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論】2024大選:安樂死支持否?倫理的難題與人的宿命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賴、柯、侯、郭,極可能成為四腳督的態勢,每一位可能的候選人,皆積極參與各方活動。

  自柯表態支持安樂死後,筆者想談一談「安樂死」此一議題。

   以下就安樂死議題觀察四位候選人的政策。談完四位現在關於安樂死議題的立場後,為各位說明安樂死議題的掙扎與必要性。

一、柯的立場

   柯文哲的官方頻道在2023/8/16(三)播映在youtube頻道中的演講精華影片「你是否支持安樂死?醫療倫理與傳統文化大哉問!」中,回答了一位業者問的:「當總統之後,您會支持安樂死這件事情嗎?」 


  柯文哲回答的節選內容大致是「……能夠實施安樂死的國家,要那個國家的自律非常高。因為是這樣,死亡是由醫生定義的,所以要不要執行安樂死,是醫生制訂。現在標準做法是這樣,如果他決定,要找另外兩個醫師同意。我個人是贊成。」[1]

   從他的訪談片段來看,筆者認為此段對話表達的是柯文哲支持安樂死。但其就政治務實性來說明,表示該政策的推行依舊存在文化阻礙,因此言下未明之意似是「能兌現猶存未知數」。

 

二、賴、侯、郭的立場

   賴、侯、郭三人尚未端出確切關於安樂死方面的政策牛肉。而與安樂死較為相關的,或許就只有長照政策了,目前只觀察到賴、侯對於長照的機構與政策有政見,郭則尚無相關明確的政見。

   賴清德在2023年7月17日民進黨全代會演講提到要「......推動『長照3.0』,強化社會支持……(見影片連結約11分24秒到11分26秒處)」。2023年7月29日參與活動時,說:「……我會在「長照2.0」的基礎之上,推動『長照3.0』……」。關於「長照3.0」是什麼,這一點未清楚說明,或許與蔡總統2019競選提及的「五個增加」相同。即增加「總經費」、增加「照顧家庭」、增加「服務項目」、增加「日照中心」、增加每個區域的「平價住宿服務機構」。[2]

   侯友宜的長照政策則推日照中心,預計到2025年前再設置30間日間照顧中心,目標100間。[3]

   郭台銘目前尚無關於長照方面明確的政見,目前能找到有關長者福祉的消息,僅有2022年6月22日郭董以永齡慈善基金會創辦人身分捐贈千台PCR檢測儀給桃市府,而時任市長鄭文燦允諾這些PCR檢測儀將供長照機構使用,以降低長者重症死亡。[4]但其夫人曾馨瑩於2011年似有外傭濫用的爭議[5],猶未知郭董這十二年來對於長照的想法是否有蛻變,仍需持續觀察。 

  總而言之,無論是賴清德、侯友宜郭台銘,這三位僅於長照方面有所作為,其曾經提出的政策如上所見,但對於較敏感的安樂死議題,三人皆尚未表明立場。

 

三、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此段出於《論語.先進篇:第十二章》,講述子路先問「如何侍奉鬼神」,想理解傳統宗教禮俗的做法。但孔子回答他:「人都不能侍奉好,還談什麽侍奉鬼神?」爾後子路再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卻回答:「生都不瞭解,還談什麽瞭解死?」」

   此番對話,理應是傳達出對於生命的積極性,人們理應專注如何活著,如何活得更好,而非提前擔憂死亡。此番對話,對於上古中國人民天災洪患、旱災、飢荒、疫病或人禍戰亂、階級的壓迫等多番苦難來說的確有道理,彼時生命飄搖不定,隨時都會消逝。但放在如今,我們真能「未知生,焉知死」,完全不去理會死亡嗎?

