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星際異攻隊3》:再會啦心碎的邊緣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2014 年的暑假,漫威影業安排沒人聽過他名號的花心魯蛇「星爵」彼得.奎爾、宇宙惡徒之女葛摩菈、孔武有力卻萌呆的毀滅者德克斯、名為火箭且很愛罵人的浣熊與一棵名叫格魯特的樹,擔任新片《星際異攻隊》的主角,由沒幾個人知道的詹姆斯.岡恩擔任導演兼共同編劇。在沒有人看好的狀況下,該片於全球獲得七億七千萬美金票房,與無數影迷的熱愛。九年後,《星際異攻隊3》推出,這次一行人的目標明確又單純:拯救火箭浣熊,以及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階段(MCU Phase 5)。

(!!以下有雷,強烈建議看過電影後再閱讀!!)
(!!以下有雷,強烈建議看過電影後再閱讀!!)
(!!以下有雷,強烈建議看過電影後再閱讀!!)

raw-image

當年的雜牌軍,竟然成了挽救大片江山最後的希望。《星際異攻隊3》以揭曉火箭身世為劇情主軸,原來他曾是瘋狂科學家「至高進化」的實驗品,至高進化的夢想是創建完美社會,積極進化所有生命體,直到有天發現火箭的聰明程度遠超過其他實驗品,想研究其大腦,火箭卻成功逃走。

本片透過回顧畫面,逐步呈現火箭過去的點點滴滴,讓觀眾終於明白他的秘密,以及為何待人處事總是帶刺。在火箭還是隻小浣熊的時候,就被挑去做實驗,與其他幾隻被關在一起的動物同病相憐,有隻小水獺甚至成為火箭的靈魂伴侶,然而這批動物在經過各式改造之後,都因為「實驗失敗」即將被至高進化殺死。火箭最終沒能救出朋友,於是到了第一集《星際異攻隊》與觀眾相見時,已經是老在嘲諷別人、不談自己過去的難相處模樣了,還特別愛收集義肢、義眼等等,想必與他目睹過太多破碎與殘缺有關吧。

raw-image

雖然本集是火箭的故事,但目前已接掌 DC 新宇宙的創意決策工作的詹姆斯.岡恩,在與漫威電影宇宙告別之前,替所有成員故事線都做了很好的收束,宛若星際異攻隊自己迷你版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岡恩熱愛這些角色,並且非常清楚他們的魅力何在,沒有哪個主要角色被當作純粹功能性的劇情推進工具,劇本從角色的成長弧線出發,確保每位的個人特質都有好好發揮,以及不時強調彼此如家人般的濃厚情感。

故事最後,奎爾遠離地球逃避了那麼多年,終於想去面對這個「家鄉」;毀滅者德克斯回到他被迫成為毀滅者之前的那個慈愛父親形象;來自另一條時間線的葛摩菈要走一條新的路,成為不同版本的自己,並在不同的團體裡獲得認同;常常憤怒擺臭臉的涅布拉找到新的歸屬以及人生目標,甚至在最後還笑了;螳螂女重新獲得每個人年輕時都該有的「探索自我」的機會;火箭浣熊回頭面對他最無法面對的人生篇章(也面對自己真的是一隻「浣熊」)⋯⋯等等,甚至連岡恩親弟弟飾演的配角克拉格林,都得到一個「順利承繼勇度能力」的圓滿收尾,對影迷而言一切可說是了無遺憾。

raw-image

不過,本片主要反派是至高進化,他理應是很聰明的人物,但劇情並未著重他睿智進化的那一面,而是選擇突顯情緒管理的問題,以及囂張、無情、獨裁、不聽人勸等等缺點。但這位反派並不是個毫無特色的免洗暴君,在編導的處理下,兇殘的至高進化多了幾分可笑與幼稚。

至高進化的可笑,在於不願誠實面對自己,他表面上說要「追求完美」,其實內心更在意的是要其他生物聽話溫順、而且不能強過他。與「至高族」身高極高的阿耶莎談話前,嘍囉要先遞上矮凳讓他踩高;原本很受他賞識的火箭,直到有天至高進化發現他比自己聰明,隨即變臉。追求完美是幌子,保持他的優越至高地位恐怕才是真正的目標,就如希特勒追求的優越種族理想,其實只是要圓獨裁夢。

