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孤獨地生活,與社會共處

更新於 2023/06/3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選擇好的孤獨,自由、高尚且輕鬆的孤獨,在某種意義上能使你有權利保持善的自身。──《善與惡的彼岸》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作為一個獨立哲學家,被持續的健康狀況不佳所困擾。雖然如此,他仍投身於創作之中。尼采的個人態度涉及到他外在形象中隱秘而孤獨的一面。
卡爾.榮格(Carl Jung)在《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中寫道:
「我被一種秘密的恐懼所阻礙,害怕自己也許可能像他(尼采)一樣,至少在他被環境隔離的『秘密』方面。也許,誰知道呢?他曾經有過內在的經歷,內心的領悟,他不幸談論了出來,發現沒有人理解他。」
西格蒙德·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在難得的讚美中指出
「尼采比任何其他生活過或可能生活過的人更深刻地瞭解自己。」

尼采夏天避暑之處──錫爾斯瑪麗亞風景,來源:維基百科
尼采經常旅行,尋找對健康更有益的氣候,並在不同的城市作為獨立作家生活。他在瑞士的錫爾斯瑪麗亞(Sils Maria)度過夏天的涼爽時光,在義大利的熱那亞Genoa、拉帕洛Rapallo和都靈Turin,以及法國的尼斯(Nice)度過冬天。他還給他的同事寫了很多信件。
然而,大部分時間他都是一個人。除了寫作,他經常長時間散步,可能持續幾個小時。尼采認為自己是孤獨的浪人和隱士──經歷了束縛他的傳統之中獲得解放的「自由精神」。孤獨成為一種新思想家、一種「未來哲學家」、一種「自由精神」的起源。
...我們是天生的、宣誓的、忌妒的孤獨之友,我們是這樣的人,我們是自由的靈魂!也許你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你們正在成為的人?你們這些新的哲學家。
──《善惡的彼岸》第44節
他進一步闡述道,一個人必須:
保持對自己的四種美德的掌控:勇氣、洞察力、同情心、孤獨。因為對我們來說,孤獨是一種美德,因為它是一種崇高傾向和對潔淨衝動的表現,它表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社會)不可避免地會使事物變得骯髒。在某些地方、某個時刻,每個社群都會讓人變得卑鄙。

──《善惡的彼岸》第284節
查拉圖斯特拉的形象最能體現孤獨:
當查拉圖斯特拉三十歲時,他離開了家園和家鄉的湖泊,進入了山區。在這裡,他享受著他的精神和孤獨,十年來他對此都不感到厭倦。但最後他的心發生了變化,有一天早晨他與黎明一起起床,站在太陽前,對太陽這樣說:偉大的星星,如果沒有你為之照耀的人,你的幸福將會是什麼樣子。

十年來你一直爬到我的洞穴,如果不是為了我和我的鷹和我的蛇,你會對你的光線和旅程感到厭倦。但我們每天早晨都等待著你,從你那裡接受你的光輝,並為此而祝福你。看,我對我的智慧感到厭倦,像一個收集了太多蜜糖的蜜蜂一樣;我需要伸出手來接收和分發。

直到智者們再次從他們的愚蠢中找到快樂,窮人們從他們的財富中找到快樂,因此,我必須下降到深淵,就像你在晚上去海後面並且仍然把光照到地下世界一樣,你這個過於富有的星星。就像你一樣,我必須下降,如人所說,要下降到我要降臨的人群中。

「那麼,給我祝福吧」,你那安靜的眼睛,可以毫不嫉妒地觀看所有過於偉大的幸福!給那想要溢出的杯子祝福,讓水從中流出,金黃地流動,並將你的喜悅的反射隨處傳播。看,這個杯子想要再次變得空虛,查拉圖斯特拉想要再次成為人。於是,查拉圖斯特拉開始了他的下降。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查拉圖斯特拉的孤獨是非常有成就的,但某一刻,他對自己的智慧感到厭倦。因此,孤獨似乎是暫時的。他希望分享自己的教導,因此開始走向人類。然而,無論他多麼努力,他都無法教導人們。實際上,與人民在一起,他感到比獨自一人更加孤立,像一隻黑羊一樣。儘管外表看起來如此,平庸的人實際上與自己孤立,並逐漸被一個無面孔的集體所吞沒,最終扼殺了個體的特性。尼采本人對自己的心理孤立非常清楚,並開玩笑地告訴他的一個聯絡人,他是「錫爾斯瑪麗亞的隱士」。

