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ckd成因與預防方法:掌握關鍵知識,了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及防範策略"|預防腎衰竭與腎移植|洗腎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前言

腎臟在維護我們的身體健康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每30分鐘就會過濾體內所有的血液,清除廢物、毒素和排出多餘的液體。此外,還有助於控制血壓,刺激紅血球的產生,保持骨骼健康,並調節對生命至關重要的體內磷酸鹽平衡。若罹患慢性腎臟疾病,將不只對患者本身健康造成威脅,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因醫療成本高昂,形成社會負擔,最終也因人口老化,使得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因素增加而增加罹患人數,因此,對公共衛生具有重大影響。

全球健康議題

根據統計,全球約有7到10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9.1%到13.4%患有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全球許多國家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在台灣,每8位成年人就有1位面臨腎病變的風險,20歲以上成年人群中,超過12%的人有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是一種腎功能持續逐漸退化的疾病。在早期,這種疾病通常無明顯症狀,因此很可能會漏掉治療的黃金時間。根據衛福部110年的統計數據,「腎炎、腎病症侯群及腎病變」是十大死因中的第十位。健保署的數據也顯示,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高達11.9%,但只有3.5%的人知道他們有這種病。故增加對慢性腎臟病的暸解將有助於預防與緩解。

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腎臟因受損而無法正常過濾血液的疾病。患者血液中多餘的液體和廢物均會留在體內,進而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如心臟病和中風。此外,慢性腎臟病亦會引起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貧血或紅血球數量減少、感染率增加、血液中鈣含量變低、鉀、磷含量變高和食慾不振,甚至可能導致抑鬱症等疾病發生。

引發症狀和副作用

慢性腎臟病對腎臟損害通常是永久性的。其引發的症狀需要進行治療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與減緩病情的進展。

高血壓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其症狀之一。當腎臟功能下降時,腎臟可能無法有效地排出體內多餘液體,導致體內液體累積,使得血液體積增加進而造成血壓升高。此外,慢性腎臟病會干擾腎臟調節血壓的功能,如干擾幫助調節血壓的荷爾蒙,使其無法執行降低血壓的功能。

貧血

貧血是指體內紅血球數量減少或血紅蛋白減少,使身體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產生疲勞、虛弱、呼吸困難等症狀。

腎臟會製造促紅血球生成素以刺激骨髓產生紅血球。然而,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臟的功能降低,使得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減少,進而導致紅血球數量下降,形成貧血。

此外,慢性腎臟病患者也可能出現吸收和利用鐵的問題,因為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必需元素。定期透析的腎臟病患者也會因喪失部分血液,從而增加貧血的風險。

磷酸鹽平衡

腎臟可以有效地將多餘的磷酸鹽從體內排出,以維持磷酸鹽的平衡。然而,慢性腎臟病患者無法有效地排除過多的磷酸鹽,導致血液中磷酸鹽含量過高,產生高磷血症。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並引發骨質疏鬆和骨痛,甚至導致痙攣和肌肉無力。

皮膚瘙癢

對於處於慢性腎臟病晚期或腎衰竭並接受透析的患者來說,瘙癢是一個常見的問題。瘙癢是由於腎臟無法正常過濾體內產生的廢物。此外,在透析期間使用的藥物也可能會導致瘙癢的產生。

維生素D缺乏

慢性腎臟病患者缺乏維生素D的風險很高。因腎臟可將維他命D轉換為活化型態,以調節體內鈣和磷的平衡。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功能減退,導致活性維他命D的減少,進而使得鈣和磷的平衡調節出現問題,這將引發骨質疏鬆症或磷的堆積,甚至可能會導致血管硬化。

水腫

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注意液體及鹽分的攝入量。攝取過多鹽份會導致身體水腫, 鹽分中所含的鈉所引起的水腫會導致高血壓,從而加重腎臟疾病並引起嚴重的心臟問題。

病因與風險因素

慢性腎臟病的大多數病因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壓引起的。

高血壓

持續的高血壓會對腎臟血管造成損害,進而影響腎臟的過濾功能,導致體內廢物和液體累積,進而使血壓升高,產生惡性循環。

糖尿病

若糖尿病患者無法控制血糖,長期血糖偏高將對腎臟結構和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害。特別是對腎臟中微小的過濾結構(稱為腎小球)產生持續性的損傷。隨著時間推移,將使腎功能下降並導致慢性腎臟病。糖尿病性腎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併發症,而且是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腳踝和眼睛的腫脹、高血壓,以及更多的蛋白質出現在尿液中。

