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上:宜灣部落祭典觀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年已經很少跑部落祭典,畢竟要在這樣炎熱的夏天跟著慶典一整天,絕對是體力活,在此對所有回家參加 malikoda* 的族人致敬。但週日去了宜灣一趟,觀禮第四天的送靈。

跺著舞步上橋的族人們

跺著舞步上橋的族人們

知道宜灣,是因為幾年前意外看到一部關於黃貴潮先生的紀錄片,認識到這位素人民族學家,並第一次聽到他來自的部落Sa'aniwan(宜灣)。

之後每次出差南來北往經過這個海灣時,都對這小小部落(相較於都蘭、港口之類其他東岸大部落)卻蘊藏有豐富璀璨的阿美族文化,感到驚奇。

或者應該是說,因為黃貴潮先生的紀錄,所以此刻的我才擁有一把鑰匙,得以穿透水泥牆壁與門牌號碼(現代國家治理與消費文化),閱讀到一些美式時空。

紅白相間的臀飾

紅白相間的臀飾

色彩繽紛的頭飾

色彩繽紛的頭飾

文化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因為傳統,也因為傳統遞嬗與現代交織的模樣。

宜灣部落有著阿美族中少見的黑色服飾,據信是傳承過去的色系。另外,被戲稱為聖誕老公公帽子的臀飾,還有美到不行像耶誕燈的頭飾。這些風格如何演變與繼承至今,難以探索與了解。不過宜灣的祭典的確獨樹一幟。

階級名稱出現在服飾上

階級名稱出現在服飾上

年齡階級是阿美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穿著白T恤的俊男們,是尚未進入階級的青少年(Pakalungay),從這裡之後才會開始進入擁有著各自特殊名稱與記憶的階級。

無論是在圖案上畫有消波塊,名為La Pa Kecang(Pakecang, 漢人肉粽的阿美族語)的拉長長,或是居然做了階級襪的拉拓寬。許多部落會以晉級當年的部落大事作為階級名稱,因此在祭典現場芳名錄中看到目前最年輕一級,叫做「拉疫情」(La lifong,瘟疫/流行病),完全可以理解。

部落塑膠椅和來拍攝祭典的攝影師等待著

部落塑膠椅和來拍攝祭典的攝影師等待著

這裡的一切都不一樣,而且出奇的不一樣。祭典在送靈時,族人們跳出部落,來到台 11 線公路上的大濱橋。

在網路上看過好多次影片,但真正目睹著青年們站定公路兩邊,舉手擋車。現代化便利是否能為珍貴的傳統暫停幾分鐘?整個部落由年長階級帶領著,歌聲不斷、人龍不斷。原本拍岸的浪潮聲被詠唱蓋過,族人們跺著舞步一圈又一圈。

在傍晚魔幻光線的浸潤中,這座橋就是人與靈溝通的界。連日祭典來到高潮,而人生的高潮也是如此,當你仍有一個舞圈能夠進入,能有一個階級牽手,有一座依山面海的橋作為語言和祖靈們說再見。文化怎麼能夠不叫人依戀,不叫人堅強。

長長的人龍跳上大橋

長長的人龍跳上大橋

是橋也是路,部落青年站在兩端衛守

是橋也是路,部落青年站在兩端衛守

宜灣並不是默默無聞的部落,​前陣子剛好姑媽 何穎怡的大耳朵 上傳了黃貴潮先生監製的宜灣專輯(1995 年水晶唱片「台灣有聲資料庫」系列),所以此時在 youtube 就可以聽見這麼美好又珍貴的聲音。

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前往宜灣部落拜訪。先了解部落對於日期的安排(通常會註明哪天是迎賓日),以及,若是攜帶專業相機前往拍攝,記得跟服務台登記申請攝影證(每個部落規則不同,但就是謹記前往部落參加祭典,不是娛樂也不是觀光。觀禮者之所以能夠經由參與打開眼界,正是因為族人們努力維持的文化沃土。)

