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茨藭的創作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之前現實中以及其他平臺,有朋友詢問過我是如何寫文,或是開玩笑讓我教人寫文章之類的話,讓我想寫這一篇創作的過程,提供參考,不過我個人並不大建議使用我的方式,因為使用我的部分方法可能對一些人會有些副作用,並且我認為寫作還是要照著自己慣用的步調才是最自然的方式。
  也許我的方式跟一部份的人不太一樣,我一直還保留著前期慣用的直覺式寫作,不怎麼架設大綱。架設大綱當然有益,能使人理清所有需要環節,也能檢視編排。然,我是個一架設大綱就會開始過於制式寫作的人,所以除非極必要,否則我都不會使用。
  全依照腦海不定時給出的畫面來描摩,並把每個畫面用合理的情節連貫在一塊,優點是你會在腦海裏接收到很豐富的情景,真實感相對足夠;缺點是要自己決定如何取捨來製造劇情上的合理性,並且要想像其餘必須合理的橋段來使你的每段畫面完整通暢,否則容易導致內容錯亂、過於跳脫、劇情走向不合理,同時有可能在靈感相對少時,畫面不會在腦海中呈現。
  至今以來,有故事性的寫作一直都非常吸引我。在先前,我常常思考如何讓每幀畫面有活躍起來的感覺,又不能太刻意為之,後來聯想到電影的鏡頭感。故,看完覺得很喜歡的電影,便會紀錄一些自己喜歡的橋段,與拍攝著重在哪裡、氛圍製造手法……。靠著紀錄的方式,可以協助更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那種感覺,在描寫時是要著重人物還是景色亦或是其他動植物、物品。可以合併上面那個直覺式使用,幫助刪減一些過多不必要的場景描寫。
  入戲,這點是我自己不知道該不該推薦的方式,我在寫作時常常會用上,然不推薦的原因是如果共感能力較強,會容易無法脫身。故,通常寫完一篇作品,我會選擇休息一段時間沉澱,那一陣子休息的時間則是慢慢從角色中脫身的時間,心情表現與部分小動作會像是你注重描摹的角色,尤其是書寫劇情較為深沉的文章,我整個人其實沉在氣壓下許久,過一大段時間才恢復過來。然,好處是投入角色中,不容易讓自己的角色個性不清楚,或是整個角色失真。(小品因為較為輕鬆則是隨緣)
  此外,在我描摹愛情的部分時,可能會較為青澀,畢竟我沒有喜歡過任何人,戀愛相關的作品亦算相對少數的,而我的角色在情愛方面也幾乎都是以初次為主,通常我都是以自身融入角色,並憑角色感覺去選擇話語、舉止、想法,這些也將牽連後續劇情的走向,能盡量避免不合理的情節發生。
  先前不寫情愛相關的題材,原因很單純,先前的自己沒自信能將這一塊寫到極致,開始情愛相關的文章也是因老師建議嘗試,「即便沒有經驗,還是有辦法寫得刻骨銘心。」老師是這麼跟我說的,所以版上才有情愛相關的文章。(目前方格子的部分還沒放上相關題材,待整理完成後會補上)
  文章中會安插許多不容易發現的線,但發現後會覺得算是驚喜或是讀完文章後有「啊,難怪這裡會用這個東西!」的想法,我是特別喜歡在暗處塞一些意象的人,就像是衣服上的花紋、顏色,各個細節的景象代表著什麼心情……。但若真要提及,也不全然算刻意,有的地方甚至是算巧合對上的,所以之於這點,可以不用特意理會,照著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
  最後,無論是哪個作家的哪種寫作技巧,我都認為有值得一學的地方,至於能否活用或是否適合自己,就得靠自己摸索,總之沒有能一步登天的方式。

最近工作上比較繁忙一些,等有更多空餘的時間會在努力更新文章,真的很想立刻投入文章的懷抱,但確實因為許多個人因素影響到安排,真的非常不好意思。
(;´д`)ゞ
avatar-img
9會員
12內容數
初次與程春生見面是因一夜大雨滂沱,其渾身溼溽進茶樓避雨,順道飲壺熱茶暖身,不想高朋滿座,唯有春生邊上無人,便招呼他過去同坐,並遞予手絹以擦拭,兩人便如此結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茨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自己筆名的由來,因為自己不是個擅長口語表達言詞的人,說話時總感覺自己頗詞窮;又因聽聞古人取名,會有取一些相反含意的名字,以期許往後可以免除壞事。故將自己名字的唸音取作「詞窮」,以期未來在創作的路上,文字能夠多變靈活,不要像口語表達的一般糟糕。
  梅雨,水珠輕敲上落地窗,散成更細微的點,再重新於一處匯聚起,隨著重力滑落窗櫺,他坐起身凝眸注視著玻璃,從上到下反覆看著一顆顆水滴滑落。市街燈彩霓虹發散到他的窗上,滲進暗室,雨點的光影不規則的,麻疹似的,攀上他衣衫不整坦出的胸膛,爬上腰際,向下蔓延至腿褲及腳板。他不甚在意,伸出手,將手掌伏貼上冰冷
  世間萬物皆行對應,有乾有坤,有神有鬼,有山有海,有陰有晴,有喜有悲,有善有惡,有愛有恨,有因有果,有逢有別,有思有忘,有生有死,有始有終,每有缺一,則毋達天地平衡。我往自個兒短曲的人生路途回望,行至今,即連落下的足印子都是一左一右,未有不對應之處。
