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巨星的偶然與想像

2023/08/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演員演到一部深入民心的戲,得到了「代表作」,甚至變成「明星」「傳奇」之後,他們其後的演藝人生,某程度上是跟「過去」的自己在角力——無論演任何一個新角色,很多人都會說「新不如舊」;如果新角色有舊戲的影子,更亦會被說成「食老本」…

「代表作」變成雙面刃,把他們困在過去的,究竟是幕後主創、觀眾,還是他們本身?這個問題天曉得,但當演員(明星)越多經典作品,對後來啟用者的確「難用」,畢竟會衍生很多的「比較」,對台前幕後來說都可算是「心魔」,所以「如何使用」的思維特別重要——究竟要完全投觀眾所好去復刻舊貌,還是打破固有想像創作出新形象?從來是兩難。

剛好今年有香港兩位殿堂級演員(好老派的說法)推出新作品,一舊一新的思維相映成趣,可以看到幕後對他們固有形象的「想像」。事實證明,偶然而生的「想像」能碰撞出意外的火花。

《別叫我"賭神"》困在時間裡的發哥

無分世代,「發哥」周潤發的確是近年香港形象最好的明星,形象言行上無可挑剔,可是好形象不會帶來令觀眾滿意的好劇本,《別叫我"賭神"》口碑比票房更慘烈,甚至可謂周潤發近年形象上的「污點」?!

raw-image

說到底還是電影成品令觀眾失望 — — 以為是「爛賭鬼」回頭是岸的勵志感人父子情,想不到竟然是「周潤發經典小品集大成」?!把《秋天的童話》、《阿郎的故事》、《我愛扭紋柴》…甚至連《精裝追女仔》都放在同一部戲內,而且還不理時代變遷,強行把三十年前的戲劇設定放到現在,看著周潤發一臉輕浮地硬滑稽,甚至講「圍頭話」,說實話蠻噁心倒胃;加上演員配搭有嚴重「代溝」感,周潤發、廖啟智與白只演「沙煲兄弟」?!顯得原來周潤發與袁詠儀演情侶已經不算太過份。

輩份不同的周潤發、廖啟智與白只演「沙煲兄弟」,令人出戲

輩份不同的周潤發、廖啟智與白只演「沙煲兄弟」,令人出戲

當然有人認為,面對像周潤發這種級數的「明星演員」,除非導演的話語權特別強,否則當他想如何怎樣演,(相對)較新的導演只能由他飛舞;可是看到充滿既視感的劇本,倒是很難怪責周潤發選擇今時今日向自己「致敬」,說到底還是劇組過於陶醉復刻「過去的周潤發」。而且有理由相信編劇莊文強是周潤發忠粉,因為無論是《無雙》或《別叫我"賭神"》皆像「周潤發演技回顧展」,無時無刻都在「致敬」他過去的高光時刻。

如果劇本設定得宜當然沒有問題,例如同樣有強烈「致敬」感的《無雙》,因為角色純屬虛構,浮誇或「過度復刻」皆顯得自然;今次卻實在的故事,還配上自閉症、跑步、父子情等現實元素,令「致敬」變得刻意造作。其實既為忠粉,理應對周潤發的演技充滿想像,有機會讓他演繹自己筆下的角色時,應該更為破格一點才對吧?

《風再起時》為許冠文卸下「笑匠」包袱

相對而言,不得不佩服《風再起時》的翁子光,雖然電影充滿了他個人對香港舊時代、舊世界及老電影的各式「致敬」,同樣為了致敬「王家衛電影」的梁朝偉,把過去的角色形象直接拼貼,「自high」程度甚至令部份觀眾強烈不適,可是許冠文的選角卻完全兩回事!最教人意外的是「一代笑匠」竟然不搞笑,而是正正經經地演戲,甚至可以贏得大眾一致讚賞?!

認真演戲的許冠文原來很有魅力

認真演戲的許冠文原來很有魅力

先介紹現時大眾對許冠文的印象 — — 也許提到香港電影娛樂史,許冠文與許氏兄弟電影擁有無可動搖的地位,可是對80、90甚至千禧世代後的觀眾來說,他只是一名令人「笑不出來」的笑匠。無論到現時為止最後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神算》(1992年),或者其他參演的電影,甚至2000年代一系列楝篤笑,負評共通點皆為「笑料過時」「脫節」「硬滑稽」「沒有共鳴」,似乎曾經憑喜劇帶領潮流的許冠文,到90年代以後就被潮流「遺棄」。

近廿年許冠文「被迫」專心當演員,自稱未有放棄「引人發笑」,但開始接拍非喜劇類型電影,美籍華裔的王穎執導的《中國匣》(1997年)與台灣導演鍾孟宏的《一路順風》(2016年)口碑未見突出。反而今年(2023年)的《風再起時》意外贏得一致的掌聲,甚至為已取得「終身成就獎」的許冠文拿下「最佳男配角」,世事竟然如此奇妙。

更奇妙的還在於他完全不搞笑!《風再起時》講述1950至70年代老香港與「四大探長」的歲月,許冠文飾演一名70年代華裔廉政專員,是個「很認真的角色,而且要認真到完全不用我過去演戲的方法。」(訪問在此)明明電影各方面充滿濃烈既視感,偏偏同類型故事常見的廉政專員角色,卻不按常理出牌找來許冠文,細心一想選角有其用意 。

與藍江(梁朝偉)的言語攻防戰亦意外好看

與藍江(梁朝偉)的言語攻防戰亦意外好看

生於1942年的許冠文曾就讀傳統名校(喇沙書院),大學時期曾擔任學生會會長,雖然並非有錢人家出身,卻屬於當時典型的知識份子,很切合這位結合歷史架空創作的華裔廉政專員。事實上他的表現亦叫觀眾驚艷——不再是記憶中的「神經質又口窒窒」,反而淡定有自信,無論面對華探長南江(梁朝偉)或港督麥理浩都不卑不亢,舉手投足都很符合大眾對「殖民地精英」的想像。

為人讚頌的5分鐘全英語對白固然精彩,開場時他與梁朝偉言語上較勁亦很好看,盡顯遊走於官僚體制的手腕與話術,縱使未正式經歷過殖民時代,都能透過許冠文的演繹,感受到對舊時代的想像與嚮往。似乎翁子光對「爸爸的頭號偶像」許冠文,有出人意表的想像力,亦成功遊說許冠文「跳出(喜劇)舒適圈」,讓觀眾知道他的正劇一樣精彩。

這種切合本人特質的「破格」選角,需要的是幕後創作人「偶然」的觀察,以及大膽的「想像」,才能成就意外的效果。未知周潤發能否像許冠文一樣幸運,遇到對他有「破格」想像力的粉絲呢?

45會員
124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