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3個方法 看完這篇立刻動手寫起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當學生的時期,寫作對我來說是國文課的一個項目,老師發下作文簿,上面有綠色線框好的格子,一格一格的。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題目,例如:長大後的夢想、我的家人、遠足經驗等等。
寫作的架構是永遠的起、承、轉、合,然後我就必須開始絞盡腦汁,在每個格子中寫下一段段的句子,再把他們串成有意義的文章。我要利用大約300-500之間的文字寫下一段記憶或是介紹一個家人。為了湊字數,我會背一些成語或是華麗的詞語來灌水,例如遠足就用:鳥語花香、微微的清風拂在臉上等句子。
這些都是學生時期可以用來跟老師交代的文章,但長大出社會後,寫作變得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沒有老師出題目給我,而是我自己要想題目向編輯報告,還會不時地受到質疑「你寫這個有人要看嗎?」
「一定有的啦,因為那個誰誰誰也有一樣的問題。」
這時候我會拿不存在我的朋友來當擋箭牌。
個人品牌的寫作,是為了解決問題、給予答案、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也就是說,今天這個文章必須滿足一個需求才會有人願意點擊來看,需求不一定是知識性的,也可以是娛樂方面的需求。尤其像內容農場最常出現的標題殺人,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的需求而產生的。
我在寫作初期,經常受到學生時代的寫作經驗而苦惱,面對空白的畫面,閃爍的游標,我不知道怎麼下手起承轉合。於是我開始上了許多的網路課程,雖然我也上了不少「月入百萬的個人品牌」相關課程,但是從我的銀行戶頭的數字看來,我離百萬俱樂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個人經驗開始著手

也許有人會覺得,我是一個正常朝九晚五,又沒有豐富社交生活的社畜人生,哪有什麼特殊的經驗可以分享。
其實看看現在的短影音趨勢不難發現,日常Vlog已經變成一個主流,許多博主拍攝自起從起床到工作的影片。代表說大家都有著「看別人的日常生活」是怎麼過的需求。
因此,可以培養平時觀察生活週遭的敏銳度,也許是通勤上班時隔壁學生的對話、閨蜜間的八卦、7-11店員做出暖心的提醒,這些小故事都會是塑造人生經驗與別人不同之處。

平日培養寫筆記的習慣

靈感的累積都必須要靠收集素材開始,尤其現在網路學習資源非常容易,每天我們都在吸收大量的資訊,要讓這些資訊內化成幫助我們成長的能量,必須靠著抄筆記才能被有效地使用。
而寫完筆記後,絕對不是寫完就沒事了,你必須開始複習筆記內容,並且有系統的整理筆記素材,並且把筆記中的觀點用自己的程度的話再複誦一次,如此才能達到輸出的成果,而這些經過內化的訊息,就是你寫作的靈感來源。

