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下班後賺更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作者:艾爾文
  • 出版時間:2014/01/04
  • 類型:理財
  • 閱讀花費時間:4.5Hr

這本書以記帳-存錢-投資三個主軸成書,內文用了一半的篇幅詳細指出記帳的用意跟好處,別於市面上教導記帳的陳腔濫調,作者以不同的角度做切入。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你是自己的會計師,(記帳)建立公司的財務報表,(存錢)增加公司的淨值、減低負債、儲存預備款,(投資)投資穩定標的、建立長期金流,讓錢為你工作。

記帳

  1. 記帳不是要你省錢,是要達到收支平衡。-理財的第一步,是要釐清自己的日常消費習慣,之所以要每天記錄開銷,並不是要當下給自己壓力,責備今天花太多,明天不能花錢,這樣不但會造成過度的壓力,也會對流水帳似的數字感到麻痺,並不長久。反之,紀錄收支的用意,是要用來檢視當月的花費,以此來找出自己的財務漏洞,並加以改善。另外,要盤點自己的資產與負債,釐清自己的淨值,是正的還是負的,加快正值得增加,或讓負值趨近於零。
  2. 記帳記在收入進來之前,事先規劃很重要。-這一步是為了讓每一分錢都有明確的去處,所謂你不掌控金錢,就會被金錢所掌控,如若不預先規劃好錢的去處,只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自己的血汗錢從指縫中流失。這是做預算的觀念,先分配再支出,把收入分配到零。
  3. 記帳是記給未來的/記帳不能只是記錄,要找到無法存錢的關鍵。-把每個月的記帳本,當作公司的財務報表做檢視,並存檔當作資料庫使用。可以從每個月的財務報表中分析收支是否平衡、自己的淨值是否穩定成長,或者自己的負債是否穩定減少、可以當作未來做消費預算的評比。

存錢

  1. 必備公式:收入-存款=支出。錢要先支付給自己(資產),之後再支付給別人(支出),這個觀念我覺得很特別。以往我在消費時,並不覺得花錢有什麼需要思考的,看到了覺得喜歡就買,當我閱讀到文中支付給別人的這個觀念時,赫然警覺到,花錢應該是要審慎評估後做的事情,當我們有這樣的警覺心時,在每筆消費前都能先緩個幾秒,思考眼前這個物品,是否值得支付給別人這麼多錢。
  2. 投資前先存緊急預備金。作者在文中提醒,做投資前務必要存夠緊急預備金,這個觀念自是老生常談的,但對以前的我來說並不容易。我是一個有看重的標的就急於想要投入的人,起初在做投資時,我並沒有規劃好緊急預備金,雖然沒有糟到影響到投資的損益,但常處於提心吊膽的狀況,每天心情跟著股票漲跌而起伏。作者提到,做好緊急預備金的用意,就是要應付生活的種種意外狀況,當意外發生時,有資金能夠周轉,才不會打亂自己的投資節奏,也不會因為心急而隨意出場,讓投資收益大打折扣。
  3. 想要加快存錢速度,就要盡快把債還掉。貸款是固定支出,而且通常都是一筆不小的金額,因此若想降低每個月的開銷,加快存錢的速度,就要盡快償清債務。作者也提到了滾雪球還債法,還債時,應先清償最小金額的債務,並將清償完小債務的錢,集中清償下一筆的債,以此類推才會加快速度。反之,則是大的小的都還不完,導致更大的債務危機。

投資

  1. 把投資當事業。以股票投資為例,今天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不論買的是一股、十股、一張等,都是這家公司的股東,要有主事者的心態,你會在乎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方式,投資心態會從短期轉往長期。
  2. 轉錢的三種型態:
  • 走樓梯型,比喻自己創業的人,付出自己的勞力和汗水,爬了多高在於你努力多少,往上亦或是往下都由自己決定。
  • 走手扶梯型,上班領單一薪資是逆向,上班以勞動為資方工作,往往無法享受自己為公司帶來的同等的收益,並且如果不努力往前走,薪資有可能倒退甚至是被解雇歸零。反之,領有主動收入,並且另外有被動收入,是正向走手扶梯。
  • 搭電梯型,是懂得以投資的方式讓錢為自己工作,但在這之前也要先花一點心力建造電梯,也就是培養健全的投資心態、慎選標的,之後便可以享受成果。

心得

我的最大收穫有兩處,其一是對於記帳的觀念重整,以往我做記帳時,都是記到半途就放棄,往往陷入文中所提到的對於數字無感、給自己壓力過大的陷阱。閱讀完本書後,我以檢視財務漏洞的心態出發,持續記錄了至今一個半月,並透過檢視整月的花費,找出能有效降低支出的漏洞。其二是消費前先思考支付給別人的這個觀念,有效讓衝動購物的狀況減到最低,只購買需要的物品,並且消費前,會仔細評比,不買多功能卻使用不到的東西。

