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遠流(202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洪愛珠
出版:遠流出版(2021/04/01)
字數: 74,822 字

簡介

∣ 她的老派,是養成,是本性,也是鄉愁 ∣

她自小看著有頭家娘風範的外婆與母親,進出廚房,起灶架鍋,張羅數十家人員工日常吃食,宴請東南亞與中東等地賓客,哄嚷熱烈,直到滷肉飯、蒸冬瓜肉餅、芋棗甚至一碗煲粥,俱成為她日後的念想。
 
她曾與外婆、母親,三代女子,穿行在大稻埕與永樂市場,買鮑參翅肚、麵龜椪餅、胡椒肉桂蠶豆,見識老鋪的講究,練就一套對古早物什的擇選標準。
 
她熟稔蘆洲湧蓮寺周邊,在旺鋪裡食切仔麵黑白切與米苔目,飲青草涼茶,更向在地攤商習得剁雞的技巧,與若干習俗規矩。
 
如此種種,養出她一雙識貨的眼睛,一根敏銳的舌頭,一個老派的靈魂;更化作筆下時而雍容深情、時而輕俏意趣的篇章段落。

∣ 她的少女,是好奇,是清亮,是真的喜歡 ∣

「長長的百年的大街上,四顧僅餘我一人。」當至親家人一一遠行,她最終成為一個自擁廚房的女子。然循著吃食滋味,她重回那仿如傳說盛世的親族過往,再現早輩人的心志與作風。
 
她且飛港島,尋覓那一路喝到大的福建茶行鐵觀音;從曼谷買齊各尺寸的猴桃標白藥油;自檳城拎回一口像似外婆「烏鼎」的印度黑鐵鍋……
 
老食、老物、老鋪、老市場,是回返時間的甬道,是追尋記憶的線索。她還以此學會撫慰自己,做人待人,並學會看人間煙火,安身定心的過日子。



讀後感

2022-07-22

去年入手,今年終於趁著讀墨台灣馬拉松開書。去年討論度很高,也得獎,朋友也給了好評,前陣子開書閱讀還是很驚喜,居然這麼好看。也跟我本來想的不太一樣,我原本以為就是講一些買東西的日常,沒想到還講了很多家人事與食物的作法。我不太去菜市場,連在超市買菜也是偶爾,大約只在外租屋時會去買菜買食物,但在家裡由於不下廚,買菜也輪不到我,最多就是醬油或其他東西用完,臨時去添購。也都是有牌子標籤可循的物品,菜市場挑菜、水果行挑水果,幾乎輪不到我。

 

即使是我這樣不上菜市場也不下廚的微老派女子,讀來也很親切。她寫跟外婆、媽媽或奶奶出門購物,哪些點心要去哪些店,滋味甚好,也寫市場或是老店獨有的人情,像是在媽媽離去後,買東西回家祭拜,市場老闆娘知道原因,不斷提點注意事項。我也想過若是爸媽那輩不在,我自己大約無法應付所有的祭拜事宜,連何時要拜拜、拜祖先都會忘記,更別提該準備什麼,我完全沒概念。我不下廚,但我以前也看著家中人下廚,或者阿嬤還在時,過年過節幫忙做粿,端午綁粽子,清明弄潤餅。阿嬤不在後,慢慢大家也不做這些事,備料辛苦,吃的人少,不如去買現成。

 

她寫這些吃食作法與感情非常真摯,連帶也勾起我對從前的一些記憶。當然與她提到的舊日情境相差甚遠,但就是這樣想起了,一件接一件。小時候沒有實感,但長大後發現如果沒有婚喪喜慶等紅白事,實在很難有什麼可以把一群人聚在一起,當然有時親戚同聚一堂免不了問近況,也是一個困擾。但要想起那麼多親戚一起出現,還真的就是紅白事,尤其是白。

忘了是看那一段,突然想起國小六年級寒假,曾祖父過世,長住美國的小姑婆回台灣奔喪。曾祖母那時還有體力,很在意負責顧靈堂的晚輩吃吃喝喝或者聊天談笑不成體統,姑姑們多年後還會說起此事。某天下午,小姑婆突然說起市場旁邊一攤臭豆腐、糯米腸。她說以前讀書下課,有時曾祖父就帶她到市場旁邊吃喝一頓再回家,突然好想再吃一次糯米腸。在場的有我與小姑姑,也被說得嘴饞。我跟小姑姑就上街買了,三個人吃得很滿足。現在想起這件事,那時我們三個人簡直擁有無敵星星,根本不怕被罵。曾祖母不會罵曾孫輩的我,小姑姑是孕婦,嘴饞很正常,小姑婆多久沒回來,吃點小吃很合理。但是因為此書想起的人事物,也多半都回不來。在我大學的時候,阿婆將店面交給年輕人,糯米腸還可以,臭豆腐與泡菜變成一場悲劇。再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換到隔壁那條路開店。門口擺著一塊立在地上的招牌寫著市場阿婆,小字寫著臭豆腐、麵線餬、糯米腸,但店直到現在從來沒開過。

 

