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分出去就不用還債了?債權人可撤銷遺產分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甲、乙、丙三姊妹的感情很好,而乙有債務問題,當甲、乙、丙三人的生母過世後,乙擔心如果自己繼承遺產,遺產會遭債權人發現,於是找姊妹甲、丙兩人幫忙,三人做成了一份遺產分割協議書,協議書的內容為:母親的遺產由甲、丙二人均分、乙放棄繼承,三人並以此遺產分割協議書辦理繼承登記。

債權人撤銷訴權

民法第244條規定:「債務人所為之無償行為,有害及債權者,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務人所為之有償行為,於行為時明知有損害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以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為限,債權人得聲請法院撤銷之。債務人之行為非以財產為標的,或僅有害於以給付特定物為標的之債權者,不適用前二項之規定。債權人依第一項或第二項之規定聲請法院撤銷時,得並聲請命受益人或轉得人回復原狀。但轉得人於轉得時不知有撤銷原因者,不在此限。」
本條賦予債權人撤銷權,以保障債權人遇上債務人詐害債權之行為時有得救濟之手段,也是銀行對債務人提出訴訟時常用之法規之一。

結論

乙以遺產分割協議的方式來達成拋棄繼承的效果,可能遭債權人依民法第244條之規定提起撤銷遺產分割協議之訴訟,以此回復到遺產為繼承人公同共有之狀態,而債權人並可對屬於乙遺產之部分取償。
提醒!
遇到債權債務和繼承問題時,可與律師諮詢,以保障自身權益。
參考資料:
按繼承權之拋棄,係指繼承人於法定期間否認繼承對其發生效力之意思表示,即消滅繼承效力之單獨行為。而拋棄因繼承所取得之財產,係於繼承開始後,未於法定期間拋棄繼承權,嗣就其已繼承取得之財產予以拋棄,與拋棄繼承權之性質迥然有別。又繼承權之拋棄,固不許債權人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規定撤銷之。惟如拋棄因繼承所取得之財產,而將繼承所得財產之公同共有權,與他繼承人為不利於己之分割協議,倘因而害及債權者,債權人自得依民法第244條第1項行使撤銷權(最高法院106年度臺上字第1650號判決意旨參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找律師推薦嗎?這裡會告訴你律師如何收費、如何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律師,以及免費法律諮詢的陷阱。法律充斥於生活之中,舉凡公寓大廈管理、不動產、詐騙、毒品、離婚、繼承、保險、債務、車禍、智慧財產等等。用白話的文字和小故事,搭配法院實務見解,讓你用喝一杯咖啡的時間,學習到實用的法律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爸爸只疼乾女兒不疼兒子,遺囑指定名下財產全部贈與給乾女兒,兒子一毛財產都拿不到,兒子可以尋求法律救濟嗎?
我國民法為保障繼承人繼承一定比例的遺產,規定了「特留分」的制度,假如有某位母親的子女眾多,但偏心愛一名兒子,於是老母親在遺囑上繼載遺產只給該名兒子,其他繼承人沒分得任何財產。遺產可以只分給一人嗎?其他繼承人能請求法院救濟嗎?
大壯和小美本來是夫妻,兩人婚後生有一子小帥,後來大壯和小美離婚,小帥跟了大壯,小帥上學和日常生活開銷都是大壯負擔,大壯能不能向小美要求負擔小帥的扶養費呢?大壯已經付出的扶養費用還能向小美請求嗎?
父母離婚,但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仍然存在,並不會說子女由父母單方行使親權,另一方的扶養責任因此消失,另一方仍須盡扶養責任負擔扶養費。 那麼扶養費金額是多少呢?離婚父母的負擔比例怎麼計算呢?雙方離婚協議約定後還能不能調整呢?
甲和乙兩人婚後購買一房屋同居,雖然房屋頭期款為甲所支付,但房屋登記在乙名下,並以乙之名義辦理房屋貸款,可是房貸實際是由甲所支付,兩人離婚後,甲是否可主張代乙繳納房貸,而要乙返還代繳的房貸呢?
依民法第1055條規定,父母離婚,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負擔由父母協議決定,如果未協議或協議不成時,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酌定親權人,法院在酌定親權人應依「子女最佳利益」,但何謂子女最佳利益,屬於抽象概念,因此法務部也發函,提供一套審理標準供法院參考。
爸爸只疼乾女兒不疼兒子,遺囑指定名下財產全部贈與給乾女兒,兒子一毛財產都拿不到,兒子可以尋求法律救濟嗎?
我國民法為保障繼承人繼承一定比例的遺產,規定了「特留分」的制度,假如有某位母親的子女眾多,但偏心愛一名兒子,於是老母親在遺囑上繼載遺產只給該名兒子,其他繼承人沒分得任何財產。遺產可以只分給一人嗎?其他繼承人能請求法院救濟嗎?
大壯和小美本來是夫妻,兩人婚後生有一子小帥,後來大壯和小美離婚,小帥跟了大壯,小帥上學和日常生活開銷都是大壯負擔,大壯能不能向小美要求負擔小帥的扶養費呢?大壯已經付出的扶養費用還能向小美請求嗎?
