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人遺忘的台灣小人物1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醫人醫世——韓偉

 

韓偉出生於江蘇徐州,七七事變對日抗戰那年他九歲,受洗成為基督徒。他的學生時期在戰亂中渡過,顛沛流離於戰區與後方。由於父親陷在日據地區,母親帶著三個孩子難以周全,就將韓偉送到宋美齡夫人辦的「第七保育院」。在物資缺乏的當時,他幾乎死於瘧疾,是非常苦的奎寧粉將生命保存下來。這是韓偉享受的第一個國家公費幫助他生活及學習,往後不論學業或研究,他都是在公費的支助下,一一完成。他對國家和他服務的機構,一生充滿著感恩。 

戰爭末期一家團聚於重慶,因著父親找到還不錯的工作,韓偉有能力上了高中。當時教育水準有限,師資缺乏,韓偉卻遇到一位特別的英文老師,以圖解方式教英文,加上韓爸爸英文也很好,讓韓偉在英文方面有不錯的程度,這也讓他在以後在生涯發展上很有幫助。雖然如此,他高中的總成績還是普普,戰後去考了七所公立大學,連連鎩羽,備受打擊。但在神奇妙的安排下,他考上了私立蘇州東吳大學「醫預科」,即讀過四年一般大學課程後,可透過北京協和醫院的醫師考試而攻讀醫學。韓偉幼時立志當醫生,回想到這「我的志願」,他毅然進了東吳生物系。才讀兩年,中國內戰爆發,韓偉跟家人到了台灣,因著東吳生物系的基礎,他成為國防醫學院插班公費醫科生的一員,大學學費全由政府供給。 

完成醫學院課程,韓偉到陸軍醫院擔任精神科實習大夫時,教育部提供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在眾多競爭者中,他上榜了!但國防部行政人員遲疑放行,想必韓偉一去不歸(那時代留美學生通常如此),是在參謀總長特別批准後,韓偉才踏上留學之行。他選擇賓州大學神經生理學門研究,其專心學業及研究的表現,深得系主任欣賞,留他在身邊當研究助教。韓偉此時也積極參與在美華人基督徒查經班及夏令營活動,因此結識了未來的妻子吳敏其。吳姊妹是從台灣到美國的護理研修生,在生活上每每得到韓偉的照顧,終成連理。韓偉用四年時間拿到生理學博士,系主任要他繼續在賓大執教及做研究,但韓偉弟兄說答應自己的國家要回去服務,就辭行帶著妻子小孩回國。他是那風雨飄搖的時代,第二個回台灣的公費留學生。 

回到台灣,韓偉都是在國防醫學院實驗室做研究,並在有限的實驗設備中,發表研究報告於一流的「美國生理學雜誌」。這時他也加入大專學生福音工作,擔任「校園福音團契」執行委員,訓練同工在各大專院校傳福音。到了一九六五年,賓州大學再度邀請韓偉到該校研究,這次是美國移民單位有意攔阻,但因著賓大醫學的盛名,美國在台單位放行了。韓偉這次去美國大學,是執教與研究同時進行,有高薪的待遇和舒適的生活環境,可拿「綠卡」,依實際狀況他是要在美國定居的。但在一次教會講道中,他分享約翰福音二十一章「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認為自己要實踐這句話,就回應了中原理工學院多年多次的邀請當院長之約,放下美國他所愛高貴的住宅、優渥的工作、物質享受的生活,踏上回台任中原理工學院院長之途。 

中原理工學院院長一職成為韓偉另一次經歷神恩典的機會,他以四年的時間,將中原帶向有水準的理工大學之途,奠定中原大學理工科系聞名的基礎。之後,當時教育部長欽點韓偉擔任國立陽明醫學院院長,讓韓偉回到醫學專業,同時因著中原的經驗,又有行政管理的歷練。韓偉此時開始他「福音文字事工」的服事。他在「校園雜誌」發表信仰文章,在「宇宙光」雜誌有許多聖經信息投稿,更與現在的宇宙光全人關懷中心有許多合作。韓偉在中央日報發表一篇《「賽先生》造成的偏差》,談科學與信仰,造成轟動一時的報紙筆戰,他寫了《化石否定進化》一書,由校園書房出版社發行。他同時利用長休假到恆春偏鄉醫療服務,貢獻所學。 

韓偉弟兄在盛年之時,教育工作與教會服事皆於頂端時,突患腦炎,震驚各界。經過手術,身體仍虛弱。即使此時,他仍不忘教育精進工作及教會文字服事,常與學校聯絡,又和宇宙光總幹事林治平弟兄商討文字福音機構的建立。但終究神的時刻已到,韓偉離開了眾人。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說:「生活如同一個劇本,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演出的精彩與否。」韓偉弟兄「成了一臺戲,給世人和天使觀看。」(哥林多前書四章9節),一場傑出無比的戲。

 

 

