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哥聊投資 『累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哈囉哈,各位朋友,我是蛋哥

我一直很想做一個關於股票投資的系列,想要將我所用的投資觀念、想法、技巧、知識都寫下來,給自己做個紀錄,與大家可以討論

圖片來源於pixabay   By AlexBarcley

圖片來源於pixabay By AlexBarcley

累積」,指的是本金,指的是目標,指的是經驗,指的是思維

本金的累積

我認為對普通人來說實在是最重要的步驟之一,萬事起頭皆難,除非是家財萬貫的富二代或公司老闆(那也不用學投資了,學資產配置就好),否則一開始就會卡在這關,要知道,本金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獲利的大小,或許有些人會說,本金小也能投資,但小本金只能有小獲利,五萬元的本金,獲利了100%也不過是5萬,100萬的本金,只要獲利5%就是5萬了,要知道在股票中100%的獲利,除非是買到了飆股,否則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壓中了飆股,抱不抱得住都是問題,我曾在2022年7月買過23.45元的緯創,抱到2022年12月以29.9元賣掉,當時賣掉的原因,是因為以當時來看29.9元已是相對高點,所以我賣掉了,但以現在157元來看,卻是超可惜的操作

再來,即使壓到了幾次飆股,不過次次全身而退的機率有多少呢?怎麼漲上去,又怎麼跌下來的例子,股市裡不勝枚舉,且有時一套就是好幾年,付出的時間成本,是難以估算的,所以在股市投資裡,我不追求一次性的飆股,我追求穩穩的獲利,而穩穩的獲利,本金的大小影響是巨大的,在沒有一定本金前的投資操作,我都認為只是經驗的累積,對接下來的投資是有幫助,但幫助不多,不如多多開源,專注本業,累積到一定的本金之後,再來投資,這時投資的速度才會快,才有感

本金累積的方式有許多,在自己的工作上專注,尋求升職加薪的機會,也可以找尋自己做得到或有興趣的事情作為副業,尤其是有興趣很重要,因為如果主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工作,有時你知道,不管開不開心,有沒有興趣都要做下去,但其實是痛苦的,不過為了錢有時只能忍耐,有些人會說,不開心可以換工作啊,不過其實我們都了解,隨著年紀的增長,要找一份可以依賴的薪水是漸漸變難的,除非有著高經歷或是高技術的,所以我覺得副業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畢竟是額外的收入,先以可以持續下去才是重點

目標跟經驗的累積

當本金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時,我們就可以進行目標跟經驗的累積,這兩者其實是可以同時並進的,我們可以先設定一個短期的目標,例如30張金融股或30張ETF之類的,記得,我們追求的是穩穩的獲利,所以標的最好選擇比較穩當的,又以有發股票股利或是現金股利為優先,因為有股利(鼓勵)的幫助下,在投資的過程中,累積的速度才會快,股利拿到後也不用全部拿去再投資,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大一小,大份的股利再投入股市,讓自己的目標更快達成,小份的股利(鼓勵)可以拿來犒勞自己,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或是當成出去旅行的資金,這樣才有動力繼續投資,不然只靠意志力,對一般人是個考驗

目標一開始也不用訂得太高,不然很快就會疲倦,或是因為想更快達成而又陷入到短線進出的陷阱,我知道有很多的高手可以在短線進出上獲得可觀的利潤,但我不是,所以我只會在自己熟悉,且舒服的方式投資,買進後要一直盯盤,吃也在想,睡也在想的的生活方式不適合我

等到目標達到了,可以將設定改為50張→80張......以此類推,慢慢累積股票的資產,直到到達目標的張數,就可以訂下一個目標,例如50張中信金後,改投資50張0056之類的,這是目標的累積

不過只買進不賣出是沒辦法累積經驗的,我也不事傻傻存股的,在投資一檔「穩定標的」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這檔股票一個大約的高低過程,高會大約漲到哪,低會大約跌到哪,那就可以採取最簡單的低買高賣,使用波段的方式操作,不過這個方法還是有其缺點,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超跌時會跌多深,超漲時會漲多高,所以我通常會在低於平均價格時先建立基本持股,並保留一些現金做預備,但保留的部位不會太多,因為保留太多,張數會不夠,會影響之後的獲利,拖慢累積的速度,至於高買低賣的方式,就不在這篇的題目下,我們下次開一篇來聊

在股票的價位高低區間內,運用高買低賣的方式,累積經驗,等到對一檔股票真的熟悉後,可以試著加大投資部位,使之加快獲利的速度,在還不熟悉這檔股票,甚至是還不熟悉投資這件事時,可以使用較少部分的資金進行操作

思維的累積

思維指的是「財商思維」,在累積了本金、目標、經驗一段時間之後,或許想追求更多對投資的了解而開始閱讀投資書籍,看有關投資的網路文章,研究那些靠投資而成功的人士所用的方法和想法,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這段時間,就是已經在開始累積我們的財商思維,這個過程中,會因為每個作者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而產生疑問、困惑,這是正常的,一個原本就是富人所擁有的財商與一個白手起家的富人的財商,和一個普通人的財商思維都不同,甚至思考方式可能都不一樣,不過因為我們自己也累積了一定的經驗,所以在思考的過程中,會將自我與作者的想法碰撞與融合,進而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且最舒服的投資方式和想法,這就是進步,每次困惑的舒緩,都是與那些成功者更近了一步