其他病因與風險因素

若自身有腎臟疾病、重金屬中毒和某些藥物的過度使用(如非類固醇抗炎藥)者,也會損壞腎臟,導致腎衰竭。此外,有心臟病、慢性腎臟病家族史或肥胖症者,也需要經常進行腎功能檢查。

治療

慢性腎臟病若得到適當的治療均可延緩其進展。但若不予以治療,則可能進一步惡化為腎衰竭,甚至需要進行透析或腎臟移植。儘管這是一種可防治的疾病,但關鍵在於要能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期能有更好的病情預後。以下是主要治療方法:

藥物與生活方式改變

  • 減少攝取鈉的量,例如減少鹽的攝取量。
  • 避免飲食高蛋白質的食物。
  • 控制體重 。
  • 停止吸菸。
  • 避免過度飲酒。
  • 減少含磷的食物的攝取量。
  • 遵循醫生的建議,控制血壓和血糖水平。
  • 應避免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

慢性腎臟病末期治療

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因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才能生存。 但大多數醫生會試圖儘可能長時間地推遲透析或腎移植的需求,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潛在的嚴重併發症。

預防和管理

預防和管理慢性腎臟病的關鍵是控制病因與風險因素,並且盡可能減緩腎臟功能的衰退。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控制血糖: 對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是防止慢性腎臟病惡化的重要方式。糖尿病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並遵守飲食和藥物治療計劃。
  2. 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病程。因此,應定期測量血壓,並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藥物。
  3. 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體重、規律運動、均衡飲食、不吸煙,以及限制酒精攝取,都是預防和管理慢性腎臟病的重要部分。
  4. 限制非處方止痛藥的使用: 一些非處方止痛藥可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如果需要長期使用這些藥物,請先諮詢醫生。
  5. 定期健康檢查: 若為高風險族群,應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早期發現腎病進行治療。
  6. 遵守藥物治療計劃: 慢性腎臟病患者則應遵守藥物治療計劃。

結論

慢性腎臟病是一種全球面臨的健康挑戰,其盛行率正在逐年攀升。如果不能及時發現並採取治療措施,慢性腎臟病可能進展至腎衰竭。慢性腎臟病的症狀多樣,包括高血壓、貧血、磷酸鹽失衡、皮膚痕癢、維他命D缺乏和水腫等。風險因素則主要包含高血壓和糖尿病。為了有效管理慢性腎臟病,藥物治療與生活方式的調整兩者同等重要。預防和治療慢性腎臟病需要重視早期診斷和治療,同時控制風險因素,從而維護健康的生活品質。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因此,對於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或有腎病家族史、服用腎毒性藥物的人群,需要進行定期的腎功能檢查,以盡早發現並處理慢性腎臟病。

