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靜心與禪修

關於靜心與禪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感到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流外,基本上學員盡量全程保持靜語,不強調與他人互動,而是學習與自己相處,去感受自己的內在。

報到的第一天手機會被收起來統一保管,期間不能使用手機,直到最後一天活動結束才能領回手機。

每天清晨五點多會敲鐘呼叫大家起床,到廳堂做早課誦經,跟著讀本誦讀。那時我才發現,原來不需要去理解經文的內容,而是在誦經的過程中,體會到安住在這一刻的感覺,頭腦逐漸鬆開放下,不過度去思考與分析,只感受存在本身。

除了誦經之外,每天都會有禪修的課程,學習打坐、以禪行走,在行住坐臥之間覺知身體、呼吸與當下。

三餐的飲食都是素食,很有意思的是,當我們安靜下來一口一口慢慢吃飯時,可以感受到食物本身的味道,每一道菜的甘甜,然後會突然有種醒悟:「怎麼這麼好吃,還有種喜悅的感覺,那我平常怎麼都吃那麼快,沒慢下來品嚐,原來我都在用頭腦吃飯,吃飯的同時頭腦都在想事情」。

晚上九點多入睡,但因為不習慣那麼早睡,所以睡不太著。不過大家畢竟都是來學習放鬆與安靜,所以即便睡不著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

那四天的體驗像是把自己與世隔絕,也是在這樣的環境裡,可以試著更貼近自己的心,四天結束還真的身心感覺很清爽、放鬆。

但畢竟我們都活在塵世中,不可能長期與世隔絕或遁入山林隱居,而且,真正的修行其實是在人間,在生活的每個時刻,我們如何在與自己、他人、社會互動的同時,仍能保持內心的那份寧靜。

所以才會有句話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處於世俗之中,仍能安定內心,才是更難的課題,而修行其實就是指「修心」,面對自己的內心。

靜心與禪修帶來身體與心理的好處現在科學也有驗證了,處在放鬆專注時,人們的腦波會出現變化,思緒、情緒、念頭回到平穩的狀態,甚至歐美企業也逐漸開設相關課程,讓員工能進行冥想靜坐。

-

除了禪修的體驗,另外也有一些人會選擇去「內觀中心」,但內觀中心的時間較長,大部分是十天,同樣全程都不能使用手機,以及需要保持禁語。

推薦最近的一本好書《我可能錯了》,講述一位瑞典的青年,在即將成為大企業的財務長時,選擇到泰國成為比丘,在出家17年後返回家鄉,將親身經歷的人生風暴與苦痛,以及面對憂鬱症和離患絕症後,對於生命與死亡的體悟分享給世人。

「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不管我們在人生哪個階段,是否處於生命低谷與內心苦痛,如果對於生命感到困惑,那麼試著尋找方法,也許是去學習靜心;也或許是從他人的人生經歷分享,皆能從中獲得內心的力量和啟發。