這本書對於投資大佬們應該是小兒科,但對於理財新手、理財一段時間資產卻增加緩慢的朋友,是很值得一讀的。因為知識是需要不斷碰撞、更新才能讓自己更加成長。

喜歡這篇閱讀筆記的朋友,請幫我按愛心,並記得追蹤我~有理財同好們歡迎推薦我你們看過有感的理財書,現在市面上很多書都是為了寫而寫,不想看: ) 各位客倌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辛西亞的菜市場生活的沙龍
11會員
18內容數
沒有閱讀的人思想是狹隘的,透過書本看世界,這世上每一個不曾到過的角落,都將在某個篇章中與之相見。
2023/09/29
在整理視線範圍內推疊的雜物、雜事外,也別忘了清理那些看不到的思緒、情緒。
Thumbnail
2023/09/29
在整理視線範圍內推疊的雜物、雜事外,也別忘了清理那些看不到的思緒、情緒。
Thumbnail
2023/09/22
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學習上容易忘記、耗費時間的問題,並解析知識變現的模式。
Thumbnail
2023/09/22
用有效的方法解決學習上容易忘記、耗費時間的問題,並解析知識變現的模式。
Thumbnail
2023/09/02
看看自己重了幾個錯誤信念、職場迷思,並做出改變。
Thumbnail
2023/09/02
看看自己重了幾個錯誤信念、職場迷思,並做出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集所述的投資概念,而要投資前,是否你有理財,常常有句話這麼說: 你要理財,財才會理你,這真的是常聽到的投資金句! 問題是你要如何理財,很多人的說法都眾說紛紜,但我以小資族的概念來敘述的話,投資理財的第一步真的是學會記帳! 很多人其實心中都有個問號,連要投資的學姊通常第一句話都是問,買哪支
Thumbnail
上集所述的投資概念,而要投資前,是否你有理財,常常有句話這麼說: 你要理財,財才會理你,這真的是常聽到的投資金句! 問題是你要如何理財,很多人的說法都眾說紛紜,但我以小資族的概念來敘述的話,投資理財的第一步真的是學會記帳! 很多人其實心中都有個問號,連要投資的學姊通常第一句話都是問,買哪支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Thumbnail
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做自己的會計師,建立財務報表、增加公司的淨值、讓錢滾錢。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賠錢過程中認錯,過度自信自己的能力,是最大殺傷力的武器,從零開始、重新出發,做好被動投資前必做的三大工作。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賠錢過程中認錯,過度自信自己的能力,是最大殺傷力的武器,從零開始、重新出發,做好被動投資前必做的三大工作。
Thumbnail
⋯⋯「會計力」也能延展到我們的職場與人生。理解起來並不困難,既然能為公司編纂財務報表,當我們把自己視為「一人公司」的時候,很多概念就是相通的。
Thumbnail
⋯⋯「會計力」也能延展到我們的職場與人生。理解起來並不困難,既然能為公司編纂財務報表,當我們把自己視為「一人公司」的時候,很多概念就是相通的。
Thumbnail
離開校園後,不能在翹課耍廢,天天打手遊,在生活上立刻就會遇到不少新變化,其中之一便是正式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有收入,並開始負責自己的生活開銷。 對於剛出社會的理財小白,拿到第一份薪水後,該怎麼讓辛苦工作拿到的薪水,發揮最大價值? 怎樣能在滿足生活想要之餘,還讓帳戶裡的存款持續變多?
Thumbnail
離開校園後,不能在翹課耍廢,天天打手遊,在生活上立刻就會遇到不少新變化,其中之一便是正式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有收入,並開始負責自己的生活開銷。 對於剛出社會的理財小白,拿到第一份薪水後,該怎麼讓辛苦工作拿到的薪水,發揮最大價值? 怎樣能在滿足生活想要之餘,還讓帳戶裡的存款持續變多?
Thumbnail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Thumbnail
跑步最難的部分,向來都是跨出第一步。—p.234 出社會後,才發現有不少友人都是月光族,甚至有著鉅額卡債。 有些朋友很苦惱:明明收入不錯,為何帳戶裡數字總是少得可憐?想理財又覺得很難,光是連股票紅字綠字都好難搞清楚。 從小我就是個危機感比較重的孩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有儲蓄的習慣。 但我也不是理財高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在濕王把理財規劃的舊文(參〈1080111理財規劃〉)搬家到這裡後  ,本書僮也陸續寫下兩篇與理財有關的文,第一篇關於「理財與風險」,主要引述Peter Lynch對進入投資前的一些前階段概念,第二篇關於「理財與投資」,著重在釐清財與投資兩者間,用途與策略上的差異及關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