在他的最後一部著作《瞧!這個人》的一個草稿中寫道:
「我是孤獨化身成人。」
他認為他的同時代人在他們的思想、寫作和日常生活中只是重複文化和社會的觀點,因為他們缺乏深入探究自我並從全面審視自己中獲得意義和思想的意願,這只能通過培養孤獨來實現。
他寫道:
當我與眾人在一起時,我像他們一樣生活,我沒有按照自己的真實思想思考;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似乎總是想要把我驅逐出自己,並奪走我的靈魂。我對每個人都感到憤怒,對每個人都感到恐懼。然後我需要沙漠,以便再次變得良善。
(譯註:回歸沙漠這段可參考《馬太福音》第四章
──《朝霞》
以及
我需要孤獨──也就是說,恢復、回歸自己,走自己的路,擁有自己的道路。但這是不可能的。
──《瞧!這個人》
這些引言明確展示了尼采對孤獨的認識和追求。他堅信,通過與自己獨處、思考和審視自己,一個人才能真正瞭解自己,從而找到自己的真正目標和意義。尼采把孤獨看作是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自由精神的象徵,並認為它是思考、創造和超越的源泉。

查拉圖斯特拉最終重新回到孤獨中,但這一次,他專注於少數的「高尚者」,他們與大眾不同,具有反思、紀律、克己和其他構成愛生活的品德。一個從不重視外界意見而將自己孤立起來的人,只會在自己的良心中尋求支持,卻沒有人能與他對質或挑戰他的觀點。這就是為什麼查拉圖斯特拉必須找到「高尚者」來提升自己的心智。他建議我們的「敵人」實際上是那些觀念有可能改進我們自己的對手。他寫道:
我的戰友們!我深深地愛著你們,因為我是你們的平等者。我也是你們最好的敵人……你們應該成為那種眼中總是尋找敵人的人——你們的敵人……你們應該尋找你們的敵人,為你們的思想而戰!當你們的思想被擊敗時,你們的誠實應該為此大聲歡呼。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因此,孤獨不僅僅是對群眾的蔑視,還能夠培養對一個允許我們探索最好自我的社區的深刻渴望。交往對象很重要,如果選擇得當,可以互利共生。

從這個意義上說,反思的孤獨與社會生活是相容的,但有時也需要完全孤獨,以獲得其果實。
現在我告訴你們擺脫我,尋找自己;只有當你們都否定了我,我才會回到你們身邊。的確,我的兄弟們,以不同的眼光,我將尋找我失散的人;以不同的愛,我將愛你們。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短暫的孤獨退隱有助於解脫自己僅僅成為群眾中一個普通成員的困境,其中社會被認為高於其成員。任何質疑和反對社會的人都會被嘲笑和排斥,孤獨的遊蕩者也是如此。