(本文刊登於《每日活水》月刊2020年10月,校園書房出版社。2023年4月修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66會員
628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9
好好管理收入
Thumbnail
2025/04/19
好好管理收入
Thumbnail
2025/04/17
抓緊土壤的盤根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17
抓緊土壤的盤根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生命中總有許多的因緣,閱讀白袍與工程師一書,了解許多台南市區許多偉大醫療人員對台灣貢獻,感受生命的美好 我們的社會是由前人一點一滴留下的 首先第一位醫者,韓石泉醫生,對子女教育,以南宋朱熹“偶成”唐詩,讓人敬佩其對子女期許 贈送成大醫院圖書館一座“希波拉底誓言陶壁”,對民主運動參与
Thumbnail
生命中總有許多的因緣,閱讀白袍與工程師一書,了解許多台南市區許多偉大醫療人員對台灣貢獻,感受生命的美好 我們的社會是由前人一點一滴留下的 首先第一位醫者,韓石泉醫生,對子女教育,以南宋朱熹“偶成”唐詩,讓人敬佩其對子女期許 贈送成大醫院圖書館一座“希波拉底誓言陶壁”,對民主運動參与
Thumbnail
話說,這個問題在不久前被一位高中生問到,當時還來不及回答她,正好今天是個特別的一天,打算來回答一下這問題,如果她有看到就太好囉! 我10歲開始接觸韓文,但是開始自學的時候沒有任何資源,只有我媽媽買給我的一本故事書,而且上面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只有插圖的地方保留韓文。我一直覺得韓文一直在默默引導我,即
Thumbnail
話說,這個問題在不久前被一位高中生問到,當時還來不及回答她,正好今天是個特別的一天,打算來回答一下這問題,如果她有看到就太好囉! 我10歲開始接觸韓文,但是開始自學的時候沒有任何資源,只有我媽媽買給我的一本故事書,而且上面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只有插圖的地方保留韓文。我一直覺得韓文一直在默默引導我,即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上星期,我翻抽屜在找尋一個文件時,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是我剛到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的指導老師Dr. Ed Viner。 事情是這樣的,我到美國的第二年,在費城賓西法尼亞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Dr. Ed Viner剛擔任教職,負責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他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態
Thumbnail
文 / 黃達夫 上星期,我翻抽屜在找尋一個文件時,看到了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人,是我剛到美國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的指導老師Dr. Ed Viner。 事情是這樣的,我到美國的第二年,在費城賓西法尼亞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訓練,Dr. Ed Viner剛擔任教職,負責內科住院醫師訓練,他給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態
Thumbnail
走過死蔭幽谷,彷彿重生。 大學生活很常被形容「由你玩四年」,我們唸的醫學系有七年,不知道能玩幾年?沒進校門,腦袋裡只有憧憬。 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這些鳥事,大一就毫無新鮮的感覺,也就沒有今天美麗的回憶了。
Thumbnail
走過死蔭幽谷,彷彿重生。 大學生活很常被形容「由你玩四年」,我們唸的醫學系有七年,不知道能玩幾年?沒進校門,腦袋裡只有憧憬。 回想起來如果沒有這些鳥事,大一就毫無新鮮的感覺,也就沒有今天美麗的回憶了。
Thumbnail
1970年代初期,我在美國積極參加保釣運動。1971 年九月,〈保釣0團〉自紐約飛香港,轉往大陸訪問,我也是該團的團員之一。團長李我焱,比我年長數歲,美國保釣運動領袖,當時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是著名華裔物理大師吳健雄教授研究室的研究員⋯⋯
Thumbnail
1970年代初期,我在美國積極參加保釣運動。1971 年九月,〈保釣0團〉自紐約飛香港,轉往大陸訪問,我也是該團的團員之一。團長李我焱,比我年長數歲,美國保釣運動領袖,當時他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研究所工作,是著名華裔物理大師吳健雄教授研究室的研究員⋯⋯
Thumbnail
於是,周遭此起彼落的吵雜聲似乎一下子被消音,我彷彿聽到敲門聲,然後聽到王榮德滿臉誠懇地對我說:「王溢嘉,我們想邀請你到頂樓跟我們一起唱聖歌……」彷彿在天花板上觀看的我,從他眼中,喔,不,還有從翁瑞亨、蔡茂堂、葉金川,還有我自己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熱情在不停閃爍。
Thumbnail
於是,周遭此起彼落的吵雜聲似乎一下子被消音,我彷彿聽到敲門聲,然後聽到王榮德滿臉誠懇地對我說:「王溢嘉,我們想邀請你到頂樓跟我們一起唱聖歌……」彷彿在天花板上觀看的我,從他眼中,喔,不,還有從翁瑞亨、蔡茂堂、葉金川,還有我自己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熱情在不停閃爍。
Thumbnail
與林嘉賢在台北市巷弄裡一間文青咖啡館的地下室,笑談這些往事, 蘊慧在旁聽了我們開心地話當年,忍不住插話說:「你們倆看起來都不太像六十歲的人,大概是因為心中始終如同大學生,是個總是懷抱著夢想的人。」
Thumbnail
與林嘉賢在台北市巷弄裡一間文青咖啡館的地下室,笑談這些往事, 蘊慧在旁聽了我們開心地話當年,忍不住插話說:「你們倆看起來都不太像六十歲的人,大概是因為心中始終如同大學生,是個總是懷抱著夢想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