   不理會死亡?無法,不可能,且不切實際。現代人的壽命已經比古代人的壽命長得許多,且台灣人的不健康餘命已到八年之久[6]。代表久病很可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困境,也是死亡前最大的一關。


四、安樂死:生命的尊嚴

   「安樂死」是透過醫療手段,讓病重者可以選擇在情況無可避免的惡化前,以富有尊嚴且掌控的方式,抵達人生的終點。如知名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在安樂死前的2018年6月5日發文:「……我每日腹痛 喝四次嗎啡:每次40CC。喝少了 照痛!喝多了站著都睡着、跌倒嘔吐!」[7]

   對於絕症患者,理應尊重個體意志與尊嚴: 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命有最終的掌控權,尊重個體意願可以是一種表達對尊嚴的尊重。因部分疾病可能導致無法忍受的痛苦,以現有醫療手段無法緩解。

  以癌症末期的疼痛為例,有人稱其為「癌痛」,分為「體感疼痛」、「內臟性疼痛」和「神經病變性疼痛」。皆因腫瘤影響身體,但其位置、大小、分布或已難以清除,癌末患者會因癌痛持續不斷、且劇烈的受苦,像是看不到希望之光,處於永恆的地獄,眼前只有死亡,而疼痛也使得患者無法思考。 [8]

  而著名挑戰「冰桶挑戰」提及的「漸凍症(ALS)」,症狀是肌肉萎縮與吞嚥,到末期會因肌肉萎縮而身體失能,但病人的心靈卻是靈敏的,身體除了一雙眼睛外,其他部位都無法操控,活潑的心靈被禁錮在沉重的軀體內,猶籠中鳥。現行藥物僅症狀治療,無法有效改變病程。[9] [10]

「冰桶挑戰」:韓國知名演員兼歌手的IU,在2023年7月11日也在IG上傳了她進行「冰桶挑戰」的影片,該圖是三立娛樂新聞記者宋亭誼翻攝自IU IG後組合的照片

「冰桶挑戰」:韓國知名演員兼歌手的IU,在2023年7月11日也在IG上傳了她進行「冰桶挑戰」的影片,該圖是三立娛樂新聞記者宋亭誼翻攝自IU IG後組合的照片

   其他病症的末期如腎病、帕森金氏症等等也有其無可奈何之處,但筆者便不再舉例。

  有部分安樂死的反對者認為,生命的終點用安寧緩和照護就足夠了,但筆者不認同。以下,筆者將分享自身家人的經歷,期盼提供讀者一些思考。


五、安寧照護

   現存的安寧照顧,相較於十餘年前,已十分普遍。筆者的外婆當初過世前,全台安寧病房的數量猶不多,是已陷入昏迷後才送去安寧病房。

  相較之下,這幾年間,長照政策推動下醫療環境已有進步。筆者的父親癌末後,選擇安寧科的治療。除了初次看診需經醫師評估,後續返家後,有安寧護理師到府定期探視,為他換傷口、了解病況,而醫師偶爾也會來到家裡親自診斷。只有藥物需要我們家人幫忙取。

  但畢竟是末期了,症狀每況愈下,疼痛日益加劇,父親無論醒著睡著都疼,脾氣也變得像是孩子一般。在護理師的建議下,讓他住進安寧病房。

   在安寧病房裡,護理師告知我們,只要患者疼痛就可以跟他們說,讓他們提供協助,也就是施打止痛劑。

   一直以來,在家裡總是喊痛的父親,終於在止痛劑的輔助下,久違地睡個安穩的好覺,不再時刻皺眉頭,有了些許平靜時光,這讓我們很安慰。 

  但過幾天後,父親的疼痛頻率越來越高,有一天我再跟護理站請求協助時,他們告知說:「我們不能再打(止痛針)了,劑量已經差不多了,若再打針的話,可能會讓他呼吸衰竭。」所以自然只能讓父親忍受這不必要且巨大的痛楚。

   就筆者經驗,安寧照顧絕對有幫助,且現有資源完善,無論是醫療緩和、心理諮商等資源都相當充足,協助讓生命有尊嚴的完成最後一程。但是,某一刻開始,當病痛超越界線後,安寧照顧又有其侷限了,只能讓病人活生生地被疼痛凌遲致死

   所以,筆者支持安樂死。有安樂死,部分末期患者才真正能善終,畫下平靜的休止符。


六、風險:謀殺?自殺?

