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哆啦A夢與孩子們一起尋找《天空的理想鄉》:一個接納彼此的不完美世界

和哆啦A夢與孩子們一起尋找《天空的理想鄉》:一個接納彼此的不完美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脫離孩提時代已久還要看哆啦A夢?我認為是大雄和朋友冒險的過程,總是能帶給當代社會最需要的東西。今年上映的《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結合了雲上世界的夢想,以及自古以來人們追求的烏托邦理想,看似構築了一個大人小孩皆嚮往的理想鄉,實則一個相當可疑的完美世界......。(以下內容有部分情節描述,如果不想被劇透,歡迎看完電影之後回來討論)

雲上世界的設定充滿了奇幻與完美的想像

雲上世界的設定充滿了奇幻與完美的想像

電影故事起源於大雄在後山碰巧瞥見浮在空中,卻又突然消失的新月形島嶼,貌似小杉曾經向他們介紹的烏托邦世界的圖像。於是,一行人決定透過歷史目擊情報回到各個時空尋找這座傳說中的理想鄉。浮在空中的島嶼不禁令人想起哆啦A夢系列電影《大雄與雲之王國》中的雲上世界,同樣也是文明發達、環境舒適且令人心生嚮往的國度。但不同於《雲之王國》講述的一個重視環境價值的雲上世界,在大雄們找到的這座新月形島嶼「帕樂達邦」則是一個非常平靜、和平且完美的世界。

烏托邦,或稱為「理想鄉」,是一個古今中外文化都有的虛構國度,那裡沒有爭吵、沒有壞人,每個人都擁有和平且幸福的生活,彷彿所有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是,如果這樣的世界真的存在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大雄們抵達的帕樂達邦是由一群稱作三賢人的人所創造,領路的貓形機器人索尼亞也聲稱是三賢人讓他與島上的居民變成現在完美的樣子。島民們的生活十分簡樸且幸福,但對於有著上帝視角的觀眾來說島民們的行為舉止不斷反覆強調「完美」這個概念,反而令我感到非常不舒服,甚至帶點邪教組織的違和感。真的有那種只要居住在這裡就能變得「完美」的地方嗎?或者該問的是什麼樣子可以稱得上是「完美」?

帕樂達邦是一座浮在空中的人工設施,島上居民都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帕樂達邦是一座浮在空中的人工設施,島上居民都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創造這座島嶼的三賢人

創造這座島嶼的三賢人

在神秘人士的闖入之下,大雄和哆啦A夢得知讓居民轉變的關鍵是島上對眾人謊稱是人工太陽的光線。沐浴在光線下的居民會漸漸失去自我,雖然平常遵循著規則平靜生活,卻也喪失了喜怒哀樂的情緒起伏。電影到這邊觀眾才發現,島上的和平實際上是透過操縱島民的內心而來的假象。因為所有的需求都能獲得滿足,所以不會有利益衝突;因為沒有利益衝突,所以自然也沒有紛爭;因為價值觀一致,所以也不需要爭吵。因為大家都一樣。但是你還是你自己嗎?試想靜香不再是為了正確的事而固執的靜香,壞心眼的小夫不再為了朋友著想,常使用暴力的胖虎也不再勇敢地為朋友挺身而出,這樣的世界還會有趣嗎?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烏托邦是一個古今中外人們都曾經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正是因為他在現實中不存在,所以人們才有動機去試圖打造烏托邦。大家試著回想一下自己是否曾為了打造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努力讓自己獲取更多資訊,努力鍛鍊自己的身心;為了讓周圍的世界更完美,我們投身街頭倡議,我們撰寫並傳遞思想,努力地創造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理想鄉。然而,雖然劇情是用兒童向的方式說故事,但這部電影卻帶觀眾直接面對人心深處理想鄉的本質—

一個所有人如我所想、和我有一樣的價值觀的完美社會

但這樣的社會其實只是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加諸於和自己不同的人身上,把每個人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把每個人都變成自己罷了。

想到這裡,頓覺這部電影正是對當代大鳴大放的民主社會的一記警鐘,尤其是因為社群演算法讓社會逐漸走向極端同溫層的現代。不論是護航自己所支持的政黨的極端支持者,或是迫切期待社會變革的倡議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往獨裁專制的方向走去,屆時我們所珍惜的民主與社會多樣性也將蕩然無存。這真的是我們所希望擁有的民主社會?