父母離婚,但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扶養義務仍然存在,並不會說子女由父母單方行使親權,另一方的扶養責任因此消失,另一方仍須盡扶養責任負擔扶養費。 那麼扶養費金額是多少呢?離婚父母的負擔比例怎麼計算呢?雙方離婚協議約定後還能不能調整呢?
甲和乙兩人婚後購買一房屋同居,雖然房屋頭期款為甲所支付,但房屋登記在乙名下,並以乙之名義辦理房屋貸款,可是房貸實際是由甲所支付,兩人離婚後,甲是否可主張代乙繳納房貸,而要乙返還代繳的房貸呢?
依民法第1055條規定,父母離婚,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負擔由父母協議決定,如果未協議或協議不成時,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酌定親權人,法院在酌定親權人應依「子女最佳利益」,但何謂子女最佳利益,屬於抽象概念,因此法務部也發函,提供一套審理標準供法院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拋棄繼承是什麼 所謂拋棄繼承,就是向法院表示不要繼承過世親人生前所遺留下來的全部財產及債務,當法院同意備
1、 拋棄繼承是什麼?根據民法第1174條:「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3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簡單來說,「拋棄繼承」定義就是拋棄往生者留下的所有財產、保險給付、債權與債務,確定放棄繼承後,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遺產繼承是一個複雜且充滿法律技術細節的過程。無論是面對家庭內部的遺產分割,還是需要對外進行債務追討,都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工具和方法。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有效地撰寫遺產分割協議書、什麼情況下會喪失繼承權,以及如何透過討債工具和假扣押來保護自己的債權。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詢問:家人留有遺產,幾個繼承人協議分割,結果過不久被其他繼承人的債權人告上法院,為什麼分割遺產後反而變被告?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遺產繼承有許多方式,包括法定繼承(應繼分)、遺囑繼承、限定繼承及拋棄繼承等。其中「拋棄繼承」是指將全部遺產全部拋棄,不得享有相關繼承權利。辦理拋棄繼承,需要在在繼承人死亡後的三個月內,依法向往生者戶籍所在地的法院申請辦理。繼承人何時應該適用拋棄繼承,相關法律效力為何? 本文透過實例案例與讀者分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拋棄繼承是什麼 所謂拋棄繼承,就是向法院表示不要繼承過世親人生前所遺留下來的全部財產及債務,當法院同意備
1、 拋棄繼承是什麼?根據民法第1174條:「繼承人得拋棄其繼承權。前項拋棄,應於「知悉」其得繼承之時起3個月內,以書面向法院為之。拋棄繼承後,應以書面通知因其拋棄而應為繼承之人。但不能通知者,不在此限。」簡單來說,「拋棄繼承」定義就是拋棄往生者留下的所有財產、保險給付、債權與債務,確定放棄繼承後,
Thumbnail
遺產分割是共同繼承人為了消除遺產的共有關係而進行的法律程序。在遺產分割前,須先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等相關準備工作。遺產分割有遺囑分割和協議分割兩種方式,需注意的是特留分的保障和分割禁止與限制。進行遺產分割時建議尋求專業法律意見,以確保合法和公平。
遺產繼承是一個複雜且充滿法律技術細節的過程。無論是面對家庭內部的遺產分割,還是需要對外進行債務追討,都需要了解相關的法律工具和方法。本文將帶你了解如何有效地撰寫遺產分割協議書、什麼情況下會喪失繼承權,以及如何透過討債工具和假扣押來保護自己的債權。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詢問:家人留有遺產,幾個繼承人協議分割,結果過不久被其他繼承人的債權人告上法院,為什麼分割遺產後反而變被告?
以遺囑(死後)信託將遺產移轉受託人,仍然可能侵害繼承人之特留分,繼承人雖不能撤銷整個信託,但對於繼承人因此不足的部分,繼承人仍然可以請求扣減及返還。
Thumbnail
遺產繼承有許多方式,包括法定繼承(應繼分)、遺囑繼承、限定繼承及拋棄繼承等。其中「拋棄繼承」是指將全部遺產全部拋棄,不得享有相關繼承權利。辦理拋棄繼承,需要在在繼承人死亡後的三個月內,依法向往生者戶籍所在地的法院申請辦理。繼承人何時應該適用拋棄繼承,相關法律效力為何? 本文透過實例案例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