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司馬政爭】

2023/10/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管輅所活躍的年代,其實正是司馬懿與曹爽政治鬥爭的時期。從中我們知道有一樁「清河平原郡國界線之爭」。當時為了避免混亂說得沒有很仔細,這件事情其實記在《孫禮傳》。

孫禮是涿郡容城人,在官渡之戰後加入曹操軍,很正常。早年,他跟媽媽因為戰亂流離失所,一個同鄉叫馬台的,幫他找到了媽媽。孫禮當下散盡家財,都送給了馬台。

這還沒完,後來馬台犯法被捕,要判處死刑。孫禮就偷偷跑去幫助馬台逃走,然後自己去自首。受理的主簿溫恢反而誇獎了孫禮,並為他們在曹操面前說情,最終得以減免死罪。

但原本直屬司空曹操的孫禮,下一個官職記錄則是「河間郡丞」。

陳壽出手,便有其故。河間最出名,通常想到張郃。有個小八卦是,張郃出身的河間鄚縣張氏,有張耳跟張良兩派後代的說法。事實上,河間更重要的,是「漢靈帝劉宏」的產地。

漢靈帝是個頗思故土的人,挪用了不少公款回老家買田置產蓋大房。理論上,在東漢末也是富了一陣才是。

好啦,重點是,東漢河間是王國。河間郡丞這四個字,就是告訴我們,朝已改代已換,曹丕當上皇帝了。

孫禮的背景沒有硬到減死罪還可以當郡丞啦。

清河崔琰曾經評價孫禮「疏亮亢烈,剛簡能斷」,是能當三公的人才。不過老崔也是那種曹操看不爽弄死的角色,他的評價在曹操朝廷能值幾個錢,也是難說。

孫禮花了十幾年上來,看起來也是合情合理……最好是啦。郡丞是一個開端,很快,孫禮就開始轉任軍職。其實他一開始就是軍府的人,出任熒陽都尉是新的起點,接著受命為魯相,平魯山賊。又任那一帶的太守,輾轉四任。然後,參與了石亭之戰。

這就是皇帝換曹叡了的意思。

此戰雖敗,但孫禮再當一任太守,便入京為尚書。

這個人的履歷很奇怪啊。

你知道,原則是「出太守入九卿」,太守進京當尚書那是走回頭路。但孫禮必須:因為他不是正統郎官出身,沒有朝廷歷練。也就是說,當時有人想要「大用」孫禮,而他也接受。

這個「貴人」開始培養孫禮,看上去是從曹丕時代就啟動了。河間郡丞、熒陽都尉、魯國相,那個位置是跳來跳去,不是地方建功直升,而是中央調度的。(熒陽就是滎陽,段玉裁認為滎是錯字)

如果單看孫禮傳的後續,扶植他的人,很可能就是司馬懿。

但這有什麼趣味?我們順著藤摸摸。陳壽很常這樣寫作,真神人也。首先,曹丕時的河間太守,是清河崔林。這個就是崔琰的堂弟。當時崔林得罪了曹丕四友之一的吳質,所以被降職去當太守的。後來回到朝廷擔任九卿之一的大鴻臚,曹叡登基後轉任司隸校尉。

曹叡後期有一條大事,是命學者劉劭定科作律。這不是那麼簡單可以弄好的。在討論「考課」(考核官員辦法)的時候,崔林就出來嘴說這樣不好不行。

很好,我們隱隱可以看出派系了。

除了崔林,盧毓也出來嘴過。這位是盧植的兒子,在曹操幕府跟孫禮算是同期生,崔琰當時也是一次稱讚他們兩個。

事情的錯綜複雜,不止於此。

在曹叡年間的合肥之戰……你要知道,我們魏明帝是漢武那個級別,基本上戰爭都是由他自己指揮的。當時滿寵就有些想法,上書朝廷。按照慣例,想法能不能被核准,說真的不是你的想法對不對好不好,更重要的是朝廷裡有沒有人能幫著說服皇帝。

劉劭,就幫著滿寵了。

往回倒一下:石亭之戰,曹休跟滿寵就是意見不合的兩方。而孫禮是曹休的手下,問題是,孫禮當時也不贊同曹休貿然深入。孫禮為人很瘋的,曹叡曾經讓他去下詔要加緊農民工作,但他到了地方就說,皇上有旨,大家可以回家啦!

