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裡的醍醐味》試讀心得-看那些原型食材為我們娓娓道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微雷)
飲食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品嚐到食物的原味,而是迷失在調料的風情或是廚師的炫技當中,口中攝入美味,心靈卻無法共情食材的魅力。
世間佳餚眾多,能打中人心的卻不多,拜讀《時光裡的醍醐味》時,卻一再身陷作者筆下山田林土的野味,僅是芋頭、僅是菇類,也讓人從另一種色、香、味的詮釋重新認識這些食材,只是這樣真實簡單的描寫,也曾被作者的父親狠狠批評過。殊不知這些寫實,對現代都市人來說皆是無盡的想像,我們無比嚮往「吃土的日子」,真想追根溯源與這些食材相遇。
在《時光裡的醍醐味》裡沒有難尋的材料、沒有華麗的烹調方式,作者在四季更迭裡尋找當令的食材,用簡單的料理技巧,揉入對食材的情懷,端出樸實無華的料理與文字,跟著作者的文筆,我們彷彿也同桌共食這些當令美饌。
與其他料理食材文學不同,《時光裡的醍醐味》沒有大魚大肉、沒有炙火嗆辛,卻讓人品味點滴甘淳,回味無窮。
#大樹林出版社 #時光裡的醍醐味
avatar-img
4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飲食手記《時光裡的醍醐味》,與電影《小森林》的共鳴。作者透過精進料理的理念,表達食材與季節交替帶來的生命力,進而觸動讀者對於簡單生活與自我實踐的渴望。文章深入描述了書中與梅子相關的篇章,傳遞食物在時間累積下的多樣風味,並鼓勵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可以說,種田山頭火是個怪人,他熱衷自我放逐把四處流浪和乞食當生命中的修行,用抒情之手埋入俳句的小徑中。此外,他對於醃漬醬菜的味道,有強烈的偏執,毫不掩飾自己追求醬菜的高境界。他在《山頭火随筆集》(講談社文芸文庫、講談社)中,這樣寫道: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不知道醃菜的味道。直到最近,我才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四季的節氣料理,所描繪人生之味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記錄作者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隨筆。水上勉因小時候家貧,曾被父親送去寺廟當和尚,所以很擅於利用寺廟周遭田園之自然食物,烹煮出三餐料理。山林中的果實、蘑菇、野草、竹筍皆可上桌。
Thumbnail
取自囫圇吞棗,願讀有所得。這是在2022年陸陸續續寫下的東西。 《帝國與料理》 Cuisine and Empire:cooking in world history,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著;馮奕達譯,初版,八旗文化,遠足文化,2017.02 摘:好的食物、可以自由選擇的食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飲食手記《時光裡的醍醐味》,與電影《小森林》的共鳴。作者透過精進料理的理念,表達食材與季節交替帶來的生命力,進而觸動讀者對於簡單生活與自我實踐的渴望。文章深入描述了書中與梅子相關的篇章,傳遞食物在時間累積下的多樣風味,並鼓勵人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可以說,種田山頭火是個怪人,他熱衷自我放逐把四處流浪和乞食當生命中的修行,用抒情之手埋入俳句的小徑中。此外,他對於醃漬醬菜的味道,有強烈的偏執,毫不掩飾自己追求醬菜的高境界。他在《山頭火随筆集》(講談社文芸文庫、講談社)中,這樣寫道: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都不知道醃菜的味道。直到最近,我才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閱讀文學和文學飲食揉進生活日常,既消暑也飽滿,尤其在靜瑟午後。對身為美食作家又罹患重病後重獲健康的作者來說,想要體驗原汁原味的人生,逛市場和墳場更勝博物館。
Thumbnail
個人深信對吃的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飲食是不可逆的過程。 我在餐廳感受到樸實中帶有堅持的古法老味道,慢的精神傳承,陽光濃縮時光為食材提味,完整重現店主媽媽令人安心的醍醐味。我的古早味記憶,增添一筆新的尾韻溫暖烙印在心頭。
Thumbnail
讓我們踏上一場味蕾的冒險旅程,來到一個充滿匠心巧思與自然馨香的地方—島語自助餐。在這裡,每一口食物都像是精心編排的樂章,為你的味蕾奏出最純粹的自然旋律。
Thumbnail
這是一部用四季的節氣料理,所描繪人生之味的電影,改編自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的料理散文《今天吃什麼呢?去地里看看》,記錄作者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隨筆。水上勉因小時候家貧,曾被父親送去寺廟當和尚,所以很擅於利用寺廟周遭田園之自然食物,烹煮出三餐料理。山林中的果實、蘑菇、野草、竹筍皆可上桌。
Thumbnail
取自囫圇吞棗,願讀有所得。這是在2022年陸陸續續寫下的東西。 《帝國與料理》 Cuisine and Empire:cooking in world history,瑞秋.勞丹(Rachel Laudan)著;馮奕達譯,初版,八旗文化,遠足文化,2017.02 摘:好的食物、可以自由選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