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第三者的誕生】- 談外遇行為的意義以及外遇與婚姻之間的關係-(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這一篇文章,重點會放在本書最後三個章節。我們將一起更廣泛地思考外遇行為的意義,以及外遇行為究竟與婚姻之間有怎樣的關係,甚至有些外遇者,會認為自己從頭到尾都不想要傷害另一半,是想要保護另一半、保護婚姻的,那麼,何以他又做出了傷害另一半的外遇行為?讓我細細地分享我的實務經驗,剖析外遇者的心情,試圖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把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之間的關聯看得更清楚一點。


外遇行為的意義

在某些類型的外遇事件中,可以看到婚外情是發生在失落事件或悲慘的意外過後。當人類面對死亡的恐懼時,愛與性也跟著隨之震盪,透過愛與性,再度肯定自身生命仍存在。例如:個案罹患憂鬱症之後,面對失去希望與活力的感受,人生是多麼無力!外遇成了一種反抗行為,外遇就如同生的本能,來抵抗憂鬱力量、了無生趣的死亡本能。也透過外遇,來感受自己無力的人生,似乎還有一點什麼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己可以決定的。

當然,也有一些外遇行為純粹出於享樂主義,只是為了偷偷摸摸的刺激感或快感,或者體驗一下不同感情經驗或性經驗的新鮮感,或者透過性的外遇來感受自己是被愛、被喜歡,自己是很棒、很有價值的美好感覺。外遇行為的意義或引發的動機實在無法在此一一列舉說明,只能透過專業諮商的歷程,由諮商師陪伴每位外遇者細細地去體會與理解其外遇行為潛藏的意涵。

透過外遇行為來保護婚姻

外遇在大家心中可能都只有破壞婚姻,但也有一種可能性,有些人是為了保護婚姻,而做出了外遇行為。這什麼意思?在某些婚姻中,會面對「無性婚姻」或者大家俗稱的「性生活不合」的狀況。在其他方面都很契合,就只剩性生活不合,那該怎麼辦?要離婚嗎?有部分外遇者,就想到一個辦法,因為不想要勉強另一半配合自己做愛的需要,乾脆自己偷偷在外面找人解決性的需要,只要自己可以擺脫無性生活的牢籠,嚴守秘密,就不用搞到家庭破裂,何樂而不為?書中也有提及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考量到現實狀況,因為夫妻兩人育有身心障礙的孩子,即便兩人婚姻關係已近趨平淡,也無性生活的火花,但因為責任使然,考量到孩子需要爸爸與媽媽,家中也需要兩份薪水,無法斷然離婚,所以這樣的「合作撫養模式」不能中止,所以,這位太太就每週兩次去外面「跳舞」,很微妙的是,她的老公也從未過問她「跳舞」的事情,彷若心照不宣,兩人的婚姻這樣長年維持了下來。

甚至有心理學家Janet Reibstein提出一種「切分觀點」理論。融合我的實務經驗,我認為她的「切分觀點」理論白話一點地說,就是現今人們對婚姻關係的期望過高,無可避免的,很多已婚者也會面臨婚姻中的失望。這時,部分已婚者的反應是將不如意的部份切分開來,「外包」給小三、小王,因為真的很愛另一半,不想要將「滿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壓力加諸在另一半身上,也希望另一半可以純然做自己、不用為了滿足自己需要而太過辛苦,也不希望另一半為了滿足自己所有需要而改變自己,希望自己「外包」的行為可以減輕另一半的負擔,同時又可以讓不完美的愛情、性慾和家庭關係可以維持地更長久。

