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練習寫作Day12- 一起吃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以前開始我就沒有任何對組織新家庭的渴望,一方面是小時候沒有意識到原來兩個女生也可以組成一個家,另一方面是不認為自己有組成家庭的必要,總之對於擁有自己的房子我是充滿想像,但擁有自己的家庭則從來不在我的規劃之內。


只不過很有趣的是在我未來的房子藍圖中總是有一張非常大的實木餐桌,兩個長邊放著實木的雙人座椅,前後兩端各放一把放有坐墊的木頭座椅,我總是幻想全家人一起開心的在那張餐桌上用餐,邊吃飯邊聊天卻不會讓人緊繃,但弔詭的是這並不是我的人生經驗,從小到大我們家聚在餐桌前吃飯的頻率大概是一年兩次,過年和阿嬤生日。

也不是家庭感情淡薄,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癖好,例如:我爸習慣蹲著吃飯,要他好好坐在餐桌旁吃晚餐簡直是要他的命,在我很小的時候對他的片段印象都是他蹲在有靠背的四方塑膠工作椅上喝牛奶吃早餐的樣子;我妹則是喜歡等食物冷掉再吃,或許是怕燙,也有可能是小時候搶不到電視遙控器就得乖乖的跟別人一起看,但現在自己房間裡有電視,所以她每天回家一定要開電視配晚餐,不看卡通沒辦法進食。

所以常常吃晚餐時是大家各自到廚房的餐桌上盛好飯之後回到自己的房間吃,有的家庭是不能接受在臥室吃東西,但這是我家的日常,甚至我媽都會盛好晚餐之後到我房裡和我邊聊邊吃,因為沒有多餘的椅子她甚至會坐在床緣吃飯。總之,和全家一起吃晚餐這個小小的夢想在我的未來房子藍圖中漸漸放大,讓我突然很想要擁有一個家庭,一個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的家庭。

高一那年我因為某些原因寄住在阿姨家,阿姨家當時的成員只有阿姨和表妹兩人,其他人在外地工作或唸書不長時間住家裡,所以我能借住其中一間房,雖然每天只有我們三人吃飯,但每當阿姨煮好晚餐後,就會叫我和表妹到餐桌用餐,這是我一天當中最期待的時間,倒不是因為貪吃,而是因為可以和阿姨以及表妹坐在一起吃飯和聊天,雖然我完全忘了當下的我們聊了什麼,甚至還有可能因為中二病而沒有好好接收來自阿姨的關心,但在我記憶中就是有和阿姨及表妹邊聊天邊吃飯的輕鬆場景。

或許是因為阿姨不僅會問問題,也會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讓我能更了解她,也在無形中被這樣的氛圍影響,只要是坐在餐桌前的我一定會比平常更柔和,因為我好喜歡聽別人說話的感覺。那時的我很害怕別人對我提問,因為我總是不知道如何招架,所以會在別人提問之前先築起一到高牆,別人看到我冷淡的防衛就自然會敬而遠之,不過在那一年的餐桌上我都沒有感受到窒息式的逼問,更多的是日常的關懷和分享,在那個過程之中我能感受到阿姨對我的愛,即便已經過了十幾年,我對那一年的晚餐時光還是很懷念,我想也因此讓我也想要有一張屬於自己的餐桌,跟自己愛的家人一起吃飯,透過聊天能分享彼此日常,最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之中能表達自己對家人的關心和情感!

