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的極限》只有大海才知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想念是會呼吸的痛,自由潛水的極限

台灣四面環海,且從高山到平地都有複雜的湖泊跟溪水穿梭,可說不管鹹水或淡水都相當豐富的地形。但因為政治與長年政策的因素,讓民眾無法熟悉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大海,甚至連全民運動風氣都是這幾年來逐漸復甦,尤其當面對有危險性又變化莫測的大海極限運動,又對於水中運動員是一項艱鉅的挑戰,而這挑戰不只是紀錄,也有可能是一段感情的開始。

紀錄片《呼吸的極限》是講述極限運動-自由潛水員的故事,潛水者將以本身的一口氣潛入海裡深處,挑戰人類身體最深的探索距離。除要保留體內氣體、也必須對抗深度的壓力。

自由潛水艾莉夏為了挑戰世界紀錄,而在一次國際大會上和潛水防護員史蒂芬有了交集,熟悉大海的兩人萌芽出情感,但也深刻看見大海多變的殘酷。

raw-image
raw-image

《呼吸的極限》是什麼電影:

潛水運動其實是很適合海島型國家的運動項目之一,尤其是台灣多變的地形與水域相當得天獨厚,有許多日韓、歐美國家的潛水員有時也會特地飛往台灣來探訪這16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不管是為了挑戰不同海域,還是台灣亞熱帶的水中豐富生態,都影響著台灣潛水休閒運動產業。

在過去中華民國因內戰而從中國退於台灣,進而以國防安全名義實施嚴格的禁止入水的政策。故過去潛水活動在台灣是屬於軍事行動,例如兩棲偵搜蛙人、陸戰海龍部隊等,其次就是有特別行業需要如工程探勘與補漁作業。

後續當戒嚴令解除後,台灣民眾才得於再次接近海洋,而許多水上水下運動也開始蓬勃發展,還有靠海原住民文化與浮淺、深淺等海洋運動才開始逐步有了運動選手產生在國際上被看見。

raw-image
raw-image

這項講述自由潛水的紀錄片《呼吸的極限》,其實是由介紹自由潛水這項運動,延伸出兩位自由潛水的故事,女性潛水員艾莉夏從未成年時就嶄露出潛水天分,而屢創佳績,但有天份的不只有她,其他女性潛水員也逐漸打破世界紀錄,這讓她不免相當焦躁,直到在一次挑戰紀錄的比賽中遇上了潛水防護員史蒂芬。

史蒂芬過去是個問題兒童,在之後為了尋找自己可以做什麼?而開始自給自足的在各國遊歷,最後他愛上了具有挑戰性和危險度的自由潛水,但因為本身曾經差點和看見有潛水員與死神搏鬥,故在意外之後讓他想成為潛水防護員,保護比賽選手與潛水員在海中的安全。這樣的男女在潛水比賽中相遇,有了感情,但大海的未知讓他們了解人類的極限只是滄海一粟。

raw-image
raw-image

《呼吸的極限》分析與延伸:

自由潛水,是指在不帶設備與吸取純氧,只憑正常呼吸閉氣而潛入水中的運動,其中多以在淺攤的休閒娛樂探索海中生態為主,而自由潛水運動員則是挑戰極限,深潛到海底看看人類的極限,是有高度危險性的運動項目。

在《呼吸的極限》紀錄片中,潛水員艾莉夏挑戰的是深度項目的「雙蹼恆重下潛(CWTB)」是利用雙蹼蛙鞋作為動力潛水與回升,沿著繩索拿取指定紙片在浮出水面保持清醒即算完成挑戰。

