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號誌與交通工程設計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撇開輕軌與BRT系統技術之爭,兩者在交通安全所面臨的課題,其實是十分類似的。而問題的根本,在於台灣很少正視交通工程設計對於安全的影響,發生了問題也慣於使用警察執法的方式來解決。
我們先來看看台灣BRT的情況:(資料來源:http://news.epochtimes.com.tw/8/3/25/80388.htm
公車處建議,在這段民眾適應期,上下班尖峰時段建請警察單位協助現場指揮疏導交通,俾利公車專用道安全通行,避免事故再度發生。BRT專用道左轉 車禍頻傳【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全國第一條高鐵BRT公車捷運系統啟用近兩個月來,由於民眾乍接觸這種捷運系統,尚未完全熟悉燈號順序,加上人車搶道左轉,造成意外頻傳,嘉義縣公車處提醒開車民眾,行經BRT路線時務必遵守交通號誌,以免發生事故。此外,目前已規劃BRT專用道將開放給高乘載車輛行駛,預計四、五月份實施,一般小客車切勿佔用專用車道,以免受罰。嘉義縣公車處長鍾鳴時指出,BRT公車捷運專用車道自1月31日啟用以來,提供民眾便捷路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直達高鐵,在高油價時代來臨,不但省時又省錢,但希望民眾依號誌遵行,以免危及大眾安全。 公車處指出,一個多月來,這條路線連續發生了三起車禍,大部分集中在學校周圍,尤以嘉義市垂楊路、吳鳳路一帶學區為甚。雖有民眾質疑BRT公車專用道對於一般小客車有排擠效用,其實當初立意,是為提高交通運轉率,為了讓專用道更有效益。公車處指出,最快在四月份將會開放給高乘載車輛使用,未來,嘉義縣公車行駛山區路線將走垂楊路BRT公車專用道,海線則行駛中山路BRT專用道,希望民眾不要再佔用BRT公車專用道。
根據美國的統計資料,輕軌的事故型態,有70%是屬於與輕軌同方向的車輛,在路口等待左轉時,因停留在輕軌軌道上,而被輕軌攔腰撞上。
可以看的出來,不管採用LRT或BRT,在交叉路口如果沒有好的號誌與交通工程設計,將很容易產生大眾運輸車輛與同方向左轉車輛的事故。原因就是沒有合理的區隔這兩股車流,或是沒有透過交通管制措施,將左轉車流消除。
什麼叫做沒有合理的區隔車流?我們來看看嘉義BRT的作法:
大眾運輸車輛和機動車輛的號誌是共用的,但是在開放大眾運輸車輛直行的時相,也同時開放機動車輛左轉。請問一下,該時間該地點的路權屬於誰?在路口誰該讓誰?萬一發生了事故,責任該歸屬於誰?
台北市的公車專用道,是嘉義BRT的前身,之所以比較少發生同類型事故,是因為台北市有內側公車專用道的路口,一律禁止左轉。換句話說,就是透過交通管制措施,消除左轉車流的存在。
台北市禁止左轉的作法,雖然改善了路口安全,但是卻產生許多繞行車流,嚴重影響路口周邊巷道的生活品質。
我們來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

1.左轉專用管制號誌

直行綠燈時,左轉車輛得乖乖在停止線前等候,不能把車頭伸出去跨入輕軌軌道(因為這時候有直行的輕軌穿越),等左轉保護時相時(輕軌車道顯示為紅燈),再開放左轉車流跨越軌道左轉。

