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的大愛

更新於 2023/08/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慈憫之愛、悲濟之情(象山慶’23.8.9)

    一般人談「愛」,有兩個層次,世間(人文)的、出世(宗教)的,相對而言,前者較私己(親疏)、摻雜而無常;後者較利人(平等)、純淨而常恆。

               然而,當今的宗教之愛,大致可分兩種:佛教的「慈愛」、神教的「博愛」,這其中有廣/狹、深/淺,及世出/世間、之別。前者以「涅槃之智」而示現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出三界而入六道,是一體同理之愛與濟度;後者以「天福之力」而臨在為權威之命、敬畏之行,高其位而私其眾,乃順我則生之愛與救贖。

             在中國有「三教」:佛教已如前說,道教就是神祇之教;儒家則是道德之教,其「仁愛」屬於人文價值,與「佛、道」之為宗教不同。

    就佛教的教義,道(神)與儒(人)可總為「人天」乘,仍是世間善法,修五戒、十善而為人或生天,其身口意所行的「愛」,仍屬於三界有漏法,仍為煩惱(貪嗔)所覆而輪迴於六道,是不純淨、不穩定、可靠的。也就是說,世間(天人)的欲愛(貪執)是污染的、無常的。只有出世的法愛(慈悲)是以無我無私的同理心而「與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且其施愛的對象,遍及一切眾生而平等無差別。

    諸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只愛眾生「如(獨)子」,更進而觀眾生「如己」,而自他一體,無親疏、人我(如《金剛經》之無四相),同感同受、同苦同樂,一視同仁而平等救度。這樣的愛,是超越一切世間道德之愛,乃至勝過其他天神崇拜之愛;因此,佛法的修行,就是學習佛心的「以無緣慈,攝諸眾生」,於世間法的「行善止惡」之外,持續深入世出法的「自淨其意」,才能漸次成就六度萬行。

    而淨土宗人則是效法阿彌陀佛的「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不忍讓眾生繼續在娑婆(五濁)造業而受苦,被業緣(煩惱)牽引而流轉,而無力於自修自救;為此起大悲、發大願而建設西方淨土,接引一切念佛眾生來此,不再受三惡道之諸苦,也不須經三大劫的勤修,與諸上善人一起領受彌陀威神力的加持、薰習,而快速成就一切內外功德(成佛)。這就是阿彌陀佛無可倫比的慈悲、誓願之大愛。

    念佛人於信受願生、淨念相繼的稱名中,或能多少感應阿彌陀佛的「佛心者,大慈悲」,乃至於少分領納「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的心作、心是;以此為基礎,而有「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的回饋分享之心,也就是自信教人信的發心,願以實際行動,透過各種方法,將「六字名號」普傳於今日社會,及未來一切人的心、口之中,讓所有人都能同樣的領受阿彌陀佛平等無條件的慈悲與救渡。

如此簡易、殊勝,至極、無盡的佛教「大愛」,是一切世間言語所不能表述,而唯有每個人親自起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在念念稱名之中,或多或少的感應道交,而讓「生佛一體」之親,自然領納於心。

