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稚園被老師欺負怎麼辦?沒監視器的幼稚園違法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不知怎麼的,近年來虐童案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弄得不少家長擔心害怕。在替心肝寶貝找褓姆時,都會非常謹慎地上網查詢相關資料,花多一點錢不要緊,只怕不慎將孩子推入地獄。

  最近就有一位桃園的阿嬤發現四歲的孫子身上有不少瘀青的傷痕,就馬上請父親去幼稚園詢問。父親查看幼稚園的監視器畫面後,發現有兩位幼教老師因男童哭鬧的緣故,用力捏、打孩子。甚至男童在事發後就打心裡對幼稚園感到抗拒,不想上學。

  桃園市教育局接到男童家人檢舉後,發現那兩名老師確實有管教不當的行為。儘管老師們為自己辯解說是擔心男孩亂跑受傷,才一不小心太用力抓到瘀青,並沒有惡意打、捏的情況。但經由多名家長出面指控,及教育局調閱監視器畫面確認後,認為那兩名老師的行為確實不太妥當,甚至還有其中一名老師沒有證照,根本不能擔任幼教老師。教育部得知此事後,請社會局協助深入調查,認定幼稚園違反兒少法,必須罰鍰14萬元並停止招生一年。那兩名涉案的老師目前還在進行深入調查,很有可能因此再也無法從事幼教老師工作。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幼稚園一定要裝監視器嗎?沒裝監視器的幼兒園可不可以檢舉?

  這算是隨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修法議題,有不少家長都覺得現在的虐童案越來越多,希望可以強制要求每間幼兒園都裝設監視器,至少能夠「嚇阻」一些沒耐心幼教老師對孩子施暴的行為。但在立法的同時,也要考慮到有與憲法保障國民的人權有所衝突。

  關於這個議題,其實早在兩年前(2020年)就被台南市提出來討論過,有議員認為,雖然孩子的人身安全很重要,但在裝設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老師們的隱私問題。現在的幼稚園老師已經越來越少了,強制安裝監視器後,恐怕只會讓更多老師不願意從事幼教工作。甚至大多數的老師都還是稱職且優秀的,僅為了抓出幾個無良教師虐待孩子的證據就犧牲其他好老師的隱私,實在相當沒必要。

  但就算法律沒有要求幼稚園要裝監視器,會擔心害怕的父母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替孩子選擇教室內配有監控設備的幼稚園。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憑什麼讓幼稚園老師免職?幼兒園教師解約有一定的標準嗎?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23條

  • 教保服務機構之其他服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教保服務機構應予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且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
    1. 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
    2. 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調查確認有性侵害行為屬實。
    3. 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調查確認有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終止運用關係、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之必要。
    4. 受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處罰,或受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條或第二十五條規定處罰,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終止運用關係、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之必要。
    5. 經各級社政主管機關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罰,並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終止運用關係、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之必要。
    6. 知悉服務之教保服務機構發生疑似性侵害事件,未依第二十六條規定通報,致再度發生機構內性侵害事件;或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他人所犯校園或教保服務機構內性侵害事件之證據,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查證屬實。
    7. 偽造、變造或湮滅他人所犯校園或教保服務機構毒品危害事件之證據,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查證屬實。
    8. 體罰、霸凌學生或幼兒,造成其身心嚴重侵害,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終止運用關係及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之必要。
    9. 行為違反相關法規,有傷害兒童及少年之虞,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查證屬實,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終止運用關係、終身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之必要。
    10. 其他法律規定不得擔任各該人員之情形。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24條

  • 教保服務機構之其他服務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教保服務機構應予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且應認定一年至四年不得聘任、任用、進用或運用為其他服務人員:
    1. 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調查確認有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之必要。
    2. 受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規定處罰,或受性騷擾防治法第二十條或第二十五條規定處罰,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之必要。
    3. 經各級社政主管機關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罰,並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之必要。
    4. 體罰、霸凌學生或幼兒,造成其身心侵害,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確認,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之必要。
    5. 行為違反相關法規,有傷害兒童及少年之虞,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查證屬實,有解聘、免職、終止契約關係或終止運用關係之必要。

 

  就算法律沒有相關規定,光是老師會虐待學生這點,就足以讓全民公憤。法律同樣對此也有做相關規範,我們可以從條文內得知,如果幼兒園老師對學生有性騷擾、霸凌、遺棄、危害健康、體罰、傷害等惡劣行徑,是應該要免職一段時間的。

  至於是否終身免職,目前除了「性騷擾被判有罪」外,其他事項沒有具體規範(只有提到「嚴重侵害」),主要還是得由縣市政府主管機關來認定。但終身免職所帶來的危害往往是孩子難以抹滅的陰影,還是希望這樣的狀況越少發生越好。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幼教法修正頻繁,雖然還是有漏洞,但已盡可能避免危害!

