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整整一週都在新加坡出差,擠滿各種會議與餐敘行程,加上颱風來襲夾雜的雷陣雨,著實讓人情緒感到不耐。在回程飛機上,看了一部電影《愛在巴黎日落時》,在心裡引起一陣漣漪。
在這個世界上,兩個人從相遇、相識到真正在一起的機率,究竟有多少?往下深究思考,外在變數包含相同的社會環境、有沒有共同興趣或話題、兩人相遇的時間與機遇,以及認識後能否有良好的交流和互相理解,這的確是影響兩人能不能真正在一起的關鍵因素。在這部電影中,男女主角9年前於維也納相遇並度過一夜,但當年12月再見面的約定並沒有實現,兩人緣份就此打住,進入平行時空。爾後,男主角Jesse把當年的一夜情寫成小說,回到巴黎書店舉辦簽書會,而女主角Celine看到宣傳前往,兩人終於重逢。整部電影的畫面大部分都是兩人的交互對白,彷彿帶領觀眾一起填補這空缺的9年光陰。男主角Jesse成家立業且有了孩子,成為小有名氣的作家;女主角Celine積極參與社會議題,有了幾段感情關係,整段對話似乎也在零碎拼湊著,導致兩人緣份交錯的真正原因。
這部電影最有趣的部分是原來他有三部曲(Before 三部曲),難怪整部電影中關於他們年輕時在維也納的相遇我怎麼就沒有看到劇情,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睡著而錯過(笑)。或許冥冥中選擇這部電影也是有原因的吧,劇中30好幾男女主角早已退去年少情懷,取而代之的是人情世故以及對往事回憶有著複雜矛盾的情感。兩人探究著當年12月的碰面之約,為什麼彼此沒有赴約?假若當年都有赴約,是不是就能換得自己心中的理想情人?
在這部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男女主角對於往事回憶的錯過情懷難以放下,女主角Celine問Jesse:為什麼要出書?Jesse回答:我覺得我出書是為了找到妳。再度重逢時,兩人的表情言語間充滿過去幾年的生活苦澀與遺憾,畢竟人生中不是只有追求愛情與幸福,終其一生我們該尋找的都是自我的探索與成長。自我探索與成長說著簡單,學校課堂裡卻沒人教導這門課,讓我們每個人憑藉自己的經歷與處境,以傷痕去換取教訓。
如果你不糾纏於過去,那麼回憶將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兩個人從在一起到分開,再到各自擁有下一個伴侶,每一個場景的轉換都充滿人生的歷練與歲月的積累。在一起的緣份如同兩顆泡泡球,我們都身在自己的球裡看對方,因距離和不熟悉對方的模糊感而產生好奇、產生想進一步瞭解對方的衝動。直到在一起後,兩顆泡泡球相互交融,有了情感的連結和更近距離的理解,勢必會引發更多的化學變化,也考驗著兩人的磨合與價值觀的適應。
在一段關係裡,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兩人日常相處,那些回憶盒子裡的微小細節。或許關係不如預期發展,如同電影男女主角裡沒機會相戀、充滿遺憾;也或許真的在一起了,但兩人價值觀與溝通無法取得共識,以分開終散。不論是哪一種發展,這些回憶和過去的曾經都是我們成長的一部分,期許我們在每一段關係裡都能明白些許人情事故,期許未來不再因遺憾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