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陣子討論很久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終於定案,過程中交通界內部有不少討論,對於這項議題也有不同的意見。

對於沒有參與這個案子過程的人,以現有公共政策透明程度,很難去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只能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個人的看法。

1. 忠孝西路火車站前公車的問題根本原因,是公車路線過多及公車車流量過大,導致需要很大的公車停靠站空間容納眾多路線及密集的公車車流,但是現況路側公車站的設計造成公車進出站的過程與其他車流交織,使整體車流運行效率降低。

2. 啟用公車專用道,可以將部分公車路線及其停靠行為疏導至公車專用道及專屬站台上,使現有道路外側停靠站路段的車流交織狀況獲得紓解。但是公車專用道啟用後將減少一個汽車車道,從整體交通運作來看,啟用公車專用道可以改善車流秩序,但是不一定能提高車流運作效率。此外公車專用道站台容量有限,是否能容納疏導至公車專用道的公車車流,要看動到多少路線、是哪些路線、這些路線的班距而定。

3. 台北車站是重要的轉乘車站,有大量的公車路線匯集,應該採用「場站」的觀念。可以採取的做法是協調台鐵取得台北車站南側的行人廣場,將其轉換成公車轉運站,初步的設計想法如下圖。

raw-image

4. 忠孝西路南側和北側一樣,同樣有停靠站區過長及車流交織的問題,但是南側沒有空間可以設置公車轉運站,我想到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凱撒飯店到公園路口這一段外側車道比較寬的路段,將凱撒飯店前方的計程車排班區移到大亞百貨前方,然後設計鋸齒狀的路緣在短距離內提供較多的公車停靠站位。不過這樣只能解決公車站區分布過長的問題,車流交織的情況仍然會存在。若將最外側車道設為公車專用道,可以將兩種車流分流,但是減少汽車道對於整體車流的影響需要透過模擬軟體評估,關於這點,我還在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

