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總是會面臨很多的關卡,每一個關卡都是對生命的考驗,讓生命能更加充實,關卡也會隨著人的思想轉變、經驗的累積程度,而有難易度不一。

今天瑜珈老師說,肉身雖不存在,但靈魂不滅,以非自然的方式結束肉體的存在,不是真的結束,靈魂會一直重複著這種非自然的行為,將無法跳脫出來,當心裡有結,很鬱悶的時候,一定要先練習呼吸,並且做瑜珈,心靈會因為身體的伸展而達到平衡,逐漸打開心結,嚴正的告誡我們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尼亞的沙龍
3會員
111內容數
需要一個出口,讓心情得到平復與安穩
波尼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30
2023/08/30
2023/08/25
2023/08/25
2023/08/23
2023/08/23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瑜珈老師說:「牙齒放鬆。」 英雄式跨步,眼神凝向手指尖,吸氣開胸,鋪設一張無形的網,吐氣魂繞山河。
Thumbnail
人生中事與願違是很常見的。 雖然我們可能盡量計劃和預期, 但生命總是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 接受這些挑戰並學會從中成長,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逆境中,我們可以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和創造力, 這有助於我們找到新的方法應對困難。 所以,當不如人意時, 保持開放的態度,學會適應並從中學習
Thumbnail
人生中事與願違是很常見的。 雖然我們可能盡量計劃和預期, 但生命總是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變數。 接受這些挑戰並學會從中成長, 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逆境中,我們可以發展出更大的彈性和創造力, 這有助於我們找到新的方法應對困難。 所以,當不如人意時, 保持開放的態度,學會適應並從中學習
Thumbnail
一場旅程 人生是一場旅程,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處,因為它所蘊含的意義是如此的深刻而廣泛。這句話告訴我們,生命不僅僅是一段路程,而是一連串的體驗、情感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喜悅、悲傷和驚喜,而這一切都構成了我們獨特的人生旅程。 有時平靜,有時湍急 人
Thumbnail
一場旅程 人生是一場旅程,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某處,因為它所蘊含的意義是如此的深刻而廣泛。這句話告訴我們,生命不僅僅是一段路程,而是一連串的體驗、情感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經歷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喜悅、悲傷和驚喜,而這一切都構成了我們獨特的人生旅程。 有時平靜,有時湍急 人
Thumbnail
想要擺脫靈魂的束縛,自由飛翔嗎?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承載著不同的前世遺留下的創傷和業力。 有時,我們會感受到突然進行中的事情停滯不前,無論努力如何,仿佛有一道牆阻止著前進。 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即將踏上新的人生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常常會試圖阻止我們前進,習慣性地踩下剎車,採取防禦措施.
Thumbnail
想要擺脫靈魂的束縛,自由飛翔嗎?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承載著不同的前世遺留下的創傷和業力。 有時,我們會感受到突然進行中的事情停滯不前,無論努力如何,仿佛有一道牆阻止著前進。 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即將踏上新的人生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大腦常常會試圖阻止我們前進,習慣性地踩下剎車,採取防禦措施.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