的是他的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而且,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照書教或者照網養,其實就是自我設限,把自己心智關閉起來,只看到或聽到自己認同的內容。例如,幼童喝奶,初當父親時,只知幼童須定時餵食,每四個小時要餵奶一次。休假回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慢慢長成懂情懂愛的年紀了,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卻沒有和他們一同成長,所以當這件事的衝擊,警醒了我,父母看待小孩的濾鏡應該要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有所修正,才能適時的陪伴孩子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