   宗教上、道德上,皆有對協助自殺的舉動有疑慮。這部分已有非常多的電視節目討論。因筆者本人無宗教信仰,無法理解宗教哲學的衝突,此部分略過不談。但在公視主題之夜SHOW有一集安樂死議題的來賓中,有一位講者劉于濟講得非常好,他說:「……我認為在談安樂死之前,需要先把很多權利還給我們。」[11]


  權利究竟是指什麼呢?我認為,這涉及到讓重症患者能夠參與社會,以一種能夠獲得尊嚴的方式。現有的情況是,絕症病患面對失去工作後的現實,經濟自由也被剝奪,更早地體會人生無尊嚴無意議的悲慘情況。正因「沒錢萬萬不能」,這些病患缺乏醫療資源,更早步入人生終局。除了金錢與醫療的關係外,我們長照的系統尚有缺失,這樣在某種程度卻是我們這個不足的社會「謀殺」了那些資源不足的末期患者。

   另外一方面,執行安樂死的醫師在某種程度上,亦有醫療倫理的衝突,可能會有劊子手之自責。這一點十分重要,若要推行安樂死政策,亦需關注相關醫療專業跟醫師心理的教育培訓。


七、安樂死之前:社會福祉的加強

   根據上述理論,我認同在安樂死之前,有許多公共政策需改善。為了避免安樂死淪為階級謀殺,政府理應改進社會福利的作為,改善包含勞工權益、道路設計、醫療資源等議題的相關內容。

   工作方面,許多人確診絕症後就難以找到工作,就算找到工作也可能因體能或治療時程無法配合。但工作,是社會參與,亦是必要的支持系統。許多患者即便身體不適仍懷有工作熱忱,卻因生病而被剝奪了社會參與。然而,現有的職場環境會歧視病友,因勞工環境的缺乏,鮮少有公司行號真的有職務代理人,只是加重其他同事的工作。為了避免這樣,許多公司乾脆不聘用病友。只有佛心老闆才願意聘僱罹患重病的勞工,這一點現階段無解,期待政府能更有解決相關議題的智慧。

   至於道路設計方面,不平整的路面,時寬時矮的人行道,都阻礙了可能成為輪椅族的末期病友出門,無法進行日常行為。這樣無疑會帶給病友上路的風險,且無法出門也剝奪了他們正常在街道行走的權利,在疾病末期,哪怕只要能完成小小的成就,例如能在街道活動,我想,這樣會是對病友微小但堅定的心靈支持。

   醫療方面,部分藥物、治療方案還很昂貴,而公立的健保病床又要排隊很久才能使用。若能改善,勢必會大大改變末期患者的生命品質,或許就不受太長的苦痛折磨了。

 

八、結語

  安樂死議題複雜而充滿挑戰,現存候選人中僅柯P表態,另外三位尚未表態。2024年的總統選舉,將對這議題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期待各位候選人能真誠表達立場,並提供明確的政策方針,以因應絕症病患的需求。

  尊重生命的尊嚴是所有人共同的價值,這無論是安樂死的反對者或支持者應該都會同意。筆者期盼政府要建立更包容、支持的社會環境,以確保絕症病患獲得適切的醫療和心理支援,在生命盡頭能享有一定的生活品質。。

  雖然希望能讓末期患者無痛自在,但在現階段,醫療與科技仍存在不足之處,生命終結前多半還是要受苦的。因此,希望能夠提供給病人多一個選擇──「安樂死」,讓他們有權自主決定,以最有尊嚴的方式結束人生旅程。

  無論誰當選,期盼未來的總統能重視絕症病患的需求,建立更完善的社會支援系統,讓每一個人在步入死亡的蔭谷時,都能真正的善終。


 

────────────────────────────────────────────

參考資料: 