2.迴轉車道

要左轉的車子得先過路口,然後在路口後方迴轉,進入對向車道後,再右轉駛入原本想左轉的道路。這樣一來路口就沒有左轉車流,比起強制性禁止左轉更符合駕駛者需求,但前提是路口後方要有足夠空間設置迴轉道。
如果台灣要改善大眾運輸專用道路口的安全,採行台北市禁止左轉的措施,是最容易,但也是對交通運作比較沒有效率的方式。如果要採用德國的作法,勢必得設置大眾運輸專用號誌,以及把號誌改成近端設置,這個改革變動太大,不知有無實現的一天。
ps.感謝晨星隨筆部落格主人提供圖片,在此一併致謝。也歡迎大家到他的部落格看看 http://blog.xuite.net/komachi275/blo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52內容數
從德國留學經驗,檢視台灣交通,分享個人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胤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傳統在進行道路工程與交通工程設計時,通常僅著重機動車輛之使用需求,目前唯一的路面大眾運輸工具-公車,絕大多數是與汽機車混合運行,較少有特殊設計考量。即使實施公車專用道之後,沿線之路口與號誌通常係沿用既有設計方式,僅在必要時,才透過新增時相及公車專用號誌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台灣傳統在進行道路工程與交通工程設計時,通常僅著重機動車輛之使用需求,目前唯一的路面大眾運輸工具-公車,絕大多數是與汽機車混合運行,較少有特殊設計考量。即使實施公車專用道之後,沿線之路口與號誌通常係沿用既有設計方式,僅在必要時,才透過新增時相及公車專用號誌
輕軌運行時所需要的號誌,除了前篇文章提到的「行車號誌」之外,還有因應路口號誌控制所需的特殊號誌。這些特殊號誌不一定直接關聯到行車安全,但是卻可以提高輕軌運行跟平面路口的整體運作效率。由於各地需求特性不同,輕軌特殊號誌在不同的國家,甚至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
這是輕軌嗎?可是他的軌道為什麼在中間,而且只有一根?而且頭上的架空線不見了! 這是公車嗎?可是為什麼車廂這麼長?而且中間還放了一個軌道? 這就是近幾年來新發展出的系統,
輕軌可以視為很多節的公車。事實上在大眾運輸發展歷史中,輕軌的前身--路面電車,還是公車的前輩。在人類還沒發明橡膠輪胎跟汽油引擎之前,路面電車已經在歐洲的城市裡擔任起大眾運輸的任務了。在德國,輕軌跟公車的站牌是同一種造型,就是承襲這樣的發展過程的結果。
輕軌多面向的特性,讓每個人聽到「輕軌」兩個字的時候,往往腦海浮現的是不一樣的系統型式,造成討論時的混淆。這篇文章將說明幾個比較常被混淆的輕軌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2024.06.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政府積極打造「捷運大台中」,提供中台灣便捷交通,繼第一條捷運綠線上路後,接力推動捷運藍線期程邁出一大步。交通局表示,捷運藍線基本設計審議資料提報交通部審查,盼中央早日核定,為縮短前置作業,已完成沿線路線測量、地質、水文、管線、橋梁涵洞、土石方處理等各項調查工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2024.03.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不斷的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推動台灣公運美學不遺餘力。繼2019年和交通部公路局合作「北花線・回遊號」 後成功建立了台灣巴士美學的標竿示範,讓民眾體驗到有感的公共運輸設計美學,翻轉了一般民眾過去公共運輸的刻板印象,重新詮釋台灣公路客運新樣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遇到了許多問題,尤其是事故率高和不合理的道路設計。新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道路交通規劃政策,希望能夠提高用路安全和舒適度。本文分析了人本交通的理念和八大目標,以及新政府針對交通問題提出的政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Q. 第一眼看到這張圖,腦海中是否立即浮現「內輪差」、「視線死角」、「機車要遠離大車」等等關鍵字? 許多提倡交通改革者會點出以上宣傳關鍵字隱含著「檢討被害人」的邏輯謬誤,藉此加強證成回歸關注大型車駕駛身為加害人應負的責任。本文認為仍應回歸「法規面」,才能清楚說明機車與右轉大型車衝突的正確解決方式。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上下班總是會走到前一個站牌等車,走路運動一下,原站松山車站公車站人太多了,不容易搶到位置,我喜歡先人一步的感覺。 其實走到前兩站也是經常的事,看APP到公車到站時間如果還可以,提前兩站上車沒有坐到位置的機率幾乎為零。 搶到位置坐主要有兩個原因,台北公車急煞急駛真的很不友善,身體一下子被拉長變扭曲
Thumbnail
2024.06.05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政府積極打造「捷運大台中」,提供中台灣便捷交通,繼第一條捷運綠線上路後,接力推動捷運藍線期程邁出一大步。交通局表示,捷運藍線基本設計審議資料提報交通部審查,盼中央早日核定,為縮短前置作業,已完成沿線路線測量、地質、水文、管線、橋梁涵洞、土石方處理等各項調查工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嘉義對於興建輕軌的盼望,其實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畢竟早在高鐵正式通車前,原本高鐵嘉義站與台鐵嘉義站之間,是打算以輕軌落連接,不過後續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計畫取消,並且換成現在我們看到的BRT系統。究竟目前嘉義輕軌的推動進度到哪裡?對於這個計畫,目前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以及周遭還有哪些計畫正在進行?
Thumbnail
2024.03.06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台灣設計研究院不斷的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推動台灣公運美學不遺餘力。繼2019年和交通部公路局合作「北花線・回遊號」 後成功建立了台灣巴士美學的標竿示範,讓民眾體驗到有感的公共運輸設計美學,翻轉了一般民眾過去公共運輸的刻板印象,重新詮釋台灣公路客運新樣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竹科交通問題的改善可能性,包括園區巡迴巴士的路線問題,通勤公車路線的概念,竹科巡迴巴士的紅線、綠線問題,橘線、綠能線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公車路線設立和提升公車硬體層面的建議等。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遇到了許多問題,尤其是事故率高和不合理的道路設計。新政府提出了以人為本的道路交通規劃政策,希望能夠提高用路安全和舒適度。本文分析了人本交通的理念和八大目標,以及新政府針對交通問題提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