如果可以,我想每天都跟我愛的人們一起吃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的日常隨筆
50會員
127內容數
我會在這裡放一些閱讀隨筆和日常散文~
金的日常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6
做完減重手術之後,我躺在病床上一邊忍著各種身體疼痛,一邊幻想著自己會像氣球消風那樣很快就會瘦到理想的體重,一開始也的確因為幾乎無法進食,體重掉的飛快,但直到滿兩週後我開始意識到,這不是我減重旅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到開始可以吃流質食物後,我替自己準備了米湯、蒸蛋、蛋白飲等等的餐點,但這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13
作為一個比起小說更愛讀散文的讀者,我評價散文的標準就是日不日常,對我來說比起文字拗口、矯情造作的主題式散文,我更喜歡讀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小事或是一些很細膩的情感,相信受過國高中國文教育的人都聽得懂我的意思,那些在課本裡無聊至極的散文根本打壞了「散文」的名聲,以至於有些學生一聽到散文兩個字就兩眼無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2024/09/03
前一陣子聽Podcast時,偶然聽到主持人提到一種主義——斯多噶主義,起因是她正在分享自己得乳癌的整個就醫過程和心情,節目中的另一位主持人邊聽她的經歷忍不住問她為什麼明明得了癌症還可以那麼樂觀面對? (59:55開始提到斯多噶學派) 她解釋道因為她奉行斯多噶主義,認為已經發生的事情她控制不了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平常在家吃飯的時候,我總是把菜夾一夾往房間走,邊看影片邊吃飯,最近到了吃飯時間,決定好好坐在餐桌前,和媽媽聊天
Thumbnail
我平常在家吃飯的時候,我總是把菜夾一夾往房間走,邊看影片邊吃飯,最近到了吃飯時間,決定好好坐在餐桌前,和媽媽聊天
Thumbnail
從以前開始我就沒有任何對組織新家庭的渴望,一方面是小時候沒有意識到原來兩個女生也可以組成一個家,另一方面是不認為自己有組成家庭的必要,總之對於擁有自己的房子我是充滿想像,但擁有自己的家庭則從來不在我的規劃之內。 只不過很有趣的是在我未來的房子藍圖中總是有一張非常大的實木餐桌,兩個長邊放著實木的
Thumbnail
從以前開始我就沒有任何對組織新家庭的渴望,一方面是小時候沒有意識到原來兩個女生也可以組成一個家,另一方面是不認為自己有組成家庭的必要,總之對於擁有自己的房子我是充滿想像,但擁有自己的家庭則從來不在我的規劃之內。 只不過很有趣的是在我未來的房子藍圖中總是有一張非常大的實木餐桌,兩個長邊放著實木的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我很慶幸的是,我的原生家庭一直是小家庭,沒有其他的人,偶而阿媽來住一陣子,也是幾次而已。看到同學或隔壁、親戚家有各種非小家庭的家人同住,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爸爸離家老家當警察,我們住宿舍,對於親戚間的來往不會很頻繁,鄰居也沒有很久的,這些都讓我鬆了一口氣。聽大學同學說過,當年流行熱褲時,她們眷
Thumbnail
陽光燦爛,皎潔明亮的落地窗前,日式餐廳。 幾個後來定居下來的朋友出現了,還有幾個結婚後搬到其他縣市的人,說塞在高速公路上,晚個十分鐘(?)還有臨時公司有事的,你說人生聚在一起是不是很講求緣分呢?(笑)
Thumbnail
陽光燦爛,皎潔明亮的落地窗前,日式餐廳。 幾個後來定居下來的朋友出現了,還有幾個結婚後搬到其他縣市的人,說塞在高速公路上,晚個十分鐘(?)還有臨時公司有事的,你說人生聚在一起是不是很講求緣分呢?(笑)
Thumbnail
做菜這件事情,大概也是跟前男友同居時才開始學習的吧。妳原本也是不太會煮飯的,所有的家務事都是媽媽的工作。妳偶爾會想幫忙她,但她都會趕走妳,叫妳趕快去讀書,不要來弄這些。而妳爸爸也會說,別添亂,那是妳媽媽的工作。妳有印象以來,工作好像就是這樣分配了。
Thumbnail
做菜這件事情,大概也是跟前男友同居時才開始學習的吧。妳原本也是不太會煮飯的,所有的家務事都是媽媽的工作。妳偶爾會想幫忙她,但她都會趕走妳,叫妳趕快去讀書,不要來弄這些。而妳爸爸也會說,別添亂,那是妳媽媽的工作。妳有印象以來,工作好像就是這樣分配了。
Thumbnail
前兩天早上起床時太太已經出門了,一會時間看她帶著早餐回來,原來一早已經去運動兼買早餐。   家裡的餐桌早上跟晚上都會有食物,大部分是她自己做的,有時也會用買的,今天早上看著她帶回來的早餐,我突然回想起,以前回去她們家,桌上也總有食物,中午前一定有早餐,傍晚一定有滿滿豐盛的菜色。   我在廁所盥洗時,
Thumbnail
前兩天早上起床時太太已經出門了,一會時間看她帶著早餐回來,原來一早已經去運動兼買早餐。   家裡的餐桌早上跟晚上都會有食物,大部分是她自己做的,有時也會用買的,今天早上看著她帶回來的早餐,我突然回想起,以前回去她們家,桌上也總有食物,中午前一定有早餐,傍晚一定有滿滿豐盛的菜色。   我在廁所盥洗時,
Thumbnail
更鐵人計畫繼續進行第四天,今天光弄小怪獸就一直沒時間寫,嚇死我了,想說我一定要拿到抱枕拉,千萬別放棄。前幾天開頭了,就一直寫不停,反而還沒寫到今年我到底怎麼過的,終於這一集可以慢慢來說了。如果有看我之前的分享,就知道其實我是很想回家的,不管甚麼節都想回家過,因為這38年來都是這樣,過節吃飯似乎就是一
Thumbnail
更鐵人計畫繼續進行第四天,今天光弄小怪獸就一直沒時間寫,嚇死我了,想說我一定要拿到抱枕拉,千萬別放棄。前幾天開頭了,就一直寫不停,反而還沒寫到今年我到底怎麼過的,終於這一集可以慢慢來說了。如果有看我之前的分享,就知道其實我是很想回家的,不管甚麼節都想回家過,因為這38年來都是這樣,過節吃飯似乎就是一
Thumbnail
小時候的用餐時間,最常出現的場景是這樣的:一家四口都已經走到餐廳門外了,父親一看客滿了、還要等,丟下一句「妳們自己吃」掉頭就走。 有時候情況好一些,就會變成是要預先想好哪家餐廳的口味是父親可以接受,而且哪個時間點去不用排隊的;要讓大家一起吃飯,就要先幸運地達成以上條件。
Thumbnail
小時候的用餐時間,最常出現的場景是這樣的:一家四口都已經走到餐廳門外了,父親一看客滿了、還要等,丟下一句「妳們自己吃」掉頭就走。 有時候情況好一些,就會變成是要預先想好哪家餐廳的口味是父親可以接受,而且哪個時間點去不用排隊的;要讓大家一起吃飯,就要先幸運地達成以上條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