自由潛水是相當古老、原始的潛水形式,主要出現於靠海的民族,在南洋島國與日、韓等海邊地區都有相當的歷史,其中如知名日本海女拿甕潛入水裡捕獲章魚、貝類、蝦蟹等,這類的海上作業可看作是職業性質自由潛水的開端。而在馬來西亞長期在海上生活的巴瑤族,到今也保持著這個潛水漁獵的傳統,而競技漁獵也是國際認可的運動項目之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20世紀後由於歐美水上運動完善,和經歷過工業革命人類開始使用機械輔助作業,而在1920年代開始有水肺潛水以輔助氧氣瓶探索水底的休閒娛樂開始在地中海與美國沿海流行,但當時還是屬於軍人與特殊職業別的相關運動,直到多國潛水運動員的推廣,這項運動才在1943年誕生。在1976 年,法國潛水運動員雅克馬約爾因沒使用任何輔助器材而深淺100多米,而打開了自由潛水的熱潮。

台灣的潛水運動風氣是由美軍在台協防司令Jack Bolander在60年代引進,並由台籍德裔的諾達爾以提倡台灣人潛水運動與潛水興趣,培養水中人才而開啟台灣潛水運動的發展。

但早期民眾對於潛水的認知不高,而且因為政府戒嚴時期封閉山海,導致娛樂項目靜態化,台灣一直到80年代才有潛水協會,而自由潛水的風氣則要到21世紀後才被廣為人知。根據戒嚴後到2005年的紀錄,台灣嘗試潛水活動的人口約有20多萬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呼吸的極限》值得一看嗎?

這部紀錄片除了敘述自由潛水這項運動、還有競技項目與運動員的努力和身心狀況調整外,還富有故事性,我覺得這是過去運動類型的紀錄片少有兩方調和的類型。過去如在描述運動項目往往會以運動員個人、或該項專業為大項目去敘述,而《呼吸的極限》則是巧妙的將一男一女自由潛水運動員的生平和相遇巧妙地融入在這項運動介紹與兩人生活與人生經歷之中,我覺得是相當有看點的。

而《呼吸的極限》究竟是要探索自由潛水運動挑戰自己對深度的極限,還是告知人類的不管如何達到極致,大海終究平等對待任何人。

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見艾莉夏與史蒂芬兩人對於自己人生意義的探討、找尋與堅持,最終找到彼此是大海,海洋為他們照舊一場又一場難忘的回憶,不管是快樂或悲痛。《呼吸的極限》中最重點的可能不是獲得世界紀錄,而是活下去的意志,和帶著逝去運動員的曾經繼續挑戰未知的大海(人生)。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紀錄片中艾莉夏因為一位摯友與啟發她繼續挑戰自由潛水紀錄的女性潛水員之死,而開始思考其中,加上後繼日本潛水員的緊追與屢次佳績,讓她對於運動只剩下挑戰與爭鬥。

遇上史蒂芬可能是她人生中的轉折,而史蒂芬在多次戀情未果下遇上有著同樣嗜好與了解潛水運動的艾莉夏,可能真的是命運將兩人拉近彼此。故《呼吸的極限》可能也代表著兩人心境上彼此對於呼吸的渴求與溫存。

