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的防禦,應該是這樣比較好
魚叉及雄風會涵蓋2~3層,在西岸作戰是第2層,撤到東岸就是第3層。劍翔無人機可以涵蓋1~4層,巡飛彈2等中小型無人機第3~5層,第7層其實應該是第5層,還要加上購買的火山佈雷車。5層的戰車、6層的雲豹還要更往後撤一些,變成6、7層。3~4層可以有短程反艦飛彈、導引火箭,或者用無人機全吃也可以。
●●●●●●●●●
第一層源頭打擊,200公里外的中國基地、港口、軍事要地是目標,空軍及海軍是主力。運用「遠程反制飛彈」攻擊位於敵港口準備出航的登陸船艦,使其行動受阻。包括萬劍彈、雄二E、雲峰、攻陸魚叉、劍翔無人機、海馬斯ATACMS陸軍戰術導彈等。
第二層決戰海上,200公里內的敵軍海上、空中目標,空軍及海軍與陸基「魚叉及雄風系列反艦飛彈」是主力,針對台海周邊百公里以上的中國船團進行攔截,劍翔無人機系列可以支援。
第三層近海阻絕,50公里前後的領海臨接區,由「雷霆2000與海馬斯」多管火箭執行高密度、高精度火力打擊,海馬斯的M26、M30型射程為42、70公里。雷霆2000有45、30、15公里三種,70公里研發中。此階段空軍與海軍主力東撤,魚叉及雄風也可以從東部跨中央山脈打擊近海目標。這裡也是中國船團火力支援登陸灘岸的界線,陸軍要能夠維持自己的制海能力,阻斷中國船團的持續運輸。這邊可以研發短程反艦飛彈,或是紅外線導引火箭,或者由劍翔無人機、中小型無人機吃下也可,因為台灣有近岸優勢。巡飛彈2的悍馬車,3枚一輛的分散式殺傷,連澎湖都可以放幾個小隊,神出鬼沒的發射,讓中國隨時有遭遇攻擊的壓力。
第四層近岸圍攻,20公里內的海平線,由阿帕契、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的「地獄火」飛彈,射程約10-15公里,搭配陸軍各式「火砲」對船團進行轟炸。在現代戰爭中,因為艦砲式微,能夠以大量便宜火砲攻擊的只剩陸軍,台灣在這邊擁有一定的優勢,只要制空權沒有被完全掌握。而撤退到台三線的第三層火力、與東岸的海空軍會持續打擊目標,包括海馬斯、雷霆2000、中小型無人機。巡飛彈1、2都可以持續在第四層發揮,BAE想推的雷射導引火箭,跟中科院的震海火箭彈結合,使用雷射標定儀,都會是更便宜而有效的近岸防衛火力。
第五層灘岸雷區,為八里海灘看到的那種「工兵阻絕工事」,火山佈雷車會在灘岸後方進行散佈,讓敵軍就算登陸,重裝備也會困在灘岸上,接受我多方位砲火攻擊。一到四層火力如有剩餘,會持續作戰到彈藥耗盡,等待盟國補給。
第六層裝甲鐵拳,灘岸後方陣地掩蔽的「M60A3、CM11、M1A2T戰車群」與主力部隊,利用主砲對2500公尺內目標砲擊,搭配「單兵反裝甲武器」如拖式、標槍飛彈,讓灘岸敵軍沐浴在爆炸的烈焰之中。第六層因為射程太短,如果要讓第五層雷區發揮威力,就得要讓敵人上岸才會隔著雷區發動攻擊,不會衝到灘岸,也不太會攻擊到海上目標。
第七層戰場清掃,針對登陸後突破雷區的敵人剩餘兵力,使用「雲豹甲車」的30鏈砲及40榴彈槍,或以後的105砲車,還有各陣地火力,機動圍堵漏網之魚。後備部隊主要部署在此,並且負責保護海陸空基地、彈藥庫、機動發射車,最好能成立誘餌部隊,以假目標干擾中國海空軍的攻擊。另外就是中國實施機降、空降的少數部隊,也會由第六、七層聯手捕捉殲滅。
海陸空軍的防空部隊則是要保護上面七層的友軍進行任務,在南北400公里東西40公里左右的平原縱深下,進行機動防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