這種包裝得冠冕堂皇的可笑野心,在卓別林的《大獨裁者》被拿來諷刺得淋漓盡致(例如片中兩位獨裁領袖會面時,不斷調高自己椅子想要比對方高的那幕戲),在《星際異攻隊3》則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資深演員 Chukwudi Iwuji,挖掘出至高進化的荒唐可笑,用極為戲劇化的方式,在殘暴外表之下帶出趣味及喜感,令人聯想起蓋瑞.歐德曼在《第五元素》的演出。

raw-image

比較可惜的是,以反派身分改邪歸正的亞當術士被浪費,變得較像丑角,不僅與漫畫設定大相逕庭,在片中存在的必要性也不高,幸好演員威爾.普爾特演得不錯,希望再次出現時能有更好的角色描繪。

《星際異攻隊3》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第五階段的第二部作品,整體狀況比第一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好得太多。鏡頭充滿活力地捕捉各種動作場面,一段在太空船內通道的長鏡頭武打令人屏息;流行音樂的選曲依舊精準到位,例如開頭一曲電台司令的〈Creep〉直接道盡火箭格格不入的孤獨感受;整體美感從妝髮服裝美術設計到特效處理,都較《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大幅提升;負責替火箭配音的布萊德利.庫柏這回也有更多發揮空間,以不同聲調詮釋各種時期與心境的火箭。

raw-image

有些場景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奧果領域外部像是人體器官、內部的亮白辦公室則有許多科幻風格細節,又或是主角一行人的太空船在至高進化打造的「反地球」降落時,地點正是乾淨整齊的五〇年代式郊區,呼應反派對完美的執著(亦呼應在影集《汪達幻視》裡頭,緋紅女巫汪達崩潰後用心靈力量打造的西景鎮──那也是五〇年代郊區,都是一種完美噩夢)。

但缺點還是有的,例如系列走到第三集多多少少有些重複感,尤其團員上戰場前的慢動作,從第一集用到現在真的有點膩,失去在首集使用時的動人元素。此外,文戲的剪接節奏不太好,有時還在一些需要消化的情緒裡,下個鏡頭的任務或笑點就來了,不過關於這一點,《雷神索爾:愛與雷霆》的問題更嚴重,《星際異攻隊3》輕微許多,而且在處理以火箭過去為主的故事核心時,都保持應有的莊重與誠懇,整體依舊令人感動。

raw-image

漫威電影宇宙,是商業電影史上第一次有如此龐大的「電影宇宙」,歷經太長的時間、需要的創作人力與資源太龐雜,發展到現在,已經無法像初期那樣,每一部片都能有個貫穿的中心概念來預想規劃與發枝散葉,最近的情形,從各組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可能更像在做即興的「故事接龍」,不斷迎接變化球,例如《黑豹2:瓦干達萬歲》面臨主角過世不能換角又必須在時限內推出作品的難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必須擔起將第五階段承先啟後並介紹「征服者康」的任務,《星際異攻隊3》劇組得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事件之後編寫一個葛摩菈換了人的故事⋯⋯很多條件恐怕都已偏離創作團隊原本的構想與鋪陳,必須不斷改變與適應,想辦法接棒,非常不容易。

在這宇宙唯二有機會執導完整三部曲的導演,除了岡恩以外就只有《蟻人》系列的派頓.瑞德,而看看他有多慘。在這龐大電影宇宙裡面,降落比起飛難多了,岡恩光是能讓《星際異攻隊》系列平順降落,就已經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岡恩還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結局,讓星際異攻隊這群失去了許多摯愛人事物的殘缺邊緣人,在三部曲大結局去對抗一個極端追求完美的反派,簡直像命運之神親自撰寫的對決,是最適合他們的收尾。在電影尾聲跑字幕時,感謝名單的第一排就是「所有粉絲」,但反過來看,相信「星際異攻隊」的粉絲們也都很感謝岡恩,讓這系列善始善終。

raw-image

我不禁想到,劇本裡的至高進化,好巧不巧與戲外有些呼應。這角色完全不考慮火箭的福祉,只想取其大腦做研究,再看看岡恩與迪士尼/漫威的關係,先是在 2018 年岡恩因為多年前的爭議推特言論被網友挖出而遭迪士尼明快辭退,迪士尼的作法在社群引發正反兩派激烈討論,不過《星際異攻隊》主要演員幾乎團結一致支持岡恩、甚至表示與岡恩同進退;三個月後岡恩受華納/DC之邀負責《自殺突擊隊:集結》劇本,接著 2019 年,迪士尼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推翻先前決定,請岡恩回來執導《星際異攻隊3》,大概終究還是看上岡恩的大腦、以及這個腦可以帶來的票房。不過短短幾年一切已是滄海桑田,DC 後來繼續讓岡恩導演《自殺突擊隊:集結》、主導衍生影集《和平使者》,又在去年底邀請他與製片彼得.塞佛朗成為 DC 影業的共同掌舵手,因此《星際異攻隊3》注定成為岡恩在漫威的畢業作。

