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忠泰美術館主辦「《1963─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覽前導活動──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第二場的心得。先來轉載一下活動頁面(連結)的介紹:
1987年7月15日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解嚴」正式從制度面引領臺灣至更多元奔放的社會,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逐步解放,也形成各式各樣的衝撞與反叛。八零年代的後現代臺灣建築,在各地發展出哪些在地獨有的建築形式?東方建築/中國建築的討論何時開始轉變為臺灣建築?此時的臺灣建築又解了什麼嚴,進而演進成現在的樣貌?
時間:2023年8月6日(日)14:00~17:30
地點:忠泰講廳(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7F)
主持:龔書章/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講者:王增榮/比格達工作室主持人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與談: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前館長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建築師
(沒有帶筆電所以完全沒辦法針對每一段做摘要,以下都是我自己的心得,不代表講者講了什麼或沒講什麼)
「解嚴世代」臺灣建築系列演講第二場,一個沒有記錄講者講什麼的自我感想。
1. 今天的關鍵字是discontinuity,不連續性。解嚴世代的作品似乎與前一個世代沒有接續性,彷彿橫空出世。我們在台北車站競圖還看的到「現代中國辯證」的影子,但後來世代的作品似乎就沒有這種掙扎。至少對我來說,簡學義跟姚仁喜(他們似乎比解嚴世代老十歲就是),就比較沒有陷在過去的那個時代裡面了。
2. 解嚴世代的前一個世代,例如漢寶德與李祖原等等,對於戰後中華文化復興式還有現代主義式建築提出了不同的回應。漢寶德在臺灣設計了相當多路易斯康風格的空間規劃,例如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洛韶青年活動中心,但卻沒有獲得太大的迴響,反而是閩式風格的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大受好評。失望的漢寶德感嘆這並不是他原先想做的東西,而是別人告訴他應該做的。但在後續的彰化文化中心以及中研院民族所兩件作品當中,他還是很努力地在外觀紋理上加入在地的元素。
相較之下,李祖原對於他作品的說明,相當仰賴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以及後現代論述,但他的作品似乎並沒有徹底體現他所醉心的理論。對我來說,我永遠看不懂中台禪寺的量體跟結構所體現的哲學意涵,某些中國元素沒那麼張狂的作品反而更得我心,例如台北101跟宏國大樓(雖然可能還是有人覺得醜,但看過盤古大觀之後,我其他作品都稱不上醜了)。
3. 這場講座另外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是提出了象集團在台的作品對於建築界後進的影響。象集團在台設計了冬山河親水公園還有宜蘭縣政中心(宜蘭院檢沒有採用同個風格實在相當可惜),對於地方風土更為注重,但在踏查之後並不會在設計當中拘泥於傳統形式,所以雖然你可能會看到一些傳統元素,但那是舒適的,沒有台北故宮或是大安國宅屋頂那種違和感。當然,畢竟象集團是由日本的建築師所組成,因此他們對於在地的觀察以及提出的回應多少還是會有失焦的地方,
不過他們設計的名護市役所超讚的,希望可以不要那麼快拆掉(據說現在結構出了一點問題)。
4. 解嚴在臺灣是個重要的轉折,這個世代往往也被認為是一大破大立的世代。他們沒有被上一個世代束縛,解嚴對社會帶來的巨大解放又讓他們跟後來得世代比起來更有方向性與開創性。我的確感受到過去三十年來的建築作品跟過去比起來有了更多的開創性,臺灣建築的自我面貌也更加清晰,那種從西方傳統或是中國傳統移植過來所產生的辯證已經過去。吸收這些歷史背景,認真看待風土與社群,深思之後以建築設計提出回應,產生了更多精采的作品。
跟解嚴世代比起來,後來的世代似乎沒那麼輝煌的大敘事,但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挑戰。我不太相信我們就會在後現代的敘事當中無目的的飄浮,我們所遇到的戰爭威脅比以往更加劇烈。解嚴世代的迸發的確給我們許多學習的養分。解嚴之後我們重新建構了自我,遠離了中國現代化論爭,自我的面貌也更加清晰。
但走過坎坷之後,如何起造我們的國家也是個同樣艱鉅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