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和海洋是同一條路,回想氣瓶也是這樣吸著吸著便十年過去了,有各種小小的期待,卻不曾追隨世俗設定,以他人的目標強制自己抵達哪裡——無論是去哪個地點,東加王國或加拉巴哥群島,還是成為什麼角色,潛水長或參謀教練。因傾慕胸懷方向的人,我總不敢輕言追隨。浮游,是我能前進的姿態,而一路再怎麼拖沓,此刻回首,似也抵達屬於自己的一方。
海洋書寫作家栗光繼首本創作《潛水時不要講話》
潛過一支又一支氣瓶
還是會暈船、還是愛著魚的他
再次帶我們透過浮力下潛
探究穿梭海洋陸地、黑夜白天、魚類人類的生活感想
文中常有和海洋生物換位的想像
如果今天潛水員們也被拍照、被指認辨識物種、被捕捉、被端上桌
是否數量較多的群體就代表霸權
但在深海底的世界誰的肉身脆弱還未可知
其中一章寫到在篝火夜潛時被白帶魚震攝
驚魂未定裡還有不可思議,尤其是知道來者何人、居然有一個夜晚,我們對「海鮮」感到「敬畏」。
觀察海洋生物的習性想到人性
觀察水上水下的人性想起環境
喜歡他在和魚類專家的交流中
體會到「一個人所擁有的環境知識,不該是武器,而應是助他人通往自然的磚石。」
在頂尖中性浮力課程遇到瓶頸時對應自己在工作上的處境
那樣直接的抱怨「啊,學習好煩。哪個領域的學習都好煩,都沒有止境,還常常伴隨反省。」(無限認同)
看到他在報社編輯台接到荒謬的讀者來電
內心的潛台詞哈哈大笑
另外要稱讚這本書的裝幀
除了封面設計美、書名打凹之外
連一向討厭書腰的我都覺得這次書腰的紙質和顏色很好看
海洋主題延伸閱讀:
《
#海洋解剖書:超過650幅海洋博物繪,帶你深入淺出,全方位探索洋流、地形、鯨豚等自然知識 》 茱莉亞‧羅思曼(Julia Roth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