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星入境》:人和人的溝通,有時候沒有用

2023/07/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整部電影奠基於愛德華.沙皮爾和班傑明.李.沃爾夫的假說「語言相對論」,他們說語言結構影響了使用該語言者的世界觀或認知,於是使用者的感知與思維模式,與其使用的語言有高度相關。電影中又從外星人的語句的邏輯與型態,延伸至時間線性與非線性的問題,關於命定論或自由意志的探論。
對語言文字著迷的文組如我,很喜歡這個「文組救地球」的設定,但當然不是為了如此粗淺的原因!而是我始終相信溝通的力量,縱使溝通不總是依靠語言文字,也就因為這層原因,我常深感苦手且深知它的不容輕視。
使用同一套語言系統的我們,就已經如此不同。建構出我們的從來不可能是一樣的,因為原生家庭、經濟條件、教育程度、個性外貌、身體狀況......等,於是促成了各自的觀念和思考模式,甚至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們無法使用任何語言重製自己的思路,更別說愛或仇視,這種莫名所以,卻具溫度的事。每一個人即是一套封閉系統,就如iOS上架的軟體,Android無法下載,這並非誰邏輯謬誤,或是誰缺乏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根本自始至終就是不一樣的系統。於是就語言文字的體系而言,我們可能始終都只能在相互誤解中,用溝通竭力靠近彼此。
大學時,曾經為了辦活動的性別比,中文系的我們找了電機系合作。兩系所的差異在於,我們大多是女孩而他們則否;我們的必修課是國學導讀、文學概論和四書,而他們理所當然不是。除此之外,雙方來自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年級,有著類似的入學成績;以及當時差不多都只閱歷20年人生。但我們竟相差甚遠。每次開會都花了大篇幅的時間釐清彼此,企畫書的撰寫、提案的呈現、遊戲的玩法邏輯,就連笑點也得向對方說明。現在已細數不出當時還發生些什麼了,只記得我曾為此深刻懷疑雙方的腦袋結構,究竟是不是在本質上就存在差異。怎麼會一到電機系學會辦公室,竟以為是異星球。
還有一次是高中,意外發現每日聊天的好友懂韓文,他解讀那紙於我如圓圈方框的書面符號時,我也開始好奇他的眼睛,看出去的世界是不是與我的不同?
當然這些好奇和懷疑,隨著年紀漸長,也漸漸弭平了,一面是多數人都變得圓滑、且懂得貼心於別人,另外是我終於懂得,這跟心智年齡或智商優劣沒有關係,有些人就是永遠看不到你看到的,想不到你想通的,也許是立足點的差異,或者語言文化造就的思維模式。就如「燕雀焉知鴻鵠之志?」這句話,燕雀當然不懂,因為鴻鵠是鴻鵠,牠擁有的視界就是與燕雀不同。
所以電影中七足類的文字,除了是外星世界的文字,更呈現他們的邏輯系統,看似沒有接口的圓,同時說的也是時空。一個空間內同時存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線性事件,相互影響,卻又好像無可改變。於是禮物和武器可以是一個圓的兩端,死和生也是;有時候偏離的子彈已經發射、失速的列車已經出發、那場醒不來的病早就附身,只差你好好的活過一遍,走過那個圓,到緣的彼端,好的或壞的都無須、也無可抵擋。
────────────────────────────────
如果這篇文章有泛起你心中什麼樣的漣漪,歡迎不吝給予愛心並留言。
更可以追蹤我的IG:yihan__writing ,會看見不一樣的創作內容!
41會員
90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