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週接連幾篇的「開導文」,要一般人即便是決定要主動投資也要選相對有優勢的路走,那麼接下來就開始講這其中會用到的概念。
筆者第一個想到的是「平均」,這也是葛拉漢書中所強調的概念。
我們人極容易有「依照過去表現,直觀順推往後表現也會一樣」的心理偏誤,但這會造成很大的問題,尤其我們又處於台股這種代工居多的環境。台灣許多上市櫃公司是接國外大廠、品牌商的代工單子,而產品生產出來後總要花時間賣掉,故大多數情況不論產業,其實都有景氣循環的成分在,很少有什麼東西是一直一直一直存在高度市場需求的(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像護國神山的晶片,任何產業都要用到它,可以互相截長補短),總是要等到賣得差不多後再下一輪的補貨。
也因此如果在研究公司時依照近期的 EPS 優/劣,就順勢認為接下來也會有相同的成長率,很可能績效就不會那麼理想。看到的近期表現很可能其實已進入尾聲但我們不知道,又或是即便趨勢確實仍在,但早已 Price in 了(前幾篇不斷強調)。
這是某公司的 2010~2016 年 EPS 走勢圖,請讀友單從這張圖去預測該公司 2017 年 EPS。
光看過去走勢我想大多數人都會判斷持續維持在 9-10 元之間,因為一個趨勢形成後確實是沒有那麼快結束(其實多數人也不會想到這個,就只是心理偏誤直推法罷了);
即便有人認真一點,加入下兩點當時背景條件去思考也很容易得出差不多的樂觀答案:
1) 中國車市確實還在蠻熱的情況(該公司是 9951.TT 皇田)、
2) 皇田有準備開始的新墨西哥廠,也就是說未來會有新產能貢獻
要是沒做其他研究單從這些新聞會告訴我們的點去判斷,很容易就順勢認為將迎來新一波成長。
但實際上接下來幾年是 EPS 走勢是長這樣-
撲克玩家和優秀決策者有個共通之處,就是都認為這世界充滿不確定性、無法預測。他們知道自己無法確知結果並接受不確定性;不努力去追求確定性,而是試圖弄清事情有多不確定,並從中推估出現不同結果的可能性。這些推估能有多準確,取決於他們掌握多少訊息及有多老練。
From 《 高勝算決策 P.45 》
那如果我們運用了最笨的「平均」大法呢?
皇田 2010~2016 年平均 EPS 為 6.34 元。(中間股本沒任何變動)
如果當時的決策者有做這個簡單計算,並帶有「循環」的概念,那他即便再樂觀都不容易套在當時皇田最高價區間 160~200 元那邊。
以 200 元、本益比 18 倍(不論以當時皇田自身或其他汽車零組件公司,PE 18X 都屬高檔)來說,皇田的 EPS 要到 11 元才可匹配這個股價,而且也只是"合理"而已並沒有低估,也就是說根本沒什麼甜頭了。
當然以上的舉例很阿 Q,實際上就是要考量到當時的各國車市產業環境、皇田的競爭優勢/產能/產品組合/新廠狀況......等等,但這邊要討論的不是分析研究,而是想強調一個簡單觀念:「沒有什麼成長可以延續到天上去不會停止」。
一般人光是在評價時加入這個點去思考,雖然不能幫助您賺錢,但足以避掉很多沒必要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