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慈》書評—人性本惡?在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

更新於 2024/02/0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前言

這本書對我來說是顛覆了許多我對於人性的既定印象,我認知中別人動機的出發點,一定是基於他們自己,也就是必然是自利(私)出發,就算是最純然的幫助不求回報行為,我也是覺得是因為他們需要這些舉動來讓他們內心平靜或是得到其他回饋,於是許多關於人性的實驗例如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都是加深我對於人性本質醜惡的強心針,但這本書中調查卻實際推翻了這些實驗,某種程度上挑戰了我過去的價值觀。這篇書評主要分享這本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或許對於你來說也是一個價值觀的重塑旅程。

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史丹佛大學的地下室裡

學生變​成了怪獸

「史丹佛郡立監獄」,再1917年8月15日迎來了他們第一批九個罪犯,同時也有九個獄卒在那邊等待這罪犯到來,這18個學生假扮的罪犯和獄卒將會催生出最惡名昭彰的實驗。剛開始,招來的是一群普通、健康的年輕人,甚至有幾個聲稱是和平主義者。但到第二天,一場囚犯叛亂招來了獄卒的滅火器反擊以及後續睡眠剝奪和貶低人格的反擊,獄卒陶醉在自己的權力中,與此同時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員,心理學家菲利浦·金巴多,深陷在這場實驗中,直到第六天被他女友給拉出實驗後才將這個實驗暫停,暫停時已經有五名囚犯呈現極度沮喪等焦慮情況。而金巴多針對這個實驗給出的結論是普通學生變身成怪獸,是因為他們被放進壞的情境,是穿著獄卒制服後的自然後果,這個結論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人對於人性的看法。

事前指導才是真正的怪獸

  • 作者在閱讀金巴多2007年出版的《路西法效應》書籍後發現了,金巴多其實不如他在多次訪談中聲稱的「獄卒自己訂出了維持規範、秩序和尊重的規則」,而是在實驗前就跟獄卒簡述了他們的角色,並且希望他們可以創造出挫折感,讓囚犯間製造恐懼感,使用各種方法奪走他們個體性以讓他們產生無力感。這也就表示獄卒自己迷失在監獄管理人角色中,這個結論本身是有瑕疵的。金巴多實驗前的引導對於客觀研究本身極度致命,因為實驗對象若能夠猜到研究目標就會展現特定行為,藉此將科學實驗變成搬演過的產物。一位學生也承認在接受指令後,他在心中擬定了一個明確計劃,試圖迫使行動發生,製造一些情況,以便研究者有東西可以研究。
  • 2018年法國社會學家蒂博·勒·特錫耶在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後也在《美國心理學家》,世界頂尖心理學學術期刊上揭露出以下真相:
  1. 想出這實驗的人是金巴多課堂上的大學生,主要是為了做一堂課的作業,而在課堂上講述並分享實驗過程時,金巴多決定自己也來試試,並且採用那位大學生的規則,獄卒的17條規則中有11條就是那位大學生提出的。
  2. 大部分的獄卒其實都在猶豫要不要使用強硬的管理,三分之二的人拒絕參與虐待遊戲,並且還有一位獄卒退出,而大部分的獄卒會堅持到底是因為金巴多給的酬勞頗豐並且擔心中途退出或是配合會拿不到酬勞。
  3. 提早退出的獄卒第二天就崩潰了,這個崩潰的錄音檔就是這整個實驗中最有名的錄音檔。
史丹佛監獄實驗

史丹佛監獄實驗




史丹利·米蘭格爾和電擊機

惡的平庸性

  • 史丹利·米蘭格爾於1961年6月18日發起此項研究,刊登一則全頁廣告,徵求五百位普通人來參加一項人類記憶相關的研究。接下來的幾個月,有數百人造訪史丹利在耶魯大學的實驗室,他們是成對抵達得,一個人擔任指導者,另一個人擔任學習者。指導者坐在一個巨大的裝置前,他們被告知那個是電擊機,接著隔壁房的學習者進行著記憶測試,當答錯時,指導者需要按下開關電擊。但學習者是史丹利的團隊成員,那台機器也沒有電擊。一開始的電擊只有15伏特,但當學習者答錯就會有身穿灰色實驗袍的人指示指導者提高電壓,直到三百五伏特,這個結果登上了當時各個媒體的頭版,問題是,什麼樣的人能夠把幾百萬人送進毒氣室呢?答案是我們所有人。這個結果比金巴多聲稱我們穿上制服就會變成怪獸的結果還要更令人不安,因為一切取決於權威,人類是盲目遵從命令的生物。於是史丹利聲稱
如果在美國建造一座滅絕營,就能夠在任何中等大小的美國城鎮找到足夠的員工

