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書目名稱相當長,也是2024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會喜歡,也可以去我的instagram 看看
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就是注意力,各種社群平台、短影音、遊戲軟體,都為了我們的注意力而設下了心理陷阱,而生處於這個世代的我們,也無法維持住長期的注意力。舉個日常的例子,很多人都在空檔的時候想要看手機,去檢視社群平台是否有新的訊息,也常常接觸IG的Reels或著抖音等。
其實散漫力並不是不專注。
可以像運動員一樣在場地上長期維持高度的專注,固然是最好,但事實上平常人無法保持這種高強度的專注,但我們可以利用點點滴滴的小段專注時間,累積出成果。不管是看youtube、線上課程,就算沒有非常長時間的專注,我們擁有短時間高度集中的能力。
累績各個短短的專注時間,就等於長時間專注。 而比起長時間專注,小段專注更能讓我們「不討厭」手邊的工作,比起辛苦的一次長時間集中,行有餘力的短時間小任務,提供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讓人可以做的長久。
當你在順風順水的進行一件工作時,如陀然被按下暫停鍵,心裡反而會產生:「阿......真想再多做一下!」的「飢餓感」
當我們對工作產生厭倦感,就再也不會想要做下去了。相對的,飢餓感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我們不會討厭手上的工作,而且會想要繼續做下去,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工作設置上限」聽起來是個有點奇怪的想法,因為我們通常只會設置一天工作的下限。但我們需要對自己無法專注有意識,當我們陷入了注意力下滑的時候,或著硬逼自己做太多事情,可能會導致身體產生抗拒,進而對手邊的工作感到厭煩,而這種厭煩的感覺不會就這樣結束,而是成為下一次進入狀態的阻力。
最常見的狀況就是把一個很大或很多的任務做完之後,認為自己應該多休息幾天。可能是由於在過程中緊盯自己,大腦身體也產生的抗拒反應,但還是這麼進行下去了。就這樣,好幾天沒有碰任何專案,進度到最後就比平常還來的少,甚至直接放棄。
有時候長時間工作會造成假專注地虛偽表面。
例如我之前連續讀了四個小時的同科目,還很驕傲地跟別人分享,但這其中都是在意識邊緣把自己拉回,真正集中的時間也只有開始的一小段時間,所以最後的成績也自然不理想。
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專注下去,或許才是比專注更重要的事情。
我個人的經驗是,
這種時候就代表注意力已經到開始下滑了,可以選擇去休息,但要注意滑手機不是放鬆,因為手機反而是讓大腦接收更多資訊。而我推薦去做最適合放鬆和靈感的休息:散步。
人的腦非常不擅長記憶,如果不把購物清單、待辦事項紀錄下來,很快便會被忘個精光。經過專業記憶訓練的人,或許可以輕鬆做到,但一般人其實沒必要放那麼多資訊在腦中。根據之前有提到過的[[蔡加尼克效應]],記住雜事反而會讓人不專心。
而電腦就非常適合用來乘載資訊,因為電腦:
但要注意的是,電腦也有相對應的缺點,因為它也只會如實儲存資訊,不會幫你做任何的資料處理,也不會幫你分類資料,所以篩選以及處理資料資訊要有脈絡,而且需要製作好的資料分類架構。永遠要記住未經處理的資料只是負擔。
人腦擅長找出事物之間的連結,把各種概念組合在一起。
人腦的運作是有前提的,當我們需要點子的時候,需要放鬆大腦和清除雜訊,使用跳躍的預設神經網路,簡單來說腦袋需要保持乾淨、放鬆才能有好點子。
以下是我將作者的方法加上一點自己的想法,將兩種腦合作的情形
在每個空間執行不同的任務,有助於我們快速進入狀態。讀書有讀書用的書桌等,讓地點成為大腦工作模式的強烈提示。雖然這樣做可以快速進入工作或學習狀態,但如果是同一個東西有不同用途怎麼辦?就像是用電腦不一定只有工作,有時也兼具娛樂的功效。
數位空間固然提供了方便的各種連結以及通知,但注意力也更輕易的會被抓走,就像是桌面上擺了小巧的公仔、收集起來的書籤等,一個不小心就會上手把玩。所以無論是在數位或者是實體空間,如果不好好區分使用的時間地點時機和目的,很輕易就會去做不相干的事。
就以上狀況來說數位的空間也要分類好,特別是瀏覽器這類會常用的工具。我們可以透過使用性質將瀏覽器分成不同的用途,例如:
這樣在使用的時候,就不會造成使用時分不清目的而把注意力消散。
書中還有一大部分提到媒體識讀,包括如何挑選優質媒體、那些媒體是不可信的以及社群媒體的資訊等,詳細的細節請見此著作。
由於網路的高度發展,經營媒體不再是新聞電視台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者各種資訊,而且就算是電視台新聞,也會根據出資人而有不同的立場。
但因為這些資訊沒有所謂的「守門員」把關,因此我們必須要培養出公民課常聽到的「媒體識讀」-辨別出事務的全貌。
而本書作者也將媒體分成了四個象限:
要如何獲得正確的資訊,去了解一件事的整體樣貌,而不被局部擷取的偏頗觀點影響呢?以下是三個關鍵的步驟:
舉個例子,今天有團體宣布罷工,而這個消息傳過來的形式很可能是新聞電視台,而這時我們就需從第四象限的媒體得知此事件的發生。我們可能會得到不同角度的零碎報導。而之後想要更深入了解此一事件,就需去仰賴更深度一層的探究報導,然後從更多不同的深度報導中盡可能去了解這件事的整體情報。
讀懂是誰的媒體、為甚麼要做出這樣的報導,是媒體識讀中重要的一環,詳細可以參考公視P#新聞實驗室一系列的影片。
迴聲室(Echo Chamber),指的是人在一個只接收特定立場訊息的環境,進而推廣認為所有的人都持相同的看法。
迴聲室效應可以透過媒體的帶風向,或者現代更常出現的狀況-社群媒體以及搜尋引擎的影響。由於特定立場的媒體會一直灌輸此類的資訊,也可以說是洗腦的狀況。我們比較容易去主動選擇去看哪一家媒體,但對於社群媒體等的演算法推播,就比較沒有餘力察覺,因為兩者都會在使用者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帶領使用者去特定的方向。
迴聲室造成的後果顯而易見。從媒體平台中留言的吵架,到政黨網軍、側翼、以及被此影響的一般民眾,無一不可見這種正在分裂的傾向。
作者佐佐木俊尚曾是記者,我相信這樣的身分肯定比像我這樣的一般讀者對資訊以及這個時代的轉變有更深刻的體會。
這個時代有太多的假訊息、片面擷取的刻意操弄,對立的社會愈發強烈,彷彿陷入了一種瘋狂。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盡力去了解一項議題的全貌、選擇優質的媒體等。
了解以及轉化,有助於學習以及工作,更是為了發展出對這個世界獨特看法,用作者的話說便是「知肉」。而這樣的步驟,也需接納多元的觀點,去接受黑、白以及灰色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