raw-image

在《星際異攻隊3》結尾,雖然所謂的「星際異攻隊」名號仍在,各角色的未來發展空間也沒有寫死,但初代團員差不多已分道揚鑣,各有新的人生任務,戲外的編導岡恩也走完與星際異攻隊及漫威同行的精采日子,要去 DC 做新的冒險了。飾演德克斯與葛摩菈的演員戴夫.巴帝斯塔與柔伊.莎達娜,亦已表明未來不再回歸,戲裡戲外都隱隱帶著訣別的味道。想想有點感傷,但能收得精采總比歹戲拖棚要好。

《星際異攻隊3》有兩個片尾畫面,在第一個片尾畫面裡,〈Come and Get Your Love〉的音樂響起,感覺就如鋼鐵人在漫威電影宇宙退場時再度說出開啟一切的「我是鋼鐵人」那樣震撼,這首九年前展開《星際異攻隊》系列並為其定調的神選曲,令人憶起彼得.奎爾戴著耳機跳起蠢舞那樣獨一無二的傻氣魅力。這群意外成為英雄的小人物邊緣人,曾經失去了很多,卻也是漫威電影宇宙裡頭最可愛最充滿童心的一群人,看著他們勇敢邁向人生下一階段,讓人充滿感慨,雖然失去的不會再回來,但不代表要永遠殘缺地過活,如果你失去了先前執著的一件事、或一個人,請相信自己仍然能繼續往前走。