*註:我知道身邊朋友大多稱呼祭典為 illisin,但不同區域用字不同,宜灣這裡用malikoda,都蘭用kiluma'an,還有一個是malalikit。

avatar-img
3會員
16內容數
每個人離開的時候,都留給我一個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海忙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去找阿發時,遇到他的表弟來訪。車身龐大的黑頭賓士繞進部落小巷,兩年前從台北退休,表弟攢了不知道幾百萬。女兒嫁到國外,婚禮在上個月十五號,立委議員都有來,還請了小明星主持。「就是想熱鬧一下,但你沒有來,我現在給你送餅過來。」表弟一次拿了兩盒給阿發,同時也從紅白塑膠袋裡掏出兩包檳榔。
當代是什麼?花蓮是什麼?石材是我們的外(街道屋舍建材)也是我們的裡(經濟產業),如果將六度分離理論運用在產業與人的關係,會不會洄瀾石報展間外的跳浪十組作品,都與這些有關聯?也許是家人曾在石材業工作得以養活度日;也許是生活在石材業的周遭,聲響與塵灰是兒時記憶。用時代底色一詞談龐大卻無形瀰漫在我們生活中
去找阿發時,遇到他的表弟來訪。車身龐大的黑頭賓士繞進部落小巷,兩年前從台北退休,表弟攢了不知道幾百萬。女兒嫁到國外,婚禮在上個月十五號,立委議員都有來,還請了小明星主持。「就是想熱鬧一下,但你沒有來,我現在給你送餅過來。」表弟一次拿了兩盒給阿發,同時也從紅白塑膠袋裡掏出兩包檳榔。
當代是什麼?花蓮是什麼?石材是我們的外(街道屋舍建材)也是我們的裡(經濟產業),如果將六度分離理論運用在產業與人的關係,會不會洄瀾石報展間外的跳浪十組作品,都與這些有關聯?也許是家人曾在石材業工作得以養活度日;也許是生活在石材業的周遭,聲響與塵灰是兒時記憶。用時代底色一詞談龐大卻無形瀰漫在我們生活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台中部落體驗一日遊、原流新創聚落、部落饗宴-探索原味之旅,這是一篇介紹臺中原流新創泰雅族聚落體驗活動的文章,讀者將會瞭解到活動日期、集合地點、活動心得分享以及感受到泰雅族的文化和特色。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第二十七章 烤 張雨寧看他疑惑站在原地這才解釋,這個“人神盟約祭”是排灣族重大的祭典,因為五年才有一次,又稱為“五年祭”!那一天會燃燒“小米梗”祈求未來每一年農收很好,還會造橋鋪路、製造刺球之類等等,有非常多的祭祀的步驟⋯ 張永年走過來說‘你要不要吃我們排灣族美食“撒布優”!’,孫三毛接過他遞來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行程參訪「噶瑪蘭族語推組織營隊」活動,參與的學生大約有20位。活動在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舉行,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社部落。除了美麗的海景,這裡還以香蕉絲工藝而聞名。開場的祭祖儀式pasepaw非常盛重,由當地耆老帶領,我也感受到了祝福的氛圍。預祝接下來兩天營隊順利完成! 趕上了火車對號末班車,到了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台中部落體驗一日遊、原流新創聚落、部落饗宴-探索原味之旅,這是一篇介紹臺中原流新創泰雅族聚落體驗活動的文章,讀者將會瞭解到活動日期、集合地點、活動心得分享以及感受到泰雅族的文化和特色。
Thumbnail
寒溪不老部落,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其一日體驗行程讓訪客能夠深度體驗泰雅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並欣賞當地的自然美景。無論您是想遠離城市的喧囂,還是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寒溪不老部落隨時歡迎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由喧擾的此岸走向沒有煩惱的彼岸,重拾生活的能量,享受一趟深度的文化之旅。
Thumbnail
屏東馬卡道族(平埔族群之一)的文化復振路徑,除了透過祭典的「恢復」之外,近年的另一個路徑,就是想透過衣飾文化的復振來標示自我的族群身份。在平埔族群希冀被原住民社會認可的過程中,衣飾文化是最能夠彰顯族群群體感的方法之一;然而,......
Thumbnail
在台灣,媽祖遶境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文化盛事。在台灣,最知名的兩大媽祖遶境活動分別是白沙屯媽祖和大甲鎮瀾宮媽祖。讓我們來探討媽祖遶境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第二十七章 烤 張雨寧看他疑惑站在原地這才解釋,這個“人神盟約祭”是排灣族重大的祭典,因為五年才有一次,又稱為“五年祭”!那一天會燃燒“小米梗”祈求未來每一年農收很好,還會造橋鋪路、製造刺球之類等等,有非常多的祭祀的步驟⋯ 張永年走過來說‘你要不要吃我們排灣族美食“撒布優”!’,孫三毛接過他遞來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對平埔族群們的了解 通常民眾被問到:請問你們知不知道台灣的平埔族群有哪些呢?大部分人的反應有兩類,稍微懂一點的會說「我只知道西拉雅族欸!」,但不了解的,甚至會說「平埔族不是一個族嗎?」。 人們對法定原住民都不是很了解,更何況是法定外的平埔族群呢?今日專題報導會帶你深入了解從過年祭典到部落文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