投資這件事並沒有絕對,有人個性急,有人個性慢,每個人會因為所處的環境、出身的經歷,造成的想法不同,很多人的投資成功方式都是他們累積的無數次的自身經驗而得來的,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人短線可以賺錢,目光如炬,操作精準,有人長期投資可以賺到錢,對個股研究透徹,耐心如山,都不盡相同;如同我也是,就像我開篇時所說,我想要將我所用的投資觀念、想法、技巧、知識都寫下來,給自己做個紀錄,與大家可以討論,但終歸我就是我,你還是你,我有我的經歷,你有你的經驗,希望我們可以取長補短,悶聲發財

各位朋友,今天的蛋哥就聊到這,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再見啦


【本篇文章純屬蛋哥想法,無任何推薦股票,投資有賺有賠,請自行承擔】

















avatar-img
2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蛋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字塔是這世上最令人著迷的古建築之一,不論是傳說中的神秘力量,還是傳說中藏於金字塔中的寶藏,都令科學家、神祕學家、探險家、考古學家、冒險家...等等,各方頂尖人物,魂牽夢繫,趨之若鶩
學歷通脹的影響與原因
金字塔是這世上最令人著迷的古建築之一,不論是傳說中的神秘力量,還是傳說中藏於金字塔中的寶藏,都令科學家、神祕學家、探險家、考古學家、冒險家...等等,各方頂尖人物,魂牽夢繫,趨之若鶩
學歷通脹的影響與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週除了財報夢又再度夢對了以外,美股的大跌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大空頭是否開始了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前面已經寫了2篇談零股,這篇是最後一篇談零股了。 最近,我想了一下,買賣零股大約有5種狀況。簡單敘述如下: 1、買零股,想慢慢湊成整張。 通常是資金比較少的人,透過買零股,湊成整張股票。 2、高價股票,買零股。 比如大立光、台積電…買1張價格太高。 如果只買1股、2股…,就能買得起。
Thumbnail
其實股市長期的贏家都是有正確的投資觀,我堅持的每天早報,都是在分享我的投資觀念跟邏輯。投資觀念如果是錯的,就算有很多內線,短期賺了大錢,最後也會在一次All IN中輸光光,特別是槓桿用到很大的人。 今天分享的是如何獲利一倍的最大關鍵。 1、耐心持有是最大關鍵,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沒做到的,所以大多數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
Thumbnail
根據「生命投資週期法」,在收入穩定及投資報酬率穩定的前提下,年輕的時候預借未來幾年的收入,有利於投資收入的提升。因為投資收入=本金*報酬率,適當的提高本金,即使選股的報酬不高,也能獲得可觀的報酬。本文分享個人操作營建相關股票:新美齊、隆大、憶聲、順達之心得。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Thumbnail
這週除了財報夢又再度夢對了以外,美股的大跌到底是什麼情況呢?大空頭是否開始了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我在意的從來不是多頭行情誰比我多賺幾個%,我真正在意的是當修正結束之後我有滿手資金進場買進優質股票並長抱。 財富重新分配機會的產生從來不是在多頭時期而是在空頭時期。 所有的投資書籍所傳授的觀念最終只有兩個字: 價格。 投資人總喜歡聽故事,但卻怯於解讀冷冰冰的數字,殊不知冰冷數字的背後可以帶來的
Thumbnail
今年的操作一直維持著不錯的節奏,或許和自己心境的變化有很大的關係。雖然在市場多頭之時賺錢本來就容易,但是,在這樣的市況之下,能夠有意識的選擇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對於自己做這些選擇的理由,和可能產生的結果有清楚認知,最終卻會造成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前面已經寫了2篇談零股,這篇是最後一篇談零股了。 最近,我想了一下,買賣零股大約有5種狀況。簡單敘述如下: 1、買零股,想慢慢湊成整張。 通常是資金比較少的人,透過買零股,湊成整張股票。 2、高價股票,買零股。 比如大立光、台積電…買1張價格太高。 如果只買1股、2股…,就能買得起。
Thumbnail
其實股市長期的贏家都是有正確的投資觀,我堅持的每天早報,都是在分享我的投資觀念跟邏輯。投資觀念如果是錯的,就算有很多內線,短期賺了大錢,最後也會在一次All IN中輸光光,特別是槓桿用到很大的人。 今天分享的是如何獲利一倍的最大關鍵。 1、耐心持有是最大關鍵,這一點是大多數人沒做到的,所以大多數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
Thumbnail
根據「生命投資週期法」,在收入穩定及投資報酬率穩定的前提下,年輕的時候預借未來幾年的收入,有利於投資收入的提升。因為投資收入=本金*報酬率,適當的提高本金,即使選股的報酬不高,也能獲得可觀的報酬。本文分享個人操作營建相關股票:新美齊、隆大、憶聲、順達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