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斯理。
今天想和你聊一個我自己深有感觸的主題:自信,到底是怎麼來的?那些我們以為沒什麼的自我質疑,有時就是悄悄綁架我們自信的繩索。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
你大腦的「負面預言」,可能每天都在重播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一份研究:
我們每天會產生 12,000 到 60,000 個念頭,其中高達 80% 是負面的,且有 95% 是昨天的重播。
也就是說 —
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常自動「照舊劇本演出」,播出那些我們早就不想再聽的劇情:
- 我是不是又搞砸了?
- 他那樣講,是不是在否定我?
- 我是不是根本不夠好?
很多人以為,自信是來自「完美準備」,但我後來才發現,自信,真正來自於你願不願意換一個方式解釋你自己。
自信,是可以「練」出來的
我平常在科技產業做商務開發,需要面對很多客戶提案。你現在聽我分享,也許會以為我很自信、很自然。但事實上,我也常常會在簡報時心跳加快,只因為看到客戶皺眉,
內心立刻飄出:「我是不是講錯了?」
後來我才知道 —
這不是我能力不夠,而是我的杏仁核,大腦裡處理情緒的區域正在「拉警報」。
當情緒腦過度活躍,理性腦,也就是前額葉皮質,就會像斷電一樣暫停使用。
我們就會掉進那條熟悉的「自我否定迴路」。
試試這個三步驟,重寫你的「內在語言」
心理學上有一個方法叫做 認知重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
它來自認知行為治療 CBT,是一種幫大腦換腳本的方式。
邀請你,和我一起這樣試試看
Step 1:辨識你的自動化念頭
在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例如:「我講得太爛了」「他一定覺得我很笨」
Step 2:拆解背後邏輯
這句話,是事實,還是情緒?
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太快下結論了?
Step 3:重寫你的思維語言
例如:「我有點緊張,但我準備得很紮實。」
例如:「下次我可以提早練習那一段,會更從容。」
這個重寫認知的過程,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改變:
這不是假裝樂觀,而是讓自己停止慣性貶低。
當你能做到這件事,你的大腦會開始幫你建立「新思路的高速公路」。
這些話,我想送給你
- 自信不是來自沒有質疑,而是你怎麼回應質疑。
- 我們不是不夠好,只是還沒學會怎麼溫柔地對自己說話。
- 你不是沒有故事,只是還沒找到說故事的方式。
🎁 免費資源:我做了一張「思維信念改寫卡」
這是一份我為這集節目設計的實用練習卡,點這裡可以馬上下載。
幫助你在每一次自我懷疑時,快速練習轉念,你可以下載存在手機或電腦裡,當你遇到壓力過載,思緒很混亂時,可以隨時打開這個PDF,和自己靜下心來溫柔對話。
內容包含:
- 自動化念頭步驟與範例
- 轉化句型模板
- 書寫欄位 & 溫柔金句
📻 想完整收聽這集節目?
👉 點我收聽 Apple / Spotify / KKBOX
📌 這集特別適合:
- 常常懷疑自己的人
- 想培養說服力、自我介紹更有底氣的人
- 渴望「和自己關係變好」的人
想每週收到這樣的成長支持內容嗎?
請按下訂閱《斯理想生活》方格子,追蹤我的 IG 和 Youtube 頻道,
讓我們一起在忙碌之中,練習慢慢長出一份穩定的自信。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你關注我,並加入我們的專屬支持社群,一起建立屬於自己的成長支持系統。
【關於斯理想生活】
我是斯理,在科技產業從事近 10 年的商務開發,曾經在人生節奏越來越快的過程中,感到迷惘、懷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直到我開始錄 Podcast,才發現聲音可以成為我探索內在、與人連結的力量。
這個節目不是要教你成為完美的人,而是邀請你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用更清晰的思維、更溫柔的心態,活出你自己的理想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