raw-image


raw-image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力與他力-1.(象山慶’23.8.5) 自力他力,有「世間」與「世出」二種詮釋: 1.世間(業報)二力:如「出門搭車」靠他力,這是人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成全……,是「互相」、是「共業」,彼此的心思與事相,皆相對的有自、有他,且互為自他。此中的自力與他力,各有「善或惡」、「成全或傷害」,不全然
    不請之友,荷負群生 (象山慶’23.7.20)  《無量壽經》云: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之若己。 案,此「十六正士」乃即佛教著名的在家菩薩[1],其修行證量已超越世間一切有為有漏之法,恆常安住於「實際無為
    假設or誓願:「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象山慶’23.7.16) 一般人常以「假若(因)⋯⋯那就(果)⋯⋯」的句構,在心理上逃避某種已成的事實(困境),而轉向他所嚮往的「反現實」世界,無拘束的思考各種「可能」性,試著重建不一樣的因果(理想)。這被認為是一種自我安慰與麻痺,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有人以反芻
    眾生彌陀,共命相依(象山慶’23.7.4)     有一種鳥,叫「共命」Jivajivaka,產於北印度,鳴聲優美,飛翔輕盈,一個鳥身、兩個人頭,彼此生死相依。以七寶莊飾其身體與翅膀。一念能飛千由旬,又善解、能說人間一切語言。密教將他列為「六舁座」之一(力士、獅子、大象、寶馬、孔雀、共命鳥)[1]
    善導大師<勸化偈>演析-2(象山慶23.6.26) 亦如〈歸去來讚〉每有類似的應和之作[1];此〈勸化偈〉除了被單獨引述及解說之外,也有藉其詞而「析、演」之兩篇續作,如明.楚石梵琦(1296-1370)《西齋淨土詩》<析善導和尚念佛偈/八首>(簡稱: <梵琦-析>)、清‧為霖道霈(1615~1702
    善導大師<勸化偈>賞析(象山慶23.6.26) 善導大師傳中有一首<勸化徑路修行頌>,又稱〈勸念佛偈〉或〈勸化偈〉: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宋代之後,常被淨土相關著作引用;雖有人疑其作者之真偽[1],而不礙其
    自力與他力-1.(象山慶’23.8.5) 自力他力,有「世間」與「世出」二種詮釋: 1.世間(業報)二力:如「出門搭車」靠他力,這是人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成全……,是「互相」、是「共業」,彼此的心思與事相,皆相對的有自、有他,且互為自他。此中的自力與他力,各有「善或惡」、「成全或傷害」,不全然
    不請之友,荷負群生 (象山慶’23.7.20)  《無量壽經》云: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荷負群生,為之重擔。......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之若己。 案,此「十六正士」乃即佛教著名的在家菩薩[1],其修行證量已超越世間一切有為有漏之法,恆常安住於「實際無為
    假設or誓願:「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象山慶’23.7.16) 一般人常以「假若(因)⋯⋯那就(果)⋯⋯」的句構,在心理上逃避某種已成的事實(困境),而轉向他所嚮往的「反現實」世界,無拘束的思考各種「可能」性,試著重建不一樣的因果(理想)。這被認為是一種自我安慰與麻痺,無助於問題的解決。有人以反芻
    眾生彌陀,共命相依(象山慶’23.7.4)     有一種鳥,叫「共命」Jivajivaka,產於北印度,鳴聲優美,飛翔輕盈,一個鳥身、兩個人頭,彼此生死相依。以七寶莊飾其身體與翅膀。一念能飛千由旬,又善解、能說人間一切語言。密教將他列為「六舁座」之一(力士、獅子、大象、寶馬、孔雀、共命鳥)[1]
    善導大師<勸化偈>演析-2(象山慶23.6.26) 亦如〈歸去來讚〉每有類似的應和之作[1];此〈勸化偈〉除了被單獨引述及解說之外,也有藉其詞而「析、演」之兩篇續作,如明.楚石梵琦(1296-1370)《西齋淨土詩》<析善導和尚念佛偈/八首>(簡稱: <梵琦-析>)、清‧為霖道霈(1615~1702
    善導大師<勸化偈>賞析(象山慶23.6.26) 善導大師傳中有一首<勸化徑路修行頌>,又稱〈勸念佛偈〉或〈勸化偈〉: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宋代之後,常被淨土相關著作引用;雖有人疑其作者之真偽[1],而不礙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阿彌陀佛 放光度盡有情】 阿彌陀佛的佛光照遍一切有情眾生,以大悲願行救度有情眾生,做為眾生出離輪迴的依怙主,而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稱號。若能修持阿彌陀佛的密法或法門,得以跟阿彌陀佛相應,自然能獲得無比殊勝的加持。 《無量壽經》形容阿彌陀佛,叫做「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因為度眾生,或特殊
