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學友是王經,怎麼又姓王?
對很多人來說,王經比王基更有名。
如果沒有馬謖,張郃不會成為三國時代響噹噹的人物。王經,也是一個成就他人威名的沙包。
那個「他人」就是天水麒麟兒,姜維。
「八月辛亥,蜀大將軍姜維寇狄道,雍州刺史王經與戰洮西,經大敗,還保狄道城。」
其實,王經還有另一個出名處,只是那齣戲碼太引人注目,導致我們很少注意到,王經就是收下那句名台詞的人。
叫做「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上,二十歲的曹髦如是說,決定跟司馬昭決一死戰。
王經表示:現在朝廷內外都是奉司馬昭為尊,你連禁衛軍都沒有,怎麼打?
「這時候動手,只會失去除掉司馬昭的機會啊。」
王經的建議是忍辱負重啦。
而且當曹髦執意決戰,當時在場的其他人都趕快跑去跟司馬昭打小報告,只有王經安坐不動。
如果這樣都還不能讓你看清楚王經的立場……那麼,司馬昭說此人不能為我所用,加以誅殺總成了吧?
王經出身清河,本為農民,由清河崔氏所舉,是冀州名士。剛開始,他當官並不順利,很快就丟了官職,回到家中。
管輅特地去拜訪他。
王經說,最近有件怪事,讓他有些心神不寧,問管輅是否可以幫個忙?
管輅一卜,說這是吉兆,不用奇怪。
什麼吉兆?
管輅表示,你是不是晚上在家裡大廳,看見一個像酒杯一樣的流星,飛進自己的懷中?你確定自己沒看錯,但脫了衣服叫老婆幫看,別說酒杯了,連光芒也不見半點。
王經哈哈大笑:「就是這麼回事。」
酒杯這個,管輅的原話是「燕爵」。是天子賜給諸侯用的。管輅的意思就是,你要當官了,而且是地方大員。
不要說曹魏,兩漢的諸侯跟先秦的諸侯,本身就不太一樣。先秦諸侯指的是各地的國王。而兩漢王侯則是「皇室限定」。
真正在這個年代扮演諸侯角色的,其實是太守州牧刺史等職。
管輅曰:「吉,遷官之徵也,其應行至。」
此卦之後,王經走上了康莊大道。
先任江夏太守,又轉雍州刺史,結果成就了姜維的不世英名。
不過,王經在笑什麼?
這是陳壽的寫法,《輅別傳》一如往常,更細緻一些。
應該要這麼解釋:王經原本是說,你這個卦可以講出來嗎?
管輅笑道:卜卦包含的本是天下大小事,鉅細靡遺無一缺漏。只要是有關疾病、生死、禍患、成敗、嫁娶甚至小孩子能不能大漢,都是人生大事,價值無法估量。像你這個情況,就算是聖人也不會隱瞞,何況我這種小人呢?
這兩位又在高什麼?
我想關鍵就是「燕爵」。
雖然前面說了,東漢末到曹魏,諸侯就是太守等職務。但王經當上太守州牧是「天機」,也就是我們未來人跟奇異博士管輅所看到的結果。
事實上,當時除了曹魏,也有季漢、東吳,甚至遼東公孫。
不同的政權。
這可以很好解釋王經的不安。
對他自己來說,燕爵入懷,暗示的天曉得會不會是像孫劉公孫等人一樣,據地為王的未來?
而陳壽的寫法,表面上有王經因為管輅提到婦人之事而笑的味道,但同時也藏了「王經有不臣之心」的意思。
王經的反亂,對司馬昭來說,跟鍾會基本上是同一個等級的事情。這是東晉人習鑿齒提到的。我們上面提到王經之忠於曹魏事蹟,也僅收錄在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中。
王經當時到底如何,陳壽就只請公文來說:「尚書王經,凶逆無狀,其收經及家屬皆詣廷尉。」
莫非管輅看到了王經的步步高升,卻沒看到他的結局?
其實如果我們往後面看,就知道管輅並非不明白政治局勢的人。後來,管輅也深得司馬昭喜愛。
不過任何善算之人應該也都知道:時間越長,變數越多。沒有任何一卦是「算無遺策」。
就好比你的面相是二十八歲結婚,但是沒有成真。
因為你去讀了研究所。
因為知識改變命運(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