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來世,我還是想見見你。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如果有來世,我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也想問你,如果今世的相遇是源自於前世有過糾纏,那今世我們的相遇,會在來世結成什麼樣的果?來世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嗎?

而你也相信,我們之間有所謂的『因緣』嗎?但我記得,你是不信緣份的。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我終於還是趕在這部電影下檔之前進了戲院觀賞《之前的我們 Past Lives》。

說不上很喜歡,說不上很激動,劇情的底蘊很厚實、綿長、成熟,每一個情感的表現都如此真實、符合現實,沒有煽動性以及為了效果而戲劇化的發展,那很像是「啊,如果是我的話,也可能是這樣子。」

十幾歲的青梅竹馬,因女主娜英全家移民斷了聯絡,年幼的兩人,還不懂得怎麼處理這種分離,也不知道怎麼消化那股說不明道不清的情緒;十二年後,托網路的福,他們重新連繫上,續起了兩小無猜的情緣。

但是現實的種種阻隔,讓娜英果斷的決定暫時先脫離這段關係,海聖只能被動地接受,因為去美國,不在他目前的人生藍圖當中,而對娜英而言,她清楚自己要留在美國,努力實現她的夢想,她接受不了一直查詢首爾航班的自己。

又十二年後,娜英有了相處多年的丈夫,感情融洽,而海聖來到紐約與她見面,為了了結自己的心結,這是他們兒時分離後的第一次見面,兩人終於見到面時的那種難以置信、好不容易、手足無措,在鏡頭中表達的如此傳神到位。

真的是好不容易啊,終於見到你了。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時隔多年,你還是我記憶中的那個你嗎?我還是你記憶中的那個我嗎?
我很喜歡娜英說的,那個小女孩雖然現在不在你的面前,但是不代表她不真實存在過,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把她留在你身邊了。

是不是很美呢?這段話。

我已經把我很寶貴很純粹的那個自己留給了你。

我喜歡娜英活得那般清楚明白、理性強韌,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這個要什麼的背後要作出什麼交換,她清楚每個動作背後帶來的影響。也在交換之後不再頻頻回首留念,努力朝自己的想要的生活邁進,她真正的活在當下,海聖則是對過去依依不捨無法真正割捨,於是需要到紐約來,見娜英一面。

我喜歡娜英與海聖都很誠實的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勇敢地面對與道別。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之前的我們官方劇照




那並非毫無牽掛,並非沒有感情,並非不在意了。
只是今非昔比,我們始終沒有在最好的時機相處在一起,只能陪伴彼此走過生命中一小段路,卻在彼此生命中留下了一道不深不淺,又抹不去的痕跡。

『那麼,就到時候見了。』

此生,也不需要再見了,餘生你我,將各自安好。

《之前的我們》讓我想起另一篇我很喜歡的《釀影評|《星際異攻隊3》:再會啦心碎的邊緣的人》,文末寫著:『雖然失去的不會再回來,但不代表要永遠殘缺地過活,如果你失去了先前執著的一件事、或一個人,請相信自己仍然能繼續往前走。』

生命的旅途如此感傷,卻也如此美麗,請相信無論如何,你都能繼續往前走。

但如果有來世,我還會想再見見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文西 ‧ 莉莎 ‧ 旅途中
54會員
75內容數
生命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途, 旅途中,我們唯一的使命是竭盡全力地探索自己、理解自己, 去實現你想做的事,前往你想去的地方,見你想見的人,並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2023/09/02
僅僅只是都喜歡美食、閱讀、運動、三觀相近,對我而言就是遠遠不夠。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不是靈魂有共鳴的人,就是遠遠不夠。
Thumbnail
2023/09/02
僅僅只是都喜歡美食、閱讀、運動、三觀相近,對我而言就是遠遠不夠。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不是靈魂有共鳴的人,就是遠遠不夠。
Thumbnail
2023/04/30
不認真的戀愛不會丟臉、不會失敗、不容易受傷,但如果不認真、不努力爭取、不全力以赴,那樣的愛真的還可以稱作是愛嗎?如果怕丟臉、怕失敗、怕受傷,那趁早別愛了吧。
Thumbnail
2023/04/30
不認真的戀愛不會丟臉、不會失敗、不容易受傷,但如果不認真、不努力爭取、不全力以赴,那樣的愛真的還可以稱作是愛嗎?如果怕丟臉、怕失敗、怕受傷,那趁早別愛了吧。
Thumbnail
2023/04/20
怎樣算是愛一個人呢? 愛有定義嗎?還是有一個可以具體客觀量測的規格呢?
Thumbnail
2023/04/20
怎樣算是愛一個人呢? 愛有定義嗎?還是有一個可以具體客觀量測的規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Past Lives 《之前的我們》,也被譯為《過往人生》,紐約時報評選為2023年度最佳電影,我本來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是我在美國的好朋友熱情推薦,我也跟風看了,是一部非常有共鳴感的細膩佳作。 電影時間挺短的,但我總感覺看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我覺得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勾起觀影者的回憶,把自
Thumbnail
Past Lives 《之前的我們》,也被譯為《過往人生》,紐約時報評選為2023年度最佳電影,我本來不知道這部電影的,是我在美國的好朋友熱情推薦,我也跟風看了,是一部非常有共鳴感的細膩佳作。 電影時間挺短的,但我總感覺看了2個多小時的時間,我覺得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可以勾起觀影者的回憶,把自
Thumbnail
我把《從前的我們》想像成一場邀請觀眾放下的體驗,在漆黑的封閉空間裡流過的眼淚若然能積成河流,我們跟過去那糾纏不清的結或許就能在水裡鬆綁。好好跟執念道別,我們才能去意識眼前的生活、戀人、自己對創作的熱情,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事情。

