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筆記] 學著認識並感謝自己的身體,練習專注自己的呼吸和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加入公司瑜珈社第三週,感覺自己終於真正沉下心,放空繁雜的思緒,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靜靜地和自己對話,認知身體的結構,感受到自己的極限,以及一點點的成長。

一直聽到接觸過瑜珈的朋友們,有著不像是運動過後的感想,只能說親身經歷過,才真能感同身受。當然也需要一定的肉體強度和柔軟度,才有辦法穩定支撐許多姿勢,但對於初學的我們,老師溫柔地循循善誘,不斷提醒著我們,專注聆聽身體的聲音,不用勉強支撐、不用每次做大做滿,只要一次一次感受到身體的拉伸和極限,就是成長。

raw-image

喜歡瑜珈,帶來的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了許多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有時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有時是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呼吸也很有趣。曾經聽過朋友說過,瑜珈老師會不斷提醒大家注意呼吸。什麼意思?原來盡力延伸、想辦法讓自己做到陌生的姿勢時,身體會自動僵直地忘了吸吐,閉著氣勉強自己。大概是一些生理反應或是反射動作,總之也是新發現。

最後最後,大休息過後,老師會帶著大家,盤腿閉眼,感謝自己的身體,這一小時、這一天、這一輩子的辛勞,溫馨真切。每到這個環節,就忍不住真心動情,回想起一直以來對身體的勉強和傷害,有些心疼、有些反思,隨著老師的引導,確實想再給這副軀體,多一些緩和、多一點友善。

raw-image

-

後記隨筆:

雖然老師說不行就停下來暫時休息,但作為運動、作為探索,也還是想盡可能覺察自己的極限。於是偶爾會顫抖著支撐,有時也會意識到看似容易的動作,原來做得久一點,也是很快就觸及極限、湧起痠感。

有趣的是,同行好友肌力優秀柔軟度欠佳,我則是恰恰相反,所以每個動作過後我們感覺到的痠痛幾乎不會同步,痛苦的時間總是交錯著。下課後的心得交流,也是真切認知人與人之間確切存在著各式各樣差異的時刻。