孤獨者是那些挑戰社會將人類變成絕對群居動物的人。想要像孤獨者一樣生活和思考是非常冒險的,因為他被期望遵守文化和大眾觀點。然而,孤獨者是自由的,而群眾已經放棄了他們的意志,成為了從眾者。
然而,在孤獨中,人攜帶的一切都在成長,包括內心的野獸。
今天你仍然因眾多而受苦,孤獨者,因為今天你仍然保持著勇氣和希望。但有一天,孤獨將使你感到厭倦,有一天,你的驕傲將屈服,你的勇氣將咬牙切齒。有一天你會大聲喊叫:「我是孤獨的!」有一天你將不再看到你的高處,你的低處會顯得太近;你的崇高本身會像幽靈一樣嚇唬你。有一天你會哭喊:「一切都是虛無!」有些感覺想要殺死孤獨者;如果他們不能成功,那麼它們必須死去!但你能成為一個殺人犯嗎?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指出,只有少數人能忍受孤獨,但這些人將能夠收穫孤獨的果實。孤獨具有一種歸屬感,這在群眾中是不存在的。
然而,身處孤獨並不意味著自動和即時擺脫社會的烙印,因為社會不僅在外在上出現,也通過共同的良心在內在中出現。這是一個內在的聲音,包含了在公民層面上盛行的規範和習慣,而在不同程度上,它們制約著我們的言談、解釋、反思、行動,總之,制約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為什麼尼采敦促我們反思這種制約生活的內在聲音,而這只有在孤獨中才可能實現。
逃離吧,我的朋友,進入你的孤獨中!我看到你被偉人的喧囂所困擾,被渺小者的刺激所傷。森林和岩石知道如何與你保持沉默。再次像你所愛的那棵樹一樣,那棵枝葉茂密的樹:寧靜而傾聽,它懸垂在海上。孤獨的結束,市場的開始;市場的開張,也開始了偉大演員的喧囂和有毒蒼蠅的嗡嗡聲……你已經與渺小和可悲之人相處太久。逃離他們看不見的報復!對於他們來說,你們只不過是報復。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孤獨使人能夠看到自己對他人,對自己的意見的不斷產生焦慮,以及對現代生活快節奏的困境,這迫使每個人成為工作狂,結果是自我疏離和碎片化。
孤獨使沉思的實踐再次成為可能,這使人與自己的內在深源接觸。
在這個完美的日子裡,一切都在成熟。
不僅是葡萄變得棕色,陽光的光芒照在我的生命上。
我回頭看,我向前看,從未見過這麼多好事一次
……我怎麼能不感激我的整個生命呢?