Thumbnail
我把《從前的我們》想像成一場邀請觀眾放下的體驗,在漆黑的封閉空間裡流過的眼淚若然能積成河流,我們跟過去那糾纏不清的結或許就能在水裡鬆綁。好好跟執念道別,我們才能去意識眼前的生活、戀人、自己對創作的熱情,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事情。

Thumbnail
「此時此刻」,對應到本片英文片名<Past Lives>一如前世遙遠的記憶與情感如海浪反撲迎面而來,就像片尾海聖對諾拉的提問:「如果所謂的現在也是某個未來的前世,就算那時我們成為了彼此重要的人,但『現在的我們』又算什麼呢?」諾拉只能看著他、報以一種歉然又必須釋然的微笑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
Thumbnail
「此時此刻」,對應到本片英文片名<Past Lives>一如前世遙遠的記憶與情感如海浪反撲迎面而來,就像片尾海聖對諾拉的提問:「如果所謂的現在也是某個未來的前世,就算那時我們成為了彼此重要的人,但『現在的我們』又算什麼呢?」諾拉只能看著他、報以一種歉然又必須釋然的微笑回答:「我不知道」。這是一個..
Thumbnail
如果有來世,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嗎? 我們始終沒有在最好的時機相處在一起,只能陪伴彼此走過一小段路,卻在彼此生命中留下了一道不深不淺,又抹不去的痕跡。 但如果有來世,我還是會想再見見你。
Thumbnail
如果有來世,你還是你,我還是我嗎? 我們始終沒有在最好的時機相處在一起,只能陪伴彼此走過一小段路,卻在彼此生命中留下了一道不深不淺,又抹不去的痕跡。 但如果有來世,我還是會想再見見你。
Thumbnail
你的青春住了誰?有沒有一個人讓你想起來總覺得懷念、甜蜜、苦澀、心酸、浪漫、不捨......百感交集的瞬間讓人後悔翻開回憶,卻又捨不得關上。錯過的機緣、愛而不得的遺憾,彼此曾經靠得很近卻無疾而終,今時今刻回想起來覺得難受,但這些感受無法張揚。我們早已失去為對方開心或難過的資格了。
Thumbnail
你的青春住了誰?有沒有一個人讓你想起來總覺得懷念、甜蜜、苦澀、心酸、浪漫、不捨......百感交集的瞬間讓人後悔翻開回憶,卻又捨不得關上。錯過的機緣、愛而不得的遺憾,彼此曾經靠得很近卻無疾而終,今時今刻回想起來覺得難受,但這些感受無法張揚。我們早已失去為對方開心或難過的資格了。
Thumbnail
「若妳繼續待在首爾,我們是不是就能繼續交往,結婚生子」 「我腦中一直想著這些,千頭萬緒」
Thumbnail
「若妳繼續待在首爾,我們是不是就能繼續交往,結婚生子」 「我腦中一直想著這些,千頭萬緒」
Thumbnail
  在買電影票時,我一時忘了片名,抬頭往上看才確認。看完也就知道:他們只有之前,沒有之後。   《之前的我們》由韓裔美籍導演席琳宋(Celine Song)初次執導,鏡頭、細節與對話有著驚人的細膩,比起愛情,或許更接近導演將移民經驗的得與捨,梳理出回首故土的不得與不捨。   (內文有雷)
Thumbnail
  在買電影票時,我一時忘了片名,抬頭往上看才確認。看完也就知道:他們只有之前,沒有之後。   《之前的我們》由韓裔美籍導演席琳宋(Celine Song)初次執導,鏡頭、細節與對話有著驚人的細膩,比起愛情,或許更接近導演將移民經驗的得與捨,梳理出回首故土的不得與不捨。   (內文有雷)
Thumbnail
橫跨語言的唇齒、兩座顛倒的晨夕,諾拉與海聖不只輕輕在街頭擦肩,他們相伴,相擁,這是因緣;停駐兒時階梯,靜佇深夜紐約,他們相望、輕聲告別,這也是因緣。《之前的我們》刺癢而親密,作為一部典型的 what-if 電影,諾拉、海聖與亞瑟各自持佔著關係裡的不同端點,卻有同生為人的自疑:如果⋯⋯
Thumbnail
橫跨語言的唇齒、兩座顛倒的晨夕,諾拉與海聖不只輕輕在街頭擦肩,他們相伴,相擁,這是因緣;停駐兒時階梯,靜佇深夜紐約,他們相望、輕聲告別,這也是因緣。《之前的我們》刺癢而親密,作為一部典型的 what-if 電影,諾拉、海聖與亞瑟各自持佔著關係裡的不同端點,卻有同生為人的自疑:如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