很多被外遇方最不能理解的是,另一半口口聲聲說要保護這個家、保護自己與孩子,怎麼他卻用外遇行為傷害自己,這算哪門子的保護呢?讓我們繼續沿用剛剛「切分觀點」的概念,延伸說明吧!我們打從出生以來,還是孩童時期,我們就同時具備兩種驅力,其中一方是渴求安全感,想待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但同時又渴望到遊樂場探索與冒險。我們期盼可以掌控未來的趨勢,想要可預測性,但又同時希望能感受到神秘與刺激的快感。當我們的感情越來越穩定,婚姻生活也越來越有規律時,相對的,夫妻之間的情慾與活力也漸漸消減。有些外遇者為了同時滿足情慾與活力,但又想保護婚姻與配偶,不想讓個人對浪漫情感與對過盛性慾的渴求擾亂了婚姻關係,反而讓他們把世界一分為二,一邊是婚姻中的安全、穩定世界,另一邊就是婚外的風險與衝動。將風險與衝動留在比較不重要的情人那邊,而把較穩定的、舒適的、親密的留在家中。

所以,被外遇方常會覺得自己受傷很重,被傷到難以理解:他怎麼這麼狠,居然用外遇行為來傷害我?從沒想過要保護我、珍惜我就算了,還傷害我,太可惡了!但從「切分觀點」來看,甚至進入外遇方的內心世界剖析,就是因為太珍惜、太保護這個家庭與婚姻甚至配偶,不想要把自己個人混亂又富有生命力的那一面展現在婚姻與家庭中,深怕這些混亂情緒會搞砸這段婚姻,甚至覺得自己內在同時渴求安定又渴求活力的部分對配偶來說,負擔太大了,不適合顯現在配偶面前,所以才要把不穩定的、有風險的、可能會傷害的東西直接切分出來到婚姻之外進行。

有人會覺得,既然外遇行為發生之後,對婚姻關係和被外遇方破壞性這麼大,那何不乾脆履行開放式關係的婚姻,讓婚姻外的關係直接也納入婚姻中,這樣既能知情同意,又可以互相尊重、不造成傷害?很可惜的是,就本書作者的觀察,即便是開放式婚姻,還是有可能面臨外遇的窘境。凡有規則,就有人會打破。所以,單純想用開放式關係來解決任何外遇的問題,恐怕是太小看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甚至人性本身的複雜性了。

 

外遇事件後的領悟

舉個例子,本來充滿浪漫、愉悅、活力的愛情,進入了現實婚姻中,多半時刻會剩下「撫養孩子的義務與責任」、「照顧公婆與父母的義務與責任」、「繳不完的稅單與帳單」以及「無止盡的家事與三餐的準備」,這些東西都讓情慾煙消雲散。這可能也讓婚外情成了「活力、希望、無憂無慮、放下責任與義務等重擔」的同義詞。但一旦小王、小三真的升格為正宮,合法結婚成為配偶之後,很可能又會再度讓充滿浪漫、愉悅、活力的婚外戀情,進入了現實婚姻,情慾又要再度煙消雲散了。所以,如果要善加處理婚外情,又同時更好的保護婚姻,不妨考量將婚外情中感受到的大膽、活潑、熱情,挪出至少十分之一,好好經營婚姻,就可能將婚姻家庭生活改造得大為不同。

對於外遇者或被外遇者來說,外遇事件的衝擊,會致使他們重新檢視這一段婚姻的關係狀況與品質,也重新思考:比起婚外情的誘惑,自己是否會更想要平穩的愛情與對關係的忠誠感?比起一直檢視婚外情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自己是否願意回看在另一半外遇前,另一半內心發生什麼事?我們在婚外情事件發生之前,我們兩個的關係怎麼了?你當時怎麼了?我當時又是如何回應你的?如果夫妻兩人可以把外遇視為一場「要一起面對與度過的婚姻危機」,或許,外遇就不一定會導向離婚,而是讓婚姻關係重生,兩手可以攜手走向更理解彼此也更深刻的感情關係中。



這系列文章已到了尾聲。很感謝各位讀者願意撥時間閱讀這系列的文章!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身陷被外遇痛苦的你更理解你們婚姻關係「怎麼了」或者你的另一半「怎麼了」,希望這樣的理解,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撫慰,稍稍緩解你對另一半的困惑與這段時間感受到的痛苦;也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身為外遇者的你,更願意細膩一點地去沉澱自己,了解自己「怎麼了」,並且更勇敢、更誠實地面對自己在感情、婚姻關係中的慾望、需求與感受,善加處理婚姻關係。