這份研究結果發布時剛好也是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審判的時候,那時猶太哲學家漢娜·鄂蘭正好為紐約客報導此案,並且提到艾希曼既沒有精神變態也不是怪物,跟所有踏進史丹利實驗室的人依樣尋常,這是「惡的平庸性」於是鄂蘭的哲學就根史丹利的實驗綁在一起了。

強烈的痛苦強加於願意幫忙的人

在揭穿者吉娜·佩里特蒐集到的資料中顯示,史丹利會對於偏離他劇本的人施以強大壓力,叫指導者加大電壓的身穿灰色實驗袍的人會嘗試多達八或九次,來讓人們繼續按更高電壓的開關,甚至在指導者關掉電擊機時重新打開並且命令繼續作下去。

再來,雖然史丹利多次宣稱許多實驗對象都相信實驗情境的真實性,但他的檔案中卻充滿了參與者對實驗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的論述。根據研究結束時的調查表顯示,只有56%的實驗對象相信他們真的施加了痛苦給學習者。此外,根據從未發表的分析顯示,如果人們相信電擊是真實的,大部分人都會停手。

人們埋首於試圖為善

上面的結論沒有辦法消彌作者對於還是有許多普通人相信電擊是真的卻還是按下最高電壓開關這一個不安的情緒,於是他在聆聽史丹利的實驗錄音檔後分析出了一個結論,當灰袍人(叫指導者按下更高電壓開關的人)越強勢時,實驗對象就越不服從。而當灰袍人說著這個實驗是為了科學益處的時候,他們才會在加高電壓,但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法忽視另一間房間裡學習者受到的苦,所以當史丹利跟指導者說到他們的貢獻對於科學有益時他們才會如釋重負。

邪惡並不是就在表面底下;它需要費盡工夫才能扯出來。而且最重要的是,邪惡得要披上行善的外衣才行。
電擊實驗

電擊實驗

艾希曼受審

艾希曼受審




破窗理論

犯罪成因僅只在於人性

如果一棟樓的一扇窗戶破了沒修,所以其他的窗戶很快也都會被打破,如果沒有人出面干涉,毀壞財物的行徑之後就會出現占屋偷助者。接著,藥物上癮者可能會搬進來,之後誰被殺害就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所以如果想要對抗重大的犯罪,必須先修好壞掉的窗戶開始,哈佛大學政治科學教授威爾遜這樣評論道。

威爾遜相信大部分人做的是簡單的成本效益計算:犯罪划不划得來?如果警察很馬虎或者監獄太舒服,保證會有更多人選擇犯罪。如果犯罪率上升,解方也一樣直截了當。你就用更強的外部誘因來搞定,好比說更高的罰金、更長的刑期和更嚴酷的執法。一旦犯罪的成本提高,需求就會掉下來。而身為威爾遜信徒的紐約市運輸警察局長布拉頓實施鐵腕執法,讓犯罪率大幅下滑,甚至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受好幾代警官尊敬。

鐵腕也等於濫權

但2015時一項針對三十個破窗理論研究所進行的整合分析揭露,其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布拉頓的侵略性維安策略對於降低犯罪率有任何作用,那對於公共秩序呢?或許逮捕數一飛衝天,但相對的警察濫權通報也一併飆升,在2014年有許多示威者走上街頭,喊著破窗毀人命。因為布拉頓局長著迷於統計數字,連帶麾下的警官也是,交上來數字最漂亮的警官就能夠升官,時至今日布拉頓哲學仍然持續影響警界。

破窗理論也毒化了執法單位與少數族群的關係,因為不當行為而受拘捕的人僅有10%是白人,破窗理論是由一個徹底不實際的人性觀所支撐的。就連布拉頓的共同作者凱琳也在2016年承認「有太多以破窗理論之名做出的事令我後悔」。

與恐怖份子泡茶

那麼警察應該怎麼樣執法呢?或許可以參考荷蘭作法,在1970年代左翼恐怖主義抬頭時,西德、美國等都把最強武力—直升機、路障、部隊等搬出來,荷蘭人則是不把恐怖份子要的平台給他們。警方甚至連恐怖主義都拒絕使用,改使用暴力政治行動主義或是罪犯,情報單位則是忙著滲透極端主義的團體,所以在每次要行動時都會因為有人尿遁導致行動困難重重,一個幕後、適時、謹慎的反恐政策讓可能大幅提升的暴力停止。

丹麥的胡歐斯在2013年末時,當地警方決定不把那些想去敘利亞戰鬥的年輕穆斯林抓起來或關起來,而是給他們一杯茶,還有一個導師,動員家人和朋友,讓他們知道還有人愛他們,雖然被批評軟弱,但確實有效。

raw-image




小結:

