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mute.-avatar-img
發佈於茶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實話來說這本書不是我、而是母親大人買的,七月中回家時,母親特地跟我說她買了這本書,並希望我也看一看,難得可以看到母親這麼興奮地分享一件事,當然就很乖的當晚把它看完。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圓神出版社 。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圓神出版社 。

我自己也很喜歡陳雪,喜歡他的文字和態度(也很喜歡她分享的生活點滴),看完這本書也更了解這個人,其實每件作品都可以從作品更貼近作者,或者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角度投射的了解,而這本陳雪將自己創作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回應每個內心有創作想法的人非常樸實、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事物態度的心法。

本書分為三輯,分別為:

  • 輯一 即使一無所有——我的創作之路
  • 輯二 用最低的現實,成全最多的理想——給創作者的10個建議
  • 輯三 自由工作者接案指南

當中述說陳雪從自己的心路歷程到自身創作經驗分享再到自由創作者注意事項的提醒。由於我本身並不算文字自由工作者,對於文字量多寡、頻率等等的問題並不太理解,但其對待工作或者創作的態度替換到其他領域的自由工作者,我想都能理解那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要求。

由於最近一邊看著跟獨處、習慣有關的書,覺得要養成紀律的生活方式,真的需要一些練習、訓練,假若是對自我有這方面要求的人,我覺得此書都可以給予一些幫助。

當中一些喜歡的話語片段紀錄:

身邊被天才圍繞的感覺非常好,因為渺小的自己有太多可以學習。——P.31

我覺得有時候生活的周邊有許多天才是一回事,但看到天才都在努力時,真的就會覺得怎麼能不再堅持呢,好好對待自己的事其實是需要信仰的,不是指宗教而是指需要有所依循的做事態度。

有些人會在寫不出來的時候去看書,我的建議是,寫作的時候就寫作,即使寫寫日記也好。因為看書實在太快樂了,看別人寫的好書,遠比寫自己那本寫不出來的書快樂太多了,那麼,你就會更加遠離自己的書了。——P.43

這點真的非常深有所感,就像寫心得雜記的速度總趕不上看書一樣,吃下東西可以很輕易,但要好好咀嚼內化並產出可是需要給自己一點壓力的啊。

我是我的小說最好的說客,我是我自己最努力的支持者,因為我最初寫作時,全世界都反對我,我若不保護自己、不相信自己,那還有誰能帶給我力量?——P.145

看著陳雪寫出這段話真的很感動,很努力的面對自己的創作,自己成為自己的力量,是非常正向而積極面對自我的事情,做什麼事都不應該背叛自己,腳踏實地的走下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陳雪不僅療癒了自己,也療癒了他人,也期許這樣的力量讓我更好的面對閱讀的咀嚼,好好把想法用文字鋪述,內化並吸收成長成自己所想要成為的人。

2023.07.15 閱
2023.08.26 記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作者:陳雪
出版社: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2023
ISBN:9789861338811
頁數:208