選擇一個想學習的對象 並且從仿寫開始

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有個重要的概念叫做「模仿學習」,意思是以仿效榜樣特性的一種學習模式。例如說有某位KOL的文字風格是你喜歡的,這些特質就是強化學習動力,藉由在模仿學習中認知過程和自我調節過程的作用,可以逐漸地找到自己的風格。
仿寫的方式有點像造樣造句,從找出模仿對象的文章、句式架構或是相同的主題,用以上我提的兩個方式融合並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
對於模仿,我一直相信食神中的一句話
同一道菜,不同主廚做出來的味道會不一樣,同一個風景,每個畫家畫出了的風格也會不一樣。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今天動起來開始寫作,
如果覺得我有幫助到你,請幫我分享跟拍拍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5會員
70內容數
這是一個關於在馬爾地夫潛水教練,分享海外工作生活、文化衝擊的日常筆記,以及分享多年來靠著寫作變現的斜槓人生。 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所以沒有打算辭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ss Boh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開始我的百日維新計畫後的第16天,開始進入了瓶頸。 終於在一個禮拜過後我慢慢的調回本來該起床的時間,才能讓自己的寫作流不被打斷。 每次我感到有壓力時,我總是想起一句話 ...
自從我開始創作以來,開始收到一些平台的邀稿。我才發現,原來藉由不斷地寫作跟累積,真的可以改變我對人生的想法跟生活方式。
馬爾地夫從五月開始進入旅遊淡季。 由於受到季風轉換的影響,這時候天氣開始呈現不穩定的狀況,尤其印度大陸的天氣狀況往往會連帶到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的地勢只有海平面一公尺,沒有任何天然遮蔽物,因此一但暴風雨來臨,我們只能乾等著這塊大烏雲快快散去。
你的人生中,什麼事情讓你感到後悔? 我有許多後悔沒有做的事情,大多是因為年輕不懂事所造成的,雖然時光一去不復還,但是我相信現階段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活成理想的樣貌,才可以往更好的未來前進。 當初因為害怕 所以沒有的後悔
如果你正計畫利用經營自媒體改變生活現況,那你一定知道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合適、不想耍廢的時間是多困難的一件事。自媒體的經營可以帶來很快的複利效益,在我的觀察,目前線上的許多教個人品牌的講師,大多是從2018年開始經營的,也就是說才短短的四年,他們已經替自己建立起在線上被動收入的一套模式。
我記得最早期的IG,彷彿是一本精選過的唯美相簿,上面的每張照片都是精心調整過光影色相才發表在平台上給世人看的,當然,現在的IG網美照依存在,但是開始多了許多「知識型」的貼文。
在開始我的百日維新計畫後的第16天,開始進入了瓶頸。 終於在一個禮拜過後我慢慢的調回本來該起床的時間,才能讓自己的寫作流不被打斷。 每次我感到有壓力時,我總是想起一句話 ...
自從我開始創作以來,開始收到一些平台的邀稿。我才發現,原來藉由不斷地寫作跟累積,真的可以改變我對人生的想法跟生活方式。
馬爾地夫從五月開始進入旅遊淡季。 由於受到季風轉換的影響,這時候天氣開始呈現不穩定的狀況,尤其印度大陸的天氣狀況往往會連帶到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的地勢只有海平面一公尺,沒有任何天然遮蔽物,因此一但暴風雨來臨,我們只能乾等著這塊大烏雲快快散去。
你的人生中,什麼事情讓你感到後悔? 我有許多後悔沒有做的事情,大多是因為年輕不懂事所造成的,雖然時光一去不復還,但是我相信現階段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活成理想的樣貌,才可以往更好的未來前進。 當初因為害怕 所以沒有的後悔
如果你正計畫利用經營自媒體改變生活現況,那你一定知道要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合適、不想耍廢的時間是多困難的一件事。自媒體的經營可以帶來很快的複利效益,在我的觀察,目前線上的許多教個人品牌的講師,大多是從2018年開始經營的,也就是說才短短的四年,他們已經替自己建立起在線上被動收入的一套模式。
我記得最早期的IG,彷彿是一本精選過的唯美相簿,上面的每張照片都是精心調整過光影色相才發表在平台上給世人看的,當然,現在的IG網美照依存在,但是開始多了許多「知識型」的貼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在創作時,創作者如何能夠得到靈感以及克服創作困難的過程。 作者分享自己如何從枯竭的情況中找到創意的來源,提醒讀者大膽嘗試各種創作靈感的方法。
Thumbnail
靈感是寫作的源泉,沒有靈感就無從下筆。但靈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中處處是素材,只要留心觀察,你就能從中挖掘出寫作靈感。例如,你可以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錄下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你也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狀態。此外,你還可以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電視等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在寫作的世界裡,選擇一個主題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尤其是當你遲遲找不到靈感的時候。每位作家都面臨過這樣的時刻:坐在電腦前,準備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卻發現自己不知從何寫起。這不僅是新手作者的困擾,即便是經驗豐富的作家,也會遇到選擇主題的難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從小我就喜歡寫作。 在我有記憶以來,寫文章是獲得成就感的方式。當時一般人到四年級文章才有機會被選中,但三年級起我就是常勝軍,幾乎每期的校刊都有我的文章。國中的時候周六仍需上半天課,下午班級請了作文老師來上課,每堂課的一開始老師都會念優秀的作品,每一次都會有我,老師在台上朗讀著我的文字,說明這篇文章
Thumbnail
在創作時,創作者如何能夠得到靈感以及克服創作困難的過程。 作者分享自己如何從枯竭的情況中找到創意的來源,提醒讀者大膽嘗試各種創作靈感的方法。
Thumbnail
靈感是寫作的源泉,沒有靈感就無從下筆。但靈感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往往來自於我們的生活。生活中處處是素材,只要留心觀察,你就能從中挖掘出寫作靈感。例如,你可以觀察身邊的人和事,記錄下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你也可以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狀態。此外,你還可以閱讀書籍、觀看電影電視等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是對應書本最後一部分,是關於為何要寫作的核心動機,以及我為何要做這個系列的動機。 以現代的標準來說,去超商打工都比寫作能獲得更多收入。所以最好不要以出書或賺錢為目的,那是消耗自己的熱情在成功率極低的事上。
Thumbnail
在寫作的世界裡,選擇一個主題似乎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尤其是當你遲遲找不到靈感的時候。每位作家都面臨過這樣的時刻:坐在電腦前,準備將心中的想法轉化為文字,卻發現自己不知從何寫起。這不僅是新手作者的困擾,即便是經驗豐富的作家,也會遇到選擇主題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