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篇章分2章說好了

上篇要給過去年輕的自己,同時也給未來的孩子的一篇文章:

我有3個孩子,現在都還小,等到最小的20歲時,時間也快轉來到了2040年了,有些話如果20歲時我就知道的話,或許現在就不會那麼辛苦了,這是我近期看完了一本書,叫『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最大的心得感想,這本書在講什麼呢?首先要用寒戰裡-梁家輝的經典台詞做總結,『我服務了《資本社會》30年,認識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暗也好,明也好,第一步,學會它。』

我改了四個字,通用所有人的四個字,在這本書裡,講的就是資本社會下的運作,在鈔票的影響下,沒有資本的年輕人會很辛苦,很殘酷,但是比古代的封建社會還要美好,至少還有翻身的機會。

在現代資本社會的遊戲規則中,有2步驟是大家一定都會遇到的,透過學習來學會資本社會的遊戲規則,就能生存下去。

第一步是什麼,就是累積資本,資本=金錢,金錢怎麼來,透過勞動來的,不管你是醫生、律師、公務員、做生意的老闆、只要是需要透過你的身體上去勞動,才能賺得收入的情況下,就是勞動收入,差別在多跟少,會影響累積資本的快跟慢。
第二步呢?就是累積財商,在累積勞務收入後,就要開始運用金錢,買投資性資產,房產、股票、黃金、債卷……等,運用你的財商,進行2條道路,勞動收入跟投資收入來讓自己慢慢翻身。通常,有許多人只會運用其中一步。

譬如醫生:月收入20萬以上的大有人在,但是因為太忙了,缺少了財商,不懂如何運用金錢來做資產,甚至還有花得比賺的多,負債過日子的。

又或是工程師,高收入族群,月收入15萬以上的比比皆是,工作壓力大,透過花錢來紓壓,什麼都要用很好,資產有累積,但不知如何運用。

以上2個族群都是勞務收入高,但財商知識有限,就是只運用一步,沒有二步並用。

既然如此,那來說說我如何在資本的遊戲規則下生存,作者我年輕的時候,是個沒什麼能力的人,也賺得很少,待在餐飲業,最多一個月領32000,賺得很少,但我很早就知道了,賺的不多只能控制慾望,把每隔月花費控制在收入的40%以下(還沒結婚的時候),等於我每個月都可存2萬以上,我再把這筆錢拿去買股票,穩穩的放大資產,我相信收入比我高的比比皆是,所以我這樣的做法,大部份的人絕對是做得到的,這是最慢最實際的做法,累積資本只能從勞務收入來累積,沒有捷徑,至於從小家裡就有千萬以上資產的就不納入討論了。

而我到現在快40歲了,有3個孩子,我還是能控制收入大於支出,持續的投入資本買股票,我就是依我自己的步驟,慢慢累積財商,用2步驟同時進行,從零開始一步一步的慢慢走下去。

下篇來分享我有孩子後,如何增進我的財商,尤其有3個孩子後,生活支出壓力很大,更難控制支出,很容易就支出大於收入。

 

avatar-img
10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的堡壘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叫富者的態度,裏頭提到富者對於工作的看法,看完後顛覆我的看法,這裡簡單提出其中幾項: 1.工作不講求適性:依稀的記得,在約20多歲時,大約每過了半年就換一個工作,那時候總是會想說,這工作內容不適合我,這職場人際關係太複雜,不適合我,(不適合我)這四個字總是掛在嘴上,那書上面是怎麼
最近在閱讀一本書,叫富者的態度,裏頭提到富者對於工作的看法,看完後顛覆我的看法,這裡簡單提出其中幾項: 1.工作不講求適性:依稀的記得,在約20多歲時,大約每過了半年就換一個工作,那時候總是會想說,這工作內容不適合我,這職場人際關係太複雜,不適合我,(不適合我)這四個字總是掛在嘴上,那書上面是怎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宥爸認為在開始理財之前 最好先建立好基本的財商觀念 所以宥爸會先分享幾個理財心法給大家 宥爸最早接觸理財觀念是高中時 在圖書館裡看到的一本書 {富爸爸與窮爸爸} 相信很多人有看過這本書, 裡面讓宥爸印象最深刻的是 資產與負債 書中說道我們只要不斷擁有更多資產 減少負債的支出 最終
Thumbnail
每個人「先天」及「後天」環境皆不同,因此每個人對於「財富自主」也有不同的定義或期待值。對於身處寸土寸金房價不斐的都會居民而言,若能將過去三年及未來三年當做一個「單位」來思考,就是努力邁向財富自由路途中。   回顧過去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差異處,可以幫助自己深思在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早年財務困難的經歷,強調提升自身能力和主動收入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新技能,作者逐漸提高薪水,並在有餘錢後開始指數化投資。作者認為,早期少量投資效果有限,應該優先提升主動收入,再用較大的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希望這些經驗能啟發年輕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務增長之路。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在犯錯,回頭看,有一些遺憾或後悔,也有好多好多想要提早知道的事。 因此,我想要跟你們分享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或接觸的故事,以及這些小小片段帶給我的啟發。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宥爸認為在開始理財之前 最好先建立好基本的財商觀念 所以宥爸會先分享幾個理財心法給大家 宥爸最早接觸理財觀念是高中時 在圖書館裡看到的一本書 {富爸爸與窮爸爸} 相信很多人有看過這本書, 裡面讓宥爸印象最深刻的是 資產與負債 書中說道我們只要不斷擁有更多資產 減少負債的支出 最終
Thumbnail
每個人「先天」及「後天」環境皆不同,因此每個人對於「財富自主」也有不同的定義或期待值。對於身處寸土寸金房價不斐的都會居民而言,若能將過去三年及未來三年當做一個「單位」來思考,就是努力邁向財富自由路途中。   回顧過去的自己與現實的自己差異處,可以幫助自己深思在過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早年財務困難的經歷,強調提升自身能力和主動收入的重要性。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新技能,作者逐漸提高薪水,並在有餘錢後開始指數化投資。作者認為,早期少量投資效果有限,應該優先提升主動收入,再用較大的資金進行長期投資,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希望這些經驗能啟發年輕人找到適合自己的財務增長之路。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身為已經有點年紀的小資族,來看看這本書,順便懊悔一下自己為何沒有提早投資,略微取暖一下。這本書總結了一個理財專家的經驗,分享了理財、工作、買房等多方面的建議,對於要買房的年輕小資族來說非常實用。
Thumbnail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在犯錯,回頭看,有一些遺憾或後悔,也有好多好多想要提早知道的事。 因此,我想要跟你們分享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或接觸的故事,以及這些小小片段帶給我的啟發。
Thumbnail
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前, 我的財商只停留在, 要好好工作、存錢、買房、還貸款、退休, 最後就能順利過上終老的一生。 本以為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觀念是正確無誤的, 卻因為這本書大大翻轉我的思維, 也是靠書中富爸爸的智慧及祕密, 此刻才能用正確的觀念來打理自己的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