全文劇照:IMDb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3/05/07
最後一句話徹底打動了我,謝謝你!!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咱們的James Gunn又回來了!終於替星際異攻隊端上了最終篇章,雖然人家馬上就要到DC獨挑大樑,但他也沒有對這部電影有任何馬虎,星際異攻隊3絕對是個大製作的電影,在有悲傷、歡樂的情緒底下,還好好著重描述每個成員的內心世界,讓我在戲院看完後,由衷的感謝James Gunn對這個系列的付出。
Thumbnail
  咱們的James Gunn又回來了!終於替星際異攻隊端上了最終篇章,雖然人家馬上就要到DC獨挑大樑,但他也沒有對這部電影有任何馬虎,星際異攻隊3絕對是個大製作的電影,在有悲傷、歡樂的情緒底下,還好好著重描述每個成員的內心世界,讓我在戲院看完後,由衷的感謝James Gunn對這個系列的付出。
Thumbnail
原本漫威第四階段的作品讓我有點沒信心, 但沒想到這部相當令人驚艷, 只是心情起伏太大可能會有點不健康。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原本漫威第四階段的作品讓我有點沒信心, 但沒想到這部相當令人驚艷, 只是心情起伏太大可能會有點不健康。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看網路上大推這部電影,那我當然也是要進電影院盡情觀賞啦! 據說是復仇者聯盟之後最棒的漫威電影,看完之後深感認同(狂點頭)。 小小心得分享,以下有雷,請斟酌觀賞。 故事主軸是在講火箭浣熊的身世,一開始亞當術士的攻擊讓火箭浣熊瀕臨死亡,而星際異攻隊的夥伴們為了拯救他,開啟一段危險的任務。 亞當術士笨的很
Thumbnail
看網路上大推這部電影,那我當然也是要進電影院盡情觀賞啦! 據說是復仇者聯盟之後最棒的漫威電影,看完之後深感認同(狂點頭)。 小小心得分享,以下有雷,請斟酌觀賞。 故事主軸是在講火箭浣熊的身世,一開始亞當術士的攻擊讓火箭浣熊瀕臨死亡,而星際異攻隊的夥伴們為了拯救他,開啟一段危險的任務。 亞當術士笨的很
Thumbnail
星際異攻隊3應該是復4之後公認最好的作品,從以前就覺得星際異攻隊在漫威中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他們的背景不在地球,到處在星際中旅行,像星戰一樣,唯一與他們相似可能就索爾,但索爾也是地球的常客,其他的都是活在地球裡,家鄉是在地球,只有星際異攻隊是長年在星際,地球對他們來說反而是陌生地帶。
Thumbnail
星際異攻隊3應該是復4之後公認最好的作品,從以前就覺得星際異攻隊在漫威中是獨樹一幟的存在,他們的背景不在地球,到處在星際中旅行,像星戰一樣,唯一與他們相似可能就索爾,但索爾也是地球的常客,其他的都是活在地球裡,家鄉是在地球,只有星際異攻隊是長年在星際,地球對他們來說反而是陌生地帶。
Thumbnail
得知星際異攻隊3將在5/3上映,影廳一開放訂票便預訂當週星期六晚上的時段要進場欣賞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怕人潮太多還特地提早20分鐘左右到電影院,隊伍前面只有一組人,心裡暗自覺得不妙,由於沒有事前做功課,這最後一部曲該不會搞砸變成爛尾
Thumbnail
得知星際異攻隊3將在5/3上映,影廳一開放訂票便預訂當週星期六晚上的時段要進場欣賞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怕人潮太多還特地提早20分鐘左右到電影院,隊伍前面只有一組人,心裡暗自覺得不妙,由於沒有事前做功課,這最後一部曲該不會搞砸變成爛尾
Thumbnail
於是你就明白,整個系列,宇宙、狂人、多維度怪物云云都是次要、順便的,它的內核,僅僅就是一幫畸零、遭命運施暴,以為自己好孤獨的人,碰頭發現彼此,哎呀同病相憐。我可以幫你,我無藥可救,什麼原來不是這樣嗎?然後所有人隨著音樂搖擺,超克了那些會痛的東西。
Thumbnail
於是你就明白,整個系列,宇宙、狂人、多維度怪物云云都是次要、順便的,它的內核,僅僅就是一幫畸零、遭命運施暴,以為自己好孤獨的人,碰頭發現彼此,哎呀同病相憐。我可以幫你,我無藥可救,什麼原來不是這樣嗎?然後所有人隨著音樂搖擺,超克了那些會痛的東西。
Thumbnail
好感動。《星際異攻隊3》以火箭浣熊的悲慘過去做為故事基底(回憶篇章都很好哭),展開小隊裡每位角色如何面對恐懼、歸屬感、家人與愛,作為系列大結局,這次第三「輯」收尾是盡可能做到完美....
Thumbnail
好感動。《星際異攻隊3》以火箭浣熊的悲慘過去做為故事基底(回憶篇章都很好哭),展開小隊裡每位角色如何面對恐懼、歸屬感、家人與愛,作為系列大結局,這次第三「輯」收尾是盡可能做到完美....
Thumbnail
在這龐大電影宇宙裡面,降落比起飛難多了,岡恩光是能讓《星際異攻隊》系列平順降落,就已經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岡恩還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結局,讓星際異攻隊這群失去了許多摯愛人事物的殘缺邊緣人,在三部曲大結局去對抗一個極端追求完美的反派,簡直像命運之神親自撰寫的對決,是最適合他們的收尾。
Thumbnail
在這龐大電影宇宙裡面,降落比起飛難多了,岡恩光是能讓《星際異攻隊》系列平順降落,就已經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更何況,岡恩還收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結局,讓星際異攻隊這群失去了許多摯愛人事物的殘缺邊緣人,在三部曲大結局去對抗一個極端追求完美的反派,簡直像命運之神親自撰寫的對決,是最適合他們的收尾。
Thumbnail
《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系列終於也來到三部曲的尾聲,這部當初因為改編原作太過冷門而被認為是試水之作、甚至刻意不與復仇者聯盟扯上太多關係的作品,如今成為整個漫威電影宇宙(MCU)中水準最整齊、普遍受到歡迎的系列,確實驚喜。
Thumbnail
《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系列終於也來到三部曲的尾聲,這部當初因為改編原作太過冷門而被認為是試水之作、甚至刻意不與復仇者聯盟扯上太多關係的作品,如今成為整個漫威電影宇宙(MCU)中水準最整齊、普遍受到歡迎的系列,確實驚喜。
Thumbnail
從國中到高中一路陪伴到大學畢業,作為MCU個人電影中情感最能高度共鳴的系列,這系列歷經百般波折,戲外遭遇無數變化,導演被開除、疫情攪局、MCU第四階段作品順位大改,如今終於迎來遲來的終章,看完了卻還是沒有結束的真實感,只能說離別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刻。
Thumbnail
從國中到高中一路陪伴到大學畢業,作為MCU個人電影中情感最能高度共鳴的系列,這系列歷經百般波折,戲外遭遇無數變化,導演被開除、疫情攪局、MCU第四階段作品順位大改,如今終於迎來遲來的終章,看完了卻還是沒有結束的真實感,只能說離別永遠沒有準備好的一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