    我的阿彌陀佛為何願與我取得平衡?現在我們來想想,如果你見到有個人,他說自己是阿彌陀佛,指點你的種種錯誤,你會頻頻點頭?還是頻頻搖頭?你當然會想一想,說得對,你就點頭,說的錯,你就搖頭。直接批評你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角度?想過了還批評你嗎?不會!他會試著與你取得平衡。是阿彌陀佛更要如此,因為這才是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從小生活在榮譽和掌聲裏,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熱門專業,畢業後任職世界五百強金融集團總部,後又轉銀行總行,前途一片光明。 一場錯誤的婚姻,人生從而跌入苦海,巨大的精神壓力致使嚴重的睡眠障礙,繼而罹患嚴重的憂鬱症躁癔症不自知,身體和大腦機能一落千丈,記憶力,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文/妙悟法師 無遮大會,廣濟十方。往者皆食,無一漏者。持金缽者,金缽裝食而食;持銀缽者,銀缽裝食而食;乃至銅缽、鐵缽、瓦缽、木缽……不一而論,均各各得食。自身缽器雖異,然所食齋糧無異,齋主發心毫無二致故也。 頌曰:“彌陀供齋,廣濟娑婆;金缽銀缽,同食一鍋。” (佛教用語) 無遮大會:
    現在回想起這頓早餐,真是佛菩薩加持,讓我信根不斷增強,更珍惜這六字洪名! 三寶弟子  定穎        寫於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德國
    Thumbnail
    徒步上學去,冷風吹來,路燈壞了,一切依舊。不同的是波菜開始用心想東西了,我來自何處?波菜問自己,我為什麼而來?為了來了解這個世界,了解自己的人生。到了學校,最早的人不是他,是綠豆,他對綠豆說:綠豆早安。綠豆說:波菜早安。 綠豆在寫東西,波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想:我來自何處?他找不到答案,他問綠豆說
    Thumbnail
    千年前日本平安時期《玄證本阿彌陀鉤召圖》,此圖收入至慈悲 龍德上師之代表作《佛王誓約》。西方三聖為救度有情眾生,廣設善巧方便,軟硬皆施,救度剛強難調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圖中此人坐在阿彌陀佛賜予的蓮花上,脖子被繩索緊套,阿彌陀佛雙手使力強拽,象徵悲願無量;剛強的凡夫卻雙腳蹬地,不知好歹地頑固掙扎。觀世
    Thumbnail
    ●20200927 高雄 彌陀 漯地山自然公園 台灣最靠近海的小月世界 碉堡夕照  ​ ​ ​ ​ ​ ​ ​ ​ ​ ​ ​ ​ ​ ​ ​ ​ ​ ​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阿彌陀佛 放光度盡有情】 阿彌陀佛的佛光照遍一切有情眾生,以大悲願行救度有情眾生,做為眾生出離輪迴的依怙主,而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的稱號。若能修持阿彌陀佛的密法或法門,得以跟阿彌陀佛相應,自然能獲得無比殊勝的加持。 《無量壽經》形容阿彌陀佛,叫做「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因為度眾生,或特殊
    我的阿彌陀佛為何願與我取得平衡?現在我們來想想,如果你見到有個人,他說自己是阿彌陀佛,指點你的種種錯誤,你會頻頻點頭?還是頻頻搖頭?你當然會想一想,說得對,你就點頭,說的錯,你就搖頭。直接批評你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角度?想過了還批評你嗎?不會!他會試著與你取得平衡。是阿彌陀佛更要如此,因為這才是愛,
    Thumbnail
    愛的供養//歌詞分享: 把你捧在手上 虔誠地焚香 剪下一段燭光 將經論點亮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只期盼你停住流轉的目光 請賜與我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 讓我能安心在菩提下靜靜的觀想 把你放在手上 合起了手掌 默默乞求上蒼 指引我方向 不求地久天長 只求在身旁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將你供養 人
    Thumbnail
    從小生活在榮譽和掌聲裏,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熱門專業,畢業後任職世界五百強金融集團總部,後又轉銀行總行,前途一片光明。 一場錯誤的婚姻,人生從而跌入苦海,巨大的精神壓力致使嚴重的睡眠障礙,繼而罹患嚴重的憂鬱症躁癔症不自知,身體和大腦機能一落千丈,記憶力,語言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文/妙悟法師 無遮大會,廣濟十方。往者皆食,無一漏者。持金缽者,金缽裝食而食;持銀缽者,銀缽裝食而食;乃至銅缽、鐵缽、瓦缽、木缽……不一而論,均各各得食。自身缽器雖異,然所食齋糧無異,齋主發心毫無二致故也。 頌曰:“彌陀供齋,廣濟娑婆;金缽銀缽,同食一鍋。” (佛教用語) 無遮大會:
    現在回想起這頓早餐,真是佛菩薩加持,讓我信根不斷增強,更珍惜這六字洪名! 三寶弟子  定穎        寫於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德國
    Thumbnail
    徒步上學去,冷風吹來,路燈壞了,一切依舊。不同的是波菜開始用心想東西了,我來自何處?波菜問自己,我為什麼而來?為了來了解這個世界,了解自己的人生。到了學校,最早的人不是他,是綠豆,他對綠豆說:綠豆早安。綠豆說:波菜早安。 綠豆在寫東西,波菜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想:我來自何處?他找不到答案,他問綠豆說
    Thumbnail
    千年前日本平安時期《玄證本阿彌陀鉤召圖》,此圖收入至慈悲 龍德上師之代表作《佛王誓約》。西方三聖為救度有情眾生,廣設善巧方便,軟硬皆施,救度剛強難調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圖中此人坐在阿彌陀佛賜予的蓮花上,脖子被繩索緊套,阿彌陀佛雙手使力強拽,象徵悲願無量;剛強的凡夫卻雙腳蹬地,不知好歹地頑固掙扎。觀世
    Thumbnail
    ●20200927 高雄 彌陀 漯地山自然公園 台灣最靠近海的小月世界 碉堡夕照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