raw-image

5. 不管拆公車專用道、啟用公車專用道、或是採用上述公車轉運站觀念,縮減公車路線都是必須同步執行的政策。

上面規劃的想法可能還不夠完善,甚至不容易實行,歡迎各方先進提出看法。

不管如何,我覺得拆了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討論如何規劃設計這塊都市交通空間,這樣我們的環境才會變得更好。否則激情過後,問題依舊存在,這段時間的公眾討論,以及興建即拆除的成本就真的浪費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從歐洲看台灣交通
5會員
61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2023/04/21
去年柏林市政府在東邊的一個S-Bahn車站試辦了一種新型電梯,這種電梯不僅可以上下移動,還可以左右移動,因此從島式月台到旁邊的車站出口,就不必透過地下道或天橋上上下下,可以一氣呵成跨越軌道抵達對面。為了讓這套系統有別於一般電梯,發展這套系統的公司還把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Peoplemover 」。
Thumbnail
2023/04/21
去年柏林市政府在東邊的一個S-Bahn車站試辦了一種新型電梯,這種電梯不僅可以上下移動,還可以左右移動,因此從島式月台到旁邊的車站出口,就不必透過地下道或天橋上上下下,可以一氣呵成跨越軌道抵達對面。為了讓這套系統有別於一般電梯,發展這套系統的公司還把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做「Peoplemover 」。
Thumbnail
2023/04/21
記憶中,埔里是旅遊書上的名稱,長大後,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埔里變成去清境農場或日月潭會經過的地方,規劃旅遊路線時,總會順便將埔里酒廠排入當作休息點,但是卻從來沒想過進入埔里鎮上瞧瞧,因此我對於「埔里」這個小鎮其實是很陌生的,即使已經從她身旁經過了好幾次。
Thumbnail
2023/04/21
記憶中,埔里是旅遊書上的名稱,長大後,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埔里變成去清境農場或日月潭會經過的地方,規劃旅遊路線時,總會順便將埔里酒廠排入當作休息點,但是卻從來沒想過進入埔里鎮上瞧瞧,因此我對於「埔里」這個小鎮其實是很陌生的,即使已經從她身旁經過了好幾次。
Thumbnail
2023/04/21
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位於柏林市東邊,東西德分裂時期為東柏林市中心。該廣場在都市規劃中,是柏林東側六條輻射狀聯外道路的匯集點,也是大眾運輸系統之轉運站。
Thumbnail
2023/04/21
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platz)位於柏林市東邊,東西德分裂時期為東柏林市中心。該廣場在都市規劃中,是柏林東側六條輻射狀聯外道路的匯集點,也是大眾運輸系統之轉運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陣子討論很久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終於定案,過程中交通界內部有不少討論,對於這項議題也有不同的意見。 對於沒有參與這個案子過程的人,以現有公共政策透明程度,很難去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只能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這陣子討論很久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終於定案,過程中交通界內部有不少討論,對於這項議題也有不同的意見。 對於沒有參與這個案子過程的人,以現有公共政策透明程度,很難去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因此只能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台灣從7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成長與人口往都會區集中,交通的問題開始浮現。為了解決都市道路擁擠的情況,以及改善大眾運輸的服務,政府首先於1986年通過了「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設計畫」,並以此規劃經驗為藍本,陸續提出了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捷運系統規劃。
Thumbnail
台灣傳統的政策思維,是都市交通不好,蓋一條捷運(或輕軌或BRT)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卡在財源、環評、交通衝擊、民眾說明會的泥沼中,任憑時間過去,台灣的都市交通依舊。 與其執著追不到的空中樓閣,倒不如先把現有的公車系統做好。
Thumbnail
台灣傳統的政策思維,是都市交通不好,蓋一條捷運(或輕軌或BRT)就可以解決了,結果卡在財源、環評、交通衝擊、民眾說明會的泥沼中,任憑時間過去,台灣的都市交通依舊。 與其執著追不到的空中樓閣,倒不如先把現有的公車系統做好。
Thumbnail
不管市區道路或郊區公路,路口設計一直是台灣最弱的一環,但是路口在市區是影響道路系統運作最重要的節點,也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如果我們能重視這個問題,修正早期「車道數多便是好」的觀念,重新審視行人、腳踏車、機車、汽車、大眾運輸車輛該有的合理空間分配,相信我們的都市生活品質跟交通安全效率,一定能大幅提
Thumbnail
不管市區道路或郊區公路,路口設計一直是台灣最弱的一環,但是路口在市區是影響道路系統運作最重要的節點,也是最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如果我們能重視這個問題,修正早期「車道數多便是好」的觀念,重新審視行人、腳踏車、機車、汽車、大眾運輸車輛該有的合理空間分配,相信我們的都市生活品質跟交通安全效率,一定能大幅提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西區門戶計畫」是柯文哲市政府訴求的主要政績,但是台北雙子星至今還沒有動工,其他大型都更案也都看不出進度。八年了,除了一開始拆掉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後來拆掉忠孝橋引道,西區門戶計畫到底還有哪些成果?本文帶你回顧「軸線翻轉」的過去,並展望下一個即將超級有感的八年。
Thumbnail
【清訊新聞/桃園報導】 桃園市交通局為了讓忠孝西路南竹往南崁方向的奉化路至桃園街有連續的人行空間,為了不讓行人、身障者僅能走在車道上造成險象環生,因此針對該路段進行路型調整。 圖:交通粉專「台灣交通老實說」臉書圖 --- 按讚加分享,拉拉身邊你我他 ----- 更多閱讀:
Thumbnail
【清訊新聞/桃園報導】 桃園市交通局為了讓忠孝西路南竹往南崁方向的奉化路至桃園街有連續的人行空間,為了不讓行人、身障者僅能走在車道上造成險象環生,因此針對該路段進行路型調整。 圖:交通粉專「台灣交通老實說」臉書圖 --- 按讚加分享,拉拉身邊你我他 ----- 更多閱讀: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日前調查機車族使用台北公館圓環的經驗,經匯整來自各個年齡層和不同程度駕駛經驗的用路人所提供的資料,有 97% 的用路人認為公館圓環應取消強制待轉,並將資料呈現給台北市交通局,不過台北市交通局不顧民意,依然堅持不解除禁行機車,也不開放內側左轉。 ----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報導】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日前調查機車族使用台北公館圓環的經驗,經匯整來自各個年齡層和不同程度駕駛經驗的用路人所提供的資料,有 97% 的用路人認為公館圓環應取消強制待轉,並將資料呈現給台北市交通局,不過台北市交通局不顧民意,依然堅持不解除禁行機車,也不開放內側左轉。 ----
Thumbnail
經歷這樣激烈、漫長的抗爭,以及市民們的分裂後,我們不禁問:這樣的規劃真的可以帶來更好的台南市嗎?台南市到底需要什麼?台南市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期許和願景?
Thumbnail
經歷這樣激烈、漫長的抗爭,以及市民們的分裂後,我們不禁問:這樣的規劃真的可以帶來更好的台南市嗎?台南市到底需要什麼?台南市的未來,到底有什麼期許和願景?
Thumbnail
你懂坐公車嗎? 台灣的市區公車系統、其實只有雙北都會的有發達起來,所以不少外地人、很難去想像公車在台北的地位:只要在步行距離內都找得到有多條路線經過的公車站牌;沒有備妥隨時能嗶車的電子票證、根本不能算合格的台北在住者。我們就是一起用這些證明了公車是如何地融入在台北人的生活之中。 可惜那只是看起來。
Thumbnail
你懂坐公車嗎? 台灣的市區公車系統、其實只有雙北都會的有發達起來,所以不少外地人、很難去想像公車在台北的地位:只要在步行距離內都找得到有多條路線經過的公車站牌;沒有備妥隨時能嗶車的電子票證、根本不能算合格的台北在住者。我們就是一起用這些證明了公車是如何地融入在台北人的生活之中。 可惜那只是看起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