  1. 柯文哲影片的逐字稿,可參考Shao John 的文章:[逐字] 柯文哲 你是否支持安樂死? 醫療倫理與傳統文化大哉問
  2. 記者翁聿煌.〈賴清德承諾:若當選將續推0到6歲國家養2.0、長照3.0〉自由時報.2023/7/29
  3. 記者張睿廷. 〈侯友宜推日照中心 2025年設100間〉.聯合報.2022/12/27
  4. 永齡慈善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捐贈千台「家用PCR核酸檢測儀」,鄭市長:供長照機構檢測,降低重症死亡率〉.桃園市政府新聞處.2022/6/22
  5.  記者林佩怡.〈外籍看護陪購物曾馨瑩挨罰3萬〉.中時新聞網.2011/11/24(原始連結已無,此為奇摩新聞網的連結)
  6.  記者王家瑜、林周義.〈活得老不一定活得好…國人平均餘命延長至80.86歲 「不健康餘命」達8年〉.中國時報.2023/5/30
  7. 傅達仁臉書(紀念帳號).2018/6/5
  8.  林以璿.〈「癌痛」痛起來要人命半數癌友卻不願服止痛藥醫生:藥物成癮機率0別強撐!〉.Heho健康網.2018/8/27
  9.  漸凍人協會.認識疾病頁面
  10.  姚建安.〈【末期生命的學習歷程】漸凍人的安寧緩和醫療〉.人間福報.2012/4/2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抱城的沙龍
104會員
333內容數
目前正在連載【驚悚小說】《日之晷》 已完成前作:【驚悚長篇】《夜逃亡》。 鍾情於小說創作。 但有空的時候也會寫詩、寫影評、畫插圖~
抱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黑暗中,有人。她的心臟猛然一跳,腎上腺素激升,差點就尖叫了。然後她突然反應過來,是——母親在等她。
Thumbnail
2025/04/24
黑暗中,有人。她的心臟猛然一跳,腎上腺素激升,差點就尖叫了。然後她突然反應過來,是——母親在等她。
Thumbnail
2025/04/21
「馬麻!他才不是警察,是8+9!」場面一片靜默。幾人看看萱萱,又看倪莉,再看鄭警官。而倪莉只想鑽到地洞裡。
Thumbnail
2025/04/21
「馬麻!他才不是警察,是8+9!」場面一片靜默。幾人看看萱萱,又看倪莉,再看鄭警官。而倪莉只想鑽到地洞裡。
Thumbnail
2025/04/17
「……他在那心臟病發,現場……沒有人CPR。大家只圍著他灌氣加持。等救護人員來了,人已經全身僵硬了。」
Thumbnail
2025/04/17
「……他在那心臟病發,現場……沒有人CPR。大家只圍著他灌氣加持。等救護人員來了,人已經全身僵硬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記者羅志華/綜合報導 柯文哲8日晚間在台南開講,台南殺警案遇害警員的胞兄到場問柯文哲,對廢死以及政府不執行死刑有何看法?柯文哲認為,死刑是台灣在中華文化下的共識,政府要嘛就保留死刑,不然就落實「真終身監禁」,並直言台灣從來都不是法治國家。 遇害警員胞兄表示,弟弟的憾事讓家人痛苦至今,嫌犯
Thumbnail
多數人忙碌沒空看政見發表,因此整理重點懶人包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多數人忙碌沒空看政見發表,因此整理重點懶人包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柯文哲頻道的戶外開講,這次來到了侯友宜故鄉 - 嘉義。對於日前賴清德提出讓陸生納保的議題,直接開酸:執政七年半不做,總統大選前才想到?並批判民進黨選前大開支票的一貫作風。下文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柯文哲於嘉義開講的內容吧。
Thumbnail
柯文哲頻道的戶外開講,這次來到了侯友宜故鄉 - 嘉義。對於日前賴清德提出讓陸生納保的議題,直接開酸:執政七年半不做,總統大選前才想到?並批判民進黨選前大開支票的一貫作風。下文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柯文哲於嘉義開講的內容吧。
Thumbnail
柯文哲以其直接和具啟發性的講話而聞名。柯文哲演講行程經常帶給許多人啟發,尤其在大學和專科學校中特別受歡迎,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柯文哲的演講不僅涉及當前的政治和社會議題,還融入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對台灣未來的願景。這篇文章匯集了柯文哲演講的精華,以便於讀者快速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處事方式。