avatar-img
8會員
43內容數
✨ 歡迎來到「知識禪修天」 ✨ 在這裡,你將獲得最新的醫學常識,與心靈成長的智慧。 我們不僅關注你的身體健康,還陪伴你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無論你是想掌握前沿醫學知識,還是尋找心靈的片刻寧靜,這裡都是你的歸宿。 🌟 訂閱我們,一起踏上健康與智慧的成長之旅吧!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識禪修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 僅在美國,每66秒就有一例新的阿茲海默症病例。目前全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已超過5500萬。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7800萬,甚至於2050年失智症的預估人數將增加至1.39億 。相對於臺灣,「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
前言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成因為大腦血液供應出現出血或堵塞症狀而使大腦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的。根據統計,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因,每年約有8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其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是前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腦中風若
前言 睡眠剝奪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指一個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或睡眠的品質不夠好,此問題導因於健康問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環境因素或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原因。短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反應時間減慢等問題。而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前言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 僅在美國,每66秒就有一例新的阿茲海默症病例。目前全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已超過5500萬。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7800萬,甚至於2050年失智症的預估人數將增加至1.39億 。相對於臺灣,「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
前言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成因為大腦血液供應出現出血或堵塞症狀而使大腦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的。根據統計,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因,每年約有8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其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是前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腦中風若
前言 睡眠剝奪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指一個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或睡眠的品質不夠好,此問題導因於健康問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環境因素或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原因。短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反應時間減慢等問題。而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腎臟代謝尿酸的能力是決定痛風是否產生的重要因子。慢性腎臟病 (CKD) 患者由於腎功能不佳,容易產生痛風。然而,許多痛風藥物的代謝途徑以腎臟為主,因此如何為 CKD 患者選擇適合的痛風治療藥物是一門重要的課題。以下是 CKD 患者使用痛風治療藥物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處理急性痛風的消炎止痛藥>
Thumbnail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112年十大死因排名第10位為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2022年健保給付慢性腎臟病金額高達587億,佔健保總額近7%,透析人口超過9.2萬,慢性腎臟病已是台灣醫療花費最高的疾病。若妥善控制血糖、血壓,適當的追蹤管理,可顯著預防或延緩腎衰竭與併發症的發生。
Thumbnail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臺灣已超過200萬,腎病的治療與管理面臨挑戰。專家會議探討腸道健康對腎臟病的影響,提出改善微生物平衡的策略,強調腸腎軸的關鍵性。研究顯示傳統腎功能檢測方法有限,新的檢測工具可提升對疾病進程的評估,並協助醫師進行精準治療。協同各種技術,未來有望實現早期診斷和更好的患者管理。
Thumbnail
初次洗腎的患者中,約有五成與糖尿病腎病變有關。面對糖尿病腎病變,該如何治療保養?請腎臟專科醫師說明白。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台灣每7位就有一位有慢性腎臟病,甚至還被稱之為全世界的洗腎之王呢? 4個讓腎臟走向衰亡的原因...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
Thumbnail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Thumbnail
貓咪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我們都希望能夠給予它們最好的照顧。當貓咪患有健康問題時,我們願意不遺餘力地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其中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是腎臟疾病,而貓咪低磷主食罐可能是一個關鍵的部分,有助於管理這種情況。 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腎臟是負責過濾血液並排除體內廢物的重要器官。 當腎臟功能受損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腎臟代謝尿酸的能力是決定痛風是否產生的重要因子。慢性腎臟病 (CKD) 患者由於腎功能不佳,容易產生痛風。然而,許多痛風藥物的代謝途徑以腎臟為主,因此如何為 CKD 患者選擇適合的痛風治療藥物是一門重要的課題。以下是 CKD 患者使用痛風治療藥物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處理急性痛風的消炎止痛藥>
Thumbnail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112年十大死因排名第10位為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2022年健保給付慢性腎臟病金額高達587億,佔健保總額近7%,透析人口超過9.2萬,慢性腎臟病已是台灣醫療花費最高的疾病。若妥善控制血糖、血壓,適當的追蹤管理,可顯著預防或延緩腎衰竭與併發症的發生。
Thumbnail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臺灣已超過200萬,腎病的治療與管理面臨挑戰。專家會議探討腸道健康對腎臟病的影響,提出改善微生物平衡的策略,強調腸腎軸的關鍵性。研究顯示傳統腎功能檢測方法有限,新的檢測工具可提升對疾病進程的評估,並協助醫師進行精準治療。協同各種技術,未來有望實現早期診斷和更好的患者管理。
Thumbnail
初次洗腎的患者中,約有五成與糖尿病腎病變有關。面對糖尿病腎病變,該如何治療保養?請腎臟專科醫師說明白。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台灣每7位就有一位有慢性腎臟病,甚至還被稱之為全世界的洗腎之王呢? 4個讓腎臟走向衰亡的原因...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早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測與預防,非常需要大眾的重視。台灣罹患腎臟病的人數約12%,而全台洗腎人口約莫9萬,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統計,全球前五大洗腎王國台灣依舊位居第一,洗腎人口總數超過美國、新加坡等國家,但若病前預防已來不及了,患病後該如何自我照護呢? 除了日常惡習,如:抽菸喝酒、作
Thumbnail
腎臟位於腹腔後方,其功能為調節體內水份、酸鹼平衡,以及排除體內代謝廢物。若腎功能衰退,甚至喪失時,會導致水份與鹽分無法正常排出,造成水腫。更嚴重的是代謝廢物留於體內,將會導致尿毒症,出現噁心嘔吐、內分泌失調、貧血、神智不清等症狀。
Thumbnail
貓咪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我們都希望能夠給予它們最好的照顧。當貓咪患有健康問題時,我們願意不遺餘力地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其中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是腎臟疾病,而貓咪低磷主食罐可能是一個關鍵的部分,有助於管理這種情況。 腎臟健康的重要性 腎臟是負責過濾血液並排除體內廢物的重要器官。 當腎臟功能受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