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變老的時候,你是否會和曾經的巔峰自我進行比較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K小姐說,最近準備邁入三十歲。
過去,她年輕氣盛,總能說做就做,就像環球大長征30多天,在烈日下徒步旅行。最近,她看見很多零零後的創作者,也在拍攝一些類似的題材。
以前的她,必定會接受這種挑戰。現在她卻逐漸意識到,心智和體能已不如從前,但心中仍有許多未完成的事情。面臨這個年齡層轉換,她想起了那位老人。
從無畏到無為的轉變
K小姐遇見過的老人大可以分類成兩種。
一種心態輕盈而樂觀,總是樂於幫助年輕人成長,對金錢不在乎,毫無架子的感覺。
另一種是惆悵,跟自己過不去,覺得自己沒用了,因為總是以年輕巔峰時的自己與現況比較。
最近,K小姐一直在回憶起一位老人。這些老人十分有趣,你能感受到他們洞悉你的一切。他們願意分享和解憂,不會點名。他是留下的印象深刻。交談時,Herman以沉靜而睿智的眼神觀察著K小姐的變化。直接坦率、洞悉一切的尋愛態度,讓不少年輕人自愧不如。
我是否能夠提前達到他們那種豁達大度的境界呢?
於是,她開始思考,為何不像那些步入老年的人一樣呢?他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一種是順其自然,將自己一生的財富、智慧和經驗傳承給年輕人;而另一種是惆悵,與自己過不去,總是將自己年輕時的巔峰與現狀進行比較。
這讓我深思,以老年人為榜樣,這種對比更加觸動心弦。他們已步入晚年,無法抵抗命運的年紀。然而,這種心態轉變的階段或許是每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都必須經歷的。如果早些時候,我能像老人們一樣認清自己的無能,接受自己現在的狀態,是否就不再像在水中掙扎般費力,而是能夠順勢而為,享受這個階段帶來的無為力量?或許,這是我現在唯一的出路,重新成為一個前輩者的方式。
於是,我開始思考,試圖揣摩老人們的思考方式,想像自己隨時可能離開人世,思考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我最難割捨的又是什麼?我如何能夠最有效地完成自己這一生的使命呢?
重塑人生使命的奇幻之旅
因此,在剩下的時間裡,我希望能夠更加聆聽世界的聲音,聆聽我的朋友、家人和團隊,聆聽大自然的感受。我想將我一生所學、所見、所經歷的分享出去,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在這個充滿奇異與溫暖的短片小說中,我將追尋內心的桃花扇,發現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就像每天都是末日一樣,將我的表達輸出到世界中。
avatar-img
4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VMG B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一個晚上,K小姐終於下定決心,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她的「社會性死亡」。 社會性死亡是指一個人自願或有意識地將自己與社交媒體和網絡世界隔絕,減少或切斷與他人的聯繫和在線存在。這個概念通常用來形容一種意圖專注於自我成長、減少干擾和追求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現實生活的行為。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
蓮花酒店,21128號房,沙發上,這是一個時間、空間和地點的描繪。 下午一點零七分,剛送完男朋友離開,我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獨處時間。坐在蓮花酒店21128號房的沙發上,卻未有如當初想像中快樂,反而有一種落寞的感覺籠罩著我。 我向窗外看去,透過落地玻璃框,可以看到一片清邁遼闊的景觀。遠處的山脈和郊外
在一個晚上,K小姐終於下定決心,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她的「社會性死亡」。 社會性死亡是指一個人自願或有意識地將自己與社交媒體和網絡世界隔絕,減少或切斷與他人的聯繫和在線存在。這個概念通常用來形容一種意圖專注於自我成長、減少干擾和追求更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現實生活的行為。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迷失
蓮花酒店,21128號房,沙發上,這是一個時間、空間和地點的描繪。 下午一點零七分,剛送完男朋友離開,我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獨處時間。坐在蓮花酒店21128號房的沙發上,卻未有如當初想像中快樂,反而有一種落寞的感覺籠罩著我。 我向窗外看去,透過落地玻璃框,可以看到一片清邁遼闊的景觀。遠處的山脈和郊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老了嗎?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問自己:「你老了嗎?」然而,這是一個既具哲學意味又充滿現實挑戰的問題。當我們拜訪年長的親人、目睹生命的韌性與脆弱時,這樣的提問更加令人深思。昨天探訪的一位長輩,已經89歲高齡,雖然身體有些不便,但仍能自理生活,甚至還記得多年未見的我。這樣的生命力讓
