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不死!流量是一時的,累積是一直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很多人有「現代人沒辦法or不喜歡讀長篇文章,所以要做短影片、寫短文」的成見,我只同意一半。

同意的部分是:人們閱讀長文的速度跟專注度,確實跟以前相比有減弱。

不同意的部分是:現在是資訊還有行銷爆炸的年代,現代人除非有意識的隔絕,否則不管在家還是在公共場合,都是一直接觸到各種類型的資訊。


量超大,但內容極其破碎。


所以我覺得並不是「只能做短片、寫短文」的問題,而是人們主動攝取資訊的意願相較以前減少了,多半資訊的來源並不是你想知道你才去找到的,而是環境餵給你什麼你就吃到什麼。


但人們永遠都會有「想要主動去尋找什麼資訊」的時候。

如果你現在認真缺錢,你就會非常積極主動的去網路上找各種可能的賺錢方法,而不是等臉書餵你哪裡有得賺錢。

新政策上路,如果政策跟你有關,你就會積極的去搜尋它的相關消息與內容,而且是「內文越長、越完整越好」。


前年王力宏人設崩壞,大家看了三個晚上的蕾神限動,內文總共也有快一萬字,但大家還是都可以看完而且樂此不疲的去追蹤新進度。


之前我在臉書上寫過很多,現在應該可以被定義成長文的文章(超過2000字),有些是在粉專,有些是在個人頁面。


很多長文自然是沒什麼人看,但我被人主動轉超過十次以上的文章都是長文,沒有例外。最多的是200次轉發(現在回去看是150次),最近的是11次轉發(扣除掉我自己轉到不同社團的4次)。


而且寫長文有個好處,因為長文結構相對完整,所以可以整理起來,做自架網站或部落格內文。


很多人一定會覺得現在沒人在看部落格了,其實是錯的,當你需要非常完整的資訊來源時,拿關鍵字去餵google,排名第一頁的8成以上都是部落格長文,其次是10分鐘左右的影片跟社群短文。