閱讀平台:(實體紙本書購買)2023.07出版,市圖已經有人薦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Morning Room 閱讀室 ✺
31會員
54內容數
每次讀完書,若沒有記下想法、心情,最後就只連茶渣一般的東西都沒留下,雖然只是最後留下之物,但還是想留下個紀錄,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3/03
看完谷口菜津子的《今晚吃壽喜燒喔!》和《雖然今晚不吃壽喜燒》,一直惦記著,所以那段時間的晚餐就很想吃壽喜燒料理。 其實書跟壽喜燒其實沒有直接關係,壽喜燒成為一種隱喻,講的是人與人相處,還有屬於每個人面對自己各自的問題(但食物還是發揮很棒的作用)。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22
「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吳爾芙這句話已太知名。她於1929年寫說,期待百年後的我們可以「培養出自由的習性,以及切實寫出心中所想的勇氣」,一本書對誰無用,只要忠於自己,是必有人欣賞。看著熱絡於閱讀的討論,我想吳爾芙其實會很適應現在這個時代的。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19
黛安.艾克曼的《人類時代》一書,描繪了一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世代,即使是如今已經過10年,書中描述的情境,看起來許多仍然科幻到不真實。現今和過去時代的生活相比,躍進的巨變是如此顯著,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未曾停止尋找與地球共存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她以前曾被人說過沒有寫作才華,但還是一直堅持下去,我覺得要保持始終如一的心態是很難的。畢竟家裡可能需要幫忙,經濟上可能要早出晚歸,還要 我自己目前沒有看過陳雪老師寫的小說,但還是想要分享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很樸實無華的,不是那種天才型作者,一出生就擁有寫作才華,讓人更加親近。
Thumbnail
她以前曾被人說過沒有寫作才華,但還是一直堅持下去,我覺得要保持始終如一的心態是很難的。畢竟家裡可能需要幫忙,經濟上可能要早出晚歸,還要 我自己目前沒有看過陳雪老師寫的小說,但還是想要分享一下這本書。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很樸實無華的,不是那種天才型作者,一出生就擁有寫作才華,讓人更加親近。
Thumbnail
本書雖然側重在寫作的經驗分享,但是陳雪的經歷與體悟,我相信也能為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慰藉與力量。對立志想成為作家的人、單純對寫作感到興趣的人,或是在其他領域正經歷撞牆期的創作者,都可以從《寫作課》中獲得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本書雖然側重在寫作的經驗分享,但是陳雪的經歷與體悟,我相信也能為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慰藉與力量。對立志想成為作家的人、單純對寫作感到興趣的人,或是在其他領域正經歷撞牆期的創作者,都可以從《寫作課》中獲得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我看過陳雪老師的幾本書,也同時是她臉書粉專的追蹤者,從她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是一位非常真誠及認真的寫作者,我時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陳雪老師連業配文都寫得極為誠懇,從不會去貶低其他商品,也不過度渲染商品的功能與效用,而像是與朋友分享好物般輕描淡寫地訴說著,讓讀者完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與負擔,是非常
Thumbnail
我看過陳雪老師的幾本書,也同時是她臉書粉專的追蹤者,從她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是一位非常真誠及認真的寫作者,我時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陳雪老師連業配文都寫得極為誠懇,從不會去貶低其他商品,也不過度渲染商品的功能與效用,而像是與朋友分享好物般輕描淡寫地訴說著,讓讀者完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與負擔,是非常
Thumbnail
這本《寫作課》的作者是台灣知名小說家陳雪。如其名,此書就是要談「寫作」這檔事。陳雪以自身經驗為基底,針對寫作者會遭遇的種種問題提供解答。雖說是在教寫作,但私以為每個在創作,甚至是在各個領域奮鬥、追尋的人都很適合讀讀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寫作課》的作者是台灣知名小說家陳雪。如其名,此書就是要談「寫作」這檔事。陳雪以自身經驗為基底,針對寫作者會遭遇的種種問題提供解答。雖說是在教寫作,但私以為每個在創作,甚至是在各個領域奮鬥、追尋的人都很適合讀讀這本書。
Thumbnail
很開心可以在今天聽到陳雪老師跟阿早的對談。 閱讀陳雪老師寫作課這本書時, 好多的感動, 也讓我遲遲下筆困難的拖延有了解方。 ㄧ直覺的寫的不好, 在書中老師ㄧ直強調就是寫,每天養成規律的書寫。 在晃晃書店中, ㄧ種輕鬆的感覺, 陳雪老師與阿早談到「寫作」。 寫作需要的是規律, 持續
Thumbnail
很開心可以在今天聽到陳雪老師跟阿早的對談。 閱讀陳雪老師寫作課這本書時, 好多的感動, 也讓我遲遲下筆困難的拖延有了解方。 ㄧ直覺的寫的不好, 在書中老師ㄧ直強調就是寫,每天養成規律的書寫。 在晃晃書店中, ㄧ種輕鬆的感覺, 陳雪老師與阿早談到「寫作」。 寫作需要的是規律, 持續
Thumbnail
關於我對陳雪的《寫作課》讀後感(1) 在 這裡。 又是隔了好久才把這本書整個讀完。後半段的〈輯二:用最低的現實,成全最多的理想──給創作者的10個建議〉,寫得也相當動人。然而,或許是斷斷續續的讀,這次我沒有讀到流眼淚了。 陳雪很強調規律的寫作,我反思自己,明明想要每天抄寫勵志英語,卻沒有達成;明
Thumbnail
關於我對陳雪的《寫作課》讀後感(1) 在 這裡。 又是隔了好久才把這本書整個讀完。後半段的〈輯二:用最低的現實,成全最多的理想──給創作者的10個建議〉,寫得也相當動人。然而,或許是斷斷續續的讀,這次我沒有讀到流眼淚了。 陳雪很強調規律的寫作,我反思自己,明明想要每天抄寫勵志英語,卻沒有達成;明
Thumbnail
我自己也很喜歡陳雪,喜歡他的文字和態度(也很喜歡她分享的生活點滴),看完這本書也更了解這個人,其實每件作品都可以從作品更貼近作者,或者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角度投射的了解,而這本陳雪將自己創作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回應每個內心有創作想法的人非常樸實、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事物態度的心法。
Thumbnail
我自己也很喜歡陳雪,喜歡他的文字和態度(也很喜歡她分享的生活點滴),看完這本書也更了解這個人,其實每件作品都可以從作品更貼近作者,或者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角度投射的了解,而這本陳雪將自己創作的方法,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回應每個內心有創作想法的人非常樸實、腳踏實地、認真面對事物態度的心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