最後的最後,不論你是外遇方還是被外遇方,都希望你經歷外遇事件的風暴過後,還是能善加照顧自己。如果有任何需要,歡迎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別再靠自己單打獨鬥了!越是不能說的秘密,就越會給心中帶來壓力與痛苦。希望外遇者與被外遇者,都可以透過諮商,感受到「有人懂我」的壓力宣洩與情緒釋放的感受,等到情緒紓緩一些了,才有腦袋來進一步思考:是否還要繼續維持婚姻?如果不維持婚姻,人生下一階段又可以如何規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68會員
287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我們將一起更廣泛地思考外遇行為的意義。有些外遇者,會認為自己從頭到尾都不想要傷害另一半,是想要保護另一半、保護婚姻的,那麼,何以他又做出了傷害另一半的外遇行為?讓我細細地分享我的實務經驗,剖析外遇者的心情,試圖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把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之間的關聯看得更清楚一點。
Thumbnail
這一篇文章,我們將一起更廣泛地思考外遇行為的意義。有些外遇者,會認為自己從頭到尾都不想要傷害另一半,是想要保護另一半、保護婚姻的,那麼,何以他又做出了傷害另一半的外遇行為?讓我細細地分享我的實務經驗,剖析外遇者的心情,試圖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把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之間的關聯看得更清楚一點。
Thumbnail
最近這三週我要鎖定一本書撰寫讀書心得,這本書名叫〈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我將會把讀書心得拆為三部分,分為上、中、下篇書寫,以斜體字代表書中引用的內容。
Thumbnail
最近這三週我要鎖定一本書撰寫讀書心得,這本書名叫〈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我將會把讀書心得拆為三部分,分為上、中、下篇書寫,以斜體字代表書中引用的內容。
Thumbnail
  【半幸福婚姻】的書評系列文章終於來到最後一篇了!(感動落淚)
Thumbnail
  【半幸福婚姻】的書評系列文章終於來到最後一篇了!(感動落淚)
Thumbnail
不要講到原生家庭就以為我們是在怪爸怪媽,原生家庭給予我們的教育與角色扮演它可以是限制也可以是資源,一旦超越角色扮演的壓抑,真我就可以運用這腳色所累積的能力去做對全體人類更大的貢獻。 祝福
Thumbnail
不要講到原生家庭就以為我們是在怪爸怪媽,原生家庭給予我們的教育與角色扮演它可以是限制也可以是資源,一旦超越角色扮演的壓抑,真我就可以運用這腳色所累積的能力去做對全體人類更大的貢獻。 祝福
Thumbnail
問:下面這文看不懂,能否幫忙解說一下?她看不懂的文是選自胡因夢演講實錄 ~『縮小焦點的專注就是輪迴,沒有焦點的全觀則是解脫。』 當你縮小焦點到個人,因為只看到個人,看到自己的痛,自己的苦,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覺得不公平的痛苦....,這就陷入了角色扮演中,但只看得到三角關係中的某一個角色,而因為對三角
Thumbnail
問:下面這文看不懂,能否幫忙解說一下?她看不懂的文是選自胡因夢演講實錄 ~『縮小焦點的專注就是輪迴,沒有焦點的全觀則是解脫。』 當你縮小焦點到個人,因為只看到個人,看到自己的痛,自己的苦,別人對自己的傷害,覺得不公平的痛苦....,這就陷入了角色扮演中,但只看得到三角關係中的某一個角色,而因為對三角
Thumbnail
命名為外遇者其實仍然是貼標籤了,但為方便溝通就只好還是用這個詞。 一個外遇者告訴我:我真的不想再外遇了,請幫我。 其實這是大部分外遇者的心聲,然而元配或第三者感受到的卻是相反,元配會說,我已經原諒他非常多次,他都還是一樣會再犯,第三者會說,我已經叫他不要再來找我,他都還是說我是他的真愛,他不能沒有我