  驚蟄,初雷震天驚蟲鳥,細雨霏霏拍打上垂落亭間的柳絛,程春生臥於榻上,耳聽雷雨交雜,緩緩地轉動淡灰色的眸子,闔上眼,在心底細數一道道清晰的響聲。並非同蟲鳥聞雷而起,實則三更,天尚未明時,自痛中醒轉,疼痛似焰火灼燒般,攀上四肢與指骨,還不斷的透出痠楚,他不敢妄動,也無力掙扎,僅僅臥於榻上注視上方,追
序:   山有奇人,人喚藥師,樣貌為人,臂生仙草,心蓄靈芝,血湧木漿琥珀,口吐石斛芬香。村中貧者,每有風寒受創,便向山尋之,因其用藥高明,且不收分毫。惟見其摘臂上草葉,刀割皮肉,仙草琥珀入藥,使病者服下,不過半晌,氣色漸佳。
  仲夏,文耀前些日子打點商務進了城,昨夜才趕著車馬歸鄉,原來他是睡眠極淺的人,如今可能是舟車勞頓與和人打交道累壞了;否則我有何動靜,便會驚擾到他,然今朝我起時,他仍靜靜地躺在身側。天光方落,晨暉尚入不了屋,若是平常,文耀肯定喚上阿宣做早膳去了。想著這身宿疾在夏季倒好,反而骨子不怎麼疼,洗漱後我便攜
  關於自己筆名的由來,因為自己不是個擅長口語表達言詞的人,說話時總感覺自己頗詞窮;又因聽聞古人取名,會有取一些相反含意的名字,以期許往後可以免除壞事。故將自己名字的唸音取作「詞窮」,以期未來在創作的路上,文字能夠多變靈活,不要像口語表達的一般糟糕。
  梅雨,水珠輕敲上落地窗,散成更細微的點,再重新於一處匯聚起,隨著重力滑落窗櫺,他坐起身凝眸注視著玻璃,從上到下反覆看著一顆顆水滴滑落。市街燈彩霓虹發散到他的窗上,滲進暗室,雨點的光影不規則的,麻疹似的,攀上他衣衫不整坦出的胸膛,爬上腰際,向下蔓延至腿褲及腳板。他不甚在意,伸出手,將手掌伏貼上冰冷
  世間萬物皆行對應,有乾有坤,有神有鬼,有山有海,有陰有晴,有喜有悲,有善有惡,有愛有恨,有因有果,有逢有別,有思有忘,有生有死,有始有終,每有缺一,則毋達天地平衡。我往自個兒短曲的人生路途回望,行至今,即連落下的足印子都是一左一右,未有不對應之處。
  驚蟄,初雷震天驚蟲鳥,細雨霏霏拍打上垂落亭間的柳絛,程春生臥於榻上,耳聽雷雨交雜,緩緩地轉動淡灰色的眸子,闔上眼,在心底細數一道道清晰的響聲。並非同蟲鳥聞雷而起,實則三更,天尚未明時,自痛中醒轉,疼痛似焰火灼燒般,攀上四肢與指骨,還不斷的透出痠楚,他不敢妄動,也無力掙扎,僅僅臥於榻上注視上方,追
序:   山有奇人,人喚藥師,樣貌為人,臂生仙草,心蓄靈芝,血湧木漿琥珀,口吐石斛芬香。村中貧者,每有風寒受創,便向山尋之,因其用藥高明,且不收分毫。惟見其摘臂上草葉,刀割皮肉,仙草琥珀入藥,使病者服下,不過半晌,氣色漸佳。
  仲夏,文耀前些日子打點商務進了城,昨夜才趕著車馬歸鄉,原來他是睡眠極淺的人,如今可能是舟車勞頓與和人打交道累壞了;否則我有何動靜,便會驚擾到他,然今朝我起時,他仍靜靜地躺在身側。天光方落,晨暉尚入不了屋,若是平常,文耀肯定喚上阿宣做早膳去了。想著這身宿疾在夏季倒好,反而骨子不怎麼疼,洗漱後我便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作為創作者,我有很多難以啟齒的惡習。懶得寫大綱,討厭修稿,喜歡拖稿,怠惰於考據,以及—— 實在是,不會做田調呀...... 田調是什麼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研究者,所以這邊節錄CCC追漫台所下的定義: 田野調查,不是真的進入田地野外,而是泛指走出書桌前,到真實的生活場域中參與觀察研究
Thumbnail
我沒有特定一個專題去發展我的寫作,因為我沒有什麼專業,而個人的文化造詣還有十萬里可以進步的空間,現在寫出來的都只是個人意見,並不一定正確。有時發佈之後我就不會再看,因為總會覺得太過赤裸而感到不好意思。今次寫一下怎樣決定寫什麼題材。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如何持續創作 許多創作者在創作時都會想,要如何才能持續、定時定量地更新作品。通常,我們在寫作時都會有一個依據,例如小說、散文等不同文類,通常會有不同的字數和創作模式。 以下就以我的文章創作模式為例,提供給大家參考。 清晨的心靈雞湯 以「心靈雞湯」這類文章為例,我設定的目標是每天針對一個主題講
創作,就是用各種方式呈現、傳達我們所想的、想說的等,也包含了創作者的內心,讓人窺視。 當然不一定完全都是要寫自己內心的,我是認為難免是會有,尤其是寫情感方面的。 創作如同製播一齣劇,從劇情腳本發想、描繪場景、選角(創造角色)、導演導戲,根本就是包山包海、自導自演。 偵探推理作家大多是不用
Thumbnail
你覺得寫作是什麼? 你期望寫作能帶來什麼? 你認為寫作有沒有格式? 我想你心裡都有答案。 本來,我認為寫作的對象是別人, 文章寫出來就是要讓別人看、讓別人理解我的感受, 去傳遞我想表達, 寫作是種溝通的工具。 後來,透過[寫吧!為了抵達自己]這本書發現,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