雖然《呼吸的極限》本質上還是紀錄片,但我覺得它多了一種浪漫化的運動員故事,不管是比賽還是兩位運動員的情感,用很劇情片的方式呈現,雖然裡面一些片段是根據斯蒂芬的父親和親友等人轉述翻拍,但反而讓電影有更加分的效果,可以說是節奏優良且不冗長的潛水運動紀錄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7會員
873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安安靜靜的聽著浪潮吹著海風 想象著湛藍的海中 是什麽樣的世界 原本以爲適應陸地的我會懼怕海中的寧靜 誰知道 是我無知,不給自己機會去探索 是不會知道身體器官的奧妙 在海裏 人的感官被無限放大 身體與自然的調節 是那麽的微妙 這一切 從我裸辭后去了刁曼島考取潛水執照開始 我對海里的認知才慢慢
Thumbnail
《泳不放棄》算是我的年度最佳互懟影片!主人翁不但有心魔,她還得魔高一丈的面對,所有人的虛弱跟人生的難處。年齡是一道坎,身體狀態是另一道。大自然的挑戰,更是坎坎相連。
Thumbnail
《泳不放棄》算是我的年度最佳互懟影片!主人翁不但有心魔,她還得魔高一丈的面對,所有人的虛弱跟人生的難處。年齡是一道坎,身體狀態是另一道。大自然的挑戰,更是坎坎相連。
Thumbnail
紀錄片《呼吸的極限》是講述極限運動-自由潛水員的故事,潛水者將以本身的一口氣潛入海裡深處,挑戰人類身體最深的探索距離。除要保留體內氣體、也必須對抗深度的壓力。自由潛水艾莉夏為了挑戰世界紀錄,而在一次國際大會上和潛水防護員史蒂芬有了交集,熟悉大海的兩人萌芽出情感,但也深刻看見大海多變的殘酷。
Thumbnail
紀錄片《呼吸的極限》是講述極限運動-自由潛水員的故事,潛水者將以本身的一口氣潛入海裡深處,挑戰人類身體最深的探索距離。除要保留體內氣體、也必須對抗深度的壓力。自由潛水艾莉夏為了挑戰世界紀錄,而在一次國際大會上和潛水防護員史蒂芬有了交集,熟悉大海的兩人萌芽出情感,但也深刻看見大海多變的殘酷。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會游泳的人,但害怕開放水域及踩不到底的地方。」這句話在宿霧幾乎成為我在認識朋友時的固定介紹詞。
Thumbnail
「我是一個會游泳的人,但害怕開放水域及踩不到底的地方。」這句話在宿霧幾乎成為我在認識朋友時的固定介紹詞。
Thumbnail
閉上雙眼,讓自己沉入那無邊際的藍,放鬆身體,把全部都交給大海,潛得更深、潛得更久,讓自己和大海融為一體 自由潛水亦是自由的心靈 為此,我深深迷戀上這項極限運動
Thumbnail
閉上雙眼,讓自己沉入那無邊際的藍,放鬆身體,把全部都交給大海,潛得更深、潛得更久,讓自己和大海融為一體 自由潛水亦是自由的心靈 為此,我深深迷戀上這項極限運動
Thumbnail
第一次在無法觸底的開放水域,潛水?並不正確。 游泳?不夠精準。 漂浮,我想這字詞最為合適。 就這麼懸浮在水中,無法觸底,未能下潛,唯有和內心周旋,才能勉強保持鎮定,這就是我那狼狽不堪的初體驗,卻令我從此醉心於這湛藍世界。 隨著浪高起伏漂浮在海面,用盡氣力直立身子,想辦法保持頭部朝上。我只有蛙鏡,每隔
Thumbnail
第一次在無法觸底的開放水域,潛水?並不正確。 游泳?不夠精準。 漂浮,我想這字詞最為合適。 就這麼懸浮在水中,無法觸底,未能下潛,唯有和內心周旋,才能勉強保持鎮定,這就是我那狼狽不堪的初體驗,卻令我從此醉心於這湛藍世界。 隨著浪高起伏漂浮在海面,用盡氣力直立身子,想辦法保持頭部朝上。我只有蛙鏡,每隔
Thumbnail
無論是去哪個地點,東加王國或加拉巴哥群島,還是成為什麼角色,潛水長或參謀教練。因傾慕胸懷方向的人,我總不敢輕言追隨。浮游,是我能前進的姿態,而一路再怎麼拖沓,此刻回首,似也抵達屬於自己的一方。
Thumbnail
無論是去哪個地點,東加王國或加拉巴哥群島,還是成為什麼角色,潛水長或參謀教練。因傾慕胸懷方向的人,我總不敢輕言追隨。浮游,是我能前進的姿態,而一路再怎麼拖沓,此刻回首,似也抵達屬於自己的一方。
Thumbnail
第一天的海洋實習最深下到水下12米的深度,由於是上課,所以除了欣賞水中景色之外,還是有一些需要練習的部分,面鏡排水、水中懸浮、呼吸管尋回等等技巧。所以對於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在水下其實還是有點忙~~
Thumbnail
第一天的海洋實習最深下到水下12米的深度,由於是上課,所以除了欣賞水中景色之外,還是有一些需要練習的部分,面鏡排水、水中懸浮、呼吸管尋回等等技巧。所以對於完全沒經驗的人來說,在水下其實還是有點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