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槍》影評-這世界對他開了九槍,我對這社會只開一槍怎麼了嗎?

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阮國非,一個曾經佔據新聞版面的「外籍移工」之一,在台灣人心中他就只是其中一個講的不同語言並且被我們視為非我族類的一群移工中的一人。圖片擷取自九槍臉書

阮國非,一個曾經佔據新聞版面的「外籍移工」之一,在台灣人心中他就只是其中一個講的不同語言並且被我們視為非我族類的一群移工中的一人。圖片擷取自九槍臉書

電影簡介:

2017年8月31日,失聯越南籍移民工阮國非遭警方連開九槍致命。舉國譁然下,輿論向兩邊傾倒,其中一邊,讚賞警方制服有暴力行為的逃逸外勞,但當時的阮國非是手無寸鐵,警方扣下的九槍,有其必要?記錄事發真相的密錄器,警政署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不予以透露。《九槍》完整呈現密錄器裡,阮國非中槍後到救護車到場救護的半小時,第一台救護車先護送受傷民防,無所作為的圍觀民眾直盯著阮國非在地哀嚎、匍匐,直到斷氣。也許,問題該這麼問,殺死阮國非的,是那九槍嗎?(此段文字擷取自報導)

電影分析:

紀錄片的介紹方式我就不從劇中片段去切入了,片中的畫面、言語以及動作其實很明白地展現出導演的意圖,將蒐集而來的素材,選擇置放或是不置放這個片段;置放多久後上配樂或是交疊其他畫面;影像的切角,不論是拍攝時光線或是鏡頭語言的切角,片中沒有伏筆沒有相互戶應,沒有燒腦以及隱喻,雖然在編排上可能有些許意識流帶點文藝感,但這些素材都是觀眾需要知道或導演希望觀眾會需要知道的。

導演將一些真實發生的事情用小小的方框,碰碰碰碰碰碰碰碰碰,無聲的重擊在銀幕上,再緩緩地拼成一個議題。這些不同的素材讓觀眾,可以在觀影中(後)不會因為主題以單一事件作為開展,而將這個案件(只)作為這部片最主要環繞的討論的議題,並作出跟當初阮國非事件發生後社會群眾一樣的二元評價,遠洋漁工、長照移工、廠工,這些被遺忘的人群們才是導演想要紀錄並且希望蕩漾出更多討論的議題。

我特別被震撼到的是,這些劇中穿插的一些短對白,其實都是擷取自阮國非生前的臉書內容,當我還在為了密錄器畫面傷感(可能還有點不舒服,對於畫面本身的真實性或是影片中一舉一動的真實性),或是為了片中那些不同聲音在思考時,突然忘記這是一個「真實」事件,不是改編也不是什麼形而上的議題辯證。當我意識到這些對白是真實存在於歷史洪流時我心中漾起一陣酸楚,我,也是那種會記錄下心情片語的人,而倒臥在血泊中的阮國非也是,差別是他捱了九槍。

或許他有錯或許沒有錯,但他在異地捱了九槍後離開世界,而我聽到的碰碰碰碰碰碰碰碰卻是在影院中的喇叭所發出來的,我與他有什麼不同?我又為了這些一樣會記錄下心情的人們做了什麼努力,又該做什麼努力,才能夠讓這槍聲不要成為我們這片土地上烙印在異地的他(我)們的悲歌。

片末引用Robert Frost的詩"Stoppinf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片末引用Robert Frost的詩"Stoppinf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心得:

我發現我總是習慣在看完一件事情的始末後急著下定論、爭對錯,但誰對誰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就算你真的爭論贏了,但是另一方的疑問以及顧慮真的被弭平了嗎?有沒有後續的力量在協助他們持續發聲,這些聲音被淹沒在對錯中只會讓下一次的爭論後面的事件更加血淋淋。

就像密錄器中的畫面一樣,在映後座談時有觀眾舉手提問以阮國非事件作為影劇的題材會不會又掀起二元對抗,反而會失焦或是無助於導演想要的希望大家好好重視這些議題的初衷,但導演的回應是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判決也已經確定了,如果我們因為擔心這件事情會揭開被害者以及加害者家屬,又或是都是被害者的家屬的傷疤而避而不談這件事情,那麼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討論?

永遠都會有避而不談的聲音存在,但這些事情不會因為人們選擇視而不見就消失,還是真真切切的持續在我們這片深愛的土地上一再發生,就像最近的八尺門的辯護人一樣,身為法律人的我在看到這些議題持續發酵,卻不能去談論他,那麼我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當選擇去直面這些問題時,並選擇以最能夠傳達這些議題的方式以及題材,不正是最好的處理手段嗎?掀起爭端挑起對立也好,之所以有爭端代表人們對於彼此的想法還不夠理解,又或許藉由爭端可以發現自己真正對於這些議題的想法,而不是讓這些隱藏在心中的想法持續在形塑著現在的社會,卻又沒有任何溝通的管道讓我們的想法交流並且讓社會往我們共同期望的方向前進。

