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親生骨肉般,細心呵護每一株植物|專訪青森古肉

2023/08/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字/李家媛 攝影/楊芷瑜

驅車駛離熙攘的市區,採訪當天我們踏上了宜蘭某處鄉間小路。這條路看似低調樸實,卻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驚喜的地方──那就是「青森古肉」的植物溫室。在這裡,我們不僅看到了植物的美,更感受到了庭維和佳吟在經營上所投注的熱情與心血。

「青森古肉」的品牌名稱以大自然、多肉植物的多重涵義結合而成,諧音取材自兩人在經營上的核心想法「每棵植物都如同自己的親生骨肉般」,庭維和佳吟親手細心照護每一株植物,希望它們都能在生命中綻放最美的模樣。

raw-image

和植物的緣分起源

老闆庭維來自蘇澳,闆娘佳吟來自五結,兩人過去沒有植物的種植經驗,也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愛上植物。

一切的開始起源於2020年情人節,當時庭維和佳吟覺得互相送花束已經沒有新意,於是決定一起動手組一個獨特的禮物。他們到園藝店挑了喜歡的多肉植物,陸續買盆子、買土組合。由於他們不熟悉植物的種植方法,當天植物種植的結果不是很理想。於是,他們開始上網查找有關植物栽種的技巧和資訊。「從那時候起就像著了魔一樣。」兩人一頭栽進植物的世界裡。

raw-image

過去經營汽車美容店的他們,最初是將植物養在店裡外面,每天隨著日照的程度和角度移動所有植物的擺放位置,並需要花費3~4個小時的時間為植物澆水和進行身體檢查。佳吟分享說,剛開始她甚至會用Excel表格一筆筆紀錄每一棵植物的澆水時間和身體狀況。從原本的10棵、20棵,到現在數量已經多到無法用表格來計算,他們才停止了這樣的記錄方式。但正是因為有那時候的執著與經驗累積,讓他們現在對各種植栽的種類、特性瞭若指掌。

賣植物就像嫁女兒

「一開始沒有想把植物當成事業,堅決不賣!」

raw-image

當時隨著庭維和佳吟把植物照顧得越來越好,也會陸續有客人詢問能不能購買,但這些植物都是他們親手養大的,看著它們從幼苗長成如今的樣子,根本捨不得將任何一株送出去。

直到2021年時,植物數量開始增多,同樣種類的植物也在兩人種植下繁衍出許多盆。剛好有認識的朋友詢問參加市集的意願,「就當作跳蚤市場的概念把多出來的植物拿出來賣。」抱著嘗試、交流的心態,「青森古肉」第一次出攤販售。

為了讓販售出去的植物都能獲得良好照顧,每一株植物庭維和佳吟都會介紹得鉅細靡遺,甚至還會為客人分析空間環境,推薦最合適的植物。「像是看風水一樣,會問到家裡方向、陽台是內推還外縮、窗戶是會透光的嗎?」庭維笑道:「就跟人家嫁女兒的心情一樣。」

raw-image

有了市集擺攤的經驗,加上後期因為店面租約到期,兩人在2022年開始專職做植栽的培育和繁殖。因為一開始本來就不是以營利為出發點,即使到了現在,庭維和佳吟依然會仔細地向客人介紹每一株植物的照顧方式與需求,「畢竟帶回去如果植物長不好,我們會是最『毋甘』的人!」 

青森古肉=親生骨肉,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在「青森古肉」的溫室裡,種植著各式各樣的植物,包含多肉植物、鹿角蕨、雨林植物、觀葉植物等等,其中多肉植物的種類就超過600種,使其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複合式小農園。儘管種植的植物數量眾多,但庭維和佳吟能夠輕易地說出每一株植物的名字、習性和特色。他們會根據每株植物的不同需求調配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

「對我們來說,每一株植物都是獨特的個體。」

raw-image

因為兩人並非專科畢業,庭維和佳吟選擇以最傳統的方式種植植物,透過多次實驗經驗來調配每株植物最適合的照顧方式。雖然現今科技發達、網路資訊充斥,隨手一查就能找到一株植物的相關照顧資訊,但庭維和佳吟認為「植物是活的」,並不存在既定的種植方式。他們堅信透過多方觀察、多角度分析,結合資訊的活用,針對每個植物給予不同的照顧方式,才是培育健康植物的最佳途徑。

舉例來說,對於宜蘭地區的植物,庭維認為應該使用符合宜蘭環境特性的土壤配置,因此他們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並不會受到與原生環境差異所帶來的限制。這種用心觀察、多次實驗的種植方式,雖然必須比別人花多一點心力、時間,但也讓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並回應每株植物的需求,使植物得到最適切的照顧。

踏入園藝產業後,庭維和佳吟幾乎全年無休,每天都需要投注12小時的時間在植物的照顧與繁殖上。但庭維說他很享受這種與世無爭的感覺,「在溫室裡面對的只有植物,收穫到的只有滿滿成就感。」植物的成長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細心來照料,然而當親眼目睹它們一天天展現出自己獨特的美麗時,這種觀察和參與的過程不僅讓人感到心滿意足,更帶來了一股溫暖和治癒的力量。

raw-image


◆ 店家資訊

青森古肉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qingsengurou


61會員
78內容數
宜蘭文化俱樂部,讓你用耳朵採集地方文化知識! 本節目由旅人書店企劃製作,特別邀請蔡明志老師雲端開講!從蘭陽大橋建築史到地方宗教信仰圈等不同面向,為聽眾解答宜蘭日常中熟悉卻又陌生的文史空間秘辛與故事! 指導|文化部.協力|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