  隨著這幾年保障兒童權利的意識崛起,教育部在針對黑心幼稚園及不良教師的處置上可以說是不餘遺力。「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制定於民國100年,但這十年來已經過了5次的修正,可見立法機關對該法相當重視。但即便法規修改再怎麼頻繁,依然時常傳出讓人心疼的虐童案。該法規最後一次修正為今年(2022年)6月29日,只希望每一次的修法都可以讓一部分的孩子免於身受其害。

✿免費線上法律諮詢:https://lin.ee/Ty8zixG

 

好文推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律師咖啡廳的沙龍
55會員
302內容數
有婚姻方面的煩惱嗎? 想寫離婚協議書卻無從下手? 老公外遇不知道該怎麼用侵害配偶權來對付小三? 被監護權、探視權、扶養費弄得焦頭爛額? 孝親費到底要給多少才算合理? 不想為了遺產問題和家人兄弟姊妹撕破臉? 您所關心的問題,就由我們來一一為您解答!
2024/06/19
本所提供法律諮詢服務時,偶爾會遇到「看似來詢問婚姻家庭問題,卻不算是婚姻家庭問題」的狀況。可能是兩人同居好幾年,已經論及婚嫁,但在結婚前對方出軌了,無法獲得侵害配偶權的賠償;也可能是同居生子,一方遲遲不想結婚,最後分手了,什麼錢都拿不到。
Thumbnail
2024/06/19
本所提供法律諮詢服務時,偶爾會遇到「看似來詢問婚姻家庭問題,卻不算是婚姻家庭問題」的狀況。可能是兩人同居好幾年,已經論及婚嫁,但在結婚前對方出軌了,無法獲得侵害配偶權的賠償;也可能是同居生子,一方遲遲不想結婚,最後分手了,什麼錢都拿不到。
Thumbnail
2024/06/18
夫妻吵架時說的氣話,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影響。這篇文章介紹了夫妻吵架時提出離婚要求的情況,以及能否提告尋求補救。同時探討了配偶外遇問題,及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提告。另外,文章還提到了改善吵架壞習慣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06/18
夫妻吵架時說的氣話,可能對婚姻關係造成嚴重影響。這篇文章介紹了夫妻吵架時提出離婚要求的情況,以及能否提告尋求補救。同時探討了配偶外遇問題,及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提告。另外,文章還提到了改善吵架壞習慣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4/06/13
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是為了保護無法獨立處理法律事務的人所設立,瞭解差異和立遺囑是否有效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逐一介紹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的差異,以及失智者沒有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時遺囑是否有效的相關問題。並提供了免費線上法律諮詢的方式。
Thumbnail
2024/06/13
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是為了保護無法獨立處理法律事務的人所設立,瞭解差異和立遺囑是否有效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逐一介紹監護宣告和輔助宣告的差異,以及失智者沒有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時遺囑是否有效的相關問題。並提供了免費線上法律諮詢的方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以現行的教育體系來說,其實都有一套自己的危機處理機制,因此若是發生任何校內(包含學生之間互動)的糾紛,其實首要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通報學校,而其中最開始的通報人就是班導師,畢竟班導師室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因此跟老師保持聯繫是必要的。
Thumbnail
