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在靈性探索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私人的領悟和啟示時刻,這些時刻帶給我們美好和崇高的經歷。然而,我認為靈性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夠超越私人的經驗,並溢出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相處方式和與世界的關係中。畢竟,當我們從冥想墊或床上起身之後,整個世界都是一場關係的交織。這裡的關係不僅僅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它當然包含這一方面。它還包括我們與環境、工作、家庭生活、孩子或愛人,以及與朋友和整個生命的廣闊相互關聯的關係。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關係之中,即使我們大部分時間獨處,我們也與每一件事情及其進行方式相關。因此,我深信我們的存在方式對他人和世界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對世界的關係方式同樣重要。

raw-image

在我修行的禪宗傳統中,這一點得到了極大的強調。我發現禪宗的儀式化非常程式化,甚至有時可能過於儀式化。在各種精神和宗教傳統中,許多儀式實際上是一種意識當下的方式,通過高度覺知,我們意識到我們實際上正在接觸到神聖的存在。這些儀式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行為,而是通過各種歌詠、禮讚等,將這些活動本身提升到更深層次的超越實相。這些儀式是優雅且美麗的,尤其在用餐的儀式中,每一口食物都以儀式化的方式進食,每一個碗都在進食後以儀式化的方式清洗。這些儀式使我們能夠意識到即使是相當普通和日常的任務也能帶有神聖的感覺和認知。然而,過度儀式化也有危險,因為這可能使生活過於程式化和固定。

因此,我認為極其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意識到在日常生活的結構和形式中找到自由的價值。在形式和結構中找到自由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一個個形式中。例如,工作就是一種結構和日程安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醒著的時間,就會發現我們在處理一個個結構。這也是人們覺得挑戰重重的原因,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同的自由,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結構和形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們應該意識到在形式和結構的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的重要性,因為那裡確實存在自由,形式和結構並不妨礙我們的自由。這是一個深刻且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開始探索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並實踐真正的自由。


Adyashanti 教導理念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7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Thumbnail
尋找內在平靜:真正的冥想與寂靜坐著的區別 我們來到這裡時,會花幾分鐘,大約10到15分鐘,只是靜坐。這種靜坐讓我們能感受到內在的平靜,同時也增強了內在的穩定性。然而,大多數人對冥想的真正價值存在誤解。我更喜歡稱之為「寂靜坐著」,而不是冥想,因為冥想意味著你要做很多事情,而寂靜坐著則表示只需安靜地坐著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在靈性探索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私人的領悟和啟示時刻,這些時刻帶給我們美好和崇高的經歷。然而,我認為靈性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夠超越私人的經驗,並溢出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相處方式和與世界的關係中。畢竟,當我們從冥想墊或床上起身之後,整個世界都是一場關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由:超越結構與形式的靈性探索 在靈性探索中,我們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私人的領悟和啟示時刻,這些時刻帶給我們美好和崇高的經歷。然而,我認為靈性的價值在於它是否能夠超越私人的經驗,並溢出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相處方式和與世界的關係中。畢竟,當我們從冥想墊或床上起身之後,整個世界都是一場關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而忙碌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追逐著物質的滿足和外在的成功。我們在工作中忙碌,在生活中忽略,常常一天工作到精疲力盡之後,只想放空,什麼也不想做,但是工作上的事情,不斷地在腦海中盤旋,根本無法好好休息。無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工作上的困難,總是將我們困住,只想要賺更多的錢,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或心理狀況。
Thumbnail
你打坐冥想嗎? 當我們一直在冥想,觀察我們的呼吸、念頭、吸氣和吐氣;當我們在走路、站著、坐著和躺著時保持正念與覺知, 我們沒有沉迷⋯⋯
Thumbnail
你打坐冥想嗎? 當我們一直在冥想,觀察我們的呼吸、念頭、吸氣和吐氣;當我們在走路、站著、坐著和躺著時保持正念與覺知, 我們沒有沉迷⋯⋯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日要做定課,請每日誠心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各一遍以上,並且要靜坐,才能漸漸提升心性。人一定要修行,修行即修正行為與觀念,避免再行差踏錯。」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日要做定課,請每日誠心持誦《金剛經》、《藥師經》各一遍以上,並且要靜坐,才能漸漸提升心性。人一定要修行,修行即修正行為與觀念,避免再行差踏錯。」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Q:老師請問,我 #在靈性生活裡面追尋許久但總會有種無法入世的感受,#跟身邊的人想法也格格不入,#跟家人朋友之間也找不到什麼共通話題,唯有看靈性書籍或上課的時候能夠感覺好一些,但課程結束回到生活,又回到很窒息、集體意識很沈重的感受,#請問我真的必須過這種分離的生活嗎? A:任何一個感受都是一種生命的
Thumbnail
Q:老師請問,我 #在靈性生活裡面追尋許久但總會有種無法入世的感受,#跟身邊的人想法也格格不入,#跟家人朋友之間也找不到什麼共通話題,唯有看靈性書籍或上課的時候能夠感覺好一些,但課程結束回到生活,又回到很窒息、集體意識很沈重的感受,#請問我真的必須過這種分離的生活嗎? A:任何一個感受都是一種生命的
Thumbnail
好好的認識,好好的體會,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給情緒一個空間,好好是一種穩定、妥善的能量運用方式,而穩定是一種相信,相信是心的品質,心的品質則是整合進時間的眼到、身到、意到,一種「 在 」。
Thumbnail
好好的認識,好好的體會,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工作,好好的給情緒一個空間,好好是一種穩定、妥善的能量運用方式,而穩定是一種相信,相信是心的品質,心的品質則是整合進時間的眼到、身到、意到,一種「 在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