  •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關於人性面的故事,作者並沒有像那些宣導人性醜陋面的實驗倡議者一樣,希望自己的實驗對於人性的解析是絕對的,並且反覆向眾人宣導人性本惡的觀念,則是透過分析實驗和故事後面的真相以及被掩蓋的部分,希望大家知道這些實驗不盡然是一個客觀的結果,充其量只是體現出實施者本身的惡意,或許他們本意也不是希望人們彼此間猜忌或是對於人性失望,但卻使得後世的人相處間採取更加務實以及負面的觀點,看完這本書後,我也被說服抱持著他人行為驅動於自私的觀點,而能夠更加純粹自然地相信他人。
  • 練習以下十個規則讓自己可以從人性本惡的泥淖中稍微偏向本善的光譜
  1. 有疑慮時,假設最好的情況:接受並承擔你偶爾就是會被騙的現實,會好得多,那是為了享受「一輩子想信他人」這種奢華所付出的一點小小代價。(當然惡意詐騙本身還是應當警覺)
  2. 思考雙贏的局面:原諒就是把一名囚犯釋放,然後發現那名囚犯就是你
  3. 多問問題:不要自認為做了之後別人也該對你這樣做,你就跑去對別人這樣做,他們喜好可能不一樣。
  4. 緩和你的同理心,訓練你的同情心
  5. 試著了解他人,就算不知道他為何有那種想法
  6. 愛你的自己人,如別人愛他們的自己人:我們應該了解到,那些其他人,那些遠處的陌生人,也有他們愛的家人,他們就跟我們一樣是人
  7. 避開新聞
  8. 不要揍納粹分子
  9. 出櫃:做善事不必羞愧:人們似乎不願意承認,他們的行為有可能是被真正的同情心或是善意所推動的。
  10. 要切乎實際:誠實面對自己的天性、交出你的信任,該要有新的現實主義了,對人類有新看法了
內容總結
人慈
5
/5
avatar-img
15會員
60內容數
分享書中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不同角度的看書視角,書作為一個載體不應該是在閱覽後乘載著灰塵,更應該可以作為串連起讀者傳遞共鳴感的故事,期許能夠一起成長一起思考將所思所感落實在生活中,培養閱讀心態也打磨處事心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但丁快書漫想 的其他內容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這本書介紹英國科學家沃克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睡眠對身體和心智的重要性。書中透過大量研究數據,剖析睡眠對人體的影響及其作用,是一本兼具科普與研究深度的書籍。透過對睡眠階段、記憶、夢境等內容的探索,提供睡眠品質對健康和效率的影響。對於睡眠需求高度要求的人來說,這本書將帶來新的視野和理解。
5/5為什麼要睡覺
,這世界有太多太多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在這些角落中有許多堅韌的靈魂,或許我們沒辦法好好的讓自己的溫柔照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再看到這些靈魂奮力時好好的去承接住他們,用盡力擠出的溫柔,讓更多浮萍可以稍稍停泊,好好活著。
ohn Lee Dumas 製作的podcast累積超過3000多集,他從2012年每天日更不間斷到現在,全世界有超過1億聽眾聽過他的節目,他也創立podcastersparadise(播客天堂)平台,上面的線上付費課程已連續8年創造每年破百萬美金的收入,這本書精華了他從零開始到成為播客帝王的過程
可能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跟我類似,帶點冷色而淡然的濾鏡,是一種知道事物已經在傾斜中,卻還是歪著頭看著他傾斜,不做任何努力去改變,將自己抽離在倒塌的邊緣,也讓自己深陷在邊緣的利角間,過溢的情感只會變成波紋而不會漫出來,就像毛細現象一樣,繃在一個弧度上,在弧度的中心點看著水面下的雜質以及即將掉下來的雨滴。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這本書介紹英國科學家沃克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討睡眠對身體和心智的重要性。書中透過大量研究數據,剖析睡眠對人體的影響及其作用,是一本兼具科普與研究深度的書籍。透過對睡眠階段、記憶、夢境等內容的探索,提供睡眠品質對健康和效率的影響。對於睡眠需求高度要求的人來說,這本書將帶來新的視野和理解。
5/5為什麼要睡覺
,這世界有太多太多需要被看見的角落,在這些角落中有許多堅韌的靈魂,或許我們沒辦法好好的讓自己的溫柔照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至少我們可以再看到這些靈魂奮力時好好的去承接住他們,用盡力擠出的溫柔,讓更多浮萍可以稍稍停泊,好好活著。
ohn Lee Dumas 製作的podcast累積超過3000多集,他從2012年每天日更不間斷到現在,全世界有超過1億聽眾聽過他的節目,他也創立podcastersparadise(播客天堂)平台,上面的線上付費課程已連續8年創造每年破百萬美金的收入,這本書精華了他從零開始到成為播客帝王的過程
可能因為他看事情的角度跟我類似,帶點冷色而淡然的濾鏡,是一種知道事物已經在傾斜中,卻還是歪著頭看著他傾斜,不做任何努力去改變,將自己抽離在倒塌的邊緣,也讓自己深陷在邊緣的利角間,過溢的情感只會變成波紋而不會漫出來,就像毛細現象一樣,繃在一個弧度上,在弧度的中心點看著水面下的雜質以及即將掉下來的雨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女孩促發效應:第二次約會的秘密 首先,第一次約會時,要儘量使用「鏡射技巧」-如果她喜歡旅行,你一定也喜歡,你可以說說某次旅行的經歷;如果她喜歡動物,你一定也喜歡,你可以說說去四川看貓熊的經歷;如果她剛好有考試壓力,你一定也曾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你可以說說考試成功或失敗的經歷......「鏡射技巧」的
