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可以全部分配給一人嗎?繼承人特留分被侵害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國民法為保障繼承人繼承一定比例的遺產,規定了「特留分」的制度,假如有某位母親的子女眾多,但偏心愛一名兒子,於是老母親在遺囑上繼載遺產只給該名兒子,其他繼承人沒分得任何財產,此時就侵害其他繼承人的特留分,其他繼承人可以行使「扣減權」請求返還遭侵害的特留分。

特留分如何計算?什麼是應繼分?

至於特留分要如何計算,就要先搞懂應繼分,所謂應繼分指的是法定繼承人應繼承的遺產比例,依照繼承人的身分和人數做分配。民法第1144條規定,如果繼承人是配偶、子女,應繼分就是依照人數均分遺產;如果繼承人是父母,應繼分是遺產的1/2;如果繼承人是兄弟姊妹,應繼分是遺產的1/3;如果繼承人是祖父母,應繼分是遺產的1/3。
特留分是法定保障繼承人能繼承的最少遺產,需要先算出應繼分,才能依照繼承人身分做特留分計算。如果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2;如果繼承人是父母,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2;如果繼承人是兄弟姊妹,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3;如果繼承人是祖父母,特留分為應繼分的1/3。

特留分被侵害,繼承人可以怎麼做?

繼承人的特留分遭侵害,可以類推適用民法第1225條的規定行使扣減權,取回其被侵害之特留分。

提醒!

如果被繼承人認為繼承人不孝,不該繼承財產,仍有辦法令繼承人喪失繼承權,不是說依照特留分規定,繼承人就一定能繼承財產。但這涉及到一些訴訟策略和遺囑訂立的技巧,建議有繼承、遺產分配規劃的相關問題,可向律師進行諮詢。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壯和小美本來是夫妻,兩人婚後生有一子小帥,後來大壯和小美離婚,小帥跟了大壯,小帥上學和日常生活開銷都是大壯負擔,大壯能不能向小美要求負擔小帥的扶養費呢?大壯已經付出的扶養費用還能向小美請求嗎?
父母離婚,但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仍然存在,並不會說子女由父母單方行使親權,另一方的扶養責任因此消失,另一方仍須盡扶養責任負擔扶養費。 那麼扶養費金額是多少呢?離婚父母的負擔比例怎麼計算呢?雙方離婚協議約定後還能不能調整呢?
甲和乙兩人婚後購買一房屋同居,雖然房屋頭期款為甲所支付,但房屋登記在乙名下,並以乙之名義辦理房屋貸款,可是房貸實際是由甲所支付,兩人離婚後,甲是否可主張代乙繳納房貸,而要乙返還代繳的房貸呢?
依民法第1055條規定,父母離婚,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負擔由父母協議決定,如果未協議或協議不成時,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酌定親權人,法院在酌定親權人應依「子女最佳利益」,但何謂子女最佳利益,屬於抽象概念,因此法務部也發函,提供一套審理標準供法院參考。
大壯和小美本來是夫妻,兩人婚後生有一子小帥,後來大壯和小美離婚,小帥跟了大壯,小帥上學和日常生活開銷都是大壯負擔,大壯能不能向小美要求負擔小帥的扶養費呢?大壯已經付出的扶養費用還能向小美請求嗎?
父母離婚,但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仍然存在,並不會說子女由父母單方行使親權,另一方的扶養責任因此消失,另一方仍須盡扶養責任負擔扶養費。 那麼扶養費金額是多少呢?離婚父母的負擔比例怎麼計算呢?雙方離婚協議約定後還能不能調整呢?
甲和乙兩人婚後購買一房屋同居,雖然房屋頭期款為甲所支付,但房屋登記在乙名下,並以乙之名義辦理房屋貸款,可是房貸實際是由甲所支付,兩人離婚後,甲是否可主張代乙繳納房貸,而要乙返還代繳的房貸呢?
依民法第1055條規定,父母離婚,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負擔由父母協議決定,如果未協議或協議不成時,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酌定親權人,法院在酌定親權人應依「子女最佳利益」,但何謂子女最佳利益,屬於抽象概念,因此法務部也發函,提供一套審理標準供法院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實務上當老爸或老媽把所有遺產都分給其中一個小孩而不給其他繼承人時,就是侵害其他繼承人的特留分權利。其他繼承人為了保全自己的特留分,可以行使民法規定的特留分扣減權。雖然民法沒有規定特留分扣減權的除斥期間,不過之前最高法院認為類推適用繼承回復請求權的除斥期間,並從知悉特留分權被侵害時起算。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繼承人為繳納遺產稅除可自行籌措現金繳納,亦得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之存款繳納稅款。如無法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可依規定以繼承人「多數決」同意方式向國稅局提出申請。       該局說明,依民法第828條第3項及第1151條規定,遺產未分割前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
Thumbnail
想瞭解誰對你的財產有繼承權,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常聽到的「應繼分」、「特留分」、「代位繼承」又是什麼意思?繼承人間的繼承比例到底怎麼算?有遺產繼承相關問題,這篇文章幫助你獲得答案。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在家族繼承中,剩餘財產的分配往往是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當親屬間爭取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時,其繼承順位往往會直接影響爭議的結果。因此,深入了解這些法律依據和案例分析對於理解如何在爭取遺產中站穩腳跟至關重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實務上當老爸或老媽把所有遺產都分給其中一個小孩而不給其他繼承人時,就是侵害其他繼承人的特留分權利。其他繼承人為了保全自己的特留分,可以行使民法規定的特留分扣減權。雖然民法沒有規定特留分扣減權的除斥期間,不過之前最高法院認為類推適用繼承回復請求權的除斥期間,並從知悉特留分權被侵害時起算。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繼承人為繳納遺產稅除可自行籌措現金繳納,亦得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之存款繳納稅款。如無法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可依規定以繼承人「多數決」同意方式向國稅局提出申請。       該局說明,依民法第828條第3項及第1151條規定,遺產未分割前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
Thumbnail
想瞭解誰對你的財產有繼承權,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常聽到的「應繼分」、「特留分」、「代位繼承」又是什麼意思?繼承人間的繼承比例到底怎麼算?有遺產繼承相關問題,這篇文章幫助你獲得答案。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隨著年紀增長,身邊越來越多親朋好友有繼承問題,因此有遺產稅問題。關於遺產稅問題,其中一個麻煩問題,就是: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本篇文章來談談在法律上,碰到其他繼承人不繳遺產稅怎麼辦?
在家族繼承中,剩餘財產的分配往往是一個敏感而複雜的問題。當親屬間爭取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時,其繼承順位往往會直接影響爭議的結果。因此,深入了解這些法律依據和案例分析對於理解如何在爭取遺產中站穩腳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