以現行的教育體系來說,其實都有一套自己的危機處理機制,因此若是發生任何校內(包含學生之間互動)的糾紛,其實首要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通報學校,而其中最開始的通報人就是班導師,畢竟班導師室最了解學生的老師,因此跟老師保持聯繫是必要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有則新聞是教師法修法上路四年,反而讓教育現場陷入種種困境,多家媒體都有結合不同案例的報導。如老師被學生打反而被告、被調查,家長浮濫投訴、學生難以管教等。教育界呼籲,修法應有整體思維,不應依個案而修法;行政單位應成為學校的後盾,建構真正的教師支持系統;落實親師合作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有則新聞是教師法修法上路四年,反而讓教育現場陷入種種困境,多家媒體都有結合不同案例的報導。如老師被學生打反而被告、被調查,家長浮濫投訴、學生難以管教等。教育界呼籲,修法應有整體思維,不應依個案而修法;行政單位應成為學校的後盾,建構真正的教師支持系統;落實親師合作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看到小孩好端端出門上課,卻遭到校園霸凌(可能來自老師或同儕),實在很心痛。無奈平常無法陪孩子一起去上課,加上學校也非家長能隨意介入的地方,無論再怎麼氣憤,也只能把事情交給校方處理。
Thumbnail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看到小孩好端端出門上課,卻遭到校園霸凌(可能來自老師或同儕),實在很心痛。無奈平常無法陪孩子一起去上課,加上學校也非家長能隨意介入的地方,無論再怎麼氣憤,也只能把事情交給校方處理。
Thumbnail
最近就有一位桃園的阿嬤發現四歲的孫子身上有不少瘀青的傷痕,就馬上請父親去幼稚園詢問。父親查看幼稚園的監視器畫面後,發現有兩位幼教老師因男童哭鬧的緣故,用力捏、打孩子。甚至男童在事發後就打心裡對幼稚園感到抗拒,不想上學。
Thumbnail
最近就有一位桃園的阿嬤發現四歲的孫子身上有不少瘀青的傷痕,就馬上請父親去幼稚園詢問。父親查看幼稚園的監視器畫面後,發現有兩位幼教老師因男童哭鬧的緣故,用力捏、打孩子。甚至男童在事發後就打心裡對幼稚園感到抗拒,不想上學。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Thumbnail
事務所已經接到太多類似的案件,明明都是愛小孩的爸媽,卻因為對孩子態度比較嚴苛就遭認定為家暴,這實在很令人難過鼻酸。如果不希望因此失去監護權,或不小心因此遭申請保護令無法接近孩子的爸媽,一定要閱讀本文!
Thumbnail
事務所已經接到太多類似的案件,明明都是愛小孩的爸媽,卻因為對孩子態度比較嚴苛就遭認定為家暴,這實在很令人難過鼻酸。如果不希望因此失去監護權,或不小心因此遭申請保護令無法接近孩子的爸媽,一定要閱讀本文!
Thumbnail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Thumbnail
開學不到一個月,好友的孩子發生疑似被霸凌的事件,他說,因為兒子身材矮小,加上有一雙招風耳,皮膚又黝黑,經常被同學取笑:「髒髒Man」。 起初只有1、2個孩子,他不以為意,後來連隔壁班同學也加入,甚至家政課沒人想跟他同一組,回家孩子情緒崩潰,直說不想去學校。家長碰到類似問題,究竟該怎麼辦?
Thumbnail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Thumbnail
近期虐兒的新聞層出不窮,有些施虐案件發生在身心根本不成熟的小爸媽身上、有些則是幼兒園老師管教不當。有的新聞我光是讀文字內容就揪心,完全無法點進影片去看那監視器畫面,看著這一則則讓人心痛的新聞,除了想著該如何給這些無行為能力的孩子多些保護外,也思考著這些失控的父母和老師,他們怎麼了?
Thumbnail
【真實來自於教育良知,而不是監視器】文/黃莉莉園長 透明的玻璃,可以看見清澈的樣子。 透明的樣子,可以了解真實的心。 而教育良知是存在心中的一個真實的天平, 它在搖擺中,總是會回歸到人性最透明的知曉。   當家長離開,園長不在身邊盯著你時,那內在的鏡子正照著自己,嘴歪臉斜,哼在嘴巴
Thumbnail
【真實來自於教育良知,而不是監視器】文/黃莉莉園長 透明的玻璃,可以看見清澈的樣子。 透明的樣子,可以了解真實的心。 而教育良知是存在心中的一個真實的天平, 它在搖擺中,總是會回歸到人性最透明的知曉。   當家長離開,園長不在身邊盯著你時,那內在的鏡子正照著自己,嘴歪臉斜,哼在嘴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