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方法,並且有效幫助到自己,那都是好方法。

即便在黑暗中跌跌撞撞,我始終相信,每個人只要願意,都能找到心中的微光,指引走出生命的困境,迎向未來。🔅

心靈繪畫

心靈繪畫


avatar-img
靈魂創作空間
60會員
108內容數
分享靈魂與宇宙的觀點,探討人類社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疑問,包含宇宙的樣貌、靈魂藍圖的發展、社會趨勢、社會價值觀、集體潛意識、心靈與心理等等層面的議題,提供不同看待事物的視角,擴展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靈魂創作空間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就像是夜空中的星星,有著自己的形狀與顏色,和獨一無二的樣貌。 我們總以為要尋找明亮的燈光,去照亮自身,或者,試著很努力地想成為燈光,希望被他人看見,能被肯定和認同。 不知不覺中,我們不停地追趕,不停地奔跑,已經搞不清楚那是自己真心想要的,還是其實是他人想要的。 漸漸地,我們遺忘了自己是誰。 也
最近ChatGPT很火熱,這幾天也嘗試和Ai對話,覺得滿有趣的~真的是很聰明,還可以創作和回答許多問題,似乎有點個性XD雖然有些答案還是有誤。 突然覺得地球未來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快速,之前很好奇說地球以後會往心靈時代前進,但會怎麼轉到心靈時代卻不是很清楚。
或許我們會好奇,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的維度(次元)存在?維度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呢? 試著將內在與靈魂的觀點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 地球是一顆約位於3-5維度的星球,而宇宙中則存在著不同的維度,目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維度已超過12維度,並且仍在向外擴展當中,在這
年節期間和家人到電影院看了《阿凡達:水之道》這部電影,想起看第一部時已經是十多年前了,當時還只是個高中生,時間過得特別的快。 這部電影主要在描述人類為了尋找殖民地與資源,入侵潘朵拉星球和經歷當地原住民納美人反抗的故事。喜歡電影中探討關於生態文化與物種、環境之間的議題,以及描述生命樹與整個部族的共生關
過年期間,和家人到廟裡走春、回外婆家聚會、看看電影,以及到桃園住處搬東西,剩下的時間,大多在家休息,聽音樂、看書、繪畫,整理房間也梳理一些內在感受。 某天吃完晚飯後休息時,胸口突然一陣不舒服,很疼痛的感覺。老實說,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這種感受了,還以為傷好的差不多了。
每天的日常生活裡,容易產生許多的情緒和感受,但這些感受若我們不去注意和看見,往往就不自覺被壓到了潛意識當中。 當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這些情緒感受又會跑出來,彷彿希望我們再次看見他。 潛意識如同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儲藏著從靈魂誕生之初到現在的所有經歷和感受。但如此
每個人就像是夜空中的星星,有著自己的形狀與顏色,和獨一無二的樣貌。 我們總以為要尋找明亮的燈光,去照亮自身,或者,試著很努力地想成為燈光,希望被他人看見,能被肯定和認同。 不知不覺中,我們不停地追趕,不停地奔跑,已經搞不清楚那是自己真心想要的,還是其實是他人想要的。 漸漸地,我們遺忘了自己是誰。 也
最近ChatGPT很火熱,這幾天也嘗試和Ai對話,覺得滿有趣的~真的是很聰明,還可以創作和回答許多問題,似乎有點個性XD雖然有些答案還是有誤。 突然覺得地球未來的發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非常快速,之前很好奇說地球以後會往心靈時代前進,但會怎麼轉到心靈時代卻不是很清楚。
或許我們會好奇,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的維度(次元)存在?維度之間的差異又是什麼呢? 試著將內在與靈魂的觀點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 地球是一顆約位於3-5維度的星球,而宇宙中則存在著不同的維度,目前我們所身處的這個宇宙,維度已超過12維度,並且仍在向外擴展當中,在這
年節期間和家人到電影院看了《阿凡達:水之道》這部電影,想起看第一部時已經是十多年前了,當時還只是個高中生,時間過得特別的快。 這部電影主要在描述人類為了尋找殖民地與資源,入侵潘朵拉星球和經歷當地原住民納美人反抗的故事。喜歡電影中探討關於生態文化與物種、環境之間的議題,以及描述生命樹與整個部族的共生關
過年期間,和家人到廟裡走春、回外婆家聚會、看看電影,以及到桃園住處搬東西,剩下的時間,大多在家休息,聽音樂、看書、繪畫,整理房間也梳理一些內在感受。 某天吃完晚飯後休息時,胸口突然一陣不舒服,很疼痛的感覺。老實說,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這種感受了,還以為傷好的差不多了。
每天的日常生活裡,容易產生許多的情緒和感受,但這些感受若我們不去注意和看見,往往就不自覺被壓到了潛意識當中。 當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這些情緒感受又會跑出來,彷彿希望我們再次看見他。 潛意識如同是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儲藏著從靈魂誕生之初到現在的所有經歷和感受。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