這世界對他開了九槍,我只對這社會開了一槍
導演蔡崇隆,映後對談的神情以及談吐與他帶來的片不同,更多是理性以及訴諸解決的管道在與觀眾對談。畫面擷取自九槍臉書

導演蔡崇隆,映後對談的神情以及談吐與他帶來的片不同,更多是理性以及訴諸解決的管道在與觀眾對談。畫面擷取自九槍臉書


avatar-img
15會員
60內容數
分享書中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不同角度的看書視角,書作為一個載體不應該是在閱覽後乘載著灰塵,更應該可以作為串連起讀者傳遞共鳴感的故事,期許能夠一起成長一起思考將所思所感落實在生活中,培養閱讀心態也打磨處事心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但丁快書漫想 的其他內容
可以想像你對面坐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而你是一個記者,你可能有或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問題意識,但相較於真實採訪而言,你沒有任何時間限制以及不用擔心自己的笨拙會讓場面尷尬,與大型語言模型對談時,你只要加一些提示就可以更加讓你的問題聚焦又或許你可以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怪物》(日語:怪物,かいぶつ)是一部2023年日本劇情片,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安藤櫻、永山瑛太、黑川想矢、柊木陽太主演,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為該片擔任配樂,因此該片為坂本龍一的遺作。該片在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拍攝,入選第76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劇本獎、酷兒棕櫚獎[1]
每件事都可以有計畫,但這些計畫越侷限就越危險,計畫是一個開啟你重新思考的節點,一個節點代表一次轉彎,打轉的時間避不了,就像人生一樣,只要你在打轉後有一個新的方向,那麼就能持續拓展可能的思維以及人生落腳處。Try to expect nothing, but be open for anything.
在這個破敗又充滿毒害的未來世界,全球僅存的 1 萬人口為了生存被生活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在這個深入地下數百層樓的深淵社區「末日地堡」裡,試圖了解關於「末日地堡」的任何資訊被視為最大的禁忌,蕾貝卡弗格森飾演的工程師茱麗葉,在愛人被殺害後,悄悄調查謀殺案,卻也發現了這座「末日地堡」背後真正的秘密
作者:提亞戈·佛特 什麼是第二大腦,為什麼我們需要打造他? 我們投注不計其數的時間閱讀、觀看和傾聽他人談論我們應當怎麼做,該如何思考、過生活,但相對地,我們很少致力於實際應用這些知識,將其化為己有。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資訊囤積者,雖然儲存了數不勝數的立意良好的數位內容,最終卻只是徒增焦慮和煩惱。而第二大
可以想像你對面坐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而你是一個記者,你可能有或可能沒有一個明確的問題意識,但相較於真實採訪而言,你沒有任何時間限制以及不用擔心自己的笨拙會讓場面尷尬,與大型語言模型對談時,你只要加一些提示就可以更加讓你的問題聚焦又或許你可以得到意料之外的答案。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怪物》(日語:怪物,かいぶつ)是一部2023年日本劇情片,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安藤櫻、永山瑛太、黑川想矢、柊木陽太主演,著名音樂家坂本龍一為該片擔任配樂,因此該片為坂本龍一的遺作。該片在日本長野縣諏訪市拍攝,入選第76屆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並獲得最佳劇本獎、酷兒棕櫚獎[1]
每件事都可以有計畫,但這些計畫越侷限就越危險,計畫是一個開啟你重新思考的節點,一個節點代表一次轉彎,打轉的時間避不了,就像人生一樣,只要你在打轉後有一個新的方向,那麼就能持續拓展可能的思維以及人生落腳處。Try to expect nothing, but be open for anything.
在這個破敗又充滿毒害的未來世界,全球僅存的 1 萬人口為了生存被生活在不見天日的地底下。在這個深入地下數百層樓的深淵社區「末日地堡」裡,試圖了解關於「末日地堡」的任何資訊被視為最大的禁忌,蕾貝卡弗格森飾演的工程師茱麗葉,在愛人被殺害後,悄悄調查謀殺案,卻也發現了這座「末日地堡」背後真正的秘密
