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做不好,居然是這個原因把你困住

越努力越做不好,居然是這個原因把你困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嗨,我是斯理。

今天想和你聊一個我自己深有感觸的主題:自信,到底是怎麼來的?

那些我們以為沒什麼的自我質疑,有時就是悄悄綁架我們自信的繩索。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刻



你大腦的「負面預言」,可能每天都在重播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一份研究:

我們每天會產生 12,000 到 60,000 個念頭,其中高達 80% 是負面的,且有 95% 是昨天的重播。

也就是說 —

我們的大腦,其實很常自動「照舊劇本演出」播出那些我們早就不想再聽的劇情

  • 我是不是又搞砸了?
  • 他那樣講,是不是在否定我?
  • 我是不是根本不夠好?


很多人以為,自信是來自「完美準備」,但我後來才發現,自信,真正來自於你願不願意換一個方式解釋你自己。



自信,是可以「練」出來的


我平常在科技產業做商務開發,需要面對很多客戶提案。你現在聽我分享,也許會以為我很自信、很自然。但事實上,我也常常會在簡報時心跳加快,只因為看到客戶皺眉,

內心立刻飄出:「我是不是講錯了?」

後來我才知道 —

這不是我能力不夠,而是我的杏仁核,大腦裡處理情緒的區域正在「拉警報」。

當情緒腦過度活躍,理性腦,也就是前額葉皮質,就會像斷電一樣暫停使用。

我們就會掉進那條熟悉的「自我否定迴路」



試試這個三步驟,重寫你的「內在語言」


心理學上有一個方法叫做 認知重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

它來自認知行為治療 CBT,是一種幫大腦換腳本的方式。

邀請你,和我一起這樣試試看

Step 1:辨識你的自動化念頭

在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例如:「我講得太爛了」「他一定覺得我很笨」

Step 2:拆解背後邏輯

這句話,是事實,還是情緒?

有沒有可能,只是我太快下結論了?

Step 3:重寫你的思維語言

例如:「我有點緊張,但我準備得很紮實。」

例如:「下次我可以提早練習那一段,會更從容。」


這個重寫認知的過程,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改變:

這不是假裝樂觀,而是讓自己停止慣性貶低。

當你能做到這件事,你的大腦會開始幫你建立「新思路的高速公路」。


這些話,我想送給你

  • 自信不是來自沒有質疑,而是你怎麼回應質疑。
  • 我們不是不夠好,只是還沒學會怎麼溫柔地對自己說話。
  • 你不是沒有故事,只是還沒找到說故事的方式。


🎁 免費資源:我做了一張「思維信念改寫卡」


這是一份我為這集節目設計的實用練習卡,點這裡可以馬上下載

幫助你在每一次自我懷疑時,快速練習轉念,你可以下載存在手機或電腦裡,當你遇到壓力過載,思緒很混亂時,可以隨時打開這個PDF,和自己靜下心來溫柔對話。

內容包含:

  • 自動化念頭步驟與範例
  • 轉化句型模板
  • 書寫欄位 & 溫柔金句


📻 想完整收聽這集節目?

🎙️ EP112|越努力越沒自信?自信的神經科學解析

👉 點我收聽 Apple / Spotify / KKBOX

📌 這集特別適合:

  • 常常懷疑自己的人
  • 想培養說服力、自我介紹更有底氣的人
  • 渴望「和自己關係變好」的人


想每週收到這樣的成長支持內容嗎?

請按下訂閱《斯理想生活》方格子,追蹤我的 IG Youtube 頻道

讓我們一起在忙碌之中,練習慢慢長出一份穩定的自信。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你關注我,並加入我們的專屬支持社群,一起建立屬於自己的成長支持系統。


【關於斯理想生活】

我是斯理,在科技產業從事近 10 年的商務開發,曾經在人生節奏越來越快的過程中,感到迷惘、懷疑,也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直到我開始錄 Podcast,才發現聲音可以成為我探索內在、與人連結的力量。

這個節目不是要教你成為完美的人,而是邀請你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用更清晰的思維、更溫柔的心態,活出你自己的理想節奏。

avatar-img
斯理想生活
45會員
89內容數
更新時間|Podcast YouTube 每週二、四 上午6:00更新 文章轉載|遠見雜誌 / 人力銀行/ 50+ / 方格子精選 關於斯理|擔任軟體顧問銷售超過8年,專長是化繁為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輕鬆與你分享思維觀點,一起轉變心態,邁向理想生活。 理想名人堂|邀請業界來賓分享他們思維轉變的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斯理想生活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社會媒體對年輕人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人考慮投身網紅直播行業。透過奶頭樂效應,短視頻平臺吸引年輕人沈迷其中,但重點在於如何避免沈迷於社群媒體以及理性思考。作者分享個人經驗,建議年輕人學生時期多尋找與培養興趣,以及對時間的體認和思維方式的轉變。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透過後設認知、情緒替代、以及停止過度關注自己的方法來學習管理情緒。作者提出了每種方法的每日練習,並融入了大腦科學以及行為心理學的觀點,希望讀者能夠透過這些方法來改善情緒管理能力。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社會媒體對年輕人的影響越來越大,許多人考慮投身網紅直播行業。透過奶頭樂效應,短視頻平臺吸引年輕人沈迷其中,但重點在於如何避免沈迷於社群媒體以及理性思考。作者分享個人經驗,建議年輕人學生時期多尋找與培養興趣,以及對時間的體認和思維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