Thumbnail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意思是當我們看透了生活中的醜陋、人性的自私與不堪,仍然對生活抱持希望。但有沒有可能,這個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真相」,在《人慈》這本書的詮釋裡,卻只是大眾假想,並不是事實?
Thumbnail
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安排,或是協助觀眾堆疊情緒的煽情配樂,這本僅僅是由一名慰安婦的現在與過去交織而成的作品,卻以最樸質無華的方式,串起了無數慰安婦的遭遇,藉由文字記錄了這段世界至今仍不願正視的歷史。
Thumbnail
讀《人慈》好一陣子了。還沒有時間替這本書寫心得,不過逢人就推薦。「相信什麼」這種價值觀基本上是信仰,所以與其說我相信作者寫的東西,不如說是他講的剛好與我信仰相符。我想先說,這不是要將人性一分為性善或性惡這麼對坐的概念,更接近是看世界的濾鏡。
Thumbnail
「我們人類就是在危機襲來時,當炸彈落下或洪水上漲時,才會展現最好的素質。」 ¹​ 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瞭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A星球上,乘客們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
Thumbnail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97%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在「人人自私自利」的世界中。而《人慈》挑戰的是這種壓倒性多數的看法──其實,人類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當我們用更好的視角看待人性,自己與他人,社會也會變得更好。它在一面倒的負面人性觀中,讓我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歷史與文明發展。
Thumbnail
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一直是個歷久不衰的辯論題,這本書正是想挑戰「人性本惡」的想法,用很多種角度來證明人性本善,作者說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人性本惡是一種可得性偏差,我們會被最容易浮現的在腦裡的念頭給誤導,每天24小時的新聞台報導的是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犯罪,這些負面新聞讓我們對世界感到失望,學校教我們各種
Thumbnail
《人慈》 帶給我對於人性以及先前學到心理學著名實驗的全新觀點,面對危險或是犯罪行為,便會思考真的人性本善嗎。然而這本書依然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而且會做出友善的行為,只是受到其他刺激或是外界因素而變得不人慈。
Thumbnail
女孩促發效應:第二次約會的秘密 首先,第一次約會時,要儘量使用「鏡射技巧」-如果她喜歡旅行,你一定也喜歡,你可以說說某次旅行的經歷;如果她喜歡動物,你一定也喜歡,你可以說說去四川看貓熊的經歷;如果她剛好有考試壓力,你一定也曾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你可以說說考試成功或失敗的經歷......「鏡射技巧」的
Thumbnail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意思是當我們看透了生活中的醜陋、人性的自私與不堪,仍然對生活抱持希望。但有沒有可能,這個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真相」,在《人慈》這本書的詮釋裡,卻只是大眾假想,並不是事實?
Thumbnail
沒有高潮迭起的情節安排,或是協助觀眾堆疊情緒的煽情配樂,這本僅僅是由一名慰安婦的現在與過去交織而成的作品,卻以最樸質無華的方式,串起了無數慰安婦的遭遇,藉由文字記錄了這段世界至今仍不願正視的歷史。
Thumbnail
讀《人慈》好一陣子了。還沒有時間替這本書寫心得,不過逢人就推薦。「相信什麼」這種價值觀基本上是信仰,所以與其說我相信作者寫的東西,不如說是他講的剛好與我信仰相符。我想先說,這不是要將人性一分為性善或性惡這麼對坐的概念,更接近是看世界的濾鏡。
Thumbnail
「我們人類就是在危機襲來時,當炸彈落下或洪水上漲時,才會展現最好的素質。」 ¹​ 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斷成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個人都瞭解到:我們得逃出去,這時會發生什麼事? .在A星球上,乘客們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
Thumbnail
剛讀完這本書,個人很贊同宋尚緯對《人慈》的評論。有關人類的善惡,大概到人類滅亡之前都會是個永恆的命題。這本書的特異之處,是標記了人類的正面特質與事蹟。其實想想也對,如果世上真存在那麼多邪惡之人,我們住的房子會不時坍塌;出門可能就跌進好幾坑大窟窿;走在路上就會被搶劫或遭到隨機殺人犯刺殺。除了少數戰亂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