作者:提亞戈·佛特 什麼是第二大腦,為什麼我們需要打造他? 我們投注不計其數的時間閱讀、觀看和傾聽他人談論我們應當怎麼做,該如何思考、過生活,但相對地,我們很少致力於實際應用這些知識,將其化為己有。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資訊囤積者,雖然儲存了數不勝數的立意良好的數位內容,最終卻只是徒增焦慮和煩惱。而第二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Thumbnail
「我不要溫柔的故事,我要真實的改革」──蔡崇隆導演 臺大電影節邀請蔡崇隆導演與于昌民教授進行映後座談,替觀眾解答電影中的巧思與分享心路歷程,並邀請觀眾向講者提問,讓各位更深層認識移工議題與《九槍》。
Thumbnail
《九槍》我不會推薦每個人都去看,因為看它真的太痛苦,我跟妹妹看完都覺得心跟頭非常的痛,她不太能夠承受。希望那些看完覺得很痛苦的人還是能夠如日常般的生活,但是在社會上,當未來你遇到了移工的話題、公投或是政見,能夠記得你曾經看過的這些,用選票幫這些最弱勢的族群發聲即足矣
蔡崇隆首奪金馬獎的紀錄片作品《九槍》,探討台灣社會不太特意關注的移工權益。
Thumbnail
那是一條從越南流向台灣的河水,河畔站著一群準備捕撈的人類,將漁網上的「阮國非」拉上了岸,看著他奮力掙扎跳躍,腮一張一合地呼吸,我們才明白他同樣渴望活著,但此時的他已成了人類眼中的肉塊,等待著他的只有死亡。《九槍》片名正是取自奪走他性命的「九發子彈」,拾起彈殼才明白年輕警察扣下了幾次扳機,血泊中翻攪身
Thumbnail
蔡崇隆導演的《九槍》,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關注2017年移工阮國非遭到警察連開九槍致死的案件。用意不在為誰的行為脫罪平反,也不在追打公審開槍的基層員警,而是還原一個生命和事件,從扁平到立體,從恐懼到理解。除了新聞裡的兩個名字,他們是誰,他們過去的樣子,是什麼讓兩個年輕的生命,走到命運的岔點。
Thumbnail
多數人應該會認為「九槍」這件事情是「警察依法執行」,因為這個解釋簡短、明瞭。人們也會齊聲討伐吸毒者、竊盜者、襲警者。甚至可能有人激憤《九槍》這種幫罪犯發聲、打壓基層員警的爛片,憑什麼能得金馬獎。但或許弱者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都有義務去回應犧牲者的一些要求,而通常犧牲者都是弱者。
Thumbnail
《九槍》從阮國非事件去延伸探討整個龐大難解的複雜結構性問題,並且從中思索潛藏於人們心中的優越心態與無形中的歧視,包括移工、雇主、仲介、政府以及台灣所有民眾均參與在其中,逼迫觀者反思一連串悲劇背後的原因,在衝擊震撼的影像之外,究竟我們可以在自身所及的能力之內做出些什麼改變?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大概是預告的電影配樂和宣傳的文字觸動我了,所以我想今年暑假最後一次衝電影院就獻給《九槍》。 一走進影廳就感覺A廳好像特別大,我還坐在中間的中間,我想電影在特別大的影廳放映是電影院自有用心,等著好好感受這部電影。 其實我在看每部電影之前都知道我會得到什麼,通常我也只看我想得到的電影,
Thumbnail
「我不要溫柔的故事,我要真實的改革」──蔡崇隆導演 臺大電影節邀請蔡崇隆導演與于昌民教授進行映後座談,替觀眾解答電影中的巧思與分享心路歷程,並邀請觀眾向講者提問,讓各位更深層認識移工議題與《九槍》。
Thumbnail
《九槍》我不會推薦每個人都去看,因為看它真的太痛苦,我跟妹妹看完都覺得心跟頭非常的痛,她不太能夠承受。希望那些看完覺得很痛苦的人還是能夠如日常般的生活,但是在社會上,當未來你遇到了移工的話題、公投或是政見,能夠記得你曾經看過的這些,用選票幫這些最弱勢的族群發聲即足矣
蔡崇隆首奪金馬獎的紀錄片作品《九槍》,探討台灣社會不太特意關注的移工權益。
Thumbnail
那是一條從越南流向台灣的河水,河畔站著一群準備捕撈的人類,將漁網上的「阮國非」拉上了岸,看著他奮力掙扎跳躍,腮一張一合地呼吸,我們才明白他同樣渴望活著,但此時的他已成了人類眼中的肉塊,等待著他的只有死亡。《九槍》片名正是取自奪走他性命的「九發子彈」,拾起彈殼才明白年輕警察扣下了幾次扳機,血泊中翻攪身
Thumbnail
蔡崇隆導演的《九槍》,去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關注2017年移工阮國非遭到警察連開九槍致死的案件。用意不在為誰的行為脫罪平反,也不在追打公審開槍的基層員警,而是還原一個生命和事件,從扁平到立體,從恐懼到理解。除了新聞裡的兩個名字,他們是誰,他們過去的樣子,是什麼讓兩個年輕的生命,走到命運的岔點。
Thumbnail
多數人應該會認為「九槍」這件事情是「警察依法執行」,因為這個解釋簡短、明瞭。人們也會齊聲討伐吸毒者、竊盜者、襲警者。甚至可能有人激憤《九槍》這種幫罪犯發聲、打壓基層員警的爛片,憑什麼能得金馬獎。但或許弱者不一定是對的,但我們都有義務去回應犧牲者的一些要求,而通常犧牲者都是弱者。
Thumbnail
《九槍》從阮國非事件去延伸探討整個龐大難解的複雜結構性問題,並且從中思索潛藏於人們心中的優越心態與無形中的歧視,包括移工、雇主、仲介、政府以及台灣所有民眾均參與在其中,逼迫觀者反思一連串悲劇背後的原因,在衝擊震撼的影像之外,究竟我們可以在自身所及的能力之內做出些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