Thumbnail
命名為外遇者其實仍然是貼標籤了,但為方便溝通就只好還是用這個詞。 一個外遇者告訴我:我真的不想再外遇了,請幫我。 其實這是大部分外遇者的心聲,然而元配或第三者感受到的卻是相反,元配會說,我已經原諒他非常多次,他都還是一樣會再犯,第三者會說,我已經叫他不要再來找我,他都還是說我是他的真愛,他不能沒有我
Thumbnail
為何我操練了零極限後反而更容易跟男朋友吵架? 如果不是你操練錯了,就是你狀態提升了,就會受不了繼續維持這段外遇關係。 這讓人覺得很生氣,難道只要是元配操練零極限,關係就會變好,我們特殊的關係就操練了就會分開嗎? 建議你放下對錯與競爭等二元的觀點來看待你們的連結,你會生氣只是因為你覺得「如果操練後就會
Thumbnail
為何我操練了零極限後反而更容易跟男朋友吵架? 如果不是你操練錯了,就是你狀態提升了,就會受不了繼續維持這段外遇關係。 這讓人覺得很生氣,難道只要是元配操練零極限,關係就會變好,我們特殊的關係就操練了就會分開嗎? 建議你放下對錯與競爭等二元的觀點來看待你們的連結,你會生氣只是因為你覺得「如果操練後就會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真的沒有要離開我的家庭,我跟太太的關係也沒有惡劣,但我還是外遇了,然後我對太太的感情卻迅速降到冰點,甚至會有厭惡感,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我無法放下老婆,外面的女生又一直逼我離婚來證明我愛,我好痛苦迷惘......。 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心靈機制,如果知道,一個人會更清醒。 外遇後,我們必然會聽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真的沒有要離開我的家庭,我跟太太的關係也沒有惡劣,但我還是外遇了,然後我對太太的感情卻迅速降到冰點,甚至會有厭惡感,我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我無法放下老婆,外面的女生又一直逼我離婚來證明我愛,我好痛苦迷惘......。 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心靈機制,如果知道,一個人會更清醒。 外遇後,我們必然會聽
Thumbnail
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態度並非要讓自己變成無感無所謂,所謂的放下並非放棄,不論有沒有離婚,放棄了就是在心中切割對方了,不管對方死活,因為痛還在,怨恨與悲傷都還在,不想再痛了就只好切割,因此前期我不斷強調療癒重要性,不管另一半是否已經回來了,沒有療癒自己到一個程度,這歷程就是還沒有通過,這樣彼此的關係就還是
Thumbnail
我們面對這一切的態度並非要讓自己變成無感無所謂,所謂的放下並非放棄,不論有沒有離婚,放棄了就是在心中切割對方了,不管對方死活,因為痛還在,怨恨與悲傷都還在,不想再痛了就只好切割,因此前期我不斷強調療癒重要性,不管另一半是否已經回來了,沒有療癒自己到一個程度,這歷程就是還沒有通過,這樣彼此的關係就還是
Thumbnail
不論是老婆外遇或老公外遇,他們會表現出很害怕你傷害對方,因此會產生一種感覺:為何他/她還袒護這個傷害我們家庭的人?為何他/她都不怕傷害到我? 為何會這樣呢?因為他們是共犯結構,共犯結構就是兩個人一起合作做了一件自己都知道是錯誤的事情,而且對方是唯一會跟她/他一起合理化這件事情的人,這種狀態下的人會強
Thumbnail
不論是老婆外遇或老公外遇,他們會表現出很害怕你傷害對方,因此會產生一種感覺:為何他/她還袒護這個傷害我們家庭的人?為何他/她都不怕傷害到我? 為何會這樣呢?因為他們是共犯結構,共犯結構就是兩個人一起合作做了一件自己都知道是錯誤的事情,而且對方是唯一會跟她/他一起合理化這件事情的人,這種狀態下的人會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