──《瞧!這個人》
《霧海上的旅人》,來源:維基百科
[ 本篇文章為翻譯,原文網址:NIETZSCHE: Living in Solitude and Dealing with Society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57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股票大亨 Warren Buffett 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時,著名的投資理論家 Benjamin Graham 告訴他:「讀懂這本書,你將成為億萬富翁。」本文從《心態致富》這本書66個財富的公開秘密中整理出三大方向。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有錢,有些人再怎麼賺就是窮?
首先得要知道──什麼是獨角獸公司? 獨角獸公司是指:成立不到十年,市值十億美元以上,且未上市的新創公司,僅佔0.1%的營業體就被喻為「獨角獸」。 讀成功學、創業的書,最忌諱的就是一家之言。《獨角獸創業勝經》就是要打破常見的創業迷思,例如:創業家大部分是輟學生?讀排名高的大學比較吃香?共同創辦人比較容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這是出自於奧古斯丁《懺悔錄》裡有關時間的悖論。未來還不存在,過去已不存在且現在不會延伸,是不是代表時間根本不存在? 時間的概念 物理上來說時間是相對的。會因為質量、運動速度的差別變快或變慢,會因為距離產生時空差距。假如你掉進質量趨近無限大的黑洞裡,時間近乎是永恆
你是否正在憂愁自己的藝術生涯無法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原創」作品?是否擔心這個點子可能被寫過了?是否做在電腦前卻無從下筆? 如果是,那麼你讀《點子都是偷來的》! 沒有「原創」 先震撼你的認知,你知道民初文學先鋒魯迅的《狂人日記》其實偷了三部小說的創意嗎?光是篇幅短小的《狂人日記》就偷了德國哲學家尼采的、
19世紀的經濟學家提出了邊際遞減效應來解決價格的基本經濟問題,這意味著資源投入達到飽和點後,效益不會繼續成正比增加。例如,人人都需要喝水,但是一個人擁有一整個水庫的水是沒有用的,因為一個人根本無法喝下這麼多水,早已超出其個人需求量,因此整座水庫的效益不如一杯水。
股票大亨 Warren Buffett 就讀於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時,著名的投資理論家 Benjamin Graham 告訴他:「讀懂這本書,你將成為億萬富翁。」本文從《心態致富》這本書66個財富的公開秘密中整理出三大方向。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有錢,有些人再怎麼賺就是窮?
首先得要知道──什麼是獨角獸公司? 獨角獸公司是指:成立不到十年,市值十億美元以上,且未上市的新創公司,僅佔0.1%的營業體就被喻為「獨角獸」。 讀成功學、創業的書,最忌諱的就是一家之言。《獨角獸創業勝經》就是要打破常見的創業迷思,例如:創業家大部分是輟學生?讀排名高的大學比較吃香?共同創辦人比較容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 這是出自於奧古斯丁《懺悔錄》裡有關時間的悖論。未來還不存在,過去已不存在且現在不會延伸,是不是代表時間根本不存在? 時間的概念 物理上來說時間是相對的。會因為質量、運動速度的差別變快或變慢,會因為距離產生時空差距。假如你掉進質量趨近無限大的黑洞裡,時間近乎是永恆
你是否正在憂愁自己的藝術生涯無法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原創」作品?是否擔心這個點子可能被寫過了?是否做在電腦前卻無從下筆? 如果是,那麼你讀《點子都是偷來的》! 沒有「原創」 先震撼你的認知,你知道民初文學先鋒魯迅的《狂人日記》其實偷了三部小說的創意嗎?光是篇幅短小的《狂人日記》就偷了德國哲學家尼采的、
19世紀的經濟學家提出了邊際遞減效應來解決價格的基本經濟問題,這意味著資源投入達到飽和點後,效益不會繼續成正比增加。例如,人人都需要喝水,但是一個人擁有一整個水庫的水是沒有用的,因為一個人根本無法喝下這麼多水,早已超出其個人需求量,因此整座水庫的效益不如一杯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隱士這張塔羅牌代表著指引內在、慎重和深思熟慮的能量。在尋找真理的道路上選擇孤獨,告別世俗的繁囂,內在充滿著智慧和深思熟慮。他們喜歡獨自一人,尋找自己的空間,沉浸在靜謐的氛圍中,以探索內心世界。他們通常會停下腳步,細心思考,並努力尋找真理和意義。這個人可能在生活中扮演著指引和啟發他人的角色,因為他們擁
Thumbnail
「我們閱讀尼采,不是為了追隨他,而是要追隨自己」 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原計畫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分為6部分出版,最後只出版了4部分,未寫的最後兩部為描寫查拉圖斯特拉的布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其不同部分完成於不同的年代,出版的日期為1883年至1885年。尼采以查拉圖
Thumbnail
這本《如果尼采是獨角鯨》光書名就很吸睛。尼采雖是偉大的哲學家,但晚年深陷憂鬱,最後發瘋,進了精神病院,人生可說是悲劇收尾。這本書的作者賈斯汀.葛雷格因此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尼采是隻不那麼會「思考」,「智識」沒那麼高的獨角鯨,他(或該說牠)的人生會不會過得更舒心、愜意呢?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尼采強調,「我」(I)並不思考念頭,而是「念頭思考我」(thoughts think me),並認為「夢是大腦的一種再創造,在白天,腦必須適應由上層文化所施加的各種嚴厲思想要求」(Nietzsche 1878: 24-27),這兩個想法,在榮格的心理學及其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概念裡頭,都可以看到。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這是出自《老子 道德經 二十章》中的一段話,修道人的行為雖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不斤斤計較個人利益,因此給別人看成傻子。外表「和光同塵」,混混沌沌,而內心清明灑脫,遺世獨立。胸襟也要,像寧靜的大海一樣,寬闊無際,容納一切細流
隱士這張塔羅牌代表著指引內在、慎重和深思熟慮的能量。在尋找真理的道路上選擇孤獨,告別世俗的繁囂,內在充滿著智慧和深思熟慮。他們喜歡獨自一人,尋找自己的空間,沉浸在靜謐的氛圍中,以探索內心世界。他們通常會停下腳步,細心思考,並努力尋找真理和意義。這個人可能在生活中扮演著指引和啟發他人的角色,因為他們擁
Thumbnail
「我們閱讀尼采,不是為了追隨他,而是要追隨自己」 德國哲學家─尼采(1844-1900),原計畫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分為6部分出版,最後只出版了4部分,未寫的最後兩部為描寫查拉圖斯特拉的布道工作以及最後的死亡。其不同部分完成於不同的年代,出版的日期為1883年至1885年。尼采以查拉圖
Thumbnail
這本《如果尼采是獨角鯨》光書名就很吸睛。尼采雖是偉大的哲學家,但晚年深陷憂鬱,最後發瘋,進了精神病院,人生可說是悲劇收尾。這本書的作者賈斯汀.葛雷格因此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尼采是隻不那麼會「思考」,「智識」沒那麼高的獨角鯨,他(或該說牠)的人生會不會過得更舒心、愜意呢?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