avatar-img
98會員
241內容數
聊聊音樂、ACG、文化、ESG、閱讀,還有無法歸類的靈光乍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渡狼/DL 的其他內容
如果雙北地區有電腦組裝、維修、檢測的問題,歡迎聯絡! 聯絡方式:請洽 Line ID:dala0603
身為半個在地人,近年最有感的就是遊客數量大幅增加。每次回去都不免焦慮,「遊客和民宿多到島都要沉了」,對比我們心中十幾年前的島上光景,如今每次看到讓人不可置信的遊客數和機車數,甚至未登島前在東港渡船口看到排隊登船的人龍,真的會免不了地想,這樣的人流量,小琉球這片土地還能撐很久嗎?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
進入新的職場環境確實可能讓人感到緊張,甚至這樣的未知成為很多人不敢輕易離開舊環境的主要阻力。但這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學習和成長,尤其當意識到原來的單位已經不適合自己,還是得鼓起勇氣嘗試往新的方向前進。希望以下幾個建議,能讓你更快速或有所參考地適應新的職場環境。
關於贊助,我也不想無償收受,歡迎直接來信到:woiso1247@gmail.com,讓我知道您是因為什麼理由或主題類型才起心動念,對這些主題有任何疑問或想討論聊聊,我都很願意交流跟分享自己的所學和經驗。不管是歌單分享、追番或追劇清單、書單、ESG的議題討論或工作經驗、人文科學相關的學術研討,都歡迎~
Zumba 是一項結合舞蹈和有氧的運動,配合輕快且耳熟能詳的音樂,簡單易學並提供高效的運動效果,讓參與者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Zumba 包括多種舞蹈風格和音樂節奏,是適合任何年齡層和身體素質的全身運動。
如果雙北地區有電腦組裝、維修、檢測的問題,歡迎聯絡! 聯絡方式:請洽 Line ID:dala0603
身為半個在地人,近年最有感的就是遊客數量大幅增加。每次回去都不免焦慮,「遊客和民宿多到島都要沉了」,對比我們心中十幾年前的島上光景,如今每次看到讓人不可置信的遊客數和機車數,甚至未登島前在東港渡船口看到排隊登船的人龍,真的會免不了地想,這樣的人流量,小琉球這片土地還能撐很久嗎?
看到職場故事的徵文,一直很想動筆寫自己的經驗,但又覺得這90%以上需要歸功於幸運。在職場交到朋友、有人可以談心、可以分享人生大小困難、可以聊到童年經驗等等所謂私密的話題,在一天要待八小時以上的公司,對我而言是無比幸運的事。這樣的論點似乎和好多職場心得或職場經驗背道而馳,所以遲遲無從下筆。
進入新的職場環境確實可能讓人感到緊張,甚至這樣的未知成為很多人不敢輕易離開舊環境的主要阻力。但這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建立新的人際關係、學習和成長,尤其當意識到原來的單位已經不適合自己,還是得鼓起勇氣嘗試往新的方向前進。希望以下幾個建議,能讓你更快速或有所參考地適應新的職場環境。
關於贊助,我也不想無償收受,歡迎直接來信到:woiso1247@gmail.com,讓我知道您是因為什麼理由或主題類型才起心動念,對這些主題有任何疑問或想討論聊聊,我都很願意交流跟分享自己的所學和經驗。不管是歌單分享、追番或追劇清單、書單、ESG的議題討論或工作經驗、人文科學相關的學術研討,都歡迎~
Zumba 是一項結合舞蹈和有氧的運動,配合輕快且耳熟能詳的音樂,簡單易學並提供高效的運動效果,讓參與者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達到身心健康的效果。Zumba 包括多種舞蹈風格和音樂節奏,是適合任何年齡層和身體素質的全身運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在瑜珈課裡,有時動作無法以語言仔細描述,要能順利完成體式,「心領神會」這四個字很重要。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現代「瑜伽」的一系列修身養心方法 呼吸法加上冥想法 能達到身心的合一 體肉上的富足與心靈愉悅之感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對積攢了一整天壓力的我們,求的大抵不是什麼心靈澄清的澈悟,需要的其實就是,一段和自己對話的時間,徹底地放鬆、徹底地聽聽身體的需求。暫時放下人際的紛擾和工作的壓力,許自己,半小時也好、15分鐘也沒問題,總之是一段純粹的自我時光,Me Time。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感受身體的訊號,讓自己的身心找到平衡。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跟著身體的感受,放輕鬆的過程,透過瑜伽和運動,找到內心的自在,樂在其中。
Thumbnail
在瑜珈課裡,有時動作無法以語言仔細描述,要能順利完成體式,「心領神會」這四個字很重要。
在瑜珈課上,透過身體的感受和專注當下的練習,讓人能夠放下煩惱,感受身體的流動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這篇文章描述了上完瑜珈課後的舒緩感受和對下次上課的期待。
現代「瑜伽」的一系列修身養心方法 呼吸法加上冥想法 能達到身心的合一 體肉上的富足與心靈愉悅之感 #寫作練習
Thumbnail
呼吸,乍似簡單自然,甚至是本能的生存必須,卻反而平時都被忽略。好好地深吸一口、穩穩地緩慢吐出,隨著瑜珈練習,一次一次,感受這項維持生理機能的運作,似乎也連帶地觸發善待之心,更感謝了這副應著我的任性,日夜勞累的身軀。
Thumbnail
一個動作,未必只有做到、做不到,兩種結果。膝蓋微彎15度後,身體就能壓摺得更深。下一次或許是只需微彎13度。一點調整、一點伸展,側點身、手掌腳掌位置、身體翻開的幅度,一點點的微幅挪動,都開拓了身體的新可能,無須以標準答案比對,也不必否認當下的自己,接受未知、接受變動,每一刻都是新的練習。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Thumbnail
所謂修身養性,或許這也是其中一環。不牽連、不過度,隨著一個一個瑜珈動作,感謝這個容納我們的空間,包容一切伸展,也涵括輕鬆的笑語或低落的汗珠,好的累的,一概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