Thumbnail
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 有時候,和朋友們聊起年齡這個話題,他們常常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該做些什麼,怎樣怎樣。每次聽到這些話,我才發現他們其實只有30歲左右,卻常常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讓我感覺他們已經五六十歲,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起伏,見識了百態人生。但我也在想,若他們再過三十年,或許對生活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人,從出生到老,從年輕到老,終有一天....會變老的。 今天遇到一位臨櫃人員,她說道~我有一天退休後還是會繼續工作。 雖然不明白他突如其來的一段話....但他後面又接著說道~你想啊,我退休後可能還要再繳什麼勞保健保,眼睛不管睜不睜開,水費,電費,電話費,每個月都要繳,我不繼續賺錢,能行嗎? 他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三十歲進入婚姻,三十五歲完成生子計畫。六十歲,孩子成家立業,我們的責任也宣告結束,功成身退。六十歲開始不一樣的人生,這個人生就是為自己的晚年鋪路,如果說六十歲開始投入慈善,慈善年齡就是一歲,許多阿公阿嬤從六十歲做到九十歲,慈善年齡就是三十歲,想想,三十年可以囤積多少功德財,福慧福雙的紅地毯都鋪到下一
優雅的老去 疫情後的過年,親友間的交流也較為熱絡了。拜訪了幾位已多年未見的友人,因多年未見不免彼此打量起來,追憶昔日對照如今,感嘆歲月在每個人身上留下痕跡卻是那麼不同。雖然人體的老化是必然的,但有人眉宇間的氣場軒昂,並不會隨老化而消失,反而越發飽滿與不凡,且散發出某些高貴的特質。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老了嗎?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會不自覺地問自己:「你老了嗎?」然而,這是一個既具哲學意味又充滿現實挑戰的問題。當我們拜訪年長的親人、目睹生命的韌性與脆弱時,這樣的提問更加令人深思。昨天探訪的一位長輩,已經89歲高齡,雖然身體有些不便,但仍能自理生活,甚至還記得多年未見的我。這樣的生命力讓
Thumbnail
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 有時候,和朋友們聊起年齡這個話題,他們常常說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該做些什麼,怎樣怎樣。每次聽到這些話,我才發現他們其實只有30歲左右,卻常常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談論人生,讓我感覺他們已經五六十歲,經歷過無數的人生起伏,見識了百態人生。但我也在想,若他們再過三十年,或許對生活
Thumbnail
年紀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失去價值或魅力,而是一個人經歷過生活、成長跟智慧養成的過程。正因為閱歷跟智慧的增長,讓女人風情萬種,才能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及魅力,這可是年輕美眉比不上的,所以我驕傲,哈哈😆! 誰說女人四十就是大嬸?誰說上了五十就沒有了陽光歡笑?
人,從出生到老,從年輕到老,終有一天....會變老的。 今天遇到一位臨櫃人員,她說道~我有一天退休後還是會繼續工作。 雖然不明白他突如其來的一段話....但他後面又接著說道~你想啊,我退休後可能還要再繳什麼勞保健保,眼睛不管睜不睜開,水費,電費,電話費,每個月都要繳,我不繼續賺錢,能行嗎? 他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Thumbnail
三十歲進入婚姻,三十五歲完成生子計畫。六十歲,孩子成家立業,我們的責任也宣告結束,功成身退。六十歲開始不一樣的人生,這個人生就是為自己的晚年鋪路,如果說六十歲開始投入慈善,慈善年齡就是一歲,許多阿公阿嬤從六十歲做到九十歲,慈善年齡就是三十歲,想想,三十年可以囤積多少功德財,福慧福雙的紅地毯都鋪到下一
優雅的老去 疫情後的過年,親友間的交流也較為熱絡了。拜訪了幾位已多年未見的友人,因多年未見不免彼此打量起來,追憶昔日對照如今,感嘆歲月在每個人身上留下痕跡卻是那麼不同。雖然人體的老化是必然的,但有人眉宇間的氣場軒昂,並不會隨老化而消失,反而越發飽滿與不凡,且散發出某些高貴的特質。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生始於強,終於壯。」 前陣子閱讀《壯世代之春》這本書時,對於書中提到「壯世代」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與認同! 以前的教科書,總是輕易地將65歲以上的人定義為「老」,現在大概還是如此。然而,看看身邊的父母與親朋好友們,以及過往在社區進行田調時認識的熟齡朋友們,總是分享許多豐富的退休生活,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