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略轉向印太 劍指中國(姚中原教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繼二○二一年十二月德國新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首度表達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注及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之後;七月十七日德國政府公布該國史上首部「中國戰略」,除了警惕中國威脅,再度重視台灣議題,強調台灣海峽是「全球經濟生命線」,不能忽視台海安全,希望擴展台灣關係。以上情事顯示「台海局勢」已是德國聚焦的全球重大安全議題。

美國與澳洲兩年一度的「護身軍刀」(Talisman Sabre)聯合演習,已於七月二十二日展開,為期兩周;德國首度派遣包括傘兵和海軍陸戰隊員的部隊前往澳洲,參加這場與其他十二國、三萬多名官兵共同舉行的大規模聯合演習。上述訊息透露出,當前美中戰略競爭的此時,柏林已開始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

二次大戰後,德國受到「和平主義」影響,自我大幅裁軍,並長期縮減國防預算的結果,導致其全球軍力的排比,嚴重落後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家。去年二月底,爆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後,德國深深感受到俄羅斯、中國等威權國家的不可信任與軍事威脅,總理蕭茲即公開誓言,未來將重新打造德國成為歐洲的軍事大國。

七月五日德國政府批准2024年總預算草案,雖削減各項支出,卻大幅增加國防預算達五百一十八億歐元(約一點七兆新台幣),較今年增加十七億歐元。德國也將啟用一筆在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設立、旨在推動德國軍事現代化的一千億歐元(約三點四兆新台幣)特別基金,從中提撥一百九十二億歐元,使明年國防支出達到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二目標,以符合北約組織規定。

軍事武器加強方面,根據媒體報導,德國已計劃向美國購買三十五架F-35隱形戰鬥機,以及六十架波音公司製造的CH-47F重型運輸直升機;另外也決定向澳洲採購一百輛以上的「拳師」(Boxer)重型武器裝甲車,以及向以色列購買「蒼鷺」(Heron)TP無人機。以上德國的強軍作為,研判戰略目的,是使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中的最強大軍隊,除能保衛德國與歐洲安全,未來亦可協助美、日、澳洲等國,共同捍衛印太區域安全。

德國並非印太區域內的國家,但為應對中國軍事擴張,近年調整其國防政策,並主動參與印太軍事活動。

二○二一年德國首次參與美日澳加等國在印太地區的海上聯合軍演,以及海軍巡防艦「巴伐利亞號」首次穿越南海;二○二二年德國派出高達十三架軍機前往澳洲參加「二○二二漆黑行動」(Pitch Black 2022)聯合演習及「卡卡杜軍演」(Exercise Kakadu);今年德國特別發布「中國戰略」,更首度派遣部隊赴澳洲參加包括模擬陸戰、陸戰和兩棲登陸戰的聯合軍演。以上種種舉措,凸顯德國在印太區域的存在,且軍事戰略目標對準中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大法學博士姚中原教授專欄文章
14會員
81內容數
台灣四面環海,以美國全球戰略佈局來看,台灣地緣具有下列特性:(一)中共海上交通的扼制點;(二)東亞海上的戰略位置;(三)軍事島鏈的中央位置。
2025/05/08
英、美、法、德及日本等民主國家,其國防體系向來進用大量的文職人員,主要目的希望具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防文官,都能在「戰略規劃」、「國防政策」、「武器採購」、「資訊科技」、「財務管理」或「後勤補給」等部門,發揮重要功能;並使國防部長在決定重大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前,不會只聽見軍方將領的片面聲音!
Thumbnail
2025/05/08
英、美、法、德及日本等民主國家,其國防體系向來進用大量的文職人員,主要目的希望具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國防文官,都能在「戰略規劃」、「國防政策」、「武器採購」、「資訊科技」、「財務管理」或「後勤補給」等部門,發揮重要功能;並使國防部長在決定重大國防政策、軍事戰略前,不會只聽見軍方將領的片面聲音!
Thumbnail
2025/05/07
前言   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的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不得少於203人;另2022年1月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並移撥人力後亦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2024年8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致使2023年度的人事費預算賸餘數高達二千多萬元。
Thumbnail
2025/05/07
前言   依國防部組織法明定,國防部文職人員的任用,不得少於預算員額的三分之一,即不得少於203人;另2022年1月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並移撥人力後亦不得少於191人;但截至2024年8月底,國防文官僅有166人,距最低法定員額仍不足25人,致使2023年度的人事費預算賸餘數高達二千多萬元。
Thumbnail
2025/05/03
全球戰略環境不斷變化下,未來軍隊戰力不在數量多寡,而取決於「質」的優勢。   2002年3月1日,象徵中華民國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時代,並以達成「軍隊國家化、國防一元化、文人領軍、國防自主、全民國防」為目標的「國防二法」(國防法與國防部組織法)正式實施。
Thumbnail
2025/05/03
全球戰略環境不斷變化下,未來軍隊戰力不在數量多寡,而取決於「質」的優勢。   2002年3月1日,象徵中華民國國防體制邁入軍政、軍令一元化時代,並以達成「軍隊國家化、國防一元化、文人領軍、國防自主、全民國防」為目標的「國防二法」(國防法與國防部組織法)正式實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中國解放軍宣布在5月23、24日進行大規模對台軍演,國防部表示遺憾,認為這是對區域和平的挑釁行為。國軍已按規定調動海、空和陸軍,以捍衛自由民主和中華民國主權。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 已刊載於 2024-04-21 01:16 聯合報/民意論壇) 中國崛起,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美國爭雄,是本世紀全球最重大的事件;準總統賴清德宣誓上任後要做的「國家重建、社會改造、洗滌每一個人的人心」,則是近日台灣重大事件。從對立事件發生機率的起伏消長,或可一窺未來歷史發展的可能方向。
Thumbnail
日前接受中央廣播電台楊憲宏的節目專訪,針對由我主編的新書《全球印太戰略》發行進行介紹,受訪內容分為上、下集。 本集:《全球印太戰略》(下)─台灣如何建立自己的印太戰略。
Thumbnail
日前接受中央廣播電台楊憲宏的節目專訪,針對由我主編的新書《全球印太戰略》發行進行介紹,受訪內容分為上、下集。 本集:《全球印太戰略》(下)─台灣如何建立自己的印太戰略。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2020/2/24 權力移轉是當前西方國際秩序的物質性裂隙。觀念性的裂隙如果放任漂流,則會導致秩序的「西方缺位」,也滑向地緣政治與大國對抗。這將使氣候、公衛、軍控、網安等強烈要求跨國合作的全球非傳統安全問題難以治理。一旦有任何角落出現異常,公眾的廉價對策,就是尋找「他者」來卸責甚至落井下石。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要研究台灣本土防衛,得對陸軍的部署方式有一定概念,不能亂套烏克蘭或以色列模式,不然會很狀況外。以公開資料就可以看出台灣陸軍的調整,相對於海空軍往外拓展,陸軍延續不少黃埔大陸軍觀念,但也必須在縮減軍力下,往陸戰隊模式轉型,提升對海對空能力。 台灣陸軍指揮層級 ★軍團:北中南三個區塊,但因為台灣西岸平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Thumbnail
在亂世變局的後疫情時代,海洋思維比大陸思維更能彈性適應、靈活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