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拍時間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端午節不吃粽子配龍舟比賽要幹嘛? 難不成要自己下海划龍舟? 還是來紙上談兵聊聊在工廠如何划龍舟?

蛤~ 工廠? 划龍舟? 這到底是怎麼牽扯在一起的? 這不是跟現在新聞連環爆的#meToo一樣扯嗎?

且讓我娓娓道來這次的主軸「節拍時間」。

什麼是節拍時間 ( Takt time ) ?

節拍時間是 TPS ( 豐田式生產系統 ) 中的管理工具之一,定義為每單位產出的時間,公式如下;

節拍時間 ( Takt Time ) = 每天可使用的生產時間 / 每天的需求數

淺談 TPS ( 豐田式生產系統 )

在 TPS 中強調價值創造,故所有在生產過程中無法創造價值的任何程序或動作皆為浪費,所統整出有7種浪費,如製造太多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搬運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存貨的浪費、動作的浪費、製造不良的浪費,核心價值觀由定義價值開始,藉由價值流程的辨識,分辨出有附加價值的作業與無附加價值的作業(如上述之7種浪費),強調由後端實際的需求拉動,來消除過程中在製庫存的堆積,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此為 TPS後續在西方所衍生之精實思維( Lean Thinking )。

  • 定義價值 ( Define Value )
  • 價值流 ( value stream )
  • 流程 ( Flow )
  • 拉式流程 ( Pull )
  • 逐步完善 ( Perfection )

TPS不僅應用於製造業的精實管理,近年應用於軟體開發的敏捷式管理亦源自於 TPS,亦逐漸擴散至其他產業。

節拍時間 vs 生產目標

初接觸節拍時間,心中可能會有所疑惑,OS 這跟我們已訂定的生產目標 ( 如日目標產出 600 片 ) 有何不同呢?

沒錯,看起來的確很像,但稍加比較一下會發現其中的差異,生產目標的單位是產出數量,節拍時間的單位則是時間,假設一天工作時間是 6小時,每天產出目標數量是 600 片,那麼生產目標就是每小時要產出100 片;

生產目標 = 產出目標數量 / 生產時間 = 600 片 / 天 = 100 片 / 小時

而節拍時間則是這樣算的,假設每日需求數量一樣是 600片,生產時間 6小時,節拍時間則為每片3.6秒,也就是每 3.6 秒要產出一片;

節拍時間 (Takt Time) = 每天可使用的生產時間 / 每天的需求數 = 6小時 / 600片 = 2160 秒 / 600 片 = 3.6 秒 / 片

這裡會發現到,節拍時間剛好是生產目標的倒數,一個關注的是數量,一個則是時間,這在管理上又有什麼差異呢?

為什麼需要節拍時間?

在作業現場,管理者關注的是生產目標有沒有達標,因此訂定了目標數量,如月目標、日目標... 等在垂直縱向的目標向下展開,這在執行上的確明確化了目標,但通常要在執行的後期才會揭曉結果是否有達標,如一天過後或一個月過後才來針對產出數量的檢核開箱,在那個當下只有一翻兩瞪眼的開獎,其實於事無補,僅能做事後的補救,事後的問題分析,事後的方案補正,這種算是由上而下的目標管理。

而節拍時間則是提供一個目標時間必須要有的固定產出,讓作業員有一個固定的節奏,依這個節奏產出就能達到預期的產出目標,而在作業的過程中當發現太快或太慢時,馬上就能及時調整而不至於在最後才發現無法達標,問題或異常的提出是由作業人員所提出,這種算是由下而上針對目標的執行依橫向水平切分的目標管理。

以下列舉這兩者的差別;

生產目標 vs 節拍時間

生產目標 vs 節拍時間

該如何應用節拍時間?

