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K房 喝的都是寂寞
買醉過嗎 是為情為愛買醉 還是借酒澆愁 喝酒不勝酒力的我 卻在對岸台商的酒場文化 看盡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K房的酒精對女人催眠 對男人催情 當時的200人民幣的小姐 陪你喝一晚的酒 800人民幣 就能買到一次短暫的慰藉 1000人民幣便能擁有一晚 那卻是別人一生之所愛 這是當時生存法則 也是寂寞遊戲的唯一規則
台商的K房故事 就如同男人的當兵歷練一樣 永遠說不完 也永遠是男人的回憶跟故事
首先我要說的是 我並不是說 台商男人的花天酒地是對的 只是除了理性面的買賣 經濟學隱藏的供需關係外 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這背後都有感性面的故事 當時的我28歲 跟著客戶每晚跑K房 昆山的大小K房 茶室 洗腳 按摩 洗頭店的夜生活 大概都體驗過 年輕力盛 夜夜笙歌 樂此不疲
完全的放飛自我 感覺年輕真好

當時台灣人的優越感 在昆山當地完全被展現出來
K房小姐 個個年輕 熱情 主動 對小姐來說 能搭上一個所謂老闆 也就算是長期飯票了 趁年輕撈完一筆回老家 誰也不認識誰
就我個人來說 在台灣不敢妄想的女神級 在K房隨你選 且一眼望不完 若我說我在K房找到我的所愛 會有人相信嗎
蛙大曾說馬大哈不適合當作者 因為身邊的故事 沒有修飾就是小說 作家不能這樣當
想像一下過去在台灣 酒店的高消費 只有大老闆級的層次 才有資格上酒家找小姐 現在連我這無名小卒都能選妃
這也難怪 許多台灣小工廠的小老闆 沒能在台灣上過酒店 其實去了也是徒然 小姐眼光個個高 看不起做工廠的黑手
這裡你才懂紙醉金迷 往返兩岸搭的是飛機 暈的卻總是船
談道德前 你享受過美女追捧的虛榮感嗎
昆山男人的愛情故事 膚淺到像那首「太傻」
普遍來說 在台灣的男人 其實很簡單 無非工作 無非賺錢 無非結婚 大概沒啥娛樂跟嗜好 抽菸喝酒 就是大多數男人小確幸 夫妻感情生活 被生活瑣碎消磨殆盡 有人挖苦的說 夫妻生活到最後 是最純粹的友誼 左手握右手 毫無感覺情趣可言
先別抗議 給馬大哈機會 總會聊到這部分
不只女人執著愛情故事 其實男人的心中 對愛情的欲望跟衝動 不是聖人 就是野獸 情場最成功的男人 不就是裝聖人的野獸嗎 太多刻板的印象 給了男人的烙痕 男人要堅強 男兒有淚不輕彈 男人是家庭的靠山 男兒就該硬氣 最後男人 只能在吞雲吐霧間 三杯黃湯下肚時 不是聖人 就是野獸 在K房中尋找愛情

不到K房做不到生意 這是當時業務的生存法則
昆山夜幕低垂 燈紅酒綠 是夜生活的開始 入夜後滿街盛裝趕上班的女性 祖國繁榮昌(娼)盛 成群的台灣男人 無心鮭魚返鄉 而是湧向K房 不誇張的說 當時你只要帶著名片 去敲遍每間K房的門 就可能找到 你白天想找 卻總找不到的老闆或是台幹 他鄉遇故知 不認識都會熱情招待
不到K房 做不到生意 這個潛規則你不接受也不行 這是當時業務的生存法則
K房的世界 紙醉金迷 雖說是逢場作戲 卻總有意亂情迷的時候 在K房的我 會習慣跳脫現實 冷眼看著眼前的一切 就如昔年在華岡藝校 上表演主副修課時 老師要我到PUB 醉眼看盡人生百態
看到的是男人的虛榮與脆弱 看到的是金錢與性的遊戲 一個個外貌平庸的男人 左擁右抱 都是夢寐以求的女人 成就了男人的虛榮 滿足了自身的想像 也看過歷經風霜的男人 倒在女人懷裡 脆弱的像個男孩 躲在母親的懷裡尋求心理的慰藉 其實花錢買哭 總強過異鄉寂寞整夜。
酒酣耳熱 商場的利益交換 關係的利益疏通 全都在K房的金錢與性 簡單的遊戲規則下完成 你醒來會感嘆 這跟努不努力無關 而跟你怎麼選擇有關

台商K房唱的是無奈 喝的都是寂寞
漸漸的K房夜生活 從新鮮 刺激 激情 到麻痺 對於長駐當地台灣人來說 也開始有了醒悟 歡場的感情質變 無言的結局 經商越來越有錢 再多的錢買的 卻是更多的寂寞跟空虛
不變的K房場景 不變的酒色財氣 不變的小姐依舊20歲 唯一變的是 自己逐年老去的年華 年輕不再 對比剛來時的夜夜笙歌 後來的台商朋友 K房聚會單純許多 男人誰也不是鐵打的 只是同樣慢慢都會鏽蝕
我也開始避開純應酬的場子 大多是與本地朋友聚會 每每為老闆們點唱 幫襯的歌都是思鄉的曲目 唱出作客他鄉的哀愁 茫茫未知前程的無奈 古今多少事盡付歌聲中 從愛拚才會贏 酒店心聲 燒肉粽 故鄉 到原來的我
從不可一世 到時不我與的無奈 台商K房唱的是無奈 喝的都是寂寞
《後記》七夕情人節 想我對岸的朋友們 還有前妻
突然收到「井底之蛙」的邀稿,想說這個月兩篇房地產不是交了嗎?~也不用蛙大宣傳,全業界都知道我是最不愛房地產的房仲~「不知雪の蟬」學長笑著說,不是,說是蛙大喜歡你那句「台商K房唱的是無奈,喝的都是寂寞 」,問你背後有沒有故事?
故事是有的,都是十八禁,想寫不能寫,標點符號難倒我,還有一點男人的私心,故事中有未曾忘懷的前妻。
其實不免服了蛙大,他說我的文章他改了八篇,他覺得很像不連貫的新詩,說那就不要標點符號吧,徐志摩當年還不是如此,只是反過來,新詩加上標點符號變成散文,其實當下我心想:「老大,你也太瞧得起我了,還好我知道徐志摩是誰?」
忐忑不安交了稿,還在想兒子今晚會找哪個女朋友約會,應該不會回家吃飯,結果蛙大說:「就這篇了,七夕情人節氣氛都有了!」~我心裏想的是:「因為沒人今晚比我更慘的嗎?拿我襯托世界幸福,好吧,如果能夠撫慰人心。」
蛙大說了,你常說自己兩岸飄泊,換來了失憶與回憶,但他就是在培養一個作家,用帶著溫度的眼光,說說兩岸平凡台商的故事,讓台灣刁民知道這個曾經風起雲湧的年代。
不要懷疑,《後記》的標點符號,都是蛙大加的,咳,要是【馬大哈】加的,保證又是「天書」一本~為了證明我對房地產的距離感,寫房地產時是【偷米哥】,寫生活隨想時是【馬大哈】,哈,連我都覺得人格分裂。
祝大家情人節愉快,第一次單獨發文,請大家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