巧不巧,曹叡喜歡這個人,不加責罰。

孫禮還曾經跟曹叡去打獵,碰著了老虎。孫生隨即下馬拔劍,就要來個打虎救主。皇上連忙要他退開,讓雜魚去死就好。甚至到最後,曹叡臨終之時,親授孫禮為大將軍長史,負責監督顧命大將軍。

這真是新聞了,要知道曹叡死前遺詔有多重版本,他真正的心意到底是什麼,難說的很。然而,留下孫禮這步棋,為什麼我們從來沒聽說過?

因為沒用嘛,曹爽覺得孫禮這人太麻煩,直接打成揚州刺史加伏波將軍,意思就是你去打孫吳吧。結果怎麼著?孫禮打了一場大勝仗。

司馬懿跟曹爽的明爭暗鬥,也隨之展開。

我們看到,在擊退來犯吳軍後,孫禮被徵召為九卿少府。(就當司馬懿要他回來看)隨即又被派出去當荊州刺史。(八成又是曹爽要他滾)

再接著,轉任冀州牧。州牧跟刺史不是同一個東西,就像台北市長跟台北市議員雖然前綴都一樣,但完全不同。州牧是首長,刺史只是監察官。看起來,司馬懿的威能很高啊?其實也沒有。

孫禮遷冀州牧,正是雙方決鬥的高峰。

因為,孫禮的任務,就是去解決「清河平原郡界之爭」。這事,爭了八年。清河派以大龍頭華歆的子孫為首,表示「我家祖墳就是在清河,所以高唐就是清河」。

平原派則表示,我平原故老都說高唐就是平原。

司馬懿特地叫孫禮來,告訴他,前面已經換了兩任刺史,都解決不了這個案子。你,有沒有辦法?

孫禮說,我認為以烈祖當年受封的圖籍來定便可,無須聽取兩造意見。極權永遠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喔,烈祖就是曹叡,黃初三年封為平原王。距離此時已有二十多年。

之前我以為這事從曹叡末年開始,看來更可能是因為曹叡過世,才掀起的波瀾。那這個資料?就在皇宮裡頭,取出來便可以。孫禮認為根本不需現地勘查。

我還是強調一下,這裡不是在說解決方法的好壞,其實就是在描述孫禮這個人的性格。

司馬懿表示,很好,那你就去取圖。孫禮把圖籍找出來,上面標明,高唐就是平原。但曹爽批示:「圖不可用,當參異同。」

孫禮就不是那種摸摸鼻子閃人的個性,隨即跟曹爽對槓。

陳壽還滿難得寫這種無用的確切內容,有點有趣但我就不錄了。對地理考證來說這些記錄滿有價值的。

總之,孫禮說,明明可以解決卻不能解決,那一定是因為我無能,佔著位子不幹事,指著和尚罵禿驢。對,他上書自責其實就是在幹曹爽。

曹爽大怒,直接找人彈劾他。

太傅司馬懿給過嗎?正面對幹不是司馬懿的風格,此事揭過,又表孫禮為并州刺史,去山西幫助匈奴對抗鮮卑。

東漢政府過去聯合鮮卑驅逐北匈奴,但隨著鮮卑坐大,曹操他們也是選擇培育匈奴來穩定邊疆。這不用讀歷史,看《龍狼傳》都會看到。

出發前,孫禮又去見了司馬懿。

「有忿色而無言」。

「還在意郡界之案的事情嗎?」司馬懿這麼問。

孫禮說,「我不在意過去的事,只是本以為明公您是伊尹呂尚那般匡輔魏室的名臣,如今社稷將危,您卻無所作為,這才是讓我不爽的地方!」說完,眼淚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司馬懿道:「且止,忍不可忍。」

孫禮的故事,就到這裡了。之後也沒什麼,就是司馬懿終於出手,而孫禮也得以回朝,擔任三公之一的司空,最終比司馬懿還早一年過世。

孫禮的地方資歷,異常豐富:魯、山陽、平原、平昌、琅邪、陽平六郡太守加河間郡丞。揚、荊、并三州刺史加冀州牧,更曾任司隸校尉。七郡五州,可說曹魏各地除了第一戰區雍涼,都有支持孫禮的人。


也就在孫禮死後,淮南三叛正式揭開了序幕。

224會員
80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