輯一到輯四寫的多半是在地食物,即使非北部人,但有些東西在其他地方也會出現,如米苔目。我從小到大都光顧同樣的冰店,冰店最初只是路邊的攤子,底下的水溝每到製糖季節,還有糖廠排出的廢水味,不能說好聞但也不是惡臭,是一種奇妙的糖味。前陣子太熱還是去剉一碗冰回來,最常吃的就是綠豆粉圓冰,偶爾加粉粿。從前阿嬤或媽媽會煮綠豆湯,再去跟老闆買米苔目回來加,夏天吃很棒。有一陣子換口味點了烏梅或巧克力其他口味,但吃來吃去還是覺得綠豆粉圓就夠了,也不用厲害的煉乳,因為老闆煮的糖水已經夠甜了。

 

〈輯五南洋旅次〉多半在講東南亞的事,最感人是〈暹羅航道〉一篇。寫了媽媽生病後,安排了一次到泰國訪世交長輩,提及兩家族之間感情緊密,家中哪些事物來自對方。不只寫物也寫情。這也勾起我一些回憶。作者提及蔡叔公或他的長子總會帶來「五塔行軍散」或「猴桃標白藥油」。五塔行軍散我是有印象的,我的小姑丈是泰國僑生身分來唸書,他還在時,我家也有,我們都稱它「五塔散」。若是腸胃不適,大人就會說去吃個五塔散。以前因為有五塔散,所以不特別買張國周或金十字。姑丈不在之後,五塔散就從我家絕跡。

 

不過在〈暹羅航道〉後的幾篇,大部份跟她旅行比較相關。於她仍是一份情,對我的感觸就沒那麼深了。但這本真的是很真摯的書,推薦。


作者簡介 

洪愛珠
 
本名洪于珺。一九八三年生,台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傳播學院畢,資深平面設計,大學兼任講師,工餘從事寫作,以記舊時日,家常吃食與經過之人。曾獲台北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鍾肇政文學獎,作品入選《九歌一○八年散文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淘之樂多的沙龍
13會員
335內容數
各種心得紀錄。讀墨電子書網址為AP回饋連結
淘之樂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故事篇幅比想像中短,很快便完讀。 既美味且溫馨的故事。
2025/04/28
故事篇幅比想像中短,很快便完讀。 既美味且溫馨的故事。
2025/04/28
在這篇故事中並沒有出現哥哥好友提及的老闆娘,想來老闆娘也是能夠重現回憶美食的關鍵人物,不知道料亭的人們會不會也擁有自己的故事。想必其他篇章也如同此篇,除了能從文字感受到食物的美味,感傷之中又帶著溫馨的力量,用完餐後,再次得到面對生活的力量。
2025/04/28
在這篇故事中並沒有出現哥哥好友提及的老闆娘,想來老闆娘也是能夠重現回憶美食的關鍵人物,不知道料亭的人們會不會也擁有自己的故事。想必其他篇章也如同此篇,除了能從文字感受到食物的美味,感傷之中又帶著溫馨的力量,用完餐後,再次得到面對生活的力量。
2025/04/28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重返社會以及與同事的關係轉變也都在意料之中,但讀來依舊溫馨感人。期待讀到完整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28
故事情節並不複雜,重返社會以及與同事的關係轉變也都在意料之中,但讀來依舊溫馨感人。期待讀到完整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終於讀了大名鼎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整本書都是菜飯香,還有蘆洲湧蓮寺的香火味,就好似在眼前那樣鮮明。 我不曾如此深刻的看待自己家鄉的菜,它源自何方,它的組成有哪些,這些味道裡藏有什麼故事,全然不知。 這在蘆洲長大的北部女孩,跟著外婆、媽媽和一整大家族共食多年,她觀察和學習品味,成為了真正
Thumbnail
終於讀了大名鼎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整本書都是菜飯香,還有蘆洲湧蓮寺的香火味,就好似在眼前那樣鮮明。 我不曾如此深刻的看待自己家鄉的菜,它源自何方,它的組成有哪些,這些味道裡藏有什麼故事,全然不知。 這在蘆洲長大的北部女孩,跟著外婆、媽媽和一整大家族共食多年,她觀察和學習品味,成為了真正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Thumbnail
每次我在睡前閱讀,都覺得越讀越餓,簡直是在折磨人。
Thumbnail
每次我在睡前閱讀,都覺得越讀越餓,簡直是在折磨人。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洪愛珠,遠流,2021  宴席前的準備,幾分相似旅行前的準備,在抵達目的地前,已然啟程。整裝待發時內心的心理活動,不亞於旅行現場的一切發生。──〈明日的宴席〉
Thumbnail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洪愛珠,遠流,2021  宴席前的準備,幾分相似旅行前的準備,在抵達目的地前,已然啟程。整裝待發時內心的心理活動,不亞於旅行現場的一切發生。──〈明日的宴席〉
Thumbnail
我想的我微老派生活是連接著兒時不願遺忘的時光,也充滿著離家的鄉愁。說是老派應是生命歷程中無可取代的痕跡。即將邁入生命的第35個年頭,這樣的微老派生活,我甚是喜歡。
Thumbnail
我想的我微老派生活是連接著兒時不願遺忘的時光,也充滿著離家的鄉愁。說是老派應是生命歷程中無可取代的痕跡。即將邁入生命的第35個年頭,這樣的微老派生活,我甚是喜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