雖然民主社會裡的人們就像大雄與哆啦A夢一樣時而吵架、時而賭氣、時而冷戰,但也因為不希望朋友變得不像自己所認識的人,所以大雄和哆啦A夢選擇接納彼此的不完美,甚至肯認對方的優點。為的是能夠在遇到高興的事情時一起歡笑,在遇到難過的事情時一起悲傷。或許不要急著讓對方變成自己心目中完美的模樣,試著去理解並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就是當代社會最需要擁有的那份溫柔吧。

《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日本海報

《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日本海報

圖片來源:推特【ドラえもん公式】ドラえもんチャンネル
本文同步刊於時光土場Blogger

avatar-img
時光土場
48會員
208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鐵道網絡的終端、方位、海拔高度等各個地理極點代表著邊陲,探索這些極點除了是遠離生活圈,更像是楚門在摸索世界的邊界,尋找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這次在朋友邀請拍攝宗谷本線除雪車下,時光土場首次來到了日本最北邊的鐵道城市──稚內。
來到有鐵道王國之稱的日本,蒸汽火車牽引的觀光列車自然相當盛行,而在釧路行駛的SL冬季濕原號更是其中不可錯過的行程之一。SL冬季濕原號是JR北海道目前唯一一班由蒸汽機車牽引的觀光列車,今年2月初和大學時代的朋友來到北海道,當然不能錯過這趟冬季限定的火車!
北海道鐵道除了融合四季不同的自然風景,對於火車迷而言更有許多日本鄉間印象的國鐵老車,得以在閑散氛圍中享受老式浪漫。不過,在旗下氣動車多半都超過30年車齡的養護壓力下,JR北海道近年也緩步進行車輛汰換作業。這次就來和大家介紹兩個不可錯過的經典車款,提供大家追逐北海道昭和顏的參考。
在過去的封建時代,日本各地的領主多會在所屬領地的市鎮中心築城,其中高聳華麗的天守更是領主權力的展現。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天守或遭受自然災害,或遭受戰亂摧毀,現今只剩12座仍大體維持明治時代以前的樣貌。這次的名古屋夏季旅行我來到了被稱為現存12天守之一的犬山城,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逛逛吧!
或許是從小受到卡通或童話故事的薰陶,我從小就對清代所留下的城郭與砲台感興趣,因此很早就耳聞了恆春古城。從小到大的畢業旅行和夏令營來到恆春的次數超過五次,卻從來沒有一次把恆春古城好好地走過一遍,因此趁著這次到屏東旅行的機會,終於可以完整地紀錄這座從兒時便憧憬不已的古城。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
鐵道網絡的終端、方位、海拔高度等各個地理極點代表著邊陲,探索這些極點除了是遠離生活圈,更像是楚門在摸索世界的邊界,尋找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通道。這次在朋友邀請拍攝宗谷本線除雪車下,時光土場首次來到了日本最北邊的鐵道城市──稚內。
來到有鐵道王國之稱的日本,蒸汽火車牽引的觀光列車自然相當盛行,而在釧路行駛的SL冬季濕原號更是其中不可錯過的行程之一。SL冬季濕原號是JR北海道目前唯一一班由蒸汽機車牽引的觀光列車,今年2月初和大學時代的朋友來到北海道,當然不能錯過這趟冬季限定的火車!
北海道鐵道除了融合四季不同的自然風景,對於火車迷而言更有許多日本鄉間印象的國鐵老車,得以在閑散氛圍中享受老式浪漫。不過,在旗下氣動車多半都超過30年車齡的養護壓力下,JR北海道近年也緩步進行車輛汰換作業。這次就來和大家介紹兩個不可錯過的經典車款,提供大家追逐北海道昭和顏的參考。
在過去的封建時代,日本各地的領主多會在所屬領地的市鎮中心築城,其中高聳華麗的天守更是領主權力的展現。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天守或遭受自然災害,或遭受戰亂摧毀,現今只剩12座仍大體維持明治時代以前的樣貌。這次的名古屋夏季旅行我來到了被稱為現存12天守之一的犬山城,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逛逛吧!
或許是從小受到卡通或童話故事的薰陶,我從小就對清代所留下的城郭與砲台感興趣,因此很早就耳聞了恆春古城。從小到大的畢業旅行和夏令營來到恆春的次數超過五次,卻從來沒有一次把恆春古城好好地走過一遍,因此趁著這次到屏東旅行的機會,終於可以完整地紀錄這座從兒時便憧憬不已的古城。
阿里山林鐵本線自2008年中斷至今已經15年,期間還遭遇八八風災(2009年)與杜鵑颱風(2015年),讓路線全通的希望一再破滅。讓路線全通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前述的後兩次風災中一再發生大坍方的屏遮那前後路段。趁著上山拍火車的機會,場長走訪了從過去到現在都頗為神秘的屏遮那車站,記錄下今日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