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魔咒後遇到愛

聖誕節魔咒後遇到愛

紅檜蘋果-avatar-img
發佈於我又學到了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愛情是什麼呢?

我知道親情、友情,但愛情是什麼呢?

從小說、漫畫、影視劇可以一窺它的面貌,然而真實的情況真的如劇情中的男女主角的內心戲嗎?

魔咒

在大一下學期,一次和高中朋友聚餐時,我們談到了聖誕節魔咒。起初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經由他們的說明才知道,有這個傳說。傳說當你在大學二年級的聖誕節後沒有交到男女朋友,你接下來兩年半的大學生涯也就不會再交到男女朋友了。乍聽之下荒誕怪奇,怎麼可能會這樣呢。但仔細想想,卻很有道理,但是跟聖誕節沒什麼關係,只不過聖誕節剛好是在上學期學期末。

其實是這樣的,大學生許多活動都是在大一大二,例如迎新、宿營、系X,你要嘛是參加者,要嘛是舉辦者,因此在活動中有大量機會可以與異性接觸,一群20多歲的年輕男女,想當然爾,互動過程中也就會產好感,進而導致日後會變成情侶的機會。小大一更是會有多社交的慾望,因為脫離原生家庭,在人生地不熟且剛進大學又沒認識很多人,因此有驅動力想要交朋友。

所以當在經過兩年密集的機會碰撞,當你還沒交到男女朋友,之後的兩年有餘裕的認識異性朋友的機會會變少,所以很能大學生涯就不會交到男女朋友了。

這就是聖誕節魔咒的緣由!

交友軟體

交友軟體是個很奇妙的存在,沒用過的人可能會認為那是約X、詐騙的東西,但是確實有些人是在上面找到伴侶的。在台灣常見的交友軟體有tinder、探探、omi、pikapu、緣圈......

各個交友軟體有不同的介面、也想解決用戶不同的痛點,因此還是看個人想要怎樣的交友模式,去選擇下載哪款交友軟體。(雖然在使用交友軟體後,真的有點精疲力盡,下次認識異性還是在現實中慢慢認識吧haha)

我是在因緣際會下使用了coffee meets bagel,而在用了數個月也交到了另一半。

遠距

我以前大概沒想到會談一個遠距離戀愛,但是我確確實實的碰上了,人生真奇妙。戀愛就如同隕石撞地球,你不知道他從何而來,但是就是被引力給吸引住。那麼我們是如何維持遠距離戀愛呢?

  1. 定期打視訊電話
  2. 同步做事情
  3. 聊色
  4. 分享近期做了什麼
  5. 在節日時可以送點東西給對方

經過covid後,大家也都知道無法實體活動後,該用視訊的方式行動。而遠距交往也是無法實體約會,我們也就改成線上。視訊可以讓對方知道我在哪裡、做些什麼,比起電話更能清楚知道對方的表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臉和姿勢猜測對方的心思)。同步做瑜珈、運動,或是約定每個月各自要做一道料理。這會讓雙方有同個目標前進,可以增加親密關係也可以增進自己的生活技能,可謂一魚雙吃。由於無法看到對方在做什麼,用口述方式把最近幹了些什麼分享出來,可以讓彼此能知曉對方的日子。而在情人節或是對方生日,我們可以提前準備禮物或卡片,寄到對方住址,表達自己的心意,切記要算好寄到的時間,不然就涼拌了。另外,關於聊色..我想我不用解釋了:))

感想

是因為學生?男生?年輕?交友軟體?遠距?第一次交往?不同環境?年紀?

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每次嘗起來總是有酸甜苦辣-不同的滋味。

在前年報名了一次工作坊,主題是愛情,當中的結尾,學員每個人抽一張牌,我抽到的是智慧,上面寫著「智慧無所不在,但需要觀察、聆聽,親自地體會!」

在當時,我在抽到著張牌後向其他學員解釋,「研究了多少的愛情學、成為戀愛專家,更重要的是親自去愛!從實務上才能恰當的知道。

在2023的今天,啊,終於知道了!

正面

正面

背面

背面

avatar-img
紅檜蘋果的沙龍
11會員
41內容數
Dare to know. 在這個專欄,主題包括書籍、podcast的評價,生活小技巧,旅遊指南,個人抒情。 但不只上述這些,視情況增加類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紅檜蘋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在何方? 有感情的地方便是家!
硬體所給予的,軟體所侵蝕之。每年新出的手機容量日益倍增,從16、32、64、128、256、512..後續想必繼續發展下去。猶記當初買64g的XR時,認為容量很足夠我用,然而,現在看看儲存空間,已滿60g!天哪>.< 我到底存了什麼在我的小盒子裡呢?
<以下並無任何投資建議及技巧,是一個股市小白投資的內心世界> 股齡:一年 年紀:21歲 起因:認為通膨會吃掉所存有的錢,因此錢應該投入股市,成為股東獲取公司獲利的分紅,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
星期一開市,台北回到那個人車多的都市,一切又回到平常,彷彿過年期間毫不存在。
最近經過中崙高中前的八德路段,看到前方原本球體的商場已夷為平地。在馬路前等紅燈時,眺望眼前被圍欄築起的空曠土地,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往事的光景。 京華城雖然盛大開幕,但是人潮三、四年後漸漸減少,經營環境惡性循環,直到閉幕那天,終沒有起色。
台北青年入淡水滿周年心得分享
家在何方? 有感情的地方便是家!
硬體所給予的,軟體所侵蝕之。每年新出的手機容量日益倍增,從16、32、64、128、256、512..後續想必繼續發展下去。猶記當初買64g的XR時,認為容量很足夠我用,然而,現在看看儲存空間,已滿60g!天哪>.< 我到底存了什麼在我的小盒子裡呢?
<以下並無任何投資建議及技巧,是一個股市小白投資的內心世界> 股齡:一年 年紀:21歲 起因:認為通膨會吃掉所存有的錢,因此錢應該投入股市,成為股東獲取公司獲利的分紅,享受經濟成長的果實。
星期一開市,台北回到那個人車多的都市,一切又回到平常,彷彿過年期間毫不存在。
最近經過中崙高中前的八德路段,看到前方原本球體的商場已夷為平地。在馬路前等紅燈時,眺望眼前被圍欄築起的空曠土地,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了往事的光景。 京華城雖然盛大開幕,但是人潮三、四年後漸漸減少,經營環境惡性循環,直到閉幕那天,終沒有起色。
台北青年入淡水滿周年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