了解了生產目標與節拍時間的差異,在談實務上該如何應用前,再多說明一下節拍時間的公式定義 (如下),這裡的每天可使用的生產時間是指實際作業員或機台可用於生產的時間,需扣除例行休息、週期點檢的時間;每天的需求數則是因應客戶的訂單數量作為需求數,在 TPS (豐田式生產系統) 中所倡導之依需生產,依後工站之需求作拉式生產,以減少製程間的在製存貨浪費。

節拍時間 (Takt Time) = 每天可使用的生產時間 / 每天的需求數

所以依上例所算出的節拍時間為 3.6 秒,即代表在這產品線必須每 3.6 秒產出一片,假設某 A 產品的週期時間 ( CT ) 為 18 秒,代表這產品若由一個人從頭做到尾需要 18 秒的時間,但如果要加快產出的速度到每 3.6 秒產出一個,則代表需要藉由分工利用增加人手來幫忙,那所需要的人力需求計算則為 CT / Takt time = 18 / 3.6 = 5人,每個人都維持自己所負責之製程站點,以固定之每 3.6 秒的產出節奏,那麼整條產品線就能維持每 3.6 秒的節奏產出產品,最終達成每日或每月的生產目標。

週期時間 (Cycle Time**) 為完成一件產品所有製程工序的時間 = $SUM$( 所有製程工序的時間 )**

人力需求 = 週期時間 (Cycle Time) / 節拍時間 (Takt Time)

導入節拍時間的步驟為何?

所以總結一下上述的節拍時間的導入步驟,

  1. 計算節拍時間 ( 每天可使用的生產時間 / 每天的需求數 )
  2. 依節拍時間配置人力需求 ( 週期時間 / 節拍時間 )
  3. 平準化各製程站點的週期時間

這裡說明一下平準的概念,試想一群人登山,規定要一起攻頂才是完成目標,然而團隊中有的人腳健與有的人腳殘,速度不一,腳殘之人即是團隊中的瓶頸,即便團隊中的人不乏腳健之人,團隊的速度成績最終是依瓶頸而定,因此這裡就會需要卸除瓶頸的負擔或是提供瓶頸提升的資源,讓其他的神隊友協助承擔,如此才能讓團隊加速一起攻頂。而這邊的平衡各隊員的負擔即為平準化的過程,藉由製造程序的分工設計,讓每個製程站點的 CT 趨於一致,如此可以創造平衡穩定的節奏產出。

划龍舟跟節拍時間的關聯

節拍時間就像端午節時划龍舟的鼓聲,能試想如果沒有鼓聲的龍舟能奪標嗎? 龍舟的鼓聲一致化各划槳手的速度,控制每位划槳手每多久的時間要往下划槳,因此整艘龍舟就能預期每多久的時間能前行多少距離,而這裡龍舟前行的距離就相當於生產作業的產出數量,平準化的過程則是規範每位划槳手起槳與落槳的動作與力道,讓龍舟的左右兩側與前段、後段都能有平衡平均的動力,確保前行的路線是直線而不是斜行或 S 型。

划出節拍時間的重點

最後總結節拍時間的重點,

  • 依需求計算節拍時間,依節拍時間配置需求人數,平準製程分工,創造剛剛好的優雅。
  • 節拍時間關注作業人員的過程節奏而不是最終數量產出。
  • 讓執行的作業人員直接有感於管理者所關注之生產目標。
  • 締造穩定規律地節奏產出。
  • 在線的時時異常監控。



邱翊豪 (EHow) | 生產力顧問、培訓講師 (服務於全台最大的經營管理顧問機構) 你的一起共好夥伴 Empower you to Success

為忙碌的 企業主 或 經理人 分擔管理的煩雜忙亂
提供週期性的教練式輔導
迭代數位精實導入
創建高效的團隊生產力

顧問諮詢、企業培訓、專題演講、文章授權等合作邀約,請歡迎來訊聯繫。 電子報 | 加好友 | 約諮詢
He who receives an idea from me, receives instruction himself without lessening mine; as he who lites his taper at mine, receives light without darkening me.
- Thomas Jefferson -

任何從我身上得到靈感而成長的人,就像藉由我已經點燃的蠟燭去點燃他人的,我並不會因此而降低亮度,反而更多了盞光一起照亮了黑暗處。
- 美國思想家 傑佛遜 -


    Ehow Empower
    Ehow Empower
    你的一起共好夥伴 | Empower you to success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