Thumbnail
柯文哲以其直接和具啟發性的講話而聞名。柯文哲演講行程經常帶給許多人啟發,尤其在大學和專科學校中特別受歡迎,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柯文哲的演講不僅涉及當前的政治和社會議題,還融入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對台灣未來的願景。這篇文章匯集了柯文哲演講的精華,以便於讀者快速了解他的政治理念和處事方式。
Thumbnail
隨著總統大選的日子逼近,各個總統候選人開始發表自己的言論來增加話題,柯文哲日前參加活動,並針對安樂死直接表示贊成。安樂死是敏感的議題,勢必引起各大媒體及選民討論。而你,支持安樂死嗎?讓我們來看一下柯文哲的想法吧! 什麼是安樂死? 安樂死一般是指針對病患患有絕症、不難之症,在現有的醫療條件無法減輕
Thumbnail
隨著總統大選的日子逼近,各個總統候選人開始發表自己的言論來增加話題,柯文哲日前參加活動,並針對安樂死直接表示贊成。安樂死是敏感的議題,勢必引起各大媒體及選民討論。而你,支持安樂死嗎?讓我們來看一下柯文哲的想法吧! 什麼是安樂死? 安樂死一般是指針對病患患有絕症、不難之症,在現有的醫療條件無法減輕
Thumbnail
大選剩不到50天,情勢逐漸明朗,郭台銘退選後決心支持政黨輪替,2024總統大選三位總統候選人在經濟發展、兩岸局勢、教育趨勢、能源政策、住宅方針、長照醫療六大施政方向上柯侯賴分別的政見是什麼?
Thumbnail
大選剩不到50天,情勢逐漸明朗,郭台銘退選後決心支持政黨輪替,2024總統大選三位總統候選人在經濟發展、兩岸局勢、教育趨勢、能源政策、住宅方針、長照醫療六大施政方向上柯侯賴分別的政見是什麼?
Thumbnail
美麗島電子報第34波民調(四跤㧣):賴獨走、侯柯糾纏、郭站一席之地 賴清德持續一枝獨秀 民調38.3%穩定領先! 根據2023年9月8日的「美麗島民調:2024年大選追蹤民調第34波」,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維持自身的穩健步伐,從端出牛肉政見、宣傳競選小物、訪美之旅歸國到近日宣布「國家希望工程」
Thumbnail
美麗島電子報第34波民調(四跤㧣):賴獨走、侯柯糾纏、郭站一席之地 賴清德持續一枝獨秀 民調38.3%穩定領先! 根據2023年9月8日的「美麗島民調:2024年大選追蹤民調第34波」,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維持自身的穩健步伐,從端出牛肉政見、宣傳競選小物、訪美之旅歸國到近日宣布「國家希望工程」
Thumbnail
  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賴柯侯郭,極可能成為四腳督的態勢,每一位可能的候選人,皆積極參與各方活動,並在選民提問時針對不同議題中表態立場。自柯表態支持安樂死後,筆者想談一談「安樂死」此一議題。    以下就安樂死議題觀察四位候選人的政策。談完四位現在關於安樂死議題的立場後,為各位說明......
Thumbnail
  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賴柯侯郭,極可能成為四腳督的態勢,每一位可能的候選人,皆積極參與各方活動,並在選民提問時針對不同議題中表態立場。自柯表態支持安樂死後,筆者想談一談「安樂死」此一議題。    以下就安樂死議題觀察四位候選人的政策。談完四位現在關於安樂死議題的立場後,為各位說明......
Thumbnail
四位總統候選人在搞什麼東西?其實,民調數字不用看誰贏誰輸,該注意的是誰在哪一個族群佔優勢?誰在哪一個族群依然弱勢?本文簡單地用「行銷漏斗」概念,搭配近期眾多民調結果及新聞報導,來談談台灣四位有意進攻總統寶座的候選人及其團隊所玩的方向到底在搞什麼?尤其側重面對40歲以下選民族群。 賴清德、侯友宜、
Thumbnail
四位總統候選人在搞什麼東西?其實,民調數字不用看誰贏誰輸,該注意的是誰在哪一個族群佔優勢?誰在哪一個族群依然弱勢?本文簡單地用「行銷漏斗」概念,搭配近期眾多民調結果及新聞報導,來談談台灣四位有意進攻總統寶座的候選人及其團隊所玩的方向到底在搞什麼?尤其側重面對40歲以下選民族群。 賴清德、侯友宜、
Thumbnail
明年2024總統大選幾已形成三腳督之戰,藍綠白三雄鼎立,侯賴柯恰巧都來到人生閱歷最豐富的60歲前後耳順之年,這年紀也是問鼎總統的最好時間點。
Thumbnail
明年2024總統大選幾已形成三腳督之戰,藍綠白三雄鼎立,侯賴柯恰巧都來到人生閱歷最豐富的60歲前後耳順之年,這年紀也是問鼎總統的最好時間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