如果現在人真的不能看長文跟長篇影片,那Hahaw賣那麼多好幾個小時起跳的線上課程是賣心酸的嗎ww


所以我認為,不應該要為了迎合流量跟群眾對短影片短文的喜好,而去做大量的垃圾資訊。


而是去想:「群眾在現在跟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想主動知道什麼?」

以此為題,寫得詳盡,拍得仔細,才是正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打的沙龍
1會員
21內容數
賴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04
討論串 謝昆霖:台灣的大學能不能開水電系? 王立:台灣的大學不能開水電系 我覺得王立還是把台灣的師徒制想得太美好了,台灣師徒制最大的弊病就是師傅專業跟性格參差不齊,而且無法被監督跟要求進修。 在學校老師教課,學生一定要有點成果出來,沒認真教或是教不好還有機會被學生打考評回饋,借此修正自己的教學方式。
2023/07/04
討論串 謝昆霖:台灣的大學能不能開水電系? 王立:台灣的大學不能開水電系 我覺得王立還是把台灣的師徒制想得太美好了,台灣師徒制最大的弊病就是師傅專業跟性格參差不齊,而且無法被監督跟要求進修。 在學校老師教課,學生一定要有點成果出來,沒認真教或是教不好還有機會被學生打考評回饋,借此修正自己的教學方式。
2023/06/28
本文探討弱勢族群的韌性與成長,以作者自身與護理系同學的經歷為例,批判社會上對弱勢族群的刻板印象與缺乏同理心的現象。文章強調,關懷弱勢族群不應僅止於同情,更需要實際行動,走入他們的生命,傾聽他們的聲音,與他們產生真實的連結。
2023/06/28
本文探討弱勢族群的韌性與成長,以作者自身與護理系同學的經歷為例,批判社會上對弱勢族群的刻板印象與缺乏同理心的現象。文章強調,關懷弱勢族群不應僅止於同情,更需要實際行動,走入他們的生命,傾聽他們的聲音,與他們產生真實的連結。
2023/06/27
剛剛想起自己也是有被性騷擾過的經驗,還跟對方同住四天才離開。 那時算是大學期間被打工詐騙,抱持著某種寫小說出書的夢想,以為跟在那個老闆身邊會學到不錯的工作經驗,也順便在寒假賺取一些收入。 結果家當搬去他們家,上工前一天說沒有錢...
2023/06/27
剛剛想起自己也是有被性騷擾過的經驗,還跟對方同住四天才離開。 那時算是大學期間被打工詐騙,抱持著某種寫小說出書的夢想,以為跟在那個老闆身邊會學到不錯的工作經驗,也順便在寒假賺取一些收入。 結果家當搬去他們家,上工前一天說沒有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在記事本裡寫下的字句,一直難以在網路上放心的寫上,現在的網路已是個不屬於個人的世界,寫出去的就是?是常識?是知識?還是?
Thumbnail
在記事本裡寫下的字句,一直難以在網路上放心的寫上,現在的網路已是個不屬於個人的世界,寫出去的就是?是常識?是知識?還是?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身處網際網路發達、串流媒體當道的時代,巨量資訊癱瘓了注意力讓我們難靜下來閱讀長篇書籍,而更習慣於簡短的影像創作,文字的處境貌似被逼迫到了牆角⋯⋯
Thumbnail
一個有企圖想將大多數人拉攏到同一個宇宙的社群媒體,勢必不能失去最有可能長時間黏著的讀者!而由此來看,長文的創作者,究竟能不能把「Facebook的粉絲專頁」當作另一個「文字平台」來發表呢?
Thumbnail
一個有企圖想將大多數人拉攏到同一個宇宙的社群媒體,勢必不能失去最有可能長時間黏著的讀者!而由此來看,長文的創作者,究竟能不能把「Facebook的粉絲專頁」當作另一個「文字平台」來發表呢?
Thumbnail
其實這跟經營一家店面一樣,很多店主或企業常常追求成長率,每月都必須提出報告檢視自家店鋪經營的成果,不過到了自媒體時代,這些還重要嗎? 首先,我們很多觀念必須要重新更新一下。 把長篇大論簡化成重點 現代人時間有限,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才是重點。 互動率遠比粉絲數還重要
Thumbnail
其實這跟經營一家店面一樣,很多店主或企業常常追求成長率,每月都必須提出報告檢視自家店鋪經營的成果,不過到了自媒體時代,這些還重要嗎? 首先,我們很多觀念必須要重新更新一下。 把長篇大論簡化成重點 現代人時間有限,如何在有效時間內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呈現出來才是重點。 互動率遠比粉絲數還重要
Thumbnail
您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寫作嗎?嘗試日更的那些天數,讓我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想要什麼?又為什麼而做?
Thumbnail
您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要寫作嗎?嘗試日更的那些天數,讓我學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想要什麼?又為什麼而做?
Thumbnail
其實這段話還有下聯:搞行銷的人太多,認真幹的人太少。 在你開始看(謾罵)之前,別誤會我,我不是鄙視行銷,而是認為太多的人只搞行銷卻不扎實學習,只顧著行銷,內容卻十足空泛(業配),想批評我的至少看完全文再說!
Thumbnail
其實這段話還有下聯:搞行銷的人太多,認真幹的人太少。 在你開始看(謾罵)之前,別誤會我,我不是鄙視行銷,而是認為太多的人只搞行銷卻不扎實學習,只顧著行銷,內容卻十足空泛(業配),想批評我的至少看完全文再說!
Thumbnail
下意識地拿起手機,慣性地打開 Facebook,然後滑呀滑呀,一轉眼便已半小時。忽然醒覺,怎麼好像一篇文章也沒認真讀完? 那是關乎 Facebook 的產品設計。動態消息的介面,顯示的內容,甚至整個社群生態,都不鼓勵用戶深度閱讀。Facebook 在乎的是用戶的轉化。
Thumbnail
下意識地拿起手機,慣性地打開 Facebook,然後滑呀滑呀,一轉眼便已半小時。忽然醒覺,怎麼好像一篇文章也沒認真讀完? 那是關乎 Facebook 的產品設計。動態消息的介面,顯示的內容,甚至整個社群生態,都不鼓勵用戶深度閱讀。Facebook 在乎的是用戶的轉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